新闻内容
中国地理百年大发现名录
2010-12-01 来源:安阳新闻网
1.1908年,张相文首次提出“秦岭—淮河线”
张相文一生致力于地理教育,并亲赴山东、河北、山西、河南和内蒙古进行地理考察。1908年张相文在《新撰地文学》中写道“北带:南界北岭淮水,北抵阴山长城。”所谓的“南界”,就是南北分界线。“北带”就在长城与秦岭—淮河之间。秦岭—淮河线的提出,首次正确界定了我国南北方的自然地理分界线,对于认识我国自然地理规律和指导农业生产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2.1972年,竺可桢首次揭示了中国近五千年来的气候变迁
竺可桢于1972年发表了《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绘制出近五千年来中国气温变化曲线图,即“竺可桢曲线”,这是对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化的首次揭示。其基本结论是从仰韶文化到安阳殷墟两千年间,黄河流域的年平均温度大致比现在高2℃;此后的一系列冷暖变动,幅度大致在1—2℃,每次波动周期,历时约400—800年。气候的历史波动是世界性的,但每一最冷时期,似乎都首先从东亚太平洋沿岸出现,而后波及欧洲与非洲的大西洋沿岸。
3.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刘东生等提出了黄土“新风成说”,并发现黄土中保存有距今250万年以来全球气候变化的记录
从20世纪50年代起,刘东生等对黄土高原进行了大量的野外考察和实验分析,完成了《黄河中游黄土》、《中国的黄土堆积》等多部专著,提出了“新风成说”。后又根据黄土与古土壤的多旋回特点,建立了环境变化的多旋回理论。20世纪80年代,刘东生基于中国黄土重建了250万年以来的气候变化历史,使中国黄土成为古气候变化记录的最重要档案库,与深海沉积、极地冰芯并列成为全球环境变化研究的三大支柱。
4.中国综合自然区划和《中国自然地理》首次详尽地揭示了中国地理地带性规律
1956年以竺可桢、黄秉维为首的自然区划工作委员会,分别对地貌、气候、水文、潜水、土壤、植被、动物和昆虫八大要素进行区划,连同综合自然区划一起,分9册撰写于1959年出版。1959年黄秉维主编的《中国综合自然区划(初稿)》,为中国最详尽而系统的全国自然区划专著。它第一次系统而详尽地揭示了中国的地理地带性规律,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宏观研究提供了地域自然结构的依据。1972年由竺可桢、黄秉维等组织全国地理界200多人,撰写《中国自然地理》系统专著,至1987年全部完成,是前项工作的继续和深入,成为我国地理科学发展的里程碑。
5.1901年3月初,斯文赫定发现楼兰遗址
1900年3月末,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率队沿着干枯的孔雀河左河床来到罗布荒原,他的助手在宿营地捡到几件木雕残片,使斯文·赫定异常激动。1901年3月3日开始挖掘,发现了1座佛塔和3个殿堂以及带有希腊艺术文化的木雕建筑构件、五铢钱、文书和木简等大批文物。随后他们又在这片废墟东南部发现了许多烽火台,一直延续到罗布泊西岸的一座被风沙掩埋的古城,这就是楼兰城址。楼兰遗址的发现具有极为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也为研究历史时期当地自然环境演变提供了最好的例证。
6.中国人对珠穆朗玛峰的最早发现、命名与1975年首次精确测量
早在清朝康熙年间(1719年)的“皇舆全览图”就标出了朱母郎马阿林(即珠穆朗玛峰),1858年被英国人篡改为埃佛勒斯峰(MountEverest)。1951年王勤堉首先提出应恢复珠穆朗玛的名称,1952年中国政府正式恢复珠穆朗玛峰的名称。1958年,林超发表《珠穆朗玛的发现与名称》论文明确提出:“把此山峰用科学的方法记录在地图上的,则是1715年至1717年到西藏测量的中国测量队员胜注楚儿泌藏布和兰本占巴。”1975年,国测一队首次对珠穆朗玛峰进行精确测量,通过6000米以上的6个测绘点,测得海拔高程为8848.13米,先后被世界各国使用;2005年国家测绘局应用3S及现代地球物理技术,测得珠穆朗玛峰最新高程为8844.43米。这项结果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各国的承认(1975年数据停止使用)。
7.1935年,胡焕庸提出黑河(爱辉)—腾冲线即“胡焕庸线”,首次揭示了中国人口分布规律
胡焕庸于1935年在《论中国人口之分布》中提出黑河(爱辉)—腾冲一线,将我国分为东南和西北人口疏密悬殊的两部分,东南半壁人口密度较大,以占国土36%的面积集中了全国96%的人口;西北半壁人口稀少,占国土64%的面积上,其人口仅占全国的4%,后人称这条线为“胡焕庸线”。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利用ArcGIS进行的精确计算表明,按胡焕庸线计算而得的东南半壁占全国国土面积43.8%、总人口94.1%,平均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285人;西北半壁占全国国土面积的56.2%、总人口的5.9%,平均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4人。东南半壁与西北半壁总人口之比仍为94︰6。
8.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以刘东生、施雅风、孙鸿烈等领导的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取得一系列重要发现
①发现喜马拉雅地热带:东西绵延2000公里,数量多、时代新、温度高、水热活动显示类型丰富,构成环球地热带上不可或缺的一环,填补了地热学科的空白。②提出青藏高原隆起过程及高原季风的形成演化:将360万年来隆起的阶段性分别命名为“青藏运动”、“昆仑-黄河运动”及晚更新世的“共和运动”,相应地导致东亚季风不断增强、黄土堆积、长江黄河水系形成、高原进入冰冻圈。③高原植被的地理地带性:揭示喜马拉雅山脉中、东段植被独特的垂直带性质及与水平地带的关系;阐明高寒荒漠、高寒草原等植被的地带性类型并提出西藏植被的高原地带性理论。④确认雅鲁藏布江正源与高原寒旱核心:确定杰马央宗为雅鲁藏布江正源,比斯文·赫定认定的库比藏布长,水量也大;确证中昆仑山南翼-北羌塘高原为高原寒冷干旱的核心区域,并通过北缘的阿尔金山中段与嘎顺戈壁一带相连,构成亚洲高地干旱核心。⑤确定湖泊的成因及湖泊化学特征变化的地理地带性:论证了高原上大多数湖泊都是地壳抬升过程中发生断裂或挤压而形成的“构造湖”;实测了大量湖泊的水深、动力、水温等,发现许多大中型湖泊具有热储备的特征;高原湖泊的化学特征具有明显的地理地带性变化规律等。⑥通过对青藏高原冰芯的研究,揭示了历史气候的变迁。
9.20世纪50年代开始,朱震达等发现中国沙漠的形成与移动规律
1952年,铁道部勘测设计院与中科院地理研究所开展腾格里沙漠南缘风沙地貌和沙丘移动的定位观测研究,1954年在宁夏中卫沙坡头建立了我国第一个风沙观测站。1959年中国科学院成立治沙队,对中国各大沙漠进行综合考察。朱震达等从沙漠地区第四纪古地理、下伏沉积物组成、分异特点入手,提出“就地起沙”的论点,阐明了从沙饼到沙丘链的发育过程、沙丘移动与沙丘高度的关系,从而揭示了各种形态沙丘形成的基本过程和移动规律。
10.长江、黄河、澜沧江源头的发现和测量
1976年和1978年,长江水利委员会对长江源进行了两次实地考察,确认长江有三源,北源楚玛尔河,南源当曲,而发源于唐古拉山主峰各拉丹冬雪山姜根迪如冰川的沱沱河为正源,经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量算的长度为6300公里。1952年黄河水利委员会对黄河河源进行了考察,确定约古宗列渠为黄河正源,黄河全长5446公里。1978年,青海省测绘局再次组织人员进行黄河源考察,提出卡日曲为黄河正源。关于澜沧江的源头有十几种说法,1999年6月中国科学院遥感所考察测量的结果是,其源头在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杂多县吉富山,海拔5200米。从这里算起,澜沧江(湄公河)的长度是4909公里。
11.20世纪50年代中期,高由禧等发现青藏高原季风现象
20世纪50年代中期,高由禧等根据青藏高原热力作用提出“高原季风”的概念。在高原的热力作用下,在青藏高原上形成一种独特的季风现象。夏季的高原为热源,其近地层为热低压,而冬季高原为冷源,形成高气压,与气压场相对应,在高原1000米的高空,形成一个冬夏盛行风向相反的季风层,这一发现对研究青藏高原及其周围地区的气候具有重要意义。
12.20世纪初,中外学者发现并命名了雅丹地貌
20世纪初,赴罗布泊地区考察的中外学者,在罗布荒原中发现大面积隆起的土丘地貌,当地人称“雅尔当”,即维吾尔语中“陡峻的土丘”之意。发现者将这一称呼介绍了出去,以后再由英文翻译过来,“雅尔当”变成了“雅丹”。从此,“雅丹”成为这一类地貌的代名词。在世界干旱区许多地方的类似地貌,均统称为雅丹地貌。
13.周立三、邓静中、钟功甫等提出中国农业区划方案,吴传钧等编撰了《中国农业地理丛书》和1:100万《中国土地利用图》
周立三、邓静中、钟功甫等在借鉴西方和苏联农业区位论、农业类型和农业区域划分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实际,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提出了中国农业区划方案。该方案按照各地区农业生产的条件、特点、潜力、方向和途径,根据区内相似性与区际差异性原则,由大到小逐级划分,形成各具特点、不同等级的全国综合农业区划系统。与此相配合,20世纪70年代吴传钧主持编写了《中国农业地理丛书》,80年代编纂了中国首套1∶100万《中国土地利用图》,随后又编撰了《中国土地利用》专著。这些对农业生产分区规划、分类指导和分级实施提供了科学依据。
14.1928年,冯景兰发现并命名了丹霞层,之后中国学者定义了丹霞地貌
1928年,冯景兰等在粤北仁化县发现了形成丹霞地貌的红色砂砾岩层,命名为“丹霞层”。此后陈国达、吴尚时、曾昭璇、李见贤(黄进)等考察研究,命名了“丹霞地貌”。现今定义为“有陡崖的陆相红层地貌称为丹霞地貌”,广东省韶关市东北的丹霞山以赤色丹霞为特色,由红色砂砾陆相沉积岩构成,是世界“丹霞地貌”命名地,2004年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中国首批世界地质公园之一。
15.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地方病组发现低硒带,从而揭示了克山病的地理分布规律
1935年克山病首先发现于黑龙江省克山县,故名克山玻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地方病组从20世纪60年代末起开展了克山病区的环境研究,进行了病区和非病区内外环境中硒的测定,发现病区的水和粮食中硒含量明显降低,病区人群的血硒和头发硒含量亦低,说明硒缺乏与克山病发病的关系密切。调查发现,在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河北、陕西、甘肃、四川、云南等地的荒僻地区存在着一个低硒带,其重病区多位于海拔200—2000米之间,大体分布在我国地形的第二级阶梯,沿兴安岭、长白山、太行山、六盘山到云贵高原的山地。这一发现对克山病的防治和治疗提供了科学依据。
16.1934年丁文江等首次利用等高线分层设色绘制《中华民国新地图》,20世纪60年代由竺可桢、黄秉维领导,陈述彭主持编纂了我国第一部综合性大型自然地图集《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地图集》
1934年,丁文江、翁文灏、曾世英首次采用等高线分层设色绘制《中华民国新地图》由序图、普通地图和城市图3个系列组成,序图7幅,采用亚尔勃斯等面积投影。普通地图44幅,按经纬线分幅,采用多圆锥投影。该图集第一次科学地反映了中国地势为三级阶梯的概貌,开拓了我国地图学的新纪元。20世纪60年代,由竺可桢、黄秉维领导,陈述彭主持编纂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地理图集》,共有540幅地图及大量图表、照片和30多万字的地图说明,是中国第一部综合性大型自然地图集。
17.银杉、水杉、朱鹮等孑遗动植物的发现
银杉是我国特有树种,20世纪50年代,广西植物研究所钟济新等最早在广西临桂县发现,1957年由陈焕镛、匡可任命名;水杉是世界上珍稀的孑遗植物,20世纪40年代初于铎首先在湖北、四川交界的利川市谋道溪(磨刀溪)发现了幸存的水杉巨树,王战等采集了模式样本,到1946年,由胡先骕和郑万钧研究鉴定它就是亿万年前在地球上生存过的水杉;朱鹮是稀世珍禽,1981年5月,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的鸟类学家,在陕西洋县金家河、姚家沟发现了两个朱鹮的巢,共2对成鸟,3只幼鸟,朱鹮的重新发现在国内外引起很大震动。
18.20世纪80年代,陆大道等提出“点—轴”系统理论及中国区域开发的“T”字型空间结构
陆大道于20世纪80年代在借鉴区位论等基础上,提出“点—轴”系统理论。该理论的科学基础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大部分经济社会要素集中在“点”上的同时,“点”与“点”之间就形成由线状基础设施联系在一起的轴。轴不仅对附近区域经济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而且也是“点”上社会经济要素向外扩散的路径(方向)。陆大道及其研究团队认为在未来15年乃至更长一段时期,中国国土开发和经济布局应实施以沿海地带和长江沿岸地带两条一级轴线为基本框架的“T”字型战略。这一论断被当时开展的《全国国土规划纲要》采纳,并成为其后历次五年计划全国经济布局的宏观框架。
19.1994年杨逸畴等确认雅鲁藏布大峡谷为世界第一大峡谷
中国科学探险协会先后于1991年和1993年对雅鲁藏布大峡谷进行探险考察。1994年杨逸畴、高登义、李渤生等论证确认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世界上最大的大峡谷。峡谷全长496.3公里,最深处5382米。1998年10月下旬至12月初,该协会组织的考察队又徒步穿越了大峡谷,并对大峡谷进行测量,进一步确定了在世界最大峡谷的地位。
20.中国开创性地进行了山岳冰川的物理气候分类
中国冰川考察始于1958年中国科学院冰川研究机构的建立(名称多次变动),并与大学合作,首先大规模考察祁连山冰川分布、气候、水文、地貌条件与储水量,后相继考察其他冰川山地,承担国际组织规定的中国冰川目录编制任务,提供每条冰川34项指标,设计冰雷达测定冰川厚度,详细、彻底查明冰川资源,在总结研究基础上提出山地冰川物理气候分类,划分高亚洲冰川为海洋型、亚大陆型、极大陆型三类,考察巴基斯坦长59公里特大型巴托拉冰川后,补充复合型类,受到广泛应用。
21.1973年、1977年,在河姆渡遗址中发现原始稻作农业
在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距今约7500多年)中发现亚洲最古老的稻米实物遗存,如稻谷、谷壳、稻叶、茎秆和木屑、苇编交互混杂的堆积层,最厚处达80厘米。稻谷出土时色泽金黄、叶脉清晰、芒刺挺直,经专家鉴定属栽培水稻的原始粳、籼混合种,以籼稻为主。伴随稻谷一起出土的还有大量农具,证明我国是世界上水稻起源的重要地区之一。
22.20世纪50—80年代,吴征镒首次全面地对中国植物区系进行了划分
吴征镒自50年代以来全面系统地研究了中国植物区系的特征和地理分布,在我国首先把板块学说与植物进化联系起来,将中国植物区系划分为泛北极与古热带2个植物区以及7个亚区和22个地区。1996年他将中国现存的2980个植物区属按地理成分划分为15个分布区类型和33个变型,还提出被子植物区系古泛大陆热带起源学说,认为我国的热带植物区系与东南亚热带区系最为密切,我国南部及中南半岛北纬20°—40°之间的地区最富特有古老科属,首次在植物区系分区上将青藏高原处理为一个独立的亚单元。吴征镒提出的植物区系分区以及植物属的分布区类型划分原则已成为我国植物区系地理研究的规范。
23.1930年,中外学者命名了“大理冰期”
1930年,时任中山大学教授的克勒脱纳(W.Credner)率队考察云南点苍山,发现了洗马潭古冰斗(海拔3800米),认定是古冰川作用的遗迹。1939年,魏斯曼(H.V.Wissman)据此提出中国更新世末次冰期并命名为“大理冰期”。这是中国第四纪研究中第一个有真实根据的冰期命名。林超教授当年是考察队成员之一。
24.1923年,翁文灏首次揭示中国地震带
1920年12月16日今宁夏海原地区(原属甘肃)发生8.5级大地震,翁文灏带病率队赴现场考察,之后撰写了“甘肃地震考”,揭开了中国近代地震考察的序幕。1923年他在《科学》第8卷第8期上发表《中国地震分布简说》一文,并绘制出第一幅《中国地震区分布图》,揭示了中国境内四类地震带的位置及其与大地构造、活动大断裂的密切关系。这是中国首张地震区划图,首次用地理空间的方式直观地表达了我国地震灾害的分布。
25.侯仁之系统揭示北京城形成、发展的全过程
侯仁之在实地考察和文献考证的基础上,从交通区位、水系分布、地理环境的角度,首次系统地揭示了北京城的起源、形成、发展、城址转移的全过程,深刻分析了古代北京城平面设计思想的特点以及城市形态与地形、河湖水系分布之间的密切关系,提出了现代北京城市建设中如何继承和保护古都风貌的基本原则。他主编的《北京历史地图集》成为制定现代北京城市规划中有关历史文化风貌保护与继承措施的重要基础依据。
26.地理学家、气象学家等共同揭示了中国沙尘暴的成因及时空分布规律
由地理、气象、农业等众多学科的专家,利用1954-2001年中国大陆681个站的气象资料,分析了中国沙尘暴的时空分布特征、发生原因及发展机制,提出了风沙灾害的防治区划和措施,以及包括生物与工程措施和调整土地利用格局为一体的区域防沙治沙体系。研发了沙尘暴定量预警技术,实现了对中国沙尘暴的天气预报。
27.吴尚时将中国山脉概括为“一带三槐、中国地势为“三级阶梯”
吴尚时在1947年发表《中国之山脉概论》中,对中国山脉的分布格局和总体特征概括为“一带三槐,即“昆仑—秦岭为重要之轴线,北为向南突出的蒙古弧,南侧有藏滇、华南两弧,分据西东,融会于康定昆明道上”。同时探讨了山脉格局与地质构造的关系,提出“中华对角线”的创见:即从大兴安岭至滇南谷地画一条直线,将中国分成西北与东南两大部分,阐明了中国地形的东西分异,并明确提出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的总体格局,这是认识我国自然地理区域的重要依据。
28.周廷儒揭示了青藏高原崛起对中国三大自然地理区形成的影响过程
20世纪60年代初,周廷儒开创了自然地理学的古地理研究,并率先开展了中国新生代古地理研究,先后发表多部专著,揭示了中国新生代古地理环境的演变过程。他最早提出了中国老第三纪(古近纪)的自然带受行星风系控制呈南北分异,到新第三纪(新近纪)转变为受季风环流影响的东西分异的重大推断,并将古季风的形成归因于青藏高原隆起造成的行星风系的破坏及欧亚大陆与太平洋对比关系的改变;进而提出,青藏高原隆起驱动了季风气候的出现,导致中国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区和青藏高原三大自然区分异的形成,从而奠定中国现代自然地理环境分异的基矗
29.对南海诸岛的综合科学考察与命名
1946年9月,中国政府收复二战时沦于敌手的南海诸岛并确定中国最南边界为曾母暗沙。1983年4月25日,中国地名委员会受权发表公告,根据全国地名普查的统一要求,对中国南海诸岛中的岛、洲、礁、暗沙、暗滩共287个地名进行标准处理,并附有汉语拼音、地理坐标和当地渔民的习称。从1984年起,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南海海洋研究所等单位对我国南海诸岛进行了连续系统的综合科学考察,从领土归属、资源、环境诸多方面进行研究,获得了大量资料,为维护南海诸岛领土主权和开发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
30.1998年,崔之久与杨建夫等首次找到台湾存在第四纪冰川作用的证据
台湾山地是否存在第四纪冰川遗迹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问题。日本学者鹿野忠雄1926—1934年间多次考察雪山后,认为台湾存在第四纪冰川遗迹。田中薰、鹿野忠雄1934年报道了南湖大山的冰川侵蚀地貌,但在台湾地学界对此仍有两种不同的意见。1998年,台湾大学的杨建夫邀请北京大学崔之久赴台进行考察,他们在雪山主峰附近发现了典型的第四纪冰川作用遗迹,包括大型磨光面、擦痕、冰碛堤、冰碛丘和冰蚀洼地等,并首次做了年代测定。从而终结了台湾学术界争论多年的第四纪冰川遗迹问题。
张相文一生致力于地理教育,并亲赴山东、河北、山西、河南和内蒙古进行地理考察。1908年张相文在《新撰地文学》中写道“北带:南界北岭淮水,北抵阴山长城。”所谓的“南界”,就是南北分界线。“北带”就在长城与秦岭—淮河之间。秦岭—淮河线的提出,首次正确界定了我国南北方的自然地理分界线,对于认识我国自然地理规律和指导农业生产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2.1972年,竺可桢首次揭示了中国近五千年来的气候变迁
竺可桢于1972年发表了《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绘制出近五千年来中国气温变化曲线图,即“竺可桢曲线”,这是对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化的首次揭示。其基本结论是从仰韶文化到安阳殷墟两千年间,黄河流域的年平均温度大致比现在高2℃;此后的一系列冷暖变动,幅度大致在1—2℃,每次波动周期,历时约400—800年。气候的历史波动是世界性的,但每一最冷时期,似乎都首先从东亚太平洋沿岸出现,而后波及欧洲与非洲的大西洋沿岸。
3.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刘东生等提出了黄土“新风成说”,并发现黄土中保存有距今250万年以来全球气候变化的记录
从20世纪50年代起,刘东生等对黄土高原进行了大量的野外考察和实验分析,完成了《黄河中游黄土》、《中国的黄土堆积》等多部专著,提出了“新风成说”。后又根据黄土与古土壤的多旋回特点,建立了环境变化的多旋回理论。20世纪80年代,刘东生基于中国黄土重建了250万年以来的气候变化历史,使中国黄土成为古气候变化记录的最重要档案库,与深海沉积、极地冰芯并列成为全球环境变化研究的三大支柱。
4.中国综合自然区划和《中国自然地理》首次详尽地揭示了中国地理地带性规律
1956年以竺可桢、黄秉维为首的自然区划工作委员会,分别对地貌、气候、水文、潜水、土壤、植被、动物和昆虫八大要素进行区划,连同综合自然区划一起,分9册撰写于1959年出版。1959年黄秉维主编的《中国综合自然区划(初稿)》,为中国最详尽而系统的全国自然区划专著。它第一次系统而详尽地揭示了中国的地理地带性规律,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宏观研究提供了地域自然结构的依据。1972年由竺可桢、黄秉维等组织全国地理界200多人,撰写《中国自然地理》系统专著,至1987年全部完成,是前项工作的继续和深入,成为我国地理科学发展的里程碑。
5.1901年3月初,斯文赫定发现楼兰遗址
1900年3月末,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率队沿着干枯的孔雀河左河床来到罗布荒原,他的助手在宿营地捡到几件木雕残片,使斯文·赫定异常激动。1901年3月3日开始挖掘,发现了1座佛塔和3个殿堂以及带有希腊艺术文化的木雕建筑构件、五铢钱、文书和木简等大批文物。随后他们又在这片废墟东南部发现了许多烽火台,一直延续到罗布泊西岸的一座被风沙掩埋的古城,这就是楼兰城址。楼兰遗址的发现具有极为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也为研究历史时期当地自然环境演变提供了最好的例证。
6.中国人对珠穆朗玛峰的最早发现、命名与1975年首次精确测量
早在清朝康熙年间(1719年)的“皇舆全览图”就标出了朱母郎马阿林(即珠穆朗玛峰),1858年被英国人篡改为埃佛勒斯峰(MountEverest)。1951年王勤堉首先提出应恢复珠穆朗玛的名称,1952年中国政府正式恢复珠穆朗玛峰的名称。1958年,林超发表《珠穆朗玛的发现与名称》论文明确提出:“把此山峰用科学的方法记录在地图上的,则是1715年至1717年到西藏测量的中国测量队员胜注楚儿泌藏布和兰本占巴。”1975年,国测一队首次对珠穆朗玛峰进行精确测量,通过6000米以上的6个测绘点,测得海拔高程为8848.13米,先后被世界各国使用;2005年国家测绘局应用3S及现代地球物理技术,测得珠穆朗玛峰最新高程为8844.43米。这项结果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各国的承认(1975年数据停止使用)。
7.1935年,胡焕庸提出黑河(爱辉)—腾冲线即“胡焕庸线”,首次揭示了中国人口分布规律
胡焕庸于1935年在《论中国人口之分布》中提出黑河(爱辉)—腾冲一线,将我国分为东南和西北人口疏密悬殊的两部分,东南半壁人口密度较大,以占国土36%的面积集中了全国96%的人口;西北半壁人口稀少,占国土64%的面积上,其人口仅占全国的4%,后人称这条线为“胡焕庸线”。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利用ArcGIS进行的精确计算表明,按胡焕庸线计算而得的东南半壁占全国国土面积43.8%、总人口94.1%,平均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285人;西北半壁占全国国土面积的56.2%、总人口的5.9%,平均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4人。东南半壁与西北半壁总人口之比仍为94︰6。
8.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以刘东生、施雅风、孙鸿烈等领导的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取得一系列重要发现
①发现喜马拉雅地热带:东西绵延2000公里,数量多、时代新、温度高、水热活动显示类型丰富,构成环球地热带上不可或缺的一环,填补了地热学科的空白。②提出青藏高原隆起过程及高原季风的形成演化:将360万年来隆起的阶段性分别命名为“青藏运动”、“昆仑-黄河运动”及晚更新世的“共和运动”,相应地导致东亚季风不断增强、黄土堆积、长江黄河水系形成、高原进入冰冻圈。③高原植被的地理地带性:揭示喜马拉雅山脉中、东段植被独特的垂直带性质及与水平地带的关系;阐明高寒荒漠、高寒草原等植被的地带性类型并提出西藏植被的高原地带性理论。④确认雅鲁藏布江正源与高原寒旱核心:确定杰马央宗为雅鲁藏布江正源,比斯文·赫定认定的库比藏布长,水量也大;确证中昆仑山南翼-北羌塘高原为高原寒冷干旱的核心区域,并通过北缘的阿尔金山中段与嘎顺戈壁一带相连,构成亚洲高地干旱核心。⑤确定湖泊的成因及湖泊化学特征变化的地理地带性:论证了高原上大多数湖泊都是地壳抬升过程中发生断裂或挤压而形成的“构造湖”;实测了大量湖泊的水深、动力、水温等,发现许多大中型湖泊具有热储备的特征;高原湖泊的化学特征具有明显的地理地带性变化规律等。⑥通过对青藏高原冰芯的研究,揭示了历史气候的变迁。
9.20世纪50年代开始,朱震达等发现中国沙漠的形成与移动规律
1952年,铁道部勘测设计院与中科院地理研究所开展腾格里沙漠南缘风沙地貌和沙丘移动的定位观测研究,1954年在宁夏中卫沙坡头建立了我国第一个风沙观测站。1959年中国科学院成立治沙队,对中国各大沙漠进行综合考察。朱震达等从沙漠地区第四纪古地理、下伏沉积物组成、分异特点入手,提出“就地起沙”的论点,阐明了从沙饼到沙丘链的发育过程、沙丘移动与沙丘高度的关系,从而揭示了各种形态沙丘形成的基本过程和移动规律。
10.长江、黄河、澜沧江源头的发现和测量
1976年和1978年,长江水利委员会对长江源进行了两次实地考察,确认长江有三源,北源楚玛尔河,南源当曲,而发源于唐古拉山主峰各拉丹冬雪山姜根迪如冰川的沱沱河为正源,经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量算的长度为6300公里。1952年黄河水利委员会对黄河河源进行了考察,确定约古宗列渠为黄河正源,黄河全长5446公里。1978年,青海省测绘局再次组织人员进行黄河源考察,提出卡日曲为黄河正源。关于澜沧江的源头有十几种说法,1999年6月中国科学院遥感所考察测量的结果是,其源头在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杂多县吉富山,海拔5200米。从这里算起,澜沧江(湄公河)的长度是4909公里。
11.20世纪50年代中期,高由禧等发现青藏高原季风现象
20世纪50年代中期,高由禧等根据青藏高原热力作用提出“高原季风”的概念。在高原的热力作用下,在青藏高原上形成一种独特的季风现象。夏季的高原为热源,其近地层为热低压,而冬季高原为冷源,形成高气压,与气压场相对应,在高原1000米的高空,形成一个冬夏盛行风向相反的季风层,这一发现对研究青藏高原及其周围地区的气候具有重要意义。
12.20世纪初,中外学者发现并命名了雅丹地貌
20世纪初,赴罗布泊地区考察的中外学者,在罗布荒原中发现大面积隆起的土丘地貌,当地人称“雅尔当”,即维吾尔语中“陡峻的土丘”之意。发现者将这一称呼介绍了出去,以后再由英文翻译过来,“雅尔当”变成了“雅丹”。从此,“雅丹”成为这一类地貌的代名词。在世界干旱区许多地方的类似地貌,均统称为雅丹地貌。
13.周立三、邓静中、钟功甫等提出中国农业区划方案,吴传钧等编撰了《中国农业地理丛书》和1:100万《中国土地利用图》
周立三、邓静中、钟功甫等在借鉴西方和苏联农业区位论、农业类型和农业区域划分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实际,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提出了中国农业区划方案。该方案按照各地区农业生产的条件、特点、潜力、方向和途径,根据区内相似性与区际差异性原则,由大到小逐级划分,形成各具特点、不同等级的全国综合农业区划系统。与此相配合,20世纪70年代吴传钧主持编写了《中国农业地理丛书》,80年代编纂了中国首套1∶100万《中国土地利用图》,随后又编撰了《中国土地利用》专著。这些对农业生产分区规划、分类指导和分级实施提供了科学依据。
14.1928年,冯景兰发现并命名了丹霞层,之后中国学者定义了丹霞地貌
1928年,冯景兰等在粤北仁化县发现了形成丹霞地貌的红色砂砾岩层,命名为“丹霞层”。此后陈国达、吴尚时、曾昭璇、李见贤(黄进)等考察研究,命名了“丹霞地貌”。现今定义为“有陡崖的陆相红层地貌称为丹霞地貌”,广东省韶关市东北的丹霞山以赤色丹霞为特色,由红色砂砾陆相沉积岩构成,是世界“丹霞地貌”命名地,2004年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中国首批世界地质公园之一。
15.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地方病组发现低硒带,从而揭示了克山病的地理分布规律
1935年克山病首先发现于黑龙江省克山县,故名克山玻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地方病组从20世纪60年代末起开展了克山病区的环境研究,进行了病区和非病区内外环境中硒的测定,发现病区的水和粮食中硒含量明显降低,病区人群的血硒和头发硒含量亦低,说明硒缺乏与克山病发病的关系密切。调查发现,在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河北、陕西、甘肃、四川、云南等地的荒僻地区存在着一个低硒带,其重病区多位于海拔200—2000米之间,大体分布在我国地形的第二级阶梯,沿兴安岭、长白山、太行山、六盘山到云贵高原的山地。这一发现对克山病的防治和治疗提供了科学依据。
16.1934年丁文江等首次利用等高线分层设色绘制《中华民国新地图》,20世纪60年代由竺可桢、黄秉维领导,陈述彭主持编纂了我国第一部综合性大型自然地图集《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地图集》
1934年,丁文江、翁文灏、曾世英首次采用等高线分层设色绘制《中华民国新地图》由序图、普通地图和城市图3个系列组成,序图7幅,采用亚尔勃斯等面积投影。普通地图44幅,按经纬线分幅,采用多圆锥投影。该图集第一次科学地反映了中国地势为三级阶梯的概貌,开拓了我国地图学的新纪元。20世纪60年代,由竺可桢、黄秉维领导,陈述彭主持编纂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地理图集》,共有540幅地图及大量图表、照片和30多万字的地图说明,是中国第一部综合性大型自然地图集。
17.银杉、水杉、朱鹮等孑遗动植物的发现
银杉是我国特有树种,20世纪50年代,广西植物研究所钟济新等最早在广西临桂县发现,1957年由陈焕镛、匡可任命名;水杉是世界上珍稀的孑遗植物,20世纪40年代初于铎首先在湖北、四川交界的利川市谋道溪(磨刀溪)发现了幸存的水杉巨树,王战等采集了模式样本,到1946年,由胡先骕和郑万钧研究鉴定它就是亿万年前在地球上生存过的水杉;朱鹮是稀世珍禽,1981年5月,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的鸟类学家,在陕西洋县金家河、姚家沟发现了两个朱鹮的巢,共2对成鸟,3只幼鸟,朱鹮的重新发现在国内外引起很大震动。
18.20世纪80年代,陆大道等提出“点—轴”系统理论及中国区域开发的“T”字型空间结构
陆大道于20世纪80年代在借鉴区位论等基础上,提出“点—轴”系统理论。该理论的科学基础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大部分经济社会要素集中在“点”上的同时,“点”与“点”之间就形成由线状基础设施联系在一起的轴。轴不仅对附近区域经济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而且也是“点”上社会经济要素向外扩散的路径(方向)。陆大道及其研究团队认为在未来15年乃至更长一段时期,中国国土开发和经济布局应实施以沿海地带和长江沿岸地带两条一级轴线为基本框架的“T”字型战略。这一论断被当时开展的《全国国土规划纲要》采纳,并成为其后历次五年计划全国经济布局的宏观框架。
19.1994年杨逸畴等确认雅鲁藏布大峡谷为世界第一大峡谷
中国科学探险协会先后于1991年和1993年对雅鲁藏布大峡谷进行探险考察。1994年杨逸畴、高登义、李渤生等论证确认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世界上最大的大峡谷。峡谷全长496.3公里,最深处5382米。1998年10月下旬至12月初,该协会组织的考察队又徒步穿越了大峡谷,并对大峡谷进行测量,进一步确定了在世界最大峡谷的地位。
20.中国开创性地进行了山岳冰川的物理气候分类
中国冰川考察始于1958年中国科学院冰川研究机构的建立(名称多次变动),并与大学合作,首先大规模考察祁连山冰川分布、气候、水文、地貌条件与储水量,后相继考察其他冰川山地,承担国际组织规定的中国冰川目录编制任务,提供每条冰川34项指标,设计冰雷达测定冰川厚度,详细、彻底查明冰川资源,在总结研究基础上提出山地冰川物理气候分类,划分高亚洲冰川为海洋型、亚大陆型、极大陆型三类,考察巴基斯坦长59公里特大型巴托拉冰川后,补充复合型类,受到广泛应用。
21.1973年、1977年,在河姆渡遗址中发现原始稻作农业
在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距今约7500多年)中发现亚洲最古老的稻米实物遗存,如稻谷、谷壳、稻叶、茎秆和木屑、苇编交互混杂的堆积层,最厚处达80厘米。稻谷出土时色泽金黄、叶脉清晰、芒刺挺直,经专家鉴定属栽培水稻的原始粳、籼混合种,以籼稻为主。伴随稻谷一起出土的还有大量农具,证明我国是世界上水稻起源的重要地区之一。
22.20世纪50—80年代,吴征镒首次全面地对中国植物区系进行了划分
吴征镒自50年代以来全面系统地研究了中国植物区系的特征和地理分布,在我国首先把板块学说与植物进化联系起来,将中国植物区系划分为泛北极与古热带2个植物区以及7个亚区和22个地区。1996年他将中国现存的2980个植物区属按地理成分划分为15个分布区类型和33个变型,还提出被子植物区系古泛大陆热带起源学说,认为我国的热带植物区系与东南亚热带区系最为密切,我国南部及中南半岛北纬20°—40°之间的地区最富特有古老科属,首次在植物区系分区上将青藏高原处理为一个独立的亚单元。吴征镒提出的植物区系分区以及植物属的分布区类型划分原则已成为我国植物区系地理研究的规范。
23.1930年,中外学者命名了“大理冰期”
1930年,时任中山大学教授的克勒脱纳(W.Credner)率队考察云南点苍山,发现了洗马潭古冰斗(海拔3800米),认定是古冰川作用的遗迹。1939年,魏斯曼(H.V.Wissman)据此提出中国更新世末次冰期并命名为“大理冰期”。这是中国第四纪研究中第一个有真实根据的冰期命名。林超教授当年是考察队成员之一。
24.1923年,翁文灏首次揭示中国地震带
1920年12月16日今宁夏海原地区(原属甘肃)发生8.5级大地震,翁文灏带病率队赴现场考察,之后撰写了“甘肃地震考”,揭开了中国近代地震考察的序幕。1923年他在《科学》第8卷第8期上发表《中国地震分布简说》一文,并绘制出第一幅《中国地震区分布图》,揭示了中国境内四类地震带的位置及其与大地构造、活动大断裂的密切关系。这是中国首张地震区划图,首次用地理空间的方式直观地表达了我国地震灾害的分布。
25.侯仁之系统揭示北京城形成、发展的全过程
侯仁之在实地考察和文献考证的基础上,从交通区位、水系分布、地理环境的角度,首次系统地揭示了北京城的起源、形成、发展、城址转移的全过程,深刻分析了古代北京城平面设计思想的特点以及城市形态与地形、河湖水系分布之间的密切关系,提出了现代北京城市建设中如何继承和保护古都风貌的基本原则。他主编的《北京历史地图集》成为制定现代北京城市规划中有关历史文化风貌保护与继承措施的重要基础依据。
26.地理学家、气象学家等共同揭示了中国沙尘暴的成因及时空分布规律
由地理、气象、农业等众多学科的专家,利用1954-2001年中国大陆681个站的气象资料,分析了中国沙尘暴的时空分布特征、发生原因及发展机制,提出了风沙灾害的防治区划和措施,以及包括生物与工程措施和调整土地利用格局为一体的区域防沙治沙体系。研发了沙尘暴定量预警技术,实现了对中国沙尘暴的天气预报。
27.吴尚时将中国山脉概括为“一带三槐、中国地势为“三级阶梯”
吴尚时在1947年发表《中国之山脉概论》中,对中国山脉的分布格局和总体特征概括为“一带三槐,即“昆仑—秦岭为重要之轴线,北为向南突出的蒙古弧,南侧有藏滇、华南两弧,分据西东,融会于康定昆明道上”。同时探讨了山脉格局与地质构造的关系,提出“中华对角线”的创见:即从大兴安岭至滇南谷地画一条直线,将中国分成西北与东南两大部分,阐明了中国地形的东西分异,并明确提出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的总体格局,这是认识我国自然地理区域的重要依据。
28.周廷儒揭示了青藏高原崛起对中国三大自然地理区形成的影响过程
20世纪60年代初,周廷儒开创了自然地理学的古地理研究,并率先开展了中国新生代古地理研究,先后发表多部专著,揭示了中国新生代古地理环境的演变过程。他最早提出了中国老第三纪(古近纪)的自然带受行星风系控制呈南北分异,到新第三纪(新近纪)转变为受季风环流影响的东西分异的重大推断,并将古季风的形成归因于青藏高原隆起造成的行星风系的破坏及欧亚大陆与太平洋对比关系的改变;进而提出,青藏高原隆起驱动了季风气候的出现,导致中国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区和青藏高原三大自然区分异的形成,从而奠定中国现代自然地理环境分异的基矗
29.对南海诸岛的综合科学考察与命名
1946年9月,中国政府收复二战时沦于敌手的南海诸岛并确定中国最南边界为曾母暗沙。1983年4月25日,中国地名委员会受权发表公告,根据全国地名普查的统一要求,对中国南海诸岛中的岛、洲、礁、暗沙、暗滩共287个地名进行标准处理,并附有汉语拼音、地理坐标和当地渔民的习称。从1984年起,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南海海洋研究所等单位对我国南海诸岛进行了连续系统的综合科学考察,从领土归属、资源、环境诸多方面进行研究,获得了大量资料,为维护南海诸岛领土主权和开发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
30.1998年,崔之久与杨建夫等首次找到台湾存在第四纪冰川作用的证据
台湾山地是否存在第四纪冰川遗迹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问题。日本学者鹿野忠雄1926—1934年间多次考察雪山后,认为台湾存在第四纪冰川遗迹。田中薰、鹿野忠雄1934年报道了南湖大山的冰川侵蚀地貌,但在台湾地学界对此仍有两种不同的意见。1998年,台湾大学的杨建夫邀请北京大学崔之久赴台进行考察,他们在雪山主峰附近发现了典型的第四纪冰川作用遗迹,包括大型磨光面、擦痕、冰碛堤、冰碛丘和冰蚀洼地等,并首次做了年代测定。从而终结了台湾学术界争论多年的第四纪冰川遗迹问题。
今天(12/13日星期五) | 明天(12/14日星期六) | 后天(12/15日星期日) | 第四天(12/16日星期一) | 第五天(12/17日星期二) |
低温-16℃~高温-3℃ | 低温-15℃~高温-1℃ | 低温-13℃~高温1℃ | 低温-14℃~高温2℃ | 低温-14℃~高温-1℃ |
多云 <3级 |
晴 <3级 |
晴 <3级 |
多云转晴 <3级 |
晴转多云 <3级 |
中卫天气资讯
热门城市天气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