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内容
“辉煌十一五”系列访谈之六:加强国际气象合作
2010-12-27 来源:中国气象局
主题:“十一五”气象部门国际合作成就
:中国气象局国际合作司司长喻纪新
主持人
主持人:回顾“十一五”期间,气象部门在国际交流与合作方面取得了哪些重要突破,可否用简短的几句话加以概括?
喻纪新:过去五年来,全国气象外事和国际气象科技合作工作在中国气象局党组的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外交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服务于国家总体外交、服务于气象事业发展。以“依靠发展、服务发展、促进发展”为理念,经广大气象科技人员和气象外事工作者积极努力,开展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国际气象科技合作,国际气象科技合作的效益和水平不断提高,我国在国际气象界的话语权不断扩大,影响力得到明显提升,为我国气象事业、现代气象业务体系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在国家总体外交工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主持人:“十一五”期间,在加大我国气象部门国际交流与合作方面的工作有哪些新举措,取得了哪些收获?在国际气象科技活动中,我国又发挥着什么样的作用?
喻纪新:“十一五”期间,我们积极参与世界气象组织(WMO)、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地球观测组织(GEO)、台风委员会等国际组织的活动,郑国光局长在第15次世界气象大会上顺利当选执行理事会成员,秦大河院士连任IPCC第一工作组联合主席,郑国光局长连任GEO联合主席,张文建等同志成功竞选世界气象组织高级职位。扩大了我国在国际气象组织中的话语权,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中国气象局国际合作司司长喻纪新在访谈中。
在参与WMO计划与活动方面,组团参加了WMO第56至61共6次执行理事会届会、第15次世界气象大会、第三次世界气候大会、二区协第十四次届会和世界气象组织各专门委员会的术委员会届会等重要会议。
在对外交往中,广大气象科技人员和气象外事工作者积极宣传我国气象事业的发展成就和业务技术体制改革、现代气象业务体系建设的总体思路,借鉴和学习其他国家在防灾减灾、公共气象服务、综合观测体系等方面的经验,从维护我国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出发,发挥我国在世界气象组织中的作用。积极参与世界气象组织亚洲区域气候中心(RCC)示范项目获得了各界赞赏。北京气候中心自2009年7月1日起正式成为世界气象组织首批指定的两个区域气候中心之一。积极推动我国专家参与国际气象合作计划和活动,对扩大视野、增进交流、提高能力起到积极作用。
2008年,秦大河院士荣获第53届国际气象组织奖。2008年10月,WMO主席和秘书长来华颁奖,回良玉副总理在会见来宾和获奖人时,对中国气象局在防灾减灾、公共气象服务、气候变化、国际合作等领域取得的成绩和做出的贡献给予了高度评价。
北京2008年奥运会气象预报和研究示范项目、上海多灾种早期预警系统示范项目等国际合作项目在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提供保障的同时,向世界充分展现了中国气象事业现代化近年来取得的成就。
中国是GEO创始国之一,郑国光局长在2005年5月在瑞士日内瓦举行的地球观测组织第一次全会上当选GEO联席主席、执委会成员。几年来,中国气象局组团和参加了历届GEO全会、部长级会议和执委会等。经国务院批准,中国气象局还于2010年承办了GEO第7次全会和部长级会议,进一步扩大了我国在地球观测领域取得的进步和成果,进一步巩固我国在地球观测领域,特别是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和地位。
在参与IPCC工作方面,组团参加了近年来所有的IPCC全会、工作组会议和主席团会议以及一些专家研讨会。我国先后有数十位专家参与了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的撰写,力求从科学角度阐述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较好地维护了我国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展现中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负责人大国形象。2007年,IPCC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秦大河院士作为贡献者之一参加了在挪威举办的诺贝尔和平奖颁奖仪式。
中国局积极派员参加由外交部、国家发改委组织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谈判工作,在公约谈判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通过向中央提供有科学依据的决策材料,使得中国的气候变化谈判更具科学性。
作为亚太经社会/世界气象组织台风委员会重要成员之一,中国气象局在组织协调西南太平洋台风业务试验、台风业务预报研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亚太地区台风的防灾减灾做出了重大的贡献。组团参加了台风委员会历次届会、研讨会,自2007年2月起,台风委员会秘书处正式迁址中国澳门。
中国气象局与欧洲气象卫星开发组织(EUMETSAT)、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签署了新的合作协议。在极端天气预报、卫星资料应用、交换和分发、数值预报模式、集合预报、数据处理等方面展开进一步交流与合作。
在参与WMO自愿合作计划活动方面,注重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交流合作,继续每年组织发展中国家气象水文部门高级官员来华考察,并在多国别考察期间,举办多种主题的气象合作研讨会,与世界气象组织官员以及各国气象部门的高级官员交流多边和双边气象合作的情况。多国别考察团成员,特别是来自发展中国家的成员均认为,研讨会和考察活动有助于他们学习中国在气象各领域取得的经验,为其所用。利用这种多边合作方式推动双边合作向更深层次、更宽领域发展。
中国气象局利用自身业务系统的优势,推动风云卫星数据广播系统成为全球地球观测数据分发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2006年和2007年分别向孟加拉、印度尼西亚、伊朗、蒙古、巴基斯坦、泰国、朝鲜、吉尔吉斯斯坦、老挝、马来西亚、缅甸、尼泊尔、菲律宾、斯里兰卡、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越南等亚太17个发展中国家捐赠了风云卫星数据广播系统用户接收站,有关受捐国的大使或使馆外交官员代表本国政府接收了设备。向亚太地区提供地球观测数据共享和分发服务。完成了援助孟加拉气象局的PCVSAT卫星单收站和MICAPS气象信息综合分析与处理系统的安装培训、缅甸MICAPS预报系统安装和培训,尼泊尔卫星接收系统安装和培训,斯里兰卡气象局自动气象站等任务,启动了援助蒙古、哈萨克斯坦沙尘暴建站项目。由南京区域培训中心及其北京分部举办的各种业务和管理培训班,受到了广大发展中国家学员的欢迎,促进了我国与发展中国家的双边关系。
2005年成功承办了WMO气候学委员会第十四次届会,2006年承办了地球系统科学联盟(ESSP)全球环境变化科学大会,有效促进了国内科学家参与地球环境变化领域的国际交流,宣传中国气象局在地球系统科学诸领域,尤其是气候系统科学领域的科研和业务,提高公众对地球环境变化问题的认识和关注,促进了与各个国际科学计划的接触和相互了解。
主持人:“十一五”期间,中国气象局在推进双边气象科技合作与交流中,取得了哪些成效?
喻纪新:中国气象局高度重视利用国际先进技术、知识以及人力、信息、经济资源,提高我国的气象业务、服务和科技创新能力。几年来,双边气象科技合作工作取得较大进展,为推动气象事业发展和现代业务体系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在与发达国家合作方面,六年来,与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召开了多次双边工作组会议。中美双方高层多次在不同场合会晤,共同推进中美双边气象科技合作。中美气象科技合作联合工作组第十五次会议协商确定了2007-2008年的35个合作项目,其中包括美方为中国气象局培训高级管理和科技人员。2009年,与美国国家海洋大气局在日内瓦签署了《关于延长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气象局与美利坚合众国国家海洋大气局大气科学技术合作议定书的协议》。
在与周边国家合作方面,与韩国、蒙古、越南、朝鲜等国的合作项目执行情况得到进一步推进;中国、韩国和日本为核心的东亚地区合作取得新进展,中日韩联合发起的夏季风和冬季风季节预测会议、首届亚洲区域气候监测评估预测论坛、中日韩气象学会联合研讨会的召开,进一步加强了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合作,提高了我国的影响力。
同时,积极开拓其他双边合作渠道。2005年5月,与古巴科技与环境部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气象局和古巴共和国科技与环境部人工影响天气合作框架协议》。2006年10月,双方在京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气象局和古巴共和国科技与环境部合作框架协议》,将合作范围扩大到了大气科学的各个领域。与巴基斯坦气象局于2006年2月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气象局和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气象科技合作谅解备忘录》。在数值天气预报、软件应用、卫星气象、气象科研、观测与资料交换、教育与培训等领域开展合作。
通过双边渠道,“十一五”期间,共选派49位高级管理人员及气象预报业务专家赴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法国等多个国家进行管理及业务知识培训,在各方的精心安排下,培训取得良好效果。推进国际气象科技合作重点领域和政策研究的顶层设计工作,进一步明确了我国国际气象科技合作的总体指导思想、原则及目标,主要发达国家国际气象科技合作的政策要点分析,未来我国国际气象科技合作的重点领域和主要合作方向,重点国家的合作重点、合作政策与策略分析,我国周边国家、主要发展中国家的对外合作政策和策略分析,以及保障措施。该项研究将为进一步提高双边国际气象科技合作的针对性,更好地把握双边合作的方向奠定基矗
主持人:除了刚才提到的与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周边国家等的交流合作外,“十一五”期间与港澳台的合作是否也有较大的突破和进展?
喻纪新:“十一五”期间,我们在继续加强和推动与香港和澳门特区气象部门的交流与合作,增进与台湾地区气象部门的交流,推动海峡两岸气象界的交流上有更进一步的发展。
在开展与港澳地区的气象合作方面,我们在“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指导下,加强内地气象部门与香港和澳门气象部门的交流合作,努力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积极支持香港和澳门气象部门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能力的提升。
与香港天文台形成了高层管理会议制度,定期就中国气象局与香港天文台的合作进行设计和评估。并在此机制下,积极推进粤港澳合作框架和项目的实施。已在气象探测、气象通信、天气预报警报技术、气象服务、气候变化、人员互访、科学研究和科学试验、教育与培训等多领域开展了合作并取得较好的实效。
在与澳门气象部门的合作方面,从2000年开始,每两年召开一次中国气象局、葡萄牙气象局和中国澳门地球物理暨气象局三方会议。在此机制下,在天气雷达应用、遥感技术、灾害性天气预报技术、早期预警系统等诸多领域展开了广泛合作。澳门地球物理暨气象局派出多人参加局培训中心举办的有关培训课程。我们还积极协助澳门地球物理暨气象局争取亚太经社会/世界气象组织台风委员会秘书处落户澳门;支持并派人参与了澳门特区政府开展的气候变化框架公约适澳活动。
在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基础上,与台湾气象部门通过两岸气象学会渠道开展了一系列的交流活动。针对两岸共同关心的气象问题,每年有一个大陆的气象学会代表团赴台湾参加学术交流和访问。同时,每年也邀请台湾地区气象学会代表团来大陆参加研讨会及参观访问。既增进了海峡两岸气象同仁的沟通,也使台湾同仁亲身体验祖国大陆的发展和变化。
主持人:“十一五”期间,气象部门引智工作开展情况如何?人才培养培训工作上是否开拓了新的渠道?
喻纪新:在国家外国专家局的大力支持下,气象部门引进国外技术和管理人才及境外培训工作也有较快发展,国家外专局对中国气象局引智项目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
通过国家外国专家等渠道聘请的专家,在气候系统与气候变化国际讲习班、北京2008奥运天气预报示范项目、风云气象卫星应用关键技术研究及资料处理技术、区域气候中心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几年来,组织派出了10余个中长期和短期培训团组,共138位业务和管理骨干接受了培训,包括赴荷兰ITC和赴英国的中长期培训,以及赴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为期21天的短期培训。参加培训的人员中,很多已经成为各单位业务或管理岗位的中坚力量。引智工作为培养高素质的气象业务和管理人才做出了重要贡献。
主持人:“十一五”期间,地方气象外事发展情况如何?参与国际气象科技合作与交流的积极性和频次是否有所加大?
喻纪新: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各地气象部门参与国际气象科技合作与交流的积极性不断提高,交流面越来越广,形式多种多样。
除参加国际会议、参与国际气象科技合作计划和活动、参与双边气象科技交流外,通过地方外专局渠道、根据单位需求组织了各类主题的短中长期境外培训,培训主题涉及气候变化、农业气象和生态、人工影响天气、城市应急减灾等。此外,还积极参加中国气象局和地方政府组织的各种考察访问团组。据统计,这些年每年全国省(区、市)气象局和业务单位的出访人数都在850-1300人次之间。多层面的对外交流与合作极大地促进了各地气象业务的发展、管理水平和人员素质的提高,对地方气象事业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中国气象局国际合作司司长喻纪新
主持人
主持人:回顾“十一五”期间,气象部门在国际交流与合作方面取得了哪些重要突破,可否用简短的几句话加以概括?
喻纪新:过去五年来,全国气象外事和国际气象科技合作工作在中国气象局党组的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外交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服务于国家总体外交、服务于气象事业发展。以“依靠发展、服务发展、促进发展”为理念,经广大气象科技人员和气象外事工作者积极努力,开展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国际气象科技合作,国际气象科技合作的效益和水平不断提高,我国在国际气象界的话语权不断扩大,影响力得到明显提升,为我国气象事业、现代气象业务体系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在国家总体外交工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主持人:“十一五”期间,在加大我国气象部门国际交流与合作方面的工作有哪些新举措,取得了哪些收获?在国际气象科技活动中,我国又发挥着什么样的作用?
喻纪新:“十一五”期间,我们积极参与世界气象组织(WMO)、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地球观测组织(GEO)、台风委员会等国际组织的活动,郑国光局长在第15次世界气象大会上顺利当选执行理事会成员,秦大河院士连任IPCC第一工作组联合主席,郑国光局长连任GEO联合主席,张文建等同志成功竞选世界气象组织高级职位。扩大了我国在国际气象组织中的话语权,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中国气象局国际合作司司长喻纪新在访谈中。
在参与WMO计划与活动方面,组团参加了WMO第56至61共6次执行理事会届会、第15次世界气象大会、第三次世界气候大会、二区协第十四次届会和世界气象组织各专门委员会的术委员会届会等重要会议。
在对外交往中,广大气象科技人员和气象外事工作者积极宣传我国气象事业的发展成就和业务技术体制改革、现代气象业务体系建设的总体思路,借鉴和学习其他国家在防灾减灾、公共气象服务、综合观测体系等方面的经验,从维护我国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出发,发挥我国在世界气象组织中的作用。积极参与世界气象组织亚洲区域气候中心(RCC)示范项目获得了各界赞赏。北京气候中心自2009年7月1日起正式成为世界气象组织首批指定的两个区域气候中心之一。积极推动我国专家参与国际气象合作计划和活动,对扩大视野、增进交流、提高能力起到积极作用。
2008年,秦大河院士荣获第53届国际气象组织奖。2008年10月,WMO主席和秘书长来华颁奖,回良玉副总理在会见来宾和获奖人时,对中国气象局在防灾减灾、公共气象服务、气候变化、国际合作等领域取得的成绩和做出的贡献给予了高度评价。
北京2008年奥运会气象预报和研究示范项目、上海多灾种早期预警系统示范项目等国际合作项目在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提供保障的同时,向世界充分展现了中国气象事业现代化近年来取得的成就。
中国是GEO创始国之一,郑国光局长在2005年5月在瑞士日内瓦举行的地球观测组织第一次全会上当选GEO联席主席、执委会成员。几年来,中国气象局组团和参加了历届GEO全会、部长级会议和执委会等。经国务院批准,中国气象局还于2010年承办了GEO第7次全会和部长级会议,进一步扩大了我国在地球观测领域取得的进步和成果,进一步巩固我国在地球观测领域,特别是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和地位。
在参与IPCC工作方面,组团参加了近年来所有的IPCC全会、工作组会议和主席团会议以及一些专家研讨会。我国先后有数十位专家参与了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的撰写,力求从科学角度阐述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较好地维护了我国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展现中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负责人大国形象。2007年,IPCC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秦大河院士作为贡献者之一参加了在挪威举办的诺贝尔和平奖颁奖仪式。
中国局积极派员参加由外交部、国家发改委组织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谈判工作,在公约谈判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通过向中央提供有科学依据的决策材料,使得中国的气候变化谈判更具科学性。
作为亚太经社会/世界气象组织台风委员会重要成员之一,中国气象局在组织协调西南太平洋台风业务试验、台风业务预报研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亚太地区台风的防灾减灾做出了重大的贡献。组团参加了台风委员会历次届会、研讨会,自2007年2月起,台风委员会秘书处正式迁址中国澳门。
中国气象局与欧洲气象卫星开发组织(EUMETSAT)、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签署了新的合作协议。在极端天气预报、卫星资料应用、交换和分发、数值预报模式、集合预报、数据处理等方面展开进一步交流与合作。
在参与WMO自愿合作计划活动方面,注重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交流合作,继续每年组织发展中国家气象水文部门高级官员来华考察,并在多国别考察期间,举办多种主题的气象合作研讨会,与世界气象组织官员以及各国气象部门的高级官员交流多边和双边气象合作的情况。多国别考察团成员,特别是来自发展中国家的成员均认为,研讨会和考察活动有助于他们学习中国在气象各领域取得的经验,为其所用。利用这种多边合作方式推动双边合作向更深层次、更宽领域发展。
中国气象局利用自身业务系统的优势,推动风云卫星数据广播系统成为全球地球观测数据分发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2006年和2007年分别向孟加拉、印度尼西亚、伊朗、蒙古、巴基斯坦、泰国、朝鲜、吉尔吉斯斯坦、老挝、马来西亚、缅甸、尼泊尔、菲律宾、斯里兰卡、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越南等亚太17个发展中国家捐赠了风云卫星数据广播系统用户接收站,有关受捐国的大使或使馆外交官员代表本国政府接收了设备。向亚太地区提供地球观测数据共享和分发服务。完成了援助孟加拉气象局的PCVSAT卫星单收站和MICAPS气象信息综合分析与处理系统的安装培训、缅甸MICAPS预报系统安装和培训,尼泊尔卫星接收系统安装和培训,斯里兰卡气象局自动气象站等任务,启动了援助蒙古、哈萨克斯坦沙尘暴建站项目。由南京区域培训中心及其北京分部举办的各种业务和管理培训班,受到了广大发展中国家学员的欢迎,促进了我国与发展中国家的双边关系。
2005年成功承办了WMO气候学委员会第十四次届会,2006年承办了地球系统科学联盟(ESSP)全球环境变化科学大会,有效促进了国内科学家参与地球环境变化领域的国际交流,宣传中国气象局在地球系统科学诸领域,尤其是气候系统科学领域的科研和业务,提高公众对地球环境变化问题的认识和关注,促进了与各个国际科学计划的接触和相互了解。
主持人:“十一五”期间,中国气象局在推进双边气象科技合作与交流中,取得了哪些成效?
喻纪新:中国气象局高度重视利用国际先进技术、知识以及人力、信息、经济资源,提高我国的气象业务、服务和科技创新能力。几年来,双边气象科技合作工作取得较大进展,为推动气象事业发展和现代业务体系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在与发达国家合作方面,六年来,与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召开了多次双边工作组会议。中美双方高层多次在不同场合会晤,共同推进中美双边气象科技合作。中美气象科技合作联合工作组第十五次会议协商确定了2007-2008年的35个合作项目,其中包括美方为中国气象局培训高级管理和科技人员。2009年,与美国国家海洋大气局在日内瓦签署了《关于延长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气象局与美利坚合众国国家海洋大气局大气科学技术合作议定书的协议》。
在与周边国家合作方面,与韩国、蒙古、越南、朝鲜等国的合作项目执行情况得到进一步推进;中国、韩国和日本为核心的东亚地区合作取得新进展,中日韩联合发起的夏季风和冬季风季节预测会议、首届亚洲区域气候监测评估预测论坛、中日韩气象学会联合研讨会的召开,进一步加强了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合作,提高了我国的影响力。
同时,积极开拓其他双边合作渠道。2005年5月,与古巴科技与环境部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气象局和古巴共和国科技与环境部人工影响天气合作框架协议》。2006年10月,双方在京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气象局和古巴共和国科技与环境部合作框架协议》,将合作范围扩大到了大气科学的各个领域。与巴基斯坦气象局于2006年2月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气象局和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气象科技合作谅解备忘录》。在数值天气预报、软件应用、卫星气象、气象科研、观测与资料交换、教育与培训等领域开展合作。
通过双边渠道,“十一五”期间,共选派49位高级管理人员及气象预报业务专家赴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法国等多个国家进行管理及业务知识培训,在各方的精心安排下,培训取得良好效果。推进国际气象科技合作重点领域和政策研究的顶层设计工作,进一步明确了我国国际气象科技合作的总体指导思想、原则及目标,主要发达国家国际气象科技合作的政策要点分析,未来我国国际气象科技合作的重点领域和主要合作方向,重点国家的合作重点、合作政策与策略分析,我国周边国家、主要发展中国家的对外合作政策和策略分析,以及保障措施。该项研究将为进一步提高双边国际气象科技合作的针对性,更好地把握双边合作的方向奠定基矗
主持人:除了刚才提到的与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周边国家等的交流合作外,“十一五”期间与港澳台的合作是否也有较大的突破和进展?
喻纪新:“十一五”期间,我们在继续加强和推动与香港和澳门特区气象部门的交流与合作,增进与台湾地区气象部门的交流,推动海峡两岸气象界的交流上有更进一步的发展。
在开展与港澳地区的气象合作方面,我们在“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指导下,加强内地气象部门与香港和澳门气象部门的交流合作,努力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积极支持香港和澳门气象部门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能力的提升。
与香港天文台形成了高层管理会议制度,定期就中国气象局与香港天文台的合作进行设计和评估。并在此机制下,积极推进粤港澳合作框架和项目的实施。已在气象探测、气象通信、天气预报警报技术、气象服务、气候变化、人员互访、科学研究和科学试验、教育与培训等多领域开展了合作并取得较好的实效。
在与澳门气象部门的合作方面,从2000年开始,每两年召开一次中国气象局、葡萄牙气象局和中国澳门地球物理暨气象局三方会议。在此机制下,在天气雷达应用、遥感技术、灾害性天气预报技术、早期预警系统等诸多领域展开了广泛合作。澳门地球物理暨气象局派出多人参加局培训中心举办的有关培训课程。我们还积极协助澳门地球物理暨气象局争取亚太经社会/世界气象组织台风委员会秘书处落户澳门;支持并派人参与了澳门特区政府开展的气候变化框架公约适澳活动。
在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基础上,与台湾气象部门通过两岸气象学会渠道开展了一系列的交流活动。针对两岸共同关心的气象问题,每年有一个大陆的气象学会代表团赴台湾参加学术交流和访问。同时,每年也邀请台湾地区气象学会代表团来大陆参加研讨会及参观访问。既增进了海峡两岸气象同仁的沟通,也使台湾同仁亲身体验祖国大陆的发展和变化。
主持人:“十一五”期间,气象部门引智工作开展情况如何?人才培养培训工作上是否开拓了新的渠道?
喻纪新:在国家外国专家局的大力支持下,气象部门引进国外技术和管理人才及境外培训工作也有较快发展,国家外专局对中国气象局引智项目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
通过国家外国专家等渠道聘请的专家,在气候系统与气候变化国际讲习班、北京2008奥运天气预报示范项目、风云气象卫星应用关键技术研究及资料处理技术、区域气候中心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几年来,组织派出了10余个中长期和短期培训团组,共138位业务和管理骨干接受了培训,包括赴荷兰ITC和赴英国的中长期培训,以及赴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为期21天的短期培训。参加培训的人员中,很多已经成为各单位业务或管理岗位的中坚力量。引智工作为培养高素质的气象业务和管理人才做出了重要贡献。
主持人:“十一五”期间,地方气象外事发展情况如何?参与国际气象科技合作与交流的积极性和频次是否有所加大?
喻纪新: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各地气象部门参与国际气象科技合作与交流的积极性不断提高,交流面越来越广,形式多种多样。
除参加国际会议、参与国际气象科技合作计划和活动、参与双边气象科技交流外,通过地方外专局渠道、根据单位需求组织了各类主题的短中长期境外培训,培训主题涉及气候变化、农业气象和生态、人工影响天气、城市应急减灾等。此外,还积极参加中国气象局和地方政府组织的各种考察访问团组。据统计,这些年每年全国省(区、市)气象局和业务单位的出访人数都在850-1300人次之间。多层面的对外交流与合作极大地促进了各地气象业务的发展、管理水平和人员素质的提高,对地方气象事业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今天(11/15日星期五) | 明天(11/16日星期六) | 后天(11/17日星期日) | 第四天(11/18日星期一) | 第五天(11/19日星期二) |
低温23℃ | 低温21℃~高温27℃ | 低温19℃~高温26℃ | 低温19℃~高温24℃ | 低温17℃~高温22℃ |
转多云 <3级 |
多云 <3级转3-4级 |
多云 3-4级 |
多云转阵雨 3-4级 |
中雨转阴 4-5级转3-4级 |
澳门天气资讯
热门城市天气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