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内容
裴钰:辛亥革命要“知行合一”(图)
2011-08-29 来源:人民网天津视窗
简要内容:中山先生讲“知行合一”,对辛亥革命历史知识的知道,是“知”,但对辛亥革命的情怀传承,是“行”,我们不能分割,不能分裂,对辛亥革命的理解,也必须“知”“行”合一。”我理解的“心坚”,就是王阳明所说的“光明之心”,同时,我也把《走向共和:你所不知道的辛亥革命》一书,称之为“光明”之作。
裴钰
2011年,是辛亥革命爆发100周年纪念。近日,国内知名文化和旅游学者、作家裴钰先生推出了自己的新作《走向共和:你所不知道的辛亥革命》。
在《走向共和:你所不知道的辛亥革命》一书里,裴钰将1895年—1913年之间的历史时期,选取了50个历史事件的细节,以辛亥革命发生、发展的时间为线索,从细节着力,叙述了辛亥革命萌芽、发起、发展和失败的宏大的历史进程。近日,新浪读书独家连线作者,共同探讨了百年前这场革命对后世的影响。
新浪读书:今年是辛亥革命爆发100周年纪念,您认为,当今人们对辛亥革命的理解有怎样的特点?
裴钰:1911—2011,辛亥革命一百年。在今年,我们怀古凭吊,追思过往。我发现,今天的人们对这场大革命的理解,有三大特点。第一个特点,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一提起辛亥革命,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是,准确理解历史细节的人很少,真正正确理解辛亥革命基本史实的人更少,我们说,全面掌握历史史实,是最基本的,这是认识问题的基础,不全面掌握辛亥革命的历史史实,又怎么能够正确地评价这场大革命呢?
第二个特点,很多人认为辛亥革命就是历史知识,读读历史书,看看相关的资料和文献,在书房书斋里呆上几天,就能全面了解辛亥革命了。我认为这样是远远不够的。我以为,一场大革命,她不延续在历史文献里,她不凝固在冰冷的文字中,她不是冷血的,相反,她是热的,借用荣格的学说,辛亥革命在中华民族民族世世代代涌动不息的“原意识”里。所以,今天,我们对辛亥革命的思考,不能停留在书房书斋里,不能停留在笔端,不能只由知识分子坐而论道,不是上几次课就能明白,不是靠老师口舌传授就能普及。
新浪读书:那么,我们该如何真正完整地了解辛亥历史呢?
裴钰:对,怎么办呢?我们可以从第三个特点说起,第三个特点就是“知”、“行”不一。如何走进辛亥革命特有的历史空间?也就是说我们应该如何完整地理解历史呢?我以为,辛亥革命的历史密码——她在祖国的山河之间,她在国人的情怀深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们应该问问自己——自己是否参观、拜祭过辛亥革命的文化遗产?武汉有座伏虎山辛亥革命烈士陵墓群,那里有武昌起义指挥将领的衣冠冢,我问过不少武汉的朋友,他们竟然不知道这个陵墓群在什么位置,这令人痛加反思!
广州是辛亥年(1911年)黄花岗起义的爆发城市,有海内外闻名的黄花岗烈士公园,园内明明悬挂着“陵园肃穆”的指示牌,但是,在陵区,还是很多人在唱戏练嗓子,在墓碑前跳交谊舞、打扑克牌,吹拉弹唱,这还是一个陵园吗?所以,我说“知”是历史的骨架,“行”是历史的血肉,只有“知”,没有“行”,人们就会把烈士陵园变成娱乐场所,会在墓碑前聚众打扑克牌,很讽刺,也很无奈。
中山先生讲“知行合一”,对辛亥革命历史知识的知道,是“知”,但对辛亥革命的情怀传承,是“行”,我们不能分割,不能分裂,对辛亥革命的理解,也必须“知”“行”合一。
新浪读书:您讲到“知行合一”,您写这本书的缘由是什么,什么促使您完成了这本近30万字的著作?
裴钰:我写这本书,做到了“知”“行”合一。能够完成这本书的动力,来自于2010年10月—12月的辛亥革命文化遗产考察,我先后亲赴武汉、中山、广州、香港、澳门、南京,考察辛亥革命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情况,这个路线,正是辛亥革命酝酿、发生、发展、高潮、失败的轨迹。我是一步步走,一步步看,辗转五省六地,纵横大半中国。在武汉,我详细考察了武昌、汉口等地的辛亥革命遗址;在中山,我拜谒了孙中山故居;在广州,我拜谒黄花岗烈士陵园;在香港,我亲临港岛中环,100年前,这里是革命党人主要的活动地区,以及香港孙中山纪念馆;在澳门,我拜谒孙中山纪念馆;在南京,我拜谒了中山陵、中山纪念馆,以及相关的辛亥革命遗址、学术机构等等。我突然发现,其实有两个“辛亥革命”,一个在档案、典籍、文献、资料、笔记之中,她是静止的,是凝重的,是安详的,是坚硬的,还有一个,在我的千里行途之中,她是涌动的,是蓬勃的,是鲜活的,是柔软的。
举个例子,2010年10月10日,这一天,我在武汉机场落地,驱车渡江,至武昌红楼广场,晚秋的武昌,天空灰蒙,细雨微微,阴雨大江。在武昌起义的各种回忆笔记中,对1911年10月10日的天气记录,也正是天色灰蒙、大江苍茫、细雨绵绵。我找到了首义工程第八营遗址的大体方位,登上楚望台军械库遗址,至中和门(今首义门),爬上黄鹤楼,俯瞰蛇山。当年武昌起义,革命军冲出工程八营营房,夺取了楚望台军械库,取得枪支弹药,又在中和门和蛇山安设炮兵阵地,用大炮轰击当时的湖广总督都署府,一夜之间,取得胜利,大清垮台了。1911、2010年,同样的日子、同样的天气、同样的方位、同样的路线、同样的时间,此时此刻,我恍然庆幸,自己在辛亥革命的气息中呼吸,在辛亥革命的沧桑中游走,在辛亥革命的激情中心跳,在辛亥革命的跃动中张望,在辛亥革命的思考中伫立。这种感受,就是我们刚才交流的“知”“行”合一。
蔡济民是武昌起义的起义将领之一,他曾经写过一句诗,描写辛亥革命:“无量金钱无量血”,他的墓在武汉伏虎山,我亲自吊唁了他,清扫陵旁的落叶,摘去碑上的枯枝。他的诗很准确,无量金钱无量血,确实是这样,比如,在汉口首义烈士陵园,我拜谒了辛亥无名烈士,从《走向共和:你所不知道的辛亥革命》这本书里,你能完整地了解当年汉口血战的残酷,北洋军有机关枪队,火力极其猛烈,清朝还有海军,海军的舰炮威力巨大,革命军装备差,两军交火,北洋军机关枪扫射,军舰大炮轰击,革命军死伤特别特别大,而且,革命军牺牲的战士绝大多数都是20岁出头,青年人为辛亥革命做出了最大的牺牲。
你看我这本书的封底,只有一句话,是中山先生的名言,他说辛亥革命的“革命先烈的行为没有别的长处,就是不要身家性命,一心一意为国来奋斗。”
新浪读书:中山先生这句话,对我们理解辛亥革命有什么意义?
裴钰:清朝有陆军和海军,有北洋军,革命者赤手空拳,大多都是穷学生,没有经过军事训练,革命怎么搞?革命者没钱买武器,就自己制作和试验炸弹,秋瑾试验炸弹,炸残了自己的手。革命者没钱买棉被,晚秋时节,就忍着寒冷入睡。晚清时代,海外华侨挣的是血汗钱、苦力钱,小本生意,受尽欺凌,还是为了祖国,把含辛茹苦的积蓄捐献出来,中山先生说“内地同志舍命,海外同志舍财”,一个普通人的心装着祖国,一个士兵的心装着祖国,一个学生的心装着祖国,一个华侨的心装着祖国,无论在哪里,祖国重于泰山,个人轻于鸿毛,国家兴亡匹夫有责,100年前的中国人做到了这一点,这就是“家国情怀”!
现在,这份“家国情怀”就是最大的辛亥思想遗产,这份“家国情怀”,它不是僵硬的,它不是死板的,它不是恐惧的,它不是战栗的,我更愿意用自己的笔,去记述一个鲜活的辛亥,一个生动的革命,列宁说过:“对大革命最好的纪念,是把注意力放到大革命未完成的方面。”这句话适用于辛亥革命百年。在辛亥革命之后,中山先生讲过一句话:“维持共和之力,本根于心,心坚则不畏大敌1
新浪读书:我们该如何理解“心坚不畏大敌”,这里,“心坚”指的是什么?
裴钰:问得好,什么是“心坚”呢?我引用王阳明的一句话——“此心光明,亦复何言1
我理解的“心坚”,就是王阳明所说的“光明之心”,同时,我也把《走向共和:你所不知道的辛亥革命》一书,称之为“光明”之作。王阳明讲求“良知之学”,什么是良知之学?就是不功利,不计较,不复杂,不投机,纯粹一些,淡定一些,沉静一些,专心致志,把精力放在理性和逻辑里面,这是良知之学,也是良知之作。
在辛亥百年之际,一个知识分子躬逢其盛,要尽到自己的良知。良知,不分专业、性别、贫富、贵贱,良知之作,面向每一个人的心,打开你的心,融入你的心,把中国真正地融入自己的心中。我呢,用这本《走向共和:你所不知道的辛亥革命》,来表达个人的纪念追思,这本书就是良知之作。张载的“横渠四句”始终是我的座右铭,所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继往圣之绝学,开万世之太平”,良知和爱国,心脏和血脉,100年前,国人心存良知,救亡图存,心是热的,血脉昭彰,而这本书,既是血热情怀的延续,薪火相传对祖国的赤子之心,因此,在我的心里——辛亥百年,春暖花开!
新浪读书:您写作这本书的过程,是怎样的?
裴钰:王阳明写过一首散曲《归隐》,结尾是这么写的:“从来得失知多少,总上心来转一遭。把门儿闭了,只许诗人带月敲。”这句中的“诗人待月敲”,出自贾岛写的“僧敲月下门”,我月下不敲门,我月下敲键盘,屏幕上每一个浮现的字符,都是一种美妙的感觉。我记得很清楚,2011年除夕守岁,我在写这本书,静静地,一杯菊花茶,清香缭绕。空谷听幽兰,长夜著千秋,此乃人生乐事!凡事看淡得失,放下计较,业余时光放之于思考,休闲岁月付之于宁静,要有纯粹的理想主义,要有超然的内心世界,有热,有真,这本书的语言风格是四个字——款款道来,这其实就是我的内心状态。
新浪读书:您有新的写作计划,能和网友们介绍一下?
裴钰:现在,文化类图书出版的比较多,市场繁荣,这是好事。但是,对于作者来说,精雕细刻却是最重要的因素,没有2010年对国内辛亥革命遗址的考察,就没有今天这30万字的书,知行合一,是根本所在。今后,结合我的专业方向,和读者朋友们分享新视角、新思维、新笔法的写作,是我今后主要的写作方向。
2011年,是辛亥革命爆发100周年纪念。近日,国内知名文化和旅游学者、作家裴钰先生推出了自己的新作《走向共和:你所不知道的辛亥革命》。
在《走向共和:你所不知道的辛亥革命》一书里,裴钰将1895年—1913年之间的历史时期,选取了50个历史事件的细节,以辛亥革命发生、发展的时间为线索,从细节着力,叙述了辛亥革命萌芽、发起、发展和失败的宏大的历史进程。近日,新浪读书独家连线作者,共同探讨了百年前这场革命对后世的影响。
新浪读书:今年是辛亥革命爆发100周年纪念,您认为,当今人们对辛亥革命的理解有怎样的特点?
裴钰:1911—2011,辛亥革命一百年。在今年,我们怀古凭吊,追思过往。我发现,今天的人们对这场大革命的理解,有三大特点。第一个特点,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一提起辛亥革命,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是,准确理解历史细节的人很少,真正正确理解辛亥革命基本史实的人更少,我们说,全面掌握历史史实,是最基本的,这是认识问题的基础,不全面掌握辛亥革命的历史史实,又怎么能够正确地评价这场大革命呢?
第二个特点,很多人认为辛亥革命就是历史知识,读读历史书,看看相关的资料和文献,在书房书斋里呆上几天,就能全面了解辛亥革命了。我认为这样是远远不够的。我以为,一场大革命,她不延续在历史文献里,她不凝固在冰冷的文字中,她不是冷血的,相反,她是热的,借用荣格的学说,辛亥革命在中华民族民族世世代代涌动不息的“原意识”里。所以,今天,我们对辛亥革命的思考,不能停留在书房书斋里,不能停留在笔端,不能只由知识分子坐而论道,不是上几次课就能明白,不是靠老师口舌传授就能普及。
新浪读书:那么,我们该如何真正完整地了解辛亥历史呢?
裴钰:对,怎么办呢?我们可以从第三个特点说起,第三个特点就是“知”、“行”不一。如何走进辛亥革命特有的历史空间?也就是说我们应该如何完整地理解历史呢?我以为,辛亥革命的历史密码——她在祖国的山河之间,她在国人的情怀深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们应该问问自己——自己是否参观、拜祭过辛亥革命的文化遗产?武汉有座伏虎山辛亥革命烈士陵墓群,那里有武昌起义指挥将领的衣冠冢,我问过不少武汉的朋友,他们竟然不知道这个陵墓群在什么位置,这令人痛加反思!
广州是辛亥年(1911年)黄花岗起义的爆发城市,有海内外闻名的黄花岗烈士公园,园内明明悬挂着“陵园肃穆”的指示牌,但是,在陵区,还是很多人在唱戏练嗓子,在墓碑前跳交谊舞、打扑克牌,吹拉弹唱,这还是一个陵园吗?所以,我说“知”是历史的骨架,“行”是历史的血肉,只有“知”,没有“行”,人们就会把烈士陵园变成娱乐场所,会在墓碑前聚众打扑克牌,很讽刺,也很无奈。
中山先生讲“知行合一”,对辛亥革命历史知识的知道,是“知”,但对辛亥革命的情怀传承,是“行”,我们不能分割,不能分裂,对辛亥革命的理解,也必须“知”“行”合一。
新浪读书:您讲到“知行合一”,您写这本书的缘由是什么,什么促使您完成了这本近30万字的著作?
裴钰:我写这本书,做到了“知”“行”合一。能够完成这本书的动力,来自于2010年10月—12月的辛亥革命文化遗产考察,我先后亲赴武汉、中山、广州、香港、澳门、南京,考察辛亥革命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情况,这个路线,正是辛亥革命酝酿、发生、发展、高潮、失败的轨迹。我是一步步走,一步步看,辗转五省六地,纵横大半中国。在武汉,我详细考察了武昌、汉口等地的辛亥革命遗址;在中山,我拜谒了孙中山故居;在广州,我拜谒黄花岗烈士陵园;在香港,我亲临港岛中环,100年前,这里是革命党人主要的活动地区,以及香港孙中山纪念馆;在澳门,我拜谒孙中山纪念馆;在南京,我拜谒了中山陵、中山纪念馆,以及相关的辛亥革命遗址、学术机构等等。我突然发现,其实有两个“辛亥革命”,一个在档案、典籍、文献、资料、笔记之中,她是静止的,是凝重的,是安详的,是坚硬的,还有一个,在我的千里行途之中,她是涌动的,是蓬勃的,是鲜活的,是柔软的。
举个例子,2010年10月10日,这一天,我在武汉机场落地,驱车渡江,至武昌红楼广场,晚秋的武昌,天空灰蒙,细雨微微,阴雨大江。在武昌起义的各种回忆笔记中,对1911年10月10日的天气记录,也正是天色灰蒙、大江苍茫、细雨绵绵。我找到了首义工程第八营遗址的大体方位,登上楚望台军械库遗址,至中和门(今首义门),爬上黄鹤楼,俯瞰蛇山。当年武昌起义,革命军冲出工程八营营房,夺取了楚望台军械库,取得枪支弹药,又在中和门和蛇山安设炮兵阵地,用大炮轰击当时的湖广总督都署府,一夜之间,取得胜利,大清垮台了。1911、2010年,同样的日子、同样的天气、同样的方位、同样的路线、同样的时间,此时此刻,我恍然庆幸,自己在辛亥革命的气息中呼吸,在辛亥革命的沧桑中游走,在辛亥革命的激情中心跳,在辛亥革命的跃动中张望,在辛亥革命的思考中伫立。这种感受,就是我们刚才交流的“知”“行”合一。
蔡济民是武昌起义的起义将领之一,他曾经写过一句诗,描写辛亥革命:“无量金钱无量血”,他的墓在武汉伏虎山,我亲自吊唁了他,清扫陵旁的落叶,摘去碑上的枯枝。他的诗很准确,无量金钱无量血,确实是这样,比如,在汉口首义烈士陵园,我拜谒了辛亥无名烈士,从《走向共和:你所不知道的辛亥革命》这本书里,你能完整地了解当年汉口血战的残酷,北洋军有机关枪队,火力极其猛烈,清朝还有海军,海军的舰炮威力巨大,革命军装备差,两军交火,北洋军机关枪扫射,军舰大炮轰击,革命军死伤特别特别大,而且,革命军牺牲的战士绝大多数都是20岁出头,青年人为辛亥革命做出了最大的牺牲。
你看我这本书的封底,只有一句话,是中山先生的名言,他说辛亥革命的“革命先烈的行为没有别的长处,就是不要身家性命,一心一意为国来奋斗。”
新浪读书:中山先生这句话,对我们理解辛亥革命有什么意义?
裴钰:清朝有陆军和海军,有北洋军,革命者赤手空拳,大多都是穷学生,没有经过军事训练,革命怎么搞?革命者没钱买武器,就自己制作和试验炸弹,秋瑾试验炸弹,炸残了自己的手。革命者没钱买棉被,晚秋时节,就忍着寒冷入睡。晚清时代,海外华侨挣的是血汗钱、苦力钱,小本生意,受尽欺凌,还是为了祖国,把含辛茹苦的积蓄捐献出来,中山先生说“内地同志舍命,海外同志舍财”,一个普通人的心装着祖国,一个士兵的心装着祖国,一个学生的心装着祖国,一个华侨的心装着祖国,无论在哪里,祖国重于泰山,个人轻于鸿毛,国家兴亡匹夫有责,100年前的中国人做到了这一点,这就是“家国情怀”!
现在,这份“家国情怀”就是最大的辛亥思想遗产,这份“家国情怀”,它不是僵硬的,它不是死板的,它不是恐惧的,它不是战栗的,我更愿意用自己的笔,去记述一个鲜活的辛亥,一个生动的革命,列宁说过:“对大革命最好的纪念,是把注意力放到大革命未完成的方面。”这句话适用于辛亥革命百年。在辛亥革命之后,中山先生讲过一句话:“维持共和之力,本根于心,心坚则不畏大敌1
新浪读书:我们该如何理解“心坚不畏大敌”,这里,“心坚”指的是什么?
裴钰:问得好,什么是“心坚”呢?我引用王阳明的一句话——“此心光明,亦复何言1
我理解的“心坚”,就是王阳明所说的“光明之心”,同时,我也把《走向共和:你所不知道的辛亥革命》一书,称之为“光明”之作。王阳明讲求“良知之学”,什么是良知之学?就是不功利,不计较,不复杂,不投机,纯粹一些,淡定一些,沉静一些,专心致志,把精力放在理性和逻辑里面,这是良知之学,也是良知之作。
在辛亥百年之际,一个知识分子躬逢其盛,要尽到自己的良知。良知,不分专业、性别、贫富、贵贱,良知之作,面向每一个人的心,打开你的心,融入你的心,把中国真正地融入自己的心中。我呢,用这本《走向共和:你所不知道的辛亥革命》,来表达个人的纪念追思,这本书就是良知之作。张载的“横渠四句”始终是我的座右铭,所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继往圣之绝学,开万世之太平”,良知和爱国,心脏和血脉,100年前,国人心存良知,救亡图存,心是热的,血脉昭彰,而这本书,既是血热情怀的延续,薪火相传对祖国的赤子之心,因此,在我的心里——辛亥百年,春暖花开!
新浪读书:您写作这本书的过程,是怎样的?
裴钰:王阳明写过一首散曲《归隐》,结尾是这么写的:“从来得失知多少,总上心来转一遭。把门儿闭了,只许诗人带月敲。”这句中的“诗人待月敲”,出自贾岛写的“僧敲月下门”,我月下不敲门,我月下敲键盘,屏幕上每一个浮现的字符,都是一种美妙的感觉。我记得很清楚,2011年除夕守岁,我在写这本书,静静地,一杯菊花茶,清香缭绕。空谷听幽兰,长夜著千秋,此乃人生乐事!凡事看淡得失,放下计较,业余时光放之于思考,休闲岁月付之于宁静,要有纯粹的理想主义,要有超然的内心世界,有热,有真,这本书的语言风格是四个字——款款道来,这其实就是我的内心状态。
新浪读书:您有新的写作计划,能和网友们介绍一下?
裴钰:现在,文化类图书出版的比较多,市场繁荣,这是好事。但是,对于作者来说,精雕细刻却是最重要的因素,没有2010年对国内辛亥革命遗址的考察,就没有今天这30万字的书,知行合一,是根本所在。今后,结合我的专业方向,和读者朋友们分享新视角、新思维、新笔法的写作,是我今后主要的写作方向。
今天(12/13日星期五) | 明天(12/14日星期六) | 后天(12/15日星期日) | 第四天(12/16日星期一) | 第五天(12/17日星期二) |
低温12℃~高温19℃ | 低温10℃~高温16℃ | 低温11℃~高温15℃ | 低温14℃~高温18℃ | 低温13℃~高温20℃ |
多云 4-5级 |
多云转晴 4-5级 |
晴转多云 3-4级 |
多云 <3级 |
多云 <3级 |
澳门天气资讯
热门城市天气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