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内容
遵义有个红歌台
2011-08-15 来源:金黔在线
一曲刚毕,一曲又起。“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随着指挥手轻轻一抬,歌声随着伴奏响起……老人们身穿红军衣服,个个笔挺,眼睛炯炯有神。指挥的双手时而如大雁飞舞,时而如蜻蜓点水,双脚随着韵律不停地点动。
嘹亮的歌声令游客们情不自禁地放慢了脚步,纷纷向这里聚拢,或驻足倾听,或加入这个团体,和老人们一起高歌一曲。
“我是一个音乐老师,从专业的角度看,这个老年合唱团的演唱技巧还需要加强,但正是这种质朴的风格和全神贯注的态度深深打动了我,让我的心灵受到震撼。”游客杨盛瑜现场作了点评。
正在记者采访时,凤凰卫视竟然也来到了现常
“您好,我们是香港凤凰卫视的记者,专程来拍摄各位前辈唱红歌的。大家可以给我们唱上一段吗?”当日,凤凰卫视三名记者的到来,令老人们兴致勃勃。他们面对镜头热情地演唱了《四渡赤水出奇兵》、《人民军队永远忠于党》等一首首经典红色歌曲。
凤凰卫视美洲台、欧洲台中国事务中心编导倪立晗告诉记者,凤凰台正在做一档关于贵州红色旅游的专题节目,准备放在凤凰卫视美洲台和欧洲台播放,让西方国家更多地了解我们国家的红色文化。听说遵义红军街上有一个老年合唱团在唱红歌,我们就找上门来了。
“只要说是来唱红歌,没有丢不下的事。”来自习水县东皇镇的大妈白代芳告诉记者,她2000年从党政机关退休后,就来到儿女工作地遵义定居。“红歌唱久了,仿佛人也年轻了,忘记了年龄,每天高高兴兴地就度过了。”
“红军街是来遵义的游客必到的地方,我们在这里唱歌有三大好处:弘扬长征精神、愉悦身心、锻炼身体”。今年64岁的杨文伦老人是合唱团的团长,他和62岁的老伴王朝荣,是这个合唱团的发起人。
“西北坡、井冈山、韶山、延安等地的游客都喜欢来这里听我们唱红歌,他们说得最多的话就是‘同是革命老区,你们却把红歌唱得这么好,我们回去后要多向你们学习’。”杨文伦如是说。
“来这里的游客中最有趣的是外国人。他们听不懂我们在唱什么。但他们喜欢红歌的旋律,我们一边唱,他们就在一边跳舞,而且跳得很卖力。”说起这些难忘的往事,王朝荣手舞足蹈。
据了解,在红歌台上唱红歌的合唱团于2009年7月1日成立,这个合唱团由退休的公务员、教师、医生、工人等组成。他们中年龄最大的76岁,最小的58岁,平均年龄63岁,每天早上9点30分到11点30分都会聚集在这里唱红歌。已从最初的10几个人发展到现在40多个人,老人们已经在这里坚持唱了两年多。
“从合唱团成立到现在我们总共休息了13天,除了暴风雷雨天气以及高考期间停唱外,大家坚持每天都来。”杨文伦告诉记者,看着每天络绎不绝经过这里的游客或凝神静听、或积极加入合唱队伍,对合唱团来说也是一种鞭策!
●入党半世纪的老成员
“花篮的花儿香,听我来唱一唱……”最让合唱团难忘的日子要数去年4月的一天。这天,周恩来总理的侄子周秉和、刘少奇之子刘源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后代们来到这里。这群饱经沧桑的老人和合唱团一起唱起了周总理生前最喜爱听的《南泥湾》,大家激动得泪流满面。周秉和先生还在留言册上题写了“红军精神,永放光芒”的赠言勉励合唱团。
“横断山,路难行。天如火,水似银。亲人送水来解渴,军民鱼水一家人……”王朝荣老人兴高采烈地告诉记者,每当歌唱反映革命艰难困苦岁月的歌曲时,脑海中就不由自主地浮现出红军当年跋山涉水的情景。
“我家中有长辈参加过红军,常常听他们讲当年红军的故事,忆苦思甜。”王朝荣说。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76岁的欧天龙老伯伯是合唱团中年纪最大的,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老人忍不住动情地哼了起来。欧天龙老伯伯已经有51年的党龄。“每每唱起这些歌曲,让我情不自禁地想起波澜壮阔的历史,艰苦卓绝的革命岁月。”
“我们小时候就爱唱红歌,大街小巷都在传唱,现在唱红歌有着更深刻的体会和感受。”老人深情地说。
“党啊,党啊,亲爱的党啊,你就像妈妈一样把我培养大,教育我爱祖国鼓励我学文化……”每当唱起《党啊,亲爱的妈妈》这首歌时,欧天龙老人都会情不自禁眼睛红润。老人说,自己6岁丧母,唱这首歌时是将对祖国对党对母亲的爱融到了一起。
据介绍,小时候,欧天龙老人的父亲因吸食鸦片卖掉了房子,对孩子不管不问。因为家贫,老人跟着舅舅勉强上完了小学5年级便没有机会再读书。新中国成立后老人做过警卫员、通讯员,后经革命干部学校的培训进入遵义电厂成为电力战线上一名光荣的工人直至退休。
“现在我们生活幸福,要感谢党的培养,党是我们的救命恩人呀。”欧天龙老人说。
●红歌唱出时代之音
“我们是革命的后代,遵义的子女,没有理由不唱红歌,我们不仅要唱好红歌,而且要与时俱进,将红歌好好唱下去,唱出时代之音。”合唱团成员江汉东老人热情洋溢地说。
在杨文伦手里保管着三本厚厚的留言册,上面记录着游客听红歌后留下的评价。“这是我们合唱团的财富。”杨文伦说。
记者看到,当天现场也不断有游客在记录本上写下自己的感想。
“红军街的红歌团非常精彩,每一个来遵义的人都一定要来这里看看。”南方都市报视觉中心记者梁音在留言册里写道。
“来到红军街看到老年合唱团唱红歌非常高兴,我愿意参加合唱团。”谭明伟老人被现场的气氛深深感染,动了加入合唱团的念头。
“唱红歌,继承革命的光荣传统。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革命先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我们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学好本领,为祖国的建设作出自己的贡献。”遵义三中罗烨、曹丽、罗霞三位学生表达了年青一代的心声。
“刚从红军山上下来就听到红歌飘荡,内心深处的情感再也控制不了,希望红歌团成为遵义永久的名片。”来自福建泉州的游客潘世良先生双眼湿润地说道。
“感恩你们这群将革命歌曲传唱下去的最可爱的人。我是在这些歌声中长大的,你们让我又回到了我美丽的童年。”来自湖南长沙的游客黄国辉深情地说道。
“看见你们格外亲,红军万岁1中国煤矿文工团职工蒋小平、冯霞在留言本上写道。
“看到革命老区的人们格外亲,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亲人的怀抱,祝老区人民身体健康,万寿无疆。”一名来自黑龙江哈尔滨的游客向老人们现场送上了祝福。
●红歌台成为遵义新名片
据介绍,为给老人们提供良好环境,遵义会议纪念馆专门在红军街上设立了一个红歌台,专供老人们每天来这里唱红歌;为老人们免费发放冬、夏两季红军服装各一套;为他们办理乘车卡,解决老人们每天来此唱红歌的车费。纪念馆还在馆内免费给老人们提供了一个房间,供老人们换衣服、中场休息等。室内设有饮水机、电风扇等家电。
“红歌台作为遵义的一个名片和窗口,我们倍感自豪。除了政府的关心外,儿女们也鼓励我们唱红歌。我们希望红歌一代代唱下去,红色精神一代代往下传承。”王朝荣老人说。
“我们唱歌时完全将自己融入其中,体味革命的艰辛。先烈们不怕挫折不怕困难的精神对我们这代人影响深刻。虽然时代不同了,但是我认为红歌依然具有教育意义。”江汉东老人告诉记者,每一首红歌都是一个故事,他常常用红军精神教育孙子孙女。
“红军街是一条金融街也是一条名片街。在这条街上,红歌台的老年合唱团唱红歌已成为一张响亮的名片。我们不光为老人们唱好红歌提供服务保障,还鼓励他们积极向家人、朋友以及游客讲解遵义会议和红军精神。”遵义会议纪念馆宣教部负责人杨利告诉记者,为了将这张名片推广、传承下去,该馆不断吸纳新成员参与到红歌团中,让红歌代代相传。
“对遵义来讲,遵义会议是一张永久的名片,而红军街上自发组成的红歌团,无疑是这张响亮名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丰富遵义红色旅游文化具有重要意义。”遵义会议纪念馆原馆长、遵义会议史实研究专家费侃如说。
对这个在红军街上已小有名气的红歌团,费侃如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说,红歌团的老人生在旧世界,长在新中国,他们的前半生历经苦难,后半生享受新中国的幸福生活。可以说,他们是遵义会议的另一类‘导游’,以他们的亲身经历或者父辈的故事向外界宣讲遵义会议、长征精神更具说服力,这对推荐遵义红色旅游文化将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记者手记
结束两天的采访,当我坐在电脑前,一首首红歌的旋律久久回荡耳畔;每位成员的身影时时浮现眼前,尤其忘不了入党半个世纪的欧天龙老伯伯潮湿的双眼……
红歌本是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那个特殊时代里人们的精神支柱。在21世纪的今天,红歌依然这样“红”,证明贯穿了几代人特殊记忆的红歌难以磨灭的价值,筑牢了国人的精神阵地。
今天,人们虽然物质上更为富足,精神上却有所缺失。“红歌”的历史代表着斗争史、胜利史,它能够振奋人的精神,使人朝气蓬勃。尤其是在历史文化厚重的遵义,当你参观完遵义会议会址,爬完红军山,缅怀了红军烈士墓,走在红军街上,听到振奋人心的红歌,怎不令人心潮澎湃,饱含感动之泪。
在一片红歌声中,名城遵义将一步步走向世界,“红”透人心。
红歌,没有休止符!
今天(12/13日星期五) | 明天(12/14日星期六) | 后天(12/15日星期日) | 第四天(12/16日星期一) | 第五天(12/17日星期二) |
低温1℃~高温4℃ | 低温-1℃~高温7℃ | 低温-1℃~高温11℃ | 低温3℃~高温12℃ | 低温5℃~高温9℃ |
阴 <3级 |
多云转晴 <3级 |
晴 <3级 |
晴转多云 <3级 |
阴 <3级 |
遵义天气资讯
热门城市天气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