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内容
“老区新故事”系列报道(一):湄潭农民的致富“经”(高清组图)
2011-06-20 来源:搜狐网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程轶潇):半个多世纪前,中国经历了长达数年的内战及抗日战争。这期间,中国共产党及其所领导军队曾经走过和活动过的地区,就被称作“革命老区”。老区,曾经为中国革命做出过巨大贡献。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几十年中,老区也曾经历贫穷和落后;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老区人民也同样享受到国家建设与发展的成果,过上了富足美满的新生活。
中国西南部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就是这样一个“老区”。在遵义市引导农民开展的“四在农家”即“富在农家、学在农家、乐在农家、美在农家”活动中,湄潭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不久前,本台记者深入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采写了系列报道“老区新故事”。在今天的节目中,我们首先为您播出这组报道的第一篇、本台记者程轶潇采写的报道:湄潭农民的致富“经”。
“九谢共产党,致富把你想,以前种粮要上税,现在免税还补偿。”
在湄潭县兴隆镇龙凤村田家沟,村民们正在演唱他们集体编撰的花灯戏《十谢共产党》。自从在政府的带领下,田家沟村民开始种植茶叶并走上了致富之路后,每有外人到村里来,村民们都会唱起这首歌,向外来者表达自己的感恩之心。
谈到种植茶叶给自己家庭生活带来的变化,41岁的茶农谭世华说起话来滔滔不绝。他家共有五口人,三个孩子都在上学。本来家庭负担挺重的,但种了茶叶之后,他的家庭收入一下子增加了好几倍。
谭世华说:“(我家的)茶园有五、六亩地吧,还种一些稻谷,种一些玉米。(一年的)收入也就几万块钱吧。当时我们没种茶园的时候一年也就是几千块钱吧。(增加了)七、八倍吧。”
跟谭世华一样,田家沟村民的收入原先主要依靠种地、养鸡、养猪和外出打工,人均收入每年不足800元人民币。为了改变贫困的局面,村里邀请县茶桑局专家对村里的土质和气候作了详细分析,然后引导村民开始栽种适合当地生长的叶形长(chang)大、易于采摘的茶叶(“黔湄601”型茶)。如今,田家沟42户村民人均拥有茶园2亩,每亩年产值达到了5000元人民币,茶园收入占到家庭总收入的百分之九十。
“政策鼓励”、“因地制宜”、“科学发展”、“特色农业”,在对外界介绍政府如何帮助当地农民增收致富时,贵州省发改委总经济师张平总是提到这几个字眼。
张平说:“在稳定粮食生产的情况下,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比如说我们可以利用我们的气候、利用我们的地理地貌的环境,大力发展蔬菜、茶叶、金果林等等,通过调整农业的种植结构,提高农民的经营收入。”
在政府的技术扶持、科学引导和政策鼓励之下,龙凤村附近的湄江镇核桃坝村农民也过上了日渐宽裕的日子。在这里,除了种植茶叶,扩大茶园种植规模,一些农民还搞起了副业。潘朝贵就是这样一个有经济头脑的农民,他将自家的茶园承包出去,在村里又经营起了一家小超市。谈到资金来源,他一点儿都不发愁。
潘朝贵说:“可以贷款,以前贷款的人少,现在的政府支持,贷几万、十几万都可以。我们的儿子在外头工地,贷的汽车。”
农户信贷不仅促进了农民的消费和再就业,还拉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为当地的新农村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湄潭县的很多村民都像潘朝贵一样申请了小额信贷,有的用于茶肥、种植、加工、销售等扩大再生产,有的则用于汽车、住房等生活条件的改善。
谭世华说:“旧房的时候是茅草房,两三间(房间)吧,差得多了。那是2003年,开始建这种新村房子。当时就是在我们这个地方搞“四在农家”,大家就想房间不够住了,很挤埃当时我们就想建一种什么样的房子好一点,能够十年二十年都会很好的这种,后来就建的现在这种建房。”
谭世华家现在的房子有十二个房间,大大满足了一家五口人的住房需求。平时,闲置的房间就用于为到乡村度假的城里客人提供住宿,增加收入。由于房子的建造极富黔北民居特色,且周遭环境优雅,很多城里人将这里当作他们的度假村。
龙凤村村支书说:“像这样的黔北民居,我们有四百多栋,统一一个模式,都是小青瓦、雕花窗、白灰墙、红柱子。我们老百姓享受了幸福生活,要感谢我们(的中国)共产党。”
据龙凤村村支书介绍,当初为了鼓励村民将自己的房子建造或改造成风格一致的黔北民居村落,政府为当地村民每户补贴了七千元至一万元不等。尽管一些家庭还是承受了很大的经济压力,但想到能住进新房子,他们还是接受了统一的建设方案。如今,居住在新居里的农民们不仅自己生活舒适了,还利用闲置的房屋参与乡村旅游项目,提高了自己的家庭收入。
钱包鼓起来的农民们开始将眼光放远,开始设想自己及后代的未来。由于村子新修了道路,谭世华的女儿谭陈陈可以选择去远一些、教学质量更好的学校上学了。
谭世华说:“现在的孩子也想去好一点的学校去上学,我就把她转到那个学校去上学。交通是方便,但是车子很少,摩托车就是在(天气)不大方便的时候去接她一下。”
让谭世华实现这一愿望的是当地交通的发展。为带动当地特色产业以及旅游业的发展,当地政府大力发展起了新农村的公路建设。一条条崭新的水泥路延伸到了各家各户,一辆辆定时往返的公交车也出现在了城市与农村之间。
今天,以谭世华为代表的一批农民还主要依靠自行车、摩托车、公交车来往于村镇之间,但根据规划,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不久的将来,汽车、火车、飞机也将会成为他们的常用交通工具,将他们的梦想载出村子,载进城市,甚至世界。
湄潭县田家沟村民谭世华向外籍记者介绍家庭收入的变化(摄影程轶潇)
【链接】
记者手记
在对湄潭县新农村的采访中,报道小组首先被当地如诗如画的山野风光所吸引:湖光山色,青瓦白墙,令人不禁想到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那山间错落有致的黔北民居,宛如别墅一般,让人难以想像他们的主人是一群农民。正如当地的标语所说,“美丽的村庄是我家,农村不比城市差”,即便是城市人来到这里,也会流连忘返、忘了自己身处何处吧?
在这里,我们第一次了解了“四在农家”的意义――“富在农家,学在农家,乐在农家,美在农家”,也深刻体会了“四在农家”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给当地带来的无限活力:农民致富后不仅生活质量得到了大幅提高,精神面貌也焕然一新。
在这一过程中,政府没有忘记农民,无论是间接的政策扶持和科学引导,还是直接的财政支持和技术援助,政府帮助当地农民认识到自身优势,实现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因地制宜地发展起了适合他们自己的特色农业和旅游业。随着农民的日子一天天改善,当地的村民们也没有忘记政府,他们以自己更加倍的努力劳动,支持政府工作,带动着贵州盛或者说是全中国的新农村建设大趋势。
然而,不可否认,与中国其他省份相比,贵州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水平仍然较低,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还不完善,经济增长对投资依赖过大,农村贫困人口多,区域发展不平衡等现象依然存在。在新农村建设比较成功的湄潭县乃至全贵州省,仍然有不少农民面临着脱贫问题。尽管政府通过全省覆盖的社会保障制度、相关技术培训以及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等措施,在努力改善着贫困农民的生活,但致富之路对他们来说,依然遥远。我们深知,像龙凤村田家沟这样成功发展的示范村,现在在中国仍然是少数。但我们满怀信心地期待,这星星之火能产生燎原之势,让每一个农民都加入致富的队伍,让每一个农民的脸上都现出发自内心的微笑。届时,农村将不再只是环境优于城市,农民的收入也会不比市民差。
中国西南部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就是这样一个“老区”。在遵义市引导农民开展的“四在农家”即“富在农家、学在农家、乐在农家、美在农家”活动中,湄潭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不久前,本台记者深入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采写了系列报道“老区新故事”。在今天的节目中,我们首先为您播出这组报道的第一篇、本台记者程轶潇采写的报道:湄潭农民的致富“经”。
“九谢共产党,致富把你想,以前种粮要上税,现在免税还补偿。”
在湄潭县兴隆镇龙凤村田家沟,村民们正在演唱他们集体编撰的花灯戏《十谢共产党》。自从在政府的带领下,田家沟村民开始种植茶叶并走上了致富之路后,每有外人到村里来,村民们都会唱起这首歌,向外来者表达自己的感恩之心。
谈到种植茶叶给自己家庭生活带来的变化,41岁的茶农谭世华说起话来滔滔不绝。他家共有五口人,三个孩子都在上学。本来家庭负担挺重的,但种了茶叶之后,他的家庭收入一下子增加了好几倍。
谭世华说:“(我家的)茶园有五、六亩地吧,还种一些稻谷,种一些玉米。(一年的)收入也就几万块钱吧。当时我们没种茶园的时候一年也就是几千块钱吧。(增加了)七、八倍吧。”
跟谭世华一样,田家沟村民的收入原先主要依靠种地、养鸡、养猪和外出打工,人均收入每年不足800元人民币。为了改变贫困的局面,村里邀请县茶桑局专家对村里的土质和气候作了详细分析,然后引导村民开始栽种适合当地生长的叶形长(chang)大、易于采摘的茶叶(“黔湄601”型茶)。如今,田家沟42户村民人均拥有茶园2亩,每亩年产值达到了5000元人民币,茶园收入占到家庭总收入的百分之九十。
“政策鼓励”、“因地制宜”、“科学发展”、“特色农业”,在对外界介绍政府如何帮助当地农民增收致富时,贵州省发改委总经济师张平总是提到这几个字眼。
张平说:“在稳定粮食生产的情况下,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比如说我们可以利用我们的气候、利用我们的地理地貌的环境,大力发展蔬菜、茶叶、金果林等等,通过调整农业的种植结构,提高农民的经营收入。”
在政府的技术扶持、科学引导和政策鼓励之下,龙凤村附近的湄江镇核桃坝村农民也过上了日渐宽裕的日子。在这里,除了种植茶叶,扩大茶园种植规模,一些农民还搞起了副业。潘朝贵就是这样一个有经济头脑的农民,他将自家的茶园承包出去,在村里又经营起了一家小超市。谈到资金来源,他一点儿都不发愁。
潘朝贵说:“可以贷款,以前贷款的人少,现在的政府支持,贷几万、十几万都可以。我们的儿子在外头工地,贷的汽车。”
农户信贷不仅促进了农民的消费和再就业,还拉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为当地的新农村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湄潭县的很多村民都像潘朝贵一样申请了小额信贷,有的用于茶肥、种植、加工、销售等扩大再生产,有的则用于汽车、住房等生活条件的改善。
谭世华说:“旧房的时候是茅草房,两三间(房间)吧,差得多了。那是2003年,开始建这种新村房子。当时就是在我们这个地方搞“四在农家”,大家就想房间不够住了,很挤埃当时我们就想建一种什么样的房子好一点,能够十年二十年都会很好的这种,后来就建的现在这种建房。”
谭世华家现在的房子有十二个房间,大大满足了一家五口人的住房需求。平时,闲置的房间就用于为到乡村度假的城里客人提供住宿,增加收入。由于房子的建造极富黔北民居特色,且周遭环境优雅,很多城里人将这里当作他们的度假村。
龙凤村村支书说:“像这样的黔北民居,我们有四百多栋,统一一个模式,都是小青瓦、雕花窗、白灰墙、红柱子。我们老百姓享受了幸福生活,要感谢我们(的中国)共产党。”
据龙凤村村支书介绍,当初为了鼓励村民将自己的房子建造或改造成风格一致的黔北民居村落,政府为当地村民每户补贴了七千元至一万元不等。尽管一些家庭还是承受了很大的经济压力,但想到能住进新房子,他们还是接受了统一的建设方案。如今,居住在新居里的农民们不仅自己生活舒适了,还利用闲置的房屋参与乡村旅游项目,提高了自己的家庭收入。
钱包鼓起来的农民们开始将眼光放远,开始设想自己及后代的未来。由于村子新修了道路,谭世华的女儿谭陈陈可以选择去远一些、教学质量更好的学校上学了。
谭世华说:“现在的孩子也想去好一点的学校去上学,我就把她转到那个学校去上学。交通是方便,但是车子很少,摩托车就是在(天气)不大方便的时候去接她一下。”
让谭世华实现这一愿望的是当地交通的发展。为带动当地特色产业以及旅游业的发展,当地政府大力发展起了新农村的公路建设。一条条崭新的水泥路延伸到了各家各户,一辆辆定时往返的公交车也出现在了城市与农村之间。
今天,以谭世华为代表的一批农民还主要依靠自行车、摩托车、公交车来往于村镇之间,但根据规划,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不久的将来,汽车、火车、飞机也将会成为他们的常用交通工具,将他们的梦想载出村子,载进城市,甚至世界。
【链接】
记者手记
在对湄潭县新农村的采访中,报道小组首先被当地如诗如画的山野风光所吸引:湖光山色,青瓦白墙,令人不禁想到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那山间错落有致的黔北民居,宛如别墅一般,让人难以想像他们的主人是一群农民。正如当地的标语所说,“美丽的村庄是我家,农村不比城市差”,即便是城市人来到这里,也会流连忘返、忘了自己身处何处吧?
在这里,我们第一次了解了“四在农家”的意义――“富在农家,学在农家,乐在农家,美在农家”,也深刻体会了“四在农家”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给当地带来的无限活力:农民致富后不仅生活质量得到了大幅提高,精神面貌也焕然一新。
在这一过程中,政府没有忘记农民,无论是间接的政策扶持和科学引导,还是直接的财政支持和技术援助,政府帮助当地农民认识到自身优势,实现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因地制宜地发展起了适合他们自己的特色农业和旅游业。随着农民的日子一天天改善,当地的村民们也没有忘记政府,他们以自己更加倍的努力劳动,支持政府工作,带动着贵州盛或者说是全中国的新农村建设大趋势。
然而,不可否认,与中国其他省份相比,贵州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水平仍然较低,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还不完善,经济增长对投资依赖过大,农村贫困人口多,区域发展不平衡等现象依然存在。在新农村建设比较成功的湄潭县乃至全贵州省,仍然有不少农民面临着脱贫问题。尽管政府通过全省覆盖的社会保障制度、相关技术培训以及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等措施,在努力改善着贫困农民的生活,但致富之路对他们来说,依然遥远。我们深知,像龙凤村田家沟这样成功发展的示范村,现在在中国仍然是少数。但我们满怀信心地期待,这星星之火能产生燎原之势,让每一个农民都加入致富的队伍,让每一个农民的脸上都现出发自内心的微笑。届时,农村将不再只是环境优于城市,农民的收入也会不比市民差。
今天(12/13日星期五) | 明天(12/14日星期六) | 后天(12/15日星期日) | 第四天(12/16日星期一) | 第五天(12/17日星期二) |
低温1℃~高温4℃ | 低温-1℃~高温7℃ | 低温-1℃~高温11℃ | 低温3℃~高温12℃ | 低温5℃~高温9℃ |
阴 <3级 |
多云转晴 <3级 |
晴 <3级 |
晴转多云 <3级 |
阴 <3级 |
遵义天气资讯
热门城市天气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