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内容
历史转折_新华每日电讯
2011-05-20 来源:新华网
5月13日,游客在遵义红军街参观游览。
新华社发
5月12日,游客在遵义会议会址陈列馆参观。
新华社发
新华社记者肖春飞、朱玉
【解说】历史长河中,有这样一些转折。
或许瞬间发生,但却决定了接下来的历史发展走向,几十年,甚至更长。
我们来到的这座城市,名叫遵义。
每年,都有无数游客从世界各地,辗转来到这里,他们与我们一样,都试图寻找一个答案,一个关于绝处逢生的答案,一个关于历史转折的答案。
这座城市,因为历史的存在,也把自己的城市形象,定格在转折上。
【同期】遵义党史办主任张黔生:
或许感觉他是在党的历史这个转折的意义太重要了,这个是生死攸关的转折,就是由败到胜,由弱到强,由一种教条主义到科学的理论,思想路线这么一个转折,就从那个时候开始提出来了。
【解说】绵长的故事,要从那个阴冷的雨夜说起。
1935年1月7日凌晨,30名浑身泥泞的红军号兵站在城楼上,一起吹响了冲锋号。
整座城市都被惊醒了。守军慌乱不堪,他们很多人成为俘虏的时候,还没来得及穿上衣服。
这是红军长征途中攻占的最大一座城市。
遵义城防坚固,驻有重兵,红军拿下这座城市,颇有戏剧性。当时红军在遵义外围击溃一支黔军后,集中了全团的号兵,换上黔军服装,押着俘虏骗开了城门,大部队随即一拥而入。
在今天的遵义,我们可以看到红军号兵的雕像。
这是一条名叫“红军街”的步行街。人流如织,欢声笑语。历史与今天,就这样交织在一起。
号声,宣告一个伟大转折的开始。
谁也不能否认,红军,是这条街,乃至遵义这座城市的精神气质。
谁也数不清,这座因红军而闻名的西南小城,一砖一瓦,一草一木,一颦一笑,有多少与红军相连。
当年,遵义万人空巷,迎接红军进城。
后人回忆说,当时的毛泽东形销骨立,忧心忡忡。
但是,他即将在遵义迎来人生的大转折,中国革命的命运也将随之迎来大转折。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遵义会议举行。
对于上了年纪的中国人来说,这幢楼不陌生。曾有一段时间,这幢楼甚至被印上像章,像章上的小楼,光芒四射。
这是一座中西合璧的砖木结构建筑,修造极讲究。当时在遵义,堪称首屈一指的华屋。
这幢楼建于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初,遵义会议就在二楼这间27平方米的屋里举行,一张长条桌,与会者散乱围坐在一起。
当时天气寒冷,屋中放了一个火盆,炭火熊熊。墙壁上的挂钟,现在已成为国家一级文物。
【同期】遵义党史办主任张黔生:
这是个非常重要的生死攸关的历史转折,就是说,党和红军处于危急关头,在遵义会议上,解决了左倾教条主义在党内的统治地位,就是解决当时军事指挥的组织问题,这是非常关键的。这个问题解决以后,第一我们在军事斗争上,回到了毛泽东的那种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上来;第二呢就是这个左倾教条主义的思想被清除,毛泽东被选入中央政治局的常委,进入领导核心。
【解说】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实际领导地位,就此确定。
个人的命运发生了转折,又决定了一支军队的命运,进而是一个党的命运,最终是一个国家的命运。
这种转折,有了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有了湘江等诸多战役的惨烈,显得事出必然,水到渠成。
距离会场不远处,有一条河缓缓流过。
背靠青山,怀抱清流,让小城遵义顿时变得鲜活灵动起来。
这条河,竟也叫“湘江”。
两条完全同名的河流,在全国似乎只有湘江。一在湖南,一在贵州,两条血缘不同的河流,却有着完全相同的名字。连当年初进遵义的毛泽东都产生了疑惑,他问过“为什么也叫湘江呢?”
作为湖南人,毛泽东不可能不熟悉家乡的河流。生于彼湘江,崛起于此湘江,缘分真是个说不清楚却又很奇妙的东西。
但在当年,湘江,更多代表的,是战火和惨烈。
【同期】老红军王道金:
最艰苦的是湘江战役,我们一方面军八万六千人走向长征路,已经冲破四道封锁线,到达这里之后已经剩到三万多名。所以这个湘江战役是最残酷的战争。
【解说】就在遵义会议召开一个多月前,5天5夜,在湘江两岸,疲劳的红军将士与5倍于己的国民党军展开激战。突破湘江封锁线后,中央红军从出发时的8.6万锐减为3万多人。
遥想当年,带着硝烟冲出湘江战场,赶回来参加会议的红军高级军官,得知这条河的名字时,会不会因触景生情,为倒下的战友而热泪长流?
王道金,江西兴国人,1930年成为红军战士。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红军被迫放弃中央苏区,开始长征。
王道金跟着部队挥别了故乡的山水。谁都不知道要去什么地方,更不知道一去就是二万五千里的漫漫长路,更不知道将要面对那么多艰难险阻,那么多生死离别。
接受我们采访时,王道金已经96岁,但往事历历在目。遵义会议召开的时候,王道金是会场的哨兵。这也是老人一生中最珍贵的回忆。
但当年他并不知道,会场内是何等风雷激荡。
当年的红小鬼,今天健在的,都已成为望百老人。
这个含饴弄孙的老人,当年也是威风凛凛的战士。
李光中午参军,下午就跟着部队在遵义城外打了一仗。离开遵义后,才知道当时参与的那场激战,是保卫正在召开的遵义会议。
新中国成立后,一直到逝世,毛泽东再也没有重返遵义。但是,当他应允为遵义会议纪念馆题写馆名时,他把对遵义的炽烈情感,都注入书法中。
当毛泽东在书写“遵义会议会址”这六个大字时,他的脑海里,是否浮现了近30年前的遵义?
这是毛泽东为中国革命旧址唯一的一幅题字。
遵义人骨子里的自豪,从这里就可以看出来。
小城还有着自己的自豪。它有位特殊的市民,叫小红。
也有不少人叫她红军菩萨。
她代表的,是一位红军卫生员,当年因为给老乡治病没有跟上队伍,遭到杀害,遗骨被群众安葬于此。
【同期】遵义党史办主任张黔生:
那么穷人穷的啊,谁来救我们?只有菩萨来救我们,救出这个水深火热的生活,就在这个情况下他们就把菩萨跟红军连起来了。活菩萨是红军,是人民军队,他们就是活菩萨,菩萨是老百姓对他崇拜的人的一种最高的称呼。
【解说】这座红军坟被国民党官员勒令挖掉多次,但每次挖了之后,群众又暗地将坟垒起来,照样前往祭奠。
人们根据想象,为她塑造了这样一尊充满慈爱的雕像。
遵义人把对红军的思念,都倾注在了这尊塑像上。
【同期】遵义党史办主任张黔生:
那个红军菩萨塑像,竖起以后,外面的游客和我们本地的很多的老百姓都经常来拜,脚都摸光了,都摸得铮亮,还有一个药罐,都已经摸烂几次,已经修补了几次了。还有现在来的旅游,还是仍然人不断。那个地方应该说是香火不断吧,一年四季没有断过香火,而且是老百姓自己烧的。
【解说】红军,现在已经成为遵义的最大资源。遵义川剧团把这个美丽的红军故事搬上了舞台,而这台名叫《红军魂》的节目,也挽救了濒临散伙的遵义川剧团。
伴随《红军魂》剧组长征的,永远是两辆车:一辆是大货车,拉道具;另一辆是经过改装的卧铺客车,拉演职员。
这出川剧,已经巡演了全国9个省市,巡演累计场次达600多场,创造了单个红色剧目演出场次的纪录。
红军曾经离开遵义,但红军一直没有走远。
或许只是历史长河中的一个点,但是,这段历史所带来的胜利、喜悦、自豪以及一切精神的内涵,都不会远去。
站在今天来回望历史,遵义会议绝不仅仅只是一次党内高层人事变动的会议。
那是中国共产党人真正当家做主的第一次。他们自主选择了自己的领导人,自主选择了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
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在江西瑞金宣告成立,中国共产党人第一次开始了创建人民政权的尝试。但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几乎完全照搬了苏联模式。
当年的中国共产党被强加了两个“百分之百”:百分之百的布尔什维克,百分之百地忠实于国际路线。两个不顾中国实际的“百分之百”,带来了第三个百分之百:它使苏区和红军近乎全军覆灭,几乎带来了百分之百的损失。
【同期】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党史专家陈胜华:
因为这次会议,可以说是由于特殊情况下召开的,我们没有共产国际组织,中国共产党从1922年做出决定,加入共产国际以来,我们一是要接受共产国际的指导。这么大的决议,要向共产国际请示和汇报,那么共产国际决议来了之后,我们一定要执行,那么由于红军在长征过程当中,情报还跟不上,所以共产国际给我们党指示很多我们都接收不到,接受不了,那么在这种情况下,遵义会议实际上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的解决我们党内争论问题,所以它是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年党走向成熟党的一个标志,那么从此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通过革命开始向胜利大步前进。
【解说】虽然在接下来的岁月里,中国共产党人一度被批评为“山沟沟里的马克思主义”,意指他们的行为不符合书本上现成的条文。
但从遵义开始,中国共产党横下了一条心:学习和借鉴,而不是照搬别国经验、他国模式。谁的家底谁清楚,自己家的日子,还是要自己来过。
这是大彻大悟,更是血泪教训。
就在遵义会议召开的当天,“追剿军”总司令何键,发出了向遵义发动全面进攻的作战命令。
其中进攻红军最猛烈的,是黔军第二师师长柏辉章。原因很简单,举行遵义会议的那幢楼房,正是他的家。
遵义会议的成果,随即显现。
这是一张红军长征的地图,在以遵义为中心的这块地域中,标志红军行踪的红线密如蛛网,纵横交错,大开大阖,极具想象力。
这是毛泽东取得指挥权后,军事才能淋漓尽致的展现:四渡赤水,南渡乌江,佯攻贵阳,西进云南,威逼昆明,巧渡金沙江……
今天人们的行进,是在平坦的道路上依靠车轮。当年,红军是靠两条腿,一天行进六十公里。
在昼夜的行军中,很多红军战士练就了走着睡觉的本事。
出兵不按传统招数,是毛泽东的奇思妙想,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同期】老红军李光:
当时红军是比较苦,这个吃的、穿的、用的、住的、行走相当困难的,不像现在有公路有大路。有的地方啊,要把那个树枝砍掉,你才能过去。我们队长说,国民党的力量强,几十万人,我们两三万人,要对付他几十万,比较困难的。
【同期】遵义会议纪念馆副馆长王志力:
在长征的路上,以遵义会议为界,分为前后两个阶段,非常明显,在这个之前我们是被动挨打,就是说,我们下一步到哪儿去,就仅仅方向怎么样,发生争执,遵义会议以后就很清楚了,我们党虽然在围追堵截这种包围圈还没有突出来,但是我们在军事指挥上在行动上,机动、灵活、掌握了主动权,主动地调动敌人,在敌人的包围圈里面,通过四渡赤水,来回地辗转,突破了敌人的包围圈。这个感觉大不一样,而且遵义会议以后就打了一个大胜仗,是长征出发以后第一个大胜仗,就是遵义战役,那么从此以后我们党逐步一步一步走向更大的胜利。
【解说】长征组歌,这是被选为20世纪华人经典音乐之一的作品,也是中国合唱史上的精品,它的词作者,就是曾经经历过长征的一位老战士。
它其中的一个章节,就是遵义会议。
女演员们后来回忆说,周恩来总理告诉她们,红军到达贵州地区,是自然的春天,也是政治的春天,因此你们唱的时候眼睛一定要放亮,要看到希望,看到鲜花绽放……
现在,就在这条街上,听着这首歌长大的红军后代,每天都唱着这支歌,他们依然精神饱满,眼神发亮。他们的身边有鲜花绽放。
1949年10月1日,天安门城楼上,毛泽东向全世界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他的身后,有当年出席遵义会议的刘少奇、朱德、周恩来。遵义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起点。
当年,他们听着枪声,一起坐在那间屋子里商谈大事,仅仅十几年后,他们站在这里,看到国旗升起,听到礼炮齐鸣。
柏辉章后来从“围剿”红军的战场,走上了抗日战常1949年6月,柏辉章回到遵义,他曾在这里设宴招待国民党大员陈诚,当面拒绝了乘坐最后一班飞机去台湾的机会。
共产党的力量征服了他。1949年11月21日,遵义解放,柏辉章率属下起义,他在起义通电中写道:……竭诚拥护中央人民政府,服从毛主席、朱总司令之领导。
时间,总是让人感慨。当年在红军长征途中层层设防、穷追不舍的国民党高官与将领,在1949年做出了另一种选择。在历史大势前,他们毅然选择起义,举起拥护中国共产党的大旗。
他们中的一些人,参加了开国大典,目睹了新中国的诞生。当年曾经生死拼杀的国共将领,他们的手紧紧握在一起时,想到了什么?
仅仅用相逢一笑泯恩仇,恐怕不足以形容那种复杂多味的情感吧!
大历史下的人物命运,会有许多感悟与感慨。
孔宪权,在遵义附近的娄山关战斗中身负重伤,与他同室疗伤的是当时年仅18岁的胡耀邦。昏迷中喊杀不绝的孔宪权,害得胡耀邦一夜睡不着。
红军北上后,孔宪权因伤残留在当地。新中国成立后,他成为遵义会议纪念馆首任馆长。后来,他的孙女走进了这所房子。有时候,她会讲起自己爷爷的故事。听众并不知道,这个女孩,为什么此时如此激动。
【同期】遵义会议纪念馆讲解员孔晓:
他当时整整在床上躺了一年多时间。康复之后,他这个左腿比这个右腿整整短了10厘米。
【解说】离王道金当年站岗的地方不远,是一个特殊的机构。
中国革命初起时,红军已经意识到经济的重要,几百人轮流挑着一百多副担子,抬着黄金、白银、银元和印票子的纸张、机器、由一个连护卫着开始踏上长征路,被人们誉为“肩挑的银行”。
这所至今还散发着木香的房子,就是当年革命命脉所系。
他们是在清点红军的财务进出多少?还是盘算着军队的开支能维持多久?
今天,算盘珠子余音尚未停歇,大门中已是凝固的历史。大门外,是熙熙攘攘的市场喧哗。
每个人对历史都有自己的解读。
76年前,红军攻占娄山关,取得长征以来第一个大胜利。
毛泽东策马过关时,感慨于红军的转折,写下了著名的《忆秦娥·娄山关》:“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今天的娄山关,雄关壮词仍在,所见依然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只是层层叠叠的草木间,已经找不到当年战士狂呼呐喊、浴血冲锋的痕迹。重读这一段笔走龙蛇、豪迈奔放的文字,中国革命伟大转折时的悲壮与欣喜,从这沉默的字样中,呼啸而来。
(此文为新华社《领航中国·红色足迹》多媒体专题系列报道第四集解说词)新华社北京5月22日电
今天(12/13日星期五) | 明天(12/14日星期六) | 后天(12/15日星期日) | 第四天(12/16日星期一) | 第五天(12/17日星期二) |
低温1℃~高温4℃ | 低温-1℃~高温7℃ | 低温-1℃~高温11℃ | 低温3℃~高温12℃ | 低温5℃~高温9℃ |
阴 <3级 |
多云转晴 <3级 |
晴 <3级 |
晴转多云 <3级 |
阴 <3级 |
遵义天气资讯
热门城市天气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