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内容
广珠铁路珠海段多项施工技术实现历史性突破
2012-12-31 来源:焦点房地产网
广珠铁路一朝通车,百年梦想就此实现。如果珠海老百姓现在细数最需要感谢的人,几年来那些战天斗地的铁路建设者们,首当其冲应排在最前面。
自2008年广珠铁路项目复工以来,以中铁六局为代表的多家施工单位,克服了林林总总的施工困难,在异常复杂的地质条件和艰苦的天气条件下,攻克了一个个高精尖的技术难关,多项施工工艺实现了历史性突破。这些铁路建设的“筑梦者”,为特区的大发展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广珠铁路全线珠海段最先开工
广珠铁路珠海段最基础和最艰难的工作,由中铁六局负责完成。据相关负责人介绍,该施工单位承建的工程包括4座车站,29千米路基,10座隧道,96个涵洞,28座桥涵,具有任务量大、征地拆迁难度大、科技含量高、技术工艺要求高、安全质量要求高、施工组织难度大等特点。
“这里地处沿海亚热带,气温高、多台风、多雨水,施工条件极其艰苦。”相关负责人称,除了天气条件艰苦,线路多穿河、塘、沟、渠,地质情况异常复杂,施工难度极大。
此外,从施工的技术条件看,珠海段跨越多条国家Ⅰ、Ⅱ级航道,工程特殊结构桥多,施工钻孔桩嵌岩深度大,墩身高,连续梁跨度大,混凝土高性能高标号,特别是跨越国家Ⅰ级航道的虎跳门特大桥,提篮拱跨度大、结构重、空间三维定位困难、精度要求高、焊接难度大。
这一个个的技术难题,摆在了施工单位面前。而广珠铁路全线途经广州、佛山、江门、珠海四市,可能没有哪个城市比珠海更迫切听到列车的轰鸣声。虽然条件艰苦,但珠海段的铁路建设者也最“给力”,做到第一时间进尝第一时间开工、第一时间形成工作面,在广珠铁路全线,珠海段的施工单位最先驻点,最先开工。
技术难题一个个克服
“亚洲第一跨”的神奇合龙
广珠铁路虎跳门特大桥是全线第一个开工的项目,这个控制工程之所以举世瞩目,是因为按照设计,248米的跨度将成为亚洲同类桥梁中跨度最大的连续梁拱,能否成为“亚洲第一跨”,取决于连续梁能否顺利合龙。
据中铁六局太原公司项目部方面介绍,整个大桥涉及大直径深水钻孔桩、大跨度连续梁、大型钢构提篮拱、大体积砼灌注等诸多施工难点,是广珠铁路5大控制工程中需时最长、工艺最复杂的项目。
大桥主墩涉水较深,施工危险系数大,为了破解水下大直径钻孔桩施工难题,施工方在参考国内其它相似工程施工经验的基础上,结合现场实际,首次用钢管桩和钢护筒结合体系平台法进行施工,将主要工作量转移到岸上,先进行钢围檩拼装,再用500吨浮吊将拼装好的钢围檩渡河整体下放到既定位置,不仅破解了难题,而且也大大缩短了工期。
大桥提篮拱重达1362吨,要在距水面88米的高度进行拼装,施工难度异常巨大。由于跨江作业,一般陆地起重设备难以满足作业要求,经过项目部的多方考证和专家论证,决定采用1000吨的浮吊进行吊装,同时针对现场实际对浮吊进行了个别调整,此方法不仅满足了顺利通过下游公路桥的要求,而且也成功破解了钢管拱吊装的难题。
面对多个拦路虎,建设者们凭着一股不畏困难、创新钻研的劲头,先后攻克、优化了施工技术和工艺,顺利完成了第一个大直径深水钻孔桩,按时浇注了第一个深水桥墩,成功浇注梁体0号块。2011年4月19日,实现了248米长连续梁主跨合龙。
时隔两个月后,“亚洲第一跨”钢管拱在克服了大构件水上运输、88米水上高空吊装、双向同步合龙的难题后飞架虎跳门上空,成为南粤大地上的一道绚丽彩虹。
40米厚软土条件下
建铁路全国首例
珠三角地区水网密集,河塘沟渠纵横交错,珠海段路基及车站多为海相沉积软土地基,且在同一地点的地基地下结构、软土深度、密度也不相同,地质情况异常复杂。施工单位直言,这里完全可以成为海相沉积软土地基的“百科全书”,严重制约工程施工的进度。
而在所有路段中,珠海西站的软土地基施工难度是最大的。“在软土厚度达40余米的条件下进行铁路建设,尚属中国首例”,工区技术负责人孙焕友介绍,珠海西站的软基处理工作成为了广珠铁路全线最大的技术难题之一。
珠海西站全长2950米,面积为32万平方米,而软基面积就达到28万平方米。记者了解到,在软土厚度达到40余米的条件下建设铁路路基,施工方没有任何工程可以借鉴,没有任何数据可以参考。
技术人员通过和专家一起不断分析论证,终于制定出了常规式真空联合堆载预压、增压式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旋喷桩结合塑料排水板超载预压等几种方式分区域进行软基处理施工,这种软基处理施工技术实现了一次历史性突破。
战天斗地尽显“铁军”风采
有参建员工三年没回家过年
能够参加广珠铁路建设,对于这些远离家乡的参建者来说,既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使命。在这一千多个日日夜夜里,广珠铁路的广大建设者们舍小家,顾大家,凭借一腔奉献精神,在平凡中坚守,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
中铁六局北京项目部程玉金每天穿梭于各台桩机之间,他强健的背影从早到晚忙忙碌碌,可铁人也终有累倒的一天,在一个烈日炎炎的中午,他在指挥下钢筋笼的时候,因中暑晕倒在了现常
项目部副经理张立辉患有严重的肾结石,做完碎石手术后依然每天去现场工作,大家都劝他静养一段时间,他摇摇头说道:“没什么大碍,我是一名共产党员,也是项目领导班子的一员,应以身作则,起到好的带头作用。”
由于工期紧张,许多员工常年以工地为家,默默奉献。北京项目部高国栋连续三年没有回家过春节,员工谢威连续半年上夜班。太原项目部领工员郭宝金、技术员齐封林等坚守工地13个月不回家,而该项目部的副经理魏应举、杜立新同样长期带病坚持工作,为抢进度坚守岗位。
太原项目部在“大干100天,确保广珠铁路顺利开通”施工会战阶段,在事关铺架大局的斗门站和七星林两处咽喉施工中,副经理王鹏、杜立新吃住在现场,针对雨季特点,依据天气预报安排每天的施工计划,实现了时间不断、空间占满、雨前突击、雨中保护、雨停施工的高效状态,只用正常雨季施工三分之一的时间实现了两个咽喉的贯通,创造了施工奇迹,得到了业主单位的高度评价。
一次次的试验攻关、一次次的昼夜鏖战、一次次的淋漓大汗、一次次的喜悦相伴,以中铁六局为代表的广珠铁路广大筑路员工,将梦想牢筑于岭南大地上,珠海人民将永远铭记他们为特区发展做出的贡献。
自2008年广珠铁路项目复工以来,以中铁六局为代表的多家施工单位,克服了林林总总的施工困难,在异常复杂的地质条件和艰苦的天气条件下,攻克了一个个高精尖的技术难关,多项施工工艺实现了历史性突破。这些铁路建设的“筑梦者”,为特区的大发展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广珠铁路全线珠海段最先开工
广珠铁路珠海段最基础和最艰难的工作,由中铁六局负责完成。据相关负责人介绍,该施工单位承建的工程包括4座车站,29千米路基,10座隧道,96个涵洞,28座桥涵,具有任务量大、征地拆迁难度大、科技含量高、技术工艺要求高、安全质量要求高、施工组织难度大等特点。
“这里地处沿海亚热带,气温高、多台风、多雨水,施工条件极其艰苦。”相关负责人称,除了天气条件艰苦,线路多穿河、塘、沟、渠,地质情况异常复杂,施工难度极大。
此外,从施工的技术条件看,珠海段跨越多条国家Ⅰ、Ⅱ级航道,工程特殊结构桥多,施工钻孔桩嵌岩深度大,墩身高,连续梁跨度大,混凝土高性能高标号,特别是跨越国家Ⅰ级航道的虎跳门特大桥,提篮拱跨度大、结构重、空间三维定位困难、精度要求高、焊接难度大。
这一个个的技术难题,摆在了施工单位面前。而广珠铁路全线途经广州、佛山、江门、珠海四市,可能没有哪个城市比珠海更迫切听到列车的轰鸣声。虽然条件艰苦,但珠海段的铁路建设者也最“给力”,做到第一时间进尝第一时间开工、第一时间形成工作面,在广珠铁路全线,珠海段的施工单位最先驻点,最先开工。
技术难题一个个克服
“亚洲第一跨”的神奇合龙
广珠铁路虎跳门特大桥是全线第一个开工的项目,这个控制工程之所以举世瞩目,是因为按照设计,248米的跨度将成为亚洲同类桥梁中跨度最大的连续梁拱,能否成为“亚洲第一跨”,取决于连续梁能否顺利合龙。
据中铁六局太原公司项目部方面介绍,整个大桥涉及大直径深水钻孔桩、大跨度连续梁、大型钢构提篮拱、大体积砼灌注等诸多施工难点,是广珠铁路5大控制工程中需时最长、工艺最复杂的项目。
大桥主墩涉水较深,施工危险系数大,为了破解水下大直径钻孔桩施工难题,施工方在参考国内其它相似工程施工经验的基础上,结合现场实际,首次用钢管桩和钢护筒结合体系平台法进行施工,将主要工作量转移到岸上,先进行钢围檩拼装,再用500吨浮吊将拼装好的钢围檩渡河整体下放到既定位置,不仅破解了难题,而且也大大缩短了工期。
大桥提篮拱重达1362吨,要在距水面88米的高度进行拼装,施工难度异常巨大。由于跨江作业,一般陆地起重设备难以满足作业要求,经过项目部的多方考证和专家论证,决定采用1000吨的浮吊进行吊装,同时针对现场实际对浮吊进行了个别调整,此方法不仅满足了顺利通过下游公路桥的要求,而且也成功破解了钢管拱吊装的难题。
面对多个拦路虎,建设者们凭着一股不畏困难、创新钻研的劲头,先后攻克、优化了施工技术和工艺,顺利完成了第一个大直径深水钻孔桩,按时浇注了第一个深水桥墩,成功浇注梁体0号块。2011年4月19日,实现了248米长连续梁主跨合龙。
时隔两个月后,“亚洲第一跨”钢管拱在克服了大构件水上运输、88米水上高空吊装、双向同步合龙的难题后飞架虎跳门上空,成为南粤大地上的一道绚丽彩虹。
40米厚软土条件下
建铁路全国首例
珠三角地区水网密集,河塘沟渠纵横交错,珠海段路基及车站多为海相沉积软土地基,且在同一地点的地基地下结构、软土深度、密度也不相同,地质情况异常复杂。施工单位直言,这里完全可以成为海相沉积软土地基的“百科全书”,严重制约工程施工的进度。
而在所有路段中,珠海西站的软土地基施工难度是最大的。“在软土厚度达40余米的条件下进行铁路建设,尚属中国首例”,工区技术负责人孙焕友介绍,珠海西站的软基处理工作成为了广珠铁路全线最大的技术难题之一。
珠海西站全长2950米,面积为32万平方米,而软基面积就达到28万平方米。记者了解到,在软土厚度达到40余米的条件下建设铁路路基,施工方没有任何工程可以借鉴,没有任何数据可以参考。
技术人员通过和专家一起不断分析论证,终于制定出了常规式真空联合堆载预压、增压式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旋喷桩结合塑料排水板超载预压等几种方式分区域进行软基处理施工,这种软基处理施工技术实现了一次历史性突破。
战天斗地尽显“铁军”风采
有参建员工三年没回家过年
能够参加广珠铁路建设,对于这些远离家乡的参建者来说,既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使命。在这一千多个日日夜夜里,广珠铁路的广大建设者们舍小家,顾大家,凭借一腔奉献精神,在平凡中坚守,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
中铁六局北京项目部程玉金每天穿梭于各台桩机之间,他强健的背影从早到晚忙忙碌碌,可铁人也终有累倒的一天,在一个烈日炎炎的中午,他在指挥下钢筋笼的时候,因中暑晕倒在了现常
项目部副经理张立辉患有严重的肾结石,做完碎石手术后依然每天去现场工作,大家都劝他静养一段时间,他摇摇头说道:“没什么大碍,我是一名共产党员,也是项目领导班子的一员,应以身作则,起到好的带头作用。”
由于工期紧张,许多员工常年以工地为家,默默奉献。北京项目部高国栋连续三年没有回家过春节,员工谢威连续半年上夜班。太原项目部领工员郭宝金、技术员齐封林等坚守工地13个月不回家,而该项目部的副经理魏应举、杜立新同样长期带病坚持工作,为抢进度坚守岗位。
太原项目部在“大干100天,确保广珠铁路顺利开通”施工会战阶段,在事关铺架大局的斗门站和七星林两处咽喉施工中,副经理王鹏、杜立新吃住在现场,针对雨季特点,依据天气预报安排每天的施工计划,实现了时间不断、空间占满、雨前突击、雨中保护、雨停施工的高效状态,只用正常雨季施工三分之一的时间实现了两个咽喉的贯通,创造了施工奇迹,得到了业主单位的高度评价。
一次次的试验攻关、一次次的昼夜鏖战、一次次的淋漓大汗、一次次的喜悦相伴,以中铁六局为代表的广珠铁路广大筑路员工,将梦想牢筑于岭南大地上,珠海人民将永远铭记他们为特区发展做出的贡献。
今天(11/22日星期五) | 明天(11/23日星期六) | 后天(11/24日星期日) | 第四天(11/25日星期一) | 第五天(11/26日星期二) |
低温18℃ | 低温18℃~高温23℃ | 低温17℃~高温24℃ | 低温16℃~高温21℃ | 低温14℃~高温18℃ |
转多云 <3级 |
多云 <3级转3-4级 |
多云转阴 <3级转3-4级 |
多云转阴 3-4级 |
阵雨转多云 3-4级 |
珠海天气资讯
热门城市天气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