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内容
改善信用环境和融资环境 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趋热
2011-06-27 来源:搜狐网
天气热,人气足,范围广,看点多。6月14日,全国各地的涉农金融机构以多姿多彩的形式开展了“信用记录关爱日”征信知识宣传活动。
安徽省怀宁农合行石镜支行印发《百姓征信知识问答》428份,与石镜辖内中心小学、踏水小学、梅塘小学四、五、六年级学生进行了互动,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简单的征信知识,并通过学生的传递,将农村常见的征信问题,如借名贷款的危害性、负面记录如何修复、异地逾期的影响等知识传达给父母。
山东省乳山联社走近信用户倾听生产经营情况。他们围绕当地特色产业深入开展“信用工程进农家”活动,用农户贷款“绿色通道”扶持了荷兰猪养殖、蓝莓种植、蔬菜大棚、威茗茶业等几大特色产业的规模化发展,扶持当地2万余名农户过上了红火的幸福日子。
人民银行黔东南中心支行及雷山县支行、贵州省雷山县信用联社及西江信用社在西江“千户苗寨”开展征信知识宣传活动,当天累计向当地群众及过往游客发放《征信知识手册》、《信用记录宣传册》、《银行卡安全使用攻略》等征信宣传资料1500多份,接待咨询群众500多人,深入商铺开展上门宣传50多户。此次征信活动的开展,为西江创建信用镇创造了良好条件……
冲击薄弱环节
让农村金融机构众多的认同者去引导更多人的认同至关重要,用多股力量的合力,向薄弱环节发起冲击
“农村金融一直是我国金融体系的薄弱环节。加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改善农村信用环境和融资环境,不仅关系农村金融的稳健运行,更关系农村基础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关系农村经济繁荣和农民增收。”人民银行副行长杜金富曾在公开场合明确表示。
近年来,人民银行和各部门、各地方认真贯彻落实高层关于加快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改善农村信用环境,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系列战略部署,密切配合、共同努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取得了明显进展。
据《农村金融时报》记者了解,截至去年第三季度,全国已有2455个县(市、区)开展了农户信用档案建设工作,2157个县(区)已建立农户信用评价体系。全国农村地区金融机构共为1.27亿农户建立了信用档案,并对其中8037万农户进行了信用评定。已建立信用档案的农户中获得信贷支持的农户达7254万户,贷款发生额超过2.95万亿元,贷款余额为1.24万亿元。
“信用是经济生活中对交易者合法权益的尊重与维护。在市场经济中,骗了所有人的后果是被所有人骗了,没有赢者可言。”经济学家厉以宁的话一针见血。他认为,缺乏认同感的社会对经济的破坏是不可估量的,而效率最大化作为经济行为的终极目标,其超常实现的基础在于道德,其核心正是诚信。因此倡导诚信,惩治背信,重建信用道德规范与建设信用法律体系,刻不容缓。
所以,让全国涉农金融机构众多的认同者去引导更多人的认同至关重要,用多股力量的合力,向薄弱环节发起冲击。安徽省潜山农信联社工作人员的“认同”境界因此得到提升,他们说,“信用记录关爱日”活动进一步拓宽了征信宣传的广度和深度,让信用连接你、我、他,引导了更多人关心自己的信用记录,关注自身的信用行为,由此营造出和谐、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
创新循序渐进
政策与措施、组织协调机构,信用与相关金融知识宣传、教育与普及,建立农户信用评价体系等,一样也不能少
从各方面观察,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成效源自于由上至下的步步为营、循序渐进以及各地区、各部门工作方式的不断创新。
国务院《关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明确“以法制为基础,信用制度为核心,以健全信贷、纳税、合同履约、产品质量的信用记录为重点”,“建立全国范围信贷征信机构与社会征信机构并存、服务各具特色的征信机构体系,最终形成体系完整、分工明确、运行高效、监管有力的社会信用体系基本框架和运行机制”。决策层也重点对“加快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提出了要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已被明确列为“十二五”期间报国务院审批的重点专项规划。
2008年,国务院进一步明确人民银行承担“管理征信业,推动建立社会信用体系”职责,并牵头建立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部际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人民银行。在人民银行与各部门、各地区共同推动下,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进入了一个较为快速的发展时期。
紧接着人民银行于2009年印发了《关于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的指导意见》,进一步对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进行布署和引导。各地区、各部门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涌现出许多像浙江丽水、广西田东、安徽桐城、广东云涪青海等有特色、有成效、适合当地农村地区特点的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模式。
近年来,人民银行积极推动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促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政策与措施,牵头成立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组织协调机构;组织针对农户的信用与相关金融知识宣传、教育与普及工作;推动农村地区金融机构建立农户电子信用档案,并与金融机构、信用中介等研究建立农户信用评价体系,持续推进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建设;逐步将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运行范围扩大至全国农村地区。
亮点持续闪光
改善农村信用环境是创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工程,也是落实相关支农惠农政策的重要手段
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继浙江、广西、安徽、广东、青海等诸多亮点之后,记录在刷新,模式在创新。涉农金融机构表现出了非凡的创造力和持续战斗力,他们通过有效路径、有益实践,促进了农村小额信用贷款业务的发展,提高了广大农民的信用意识并与之缩短了距离。
贵州省麻江县信用工程建设步伐逐日加快,为切实解决个体工商户融资难问题,他们率先在全州开展个体工商户授信评级工作,并于近日召开的麻江县个体工商业户建档授信评级工作动员会上传达了《省联社黔东南办事处关于进一步做好对全州个体工商业户建档评级信用信工作的指导意见》,对信用联社在开展个体工商业户评级授信需要各部门协助的有关事项进行说明。“个体工商户授信评级工作需要收集的信息涉及到多个职能部门,只有相互协调、通力协作,才能掌握准确的信息。”麻江县常务副县长龙国胜在会上强调。
截至4月底,麻江县农村信用社创建信用乡(镇)1个,创建信用村15个;完成了35177户农户、3662户干部职工的授信评级和发放“摇钱树”贷款卡工作,已累计投放“摇钱树”信用贷款5.54亿元,贷款余额为3.72亿元。他们完成了明达水泥公司等13户企业的授信评级,授信评级企业的贷款余额已达9732万元。但农信社对全县个体工商户的信用等级评定仅完成300户,占比12%,个体工商户的授信评级工作任重而道远。而本次个体工商户授信评级工作的授信对象范围进一步扩大、授信金额进一步提高、授信方式和授信金额更加灵活。如可提供固定资产抵押,也可以通过相互担保,除按等级申请最高额50万元的授信外,还可以通过提供固定资产抵押,申请最高不超过300万元的授信。
记者在近期的采访中了解到,有的县级农信社因为农村信用环境不良而无法放贷,此类状态一直在延续。由此可见,改善农村信用环境应为涉农金融机构和相关部门工作的重中之重,正如杜金富所言:“它是创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工程,也是落实相关支农惠农政策的重要手段。”来源中国经济网)
安徽省怀宁农合行石镜支行印发《百姓征信知识问答》428份,与石镜辖内中心小学、踏水小学、梅塘小学四、五、六年级学生进行了互动,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简单的征信知识,并通过学生的传递,将农村常见的征信问题,如借名贷款的危害性、负面记录如何修复、异地逾期的影响等知识传达给父母。
山东省乳山联社走近信用户倾听生产经营情况。他们围绕当地特色产业深入开展“信用工程进农家”活动,用农户贷款“绿色通道”扶持了荷兰猪养殖、蓝莓种植、蔬菜大棚、威茗茶业等几大特色产业的规模化发展,扶持当地2万余名农户过上了红火的幸福日子。
人民银行黔东南中心支行及雷山县支行、贵州省雷山县信用联社及西江信用社在西江“千户苗寨”开展征信知识宣传活动,当天累计向当地群众及过往游客发放《征信知识手册》、《信用记录宣传册》、《银行卡安全使用攻略》等征信宣传资料1500多份,接待咨询群众500多人,深入商铺开展上门宣传50多户。此次征信活动的开展,为西江创建信用镇创造了良好条件……
冲击薄弱环节
让农村金融机构众多的认同者去引导更多人的认同至关重要,用多股力量的合力,向薄弱环节发起冲击
“农村金融一直是我国金融体系的薄弱环节。加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改善农村信用环境和融资环境,不仅关系农村金融的稳健运行,更关系农村基础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关系农村经济繁荣和农民增收。”人民银行副行长杜金富曾在公开场合明确表示。
近年来,人民银行和各部门、各地方认真贯彻落实高层关于加快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改善农村信用环境,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系列战略部署,密切配合、共同努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取得了明显进展。
据《农村金融时报》记者了解,截至去年第三季度,全国已有2455个县(市、区)开展了农户信用档案建设工作,2157个县(区)已建立农户信用评价体系。全国农村地区金融机构共为1.27亿农户建立了信用档案,并对其中8037万农户进行了信用评定。已建立信用档案的农户中获得信贷支持的农户达7254万户,贷款发生额超过2.95万亿元,贷款余额为1.24万亿元。
“信用是经济生活中对交易者合法权益的尊重与维护。在市场经济中,骗了所有人的后果是被所有人骗了,没有赢者可言。”经济学家厉以宁的话一针见血。他认为,缺乏认同感的社会对经济的破坏是不可估量的,而效率最大化作为经济行为的终极目标,其超常实现的基础在于道德,其核心正是诚信。因此倡导诚信,惩治背信,重建信用道德规范与建设信用法律体系,刻不容缓。
所以,让全国涉农金融机构众多的认同者去引导更多人的认同至关重要,用多股力量的合力,向薄弱环节发起冲击。安徽省潜山农信联社工作人员的“认同”境界因此得到提升,他们说,“信用记录关爱日”活动进一步拓宽了征信宣传的广度和深度,让信用连接你、我、他,引导了更多人关心自己的信用记录,关注自身的信用行为,由此营造出和谐、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
创新循序渐进
政策与措施、组织协调机构,信用与相关金融知识宣传、教育与普及,建立农户信用评价体系等,一样也不能少
从各方面观察,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成效源自于由上至下的步步为营、循序渐进以及各地区、各部门工作方式的不断创新。
国务院《关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明确“以法制为基础,信用制度为核心,以健全信贷、纳税、合同履约、产品质量的信用记录为重点”,“建立全国范围信贷征信机构与社会征信机构并存、服务各具特色的征信机构体系,最终形成体系完整、分工明确、运行高效、监管有力的社会信用体系基本框架和运行机制”。决策层也重点对“加快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提出了要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已被明确列为“十二五”期间报国务院审批的重点专项规划。
2008年,国务院进一步明确人民银行承担“管理征信业,推动建立社会信用体系”职责,并牵头建立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部际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人民银行。在人民银行与各部门、各地区共同推动下,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进入了一个较为快速的发展时期。
紧接着人民银行于2009年印发了《关于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的指导意见》,进一步对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进行布署和引导。各地区、各部门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涌现出许多像浙江丽水、广西田东、安徽桐城、广东云涪青海等有特色、有成效、适合当地农村地区特点的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模式。
近年来,人民银行积极推动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促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政策与措施,牵头成立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组织协调机构;组织针对农户的信用与相关金融知识宣传、教育与普及工作;推动农村地区金融机构建立农户电子信用档案,并与金融机构、信用中介等研究建立农户信用评价体系,持续推进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建设;逐步将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运行范围扩大至全国农村地区。
亮点持续闪光
改善农村信用环境是创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工程,也是落实相关支农惠农政策的重要手段
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继浙江、广西、安徽、广东、青海等诸多亮点之后,记录在刷新,模式在创新。涉农金融机构表现出了非凡的创造力和持续战斗力,他们通过有效路径、有益实践,促进了农村小额信用贷款业务的发展,提高了广大农民的信用意识并与之缩短了距离。
贵州省麻江县信用工程建设步伐逐日加快,为切实解决个体工商户融资难问题,他们率先在全州开展个体工商户授信评级工作,并于近日召开的麻江县个体工商业户建档授信评级工作动员会上传达了《省联社黔东南办事处关于进一步做好对全州个体工商业户建档评级信用信工作的指导意见》,对信用联社在开展个体工商业户评级授信需要各部门协助的有关事项进行说明。“个体工商户授信评级工作需要收集的信息涉及到多个职能部门,只有相互协调、通力协作,才能掌握准确的信息。”麻江县常务副县长龙国胜在会上强调。
截至4月底,麻江县农村信用社创建信用乡(镇)1个,创建信用村15个;完成了35177户农户、3662户干部职工的授信评级和发放“摇钱树”贷款卡工作,已累计投放“摇钱树”信用贷款5.54亿元,贷款余额为3.72亿元。他们完成了明达水泥公司等13户企业的授信评级,授信评级企业的贷款余额已达9732万元。但农信社对全县个体工商户的信用等级评定仅完成300户,占比12%,个体工商户的授信评级工作任重而道远。而本次个体工商户授信评级工作的授信对象范围进一步扩大、授信金额进一步提高、授信方式和授信金额更加灵活。如可提供固定资产抵押,也可以通过相互担保,除按等级申请最高额50万元的授信外,还可以通过提供固定资产抵押,申请最高不超过300万元的授信。
记者在近期的采访中了解到,有的县级农信社因为农村信用环境不良而无法放贷,此类状态一直在延续。由此可见,改善农村信用环境应为涉农金融机构和相关部门工作的重中之重,正如杜金富所言:“它是创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工程,也是落实相关支农惠农政策的重要手段。”来源中国经济网)
今天(11/15日星期五) | 明天(11/16日星期六) | 后天(11/17日星期日) | 第四天(11/18日星期一) | 第五天(11/19日星期二) |
低温20℃~高温28℃ | 低温20℃~高温30℃ | 低温17℃~高温31℃ | 低温17℃~高温24℃ | 低温15℃~高温22℃ |
多云转晴 <3级 |
多云转晴 <3级 |
多云 <3级 |
多云 <3级 |
多云 <3级 |
云浮天气资讯
热门城市天气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