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内容
驴友新活法:去当藏羚羊“奶妈”(图)
2011-07-06 来源:搜狐网
近日,中央电视台《朝闻天下》、《午间新闻》等多个栏目,对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正进入产崽、育崽的藏羚羊进行了报道,其中一名来自湖北宜昌的女性志愿者格外抢眼。昨日,记者通过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电话联系到这名叫韩宗萍的志愿者,“我只想为它们、为自然生态环境做点什么”。
经验丰富网络报名驴友进可可西里
昨日,记者联系到刚刚从索南达杰保护站返回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总部格尔木的韩宗萍时,她正在驻地休息。年过40的韩宗萍从事户外徒步已有20年的经历。
据了解,韩宗萍上过很多次高原,西藏、滇西、青藏都去过,对高原环境还算适应。在她心中,藏羚羊是一种特别有灵性的濒危物种,她特别想近距离的去接触它们,为它们、为自然生态环境做一点什么。韩宗萍告诉记者,自己在宜昌城区某单位当职员,业余时间爱好户外运动。2010年,她就曾向保护区询问过做志愿者的相关事宜。2011年,保护区恢复志愿者招募,她赶紧通过网络报了名,其丰富的户外经验和积极的态度,使其幸运的成为第二批入区的2名志愿者中的一员,将在高原上待数十天。
在前往高原之前,韩宗萍做了充足的准备,体力上进行了适应性的锻炼,同时利用网络、书籍熟悉了藏羚羊生活习性以及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为了方便出行,不给保护区增加负担,她和朋友一起找到一家名叫亿美的户外品牌,获得了全套户外装备赞助。
6月中旬,韩宗萍从宜昌出发,经北京转车抵达格尔木,目前已在可可西里待了20余天。
最近商店30公里最大消遣写日志
6月15日,在格尔木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培训两天后,她和另一名志愿者被分配到保护区下属的索南达杰保护站恒源祥救护中心工作。
“这里主要是对卓乃湖附近被遗弃的小藏羚羊进行救护,再把其放回自然1韩宗萍介绍,到保护站后工作很多,该站一般只有三四名工作人员,15天换班一次。其工作包括围栏保护、环保、巡逻防护等多个方面。
“到站后,已经救助了9只小藏羚羊,我的工作还包括为这些才生下来的小羊喂奶。央视报道的几只幼崽就是藏羚羊群遇狼袭击后,被遗弃的。”韩介绍,央视采访时,自己正在给这些小家伙喂奶,因为位置偏僻,站里的全脂奶全部是从数百公里外的集镇购买的。
“天气很恶劣,几乎每天都有雨雪,之前的央视记者也被困了好几天。在这里,土豆、包白菜是家常菜,因为高原气压太低,生活条件很艰苦。最近的商店也有30多公里远。”韩到了保护站,依旧保持每天7点起床,晚上11点多睡觉,没有过多的文化娱乐,写日志成了其最大的消遣,“只要有手机信号,就会给家里发短信报平安。”
通过央视的镜头,能很清楚的看到韩宗萍黝黑的脸部。“刚开始上来,还有点高原反应,现在完全适应了。不过,晒伤成了最大的痛1韩表示,因为提前做好了身体上的准备,目前身体状态良好,只是高原的阳光确实太强,皮肤受损严重。
筛选严格入者寥寥志愿者成别样风景
“因为各种原因,保护区一度停止了志愿者招募。但不可否认,志愿者的素质是保护区工作的一种财富1保护区志愿者办公室主任王海林告诉记者,韩宗萍作为志愿者,也是保护区的一分子。
王海林表示,每年都有很多人询问保护区志愿者的事情,报名者非常多,但录取比例都在百分之一以下。保护区要考虑报名者的学历、身体状况、年龄及环保意识等等多方面的因素,在这里服务,保护区虽然在工作和生活上会给予力所能及的照顾,但志愿者的工作全部是义务服务。
采访中记者联系到保护区副局长肖鹏虎。肖鹏虎系湖北天门人,在保护区工作10多个年头,作为老乡他告诉记者,之前的志愿者来自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的居多。湖北等内陆省份来者寥寥,印象中只有三四人。随着内陆城市不断发展,环保意识不断提高,相信会有更多的人加入到志愿者队伍中来,而这些志愿者都是保护区的精神财富,也希望更多的人能投入到藏羚羊和生态保护中来。
延伸阅读:
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面积4.5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5000米以上,是目前世界上原始生态环境保存最完美的地区之一,也是目前建成的面积最大、海拔最高、野生动物资源最为丰富的自然保护区之一。可可西里自然条件恶劣,被誉为“世界第三极”,“生命的禁区”。可可西里栖息的青藏高原特有物种有11种之多,其中最著名的物种就是藏羚羊。
藏羚羊为羚羊亚科藏羚属动物,1996年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濒危物种,2000年列为濒危物种,同时受到中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的一级重点保护。雌藏羚羊生育后代时都要千里迢迢的到可可西里生育。
本报记者义超实习生明小兵
经验丰富网络报名驴友进可可西里
昨日,记者联系到刚刚从索南达杰保护站返回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总部格尔木的韩宗萍时,她正在驻地休息。年过40的韩宗萍从事户外徒步已有20年的经历。
据了解,韩宗萍上过很多次高原,西藏、滇西、青藏都去过,对高原环境还算适应。在她心中,藏羚羊是一种特别有灵性的濒危物种,她特别想近距离的去接触它们,为它们、为自然生态环境做一点什么。韩宗萍告诉记者,自己在宜昌城区某单位当职员,业余时间爱好户外运动。2010年,她就曾向保护区询问过做志愿者的相关事宜。2011年,保护区恢复志愿者招募,她赶紧通过网络报了名,其丰富的户外经验和积极的态度,使其幸运的成为第二批入区的2名志愿者中的一员,将在高原上待数十天。
在前往高原之前,韩宗萍做了充足的准备,体力上进行了适应性的锻炼,同时利用网络、书籍熟悉了藏羚羊生活习性以及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为了方便出行,不给保护区增加负担,她和朋友一起找到一家名叫亿美的户外品牌,获得了全套户外装备赞助。
6月中旬,韩宗萍从宜昌出发,经北京转车抵达格尔木,目前已在可可西里待了20余天。
最近商店30公里最大消遣写日志
6月15日,在格尔木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培训两天后,她和另一名志愿者被分配到保护区下属的索南达杰保护站恒源祥救护中心工作。
“这里主要是对卓乃湖附近被遗弃的小藏羚羊进行救护,再把其放回自然1韩宗萍介绍,到保护站后工作很多,该站一般只有三四名工作人员,15天换班一次。其工作包括围栏保护、环保、巡逻防护等多个方面。
“到站后,已经救助了9只小藏羚羊,我的工作还包括为这些才生下来的小羊喂奶。央视报道的几只幼崽就是藏羚羊群遇狼袭击后,被遗弃的。”韩介绍,央视采访时,自己正在给这些小家伙喂奶,因为位置偏僻,站里的全脂奶全部是从数百公里外的集镇购买的。
“天气很恶劣,几乎每天都有雨雪,之前的央视记者也被困了好几天。在这里,土豆、包白菜是家常菜,因为高原气压太低,生活条件很艰苦。最近的商店也有30多公里远。”韩到了保护站,依旧保持每天7点起床,晚上11点多睡觉,没有过多的文化娱乐,写日志成了其最大的消遣,“只要有手机信号,就会给家里发短信报平安。”
通过央视的镜头,能很清楚的看到韩宗萍黝黑的脸部。“刚开始上来,还有点高原反应,现在完全适应了。不过,晒伤成了最大的痛1韩表示,因为提前做好了身体上的准备,目前身体状态良好,只是高原的阳光确实太强,皮肤受损严重。
筛选严格入者寥寥志愿者成别样风景
“因为各种原因,保护区一度停止了志愿者招募。但不可否认,志愿者的素质是保护区工作的一种财富1保护区志愿者办公室主任王海林告诉记者,韩宗萍作为志愿者,也是保护区的一分子。
王海林表示,每年都有很多人询问保护区志愿者的事情,报名者非常多,但录取比例都在百分之一以下。保护区要考虑报名者的学历、身体状况、年龄及环保意识等等多方面的因素,在这里服务,保护区虽然在工作和生活上会给予力所能及的照顾,但志愿者的工作全部是义务服务。
采访中记者联系到保护区副局长肖鹏虎。肖鹏虎系湖北天门人,在保护区工作10多个年头,作为老乡他告诉记者,之前的志愿者来自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的居多。湖北等内陆省份来者寥寥,印象中只有三四人。随着内陆城市不断发展,环保意识不断提高,相信会有更多的人加入到志愿者队伍中来,而这些志愿者都是保护区的精神财富,也希望更多的人能投入到藏羚羊和生态保护中来。
延伸阅读:
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面积4.5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5000米以上,是目前世界上原始生态环境保存最完美的地区之一,也是目前建成的面积最大、海拔最高、野生动物资源最为丰富的自然保护区之一。可可西里自然条件恶劣,被誉为“世界第三极”,“生命的禁区”。可可西里栖息的青藏高原特有物种有11种之多,其中最著名的物种就是藏羚羊。
藏羚羊为羚羊亚科藏羚属动物,1996年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濒危物种,2000年列为濒危物种,同时受到中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的一级重点保护。雌藏羚羊生育后代时都要千里迢迢的到可可西里生育。
本报记者义超实习生明小兵
今天(11/23日星期六) | 明天(11/24日星期日) | 后天(11/25日星期一) | 第四天(11/26日星期二) | 第五天(11/27日星期三) |
低温9℃ | 低温4℃~高温14℃ | 低温4℃~高温10℃ | 低温4℃~高温15℃ | 低温5℃~高温18℃ |
转小雨 <3级 |
小雨转多云 <3级 |
阴 <3级 |
多云 <3级 |
晴 <3级 |
宜昌天气资讯
热门城市天气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