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内容
下雨天创下50年之最 今夏92天有50天都在下雨
2011-09-03 来源:新华网
雷阵雨年年有,今年特别多。今年入夏以来,大家最大的感受就是雨水多,暴雨也多,让我们的城市频频“看海”。昨天,江苏省气候中心公布了2011年夏季降水、气温监测。今年夏季(6月1日至8月31日),江苏平均降水量为1961年来第三多值,在92天的时间里有50天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降雨,雨日为1961年来最多值,较常年同期偏多14.7天。
关键词一旱涝急转
平均降雨量
是前5个月的4倍
今年春天,江苏大地还在喊“渴”,南京的石臼湖几近干涸,湖底龟裂、杂草丛生,让人记忆犹新。1月1日至6月13日,江苏全省平均降水量173.6毫米,较常年同期(343.0毫米)偏少5成,为近60年来同期最少,大部分地区气象干旱持续时间长,农田旱情重,江河湖泊水位异常偏低,水体面积明显减少。
而旱涝的转折点就在6月14日入梅的当天,全省迎来强降雨,仿佛老天一下子要补足见底的河道。6月14~15日和6月17~18日,两次较强降水使大部分地区气象干旱得以解除。受6月17~18日暴雨和集中降水影响,太湖、阳澄湖及苏州市内河水位明显上升,而且高水位一直持续到月底。
此后,淮河以南地区强降水过程频繁,持续性强降水使里下河、太湖、运河一度超警戒水位。据省气象台统计,入汛以来,除6月上旬、7月上旬和7月下旬降水较常年持平或略偏少外,其他大部分时段均较常年偏多。据统计,今年夏季江苏省平均降水量731.2毫米,也就是说,夏天3个月的降雨量是前5个月的4倍多。
关键词二超多雨日
比常年同期
多下了半个月雨
今年本省淮河以南地区6月14日入梅(苏州、无锡6月10日入梅),梅期历时38天,为近12年以来梅雨期最长的一年。梅雨量显著偏多,淮河以南地区平均梅雨量470毫米,比常年梅雨量偏多1倍,仅次于1991年,为近60年来的第二多值。
其中7月11日以来,“二度梅”强势杀来。江苏出现了今年持续时间最长、降水强度最大、降水范围最广的暴雨天气过程。7月中旬全省降水量为141.6毫米,为1961年来同期第三多值。出梅之后才晴了没几天,8月中下旬全省出现了类似“倒黄梅”的天气背景。特别8月中旬天天有雨,全省降水量达116.9毫米,为1961年来同期最多。
今年夏季江苏省平均降水量731.2毫米,比常年同期(497.3毫米)偏多4.7成。全省夏季各站降水量为247.1毫米(灌云)~1243.6毫米(江阴),降水主要集中在江淮之间南部及苏南地区。与常年同期相比,淮北地区偏少1~4成,淮河以南地区普遍偏多,偏多2成~1.7倍。
雨日较常年异常偏多,为1961年来最多值。全省夏季平均雨日为50.1天,较常年同期偏多14.7天。
关键词三“看海”
南京一天
就泼下一个玄武湖
雨要么不下,要下就下暴雨,局地暴雨引发衍生灾害就是城市渍涝,本省淮河以南地区的城市频频“看海”。
据江苏省气象台统计,仅梅雨期,全省出现了7次强降水过程,淮河以南地区暴雨日数2~5天,比常年同期偏多1~4天,大丰、扬州、宜兴暴雨日数多达5天,为2000年以来同期最多。
其中7月,江苏分别在7月3~6日,7月11~20日,7月25日~28日出现了3次强降雨过程,其中以7月11~20日持续时间最长、范围最广、程度最强。江苏主降水带位于江淮之间及沿江地区,呈东北-西南向分布,多数台站累计降水量超200毫米,江淮之间东部超300毫米,共出现12个大暴雨站日,33个暴雨站日。其中,南京、扬州、大丰、海安、江阴、如皋、靖江等地出现暴雨到大暴雨天气,雨强大,雨势急,造成严重城市内涝。
6月25日南京出现了暴雨到大暴雨过程,暴雨主要集中在南京市区、江宁、浦口市区十余处路段形成积水,积水最深处达1米。7月18日,南京主城区再次出现暴雨到大暴雨过程,其中南京玄武湖18日15~16时1小时的降雨量达94.8毫米,强降水过程造成严重的交通堵塞,高速公路限行,多起航班延误。当天粗略算下来,南京各泵站大约排出了600多万立方米的水,相当于南京城下了一个多玄武湖的雨水。
关键词四“凉夏”
气温接近常年
三伏天特别凉爽
不少南京市民感到,今年夏天还没怎么热呢,就已经过去了。但是从气象部门的数据统计来看,今年江苏还不能算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凉夏”。
全省平均气温26.1℃,比常年同期(26.0℃)偏高0.1℃,其中各站平均气温为24.7℃(赣榆)~27.7℃(吴江)。与常年同期相比,除苏南东南部地区偏高0.5~1.2℃,其他大部分地区接近常年同期平均值。
那为什么大家普遍觉得今夏很凉快呢?根据省气候中心的统计,今夏江苏出现阶段性低温。特别是在三伏天里,南京出现连阴雨低温天气,会让人印象深刻。但是气温是有高有低,特别是7月22日之后,还出现了一段时间持续高温天气,将平均温度给“拉平”了。
全省夏天的极端最高气温为39.4℃,6月8日出现在徐州。而6月中旬和7月中旬、8月下旬气温较常年偏低,尤其是7月中旬气温为25.0℃,为近三十年来第二低值,仅高于1999年(24.6℃)。本报记者于丹丹
上方是清澈蓝天,下方是茫茫浮尘
南京城昨被盖了个“灰锅盖”
昨天是晴朗的一天,然而,本报摄影记者却在紫金山上捕捉到了奇怪的现象:高空被一条清晰的“分界线”划分成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分界线”之上是清澈蓝天,而“分界线”之下却是茫茫灰黑色一片,如同一个大大的灰锅盖,把南京城严严实实盖祝
早上8点分,南京城天气还不错,空气质量看上去也不错,应该能拍一幅天清气朗的图景。记者爬到通往紫金山天文台山腰的一处石台上,这里可以远眺整个南京城的美景,然而看到的却是非常震撼的场景:整个城市被分层了,城市的底层笼罩着一层灰黑色的雾霾,而雾霾以上的蓝天却碧空如洗,非常洁净。
仔细观察了一下,如果按照南京最高的紫峰大厦450米来推算,从紫峰大厦再向上200米左右的高度,才能不受这层灰黑色的雾霾影响,也就是说,笼罩在南京城的污染物达到了六七百米的高度。一位摄影师洪先生告诉记者,他清晨六点多就来到了紫金山上,原本感觉天气不错,想上山好好拍一下南京,谁知上了山后才发现,整个城市远远看上去雾蒙蒙的,空气一点都不透。本报记者宋峤文/摄
“灰锅盖”里藏着什么?
有“超细灰尘”、水汽等,浓度高了就形成“霾天”
晴朗的天气,为什么会出现上下不一致的景象呢?“这是‘灰锅盖’惹的祸。”南京理工大学的环境专家王毓秀教授解释道。南京城常常被一个约400米-600米高的“灰锅盖”笼罩着。它是由肉眼无法看到的“超细灰尘”等污染物与上空悬浮的水汽、尘埃结合而产生的。这些“灰锅盖”常年都有,在南京,秋冬季节相对多些。
王毓秀说,很多人还误认为那是“雾气”,其实并非如此。
400米高空最易出现“分界线”
王教授认为,这条“分界线”也应该有400-600米。而南京环境监测站的环保专家昨天也证实了这一说法,因为热空气上升,一般能达到400多米,所以“灰锅盖”一般就在400米上下浮动。
当然,“灰锅盖”不是纹丝不动的。“如果遇到大雾天气,‘锅盖’还会压得更低,整个城市看上去就像一个毛玻璃。”专家还说,每当遇到大风、强冷空气以及强降雨天气,南京就会出现湛蓝天空,这时“灰锅盖”的浓度会变低。
“超细灰尘”形成了灰锅盖
王教授说,出现这种“灰锅盖”是多种环境污染原因造成的,也是大家经常所提到的“霾天”。它与汽车排放尾气、空气中扬尘、秸秆燃烧都有关,这些污染会使得空气中形成一些肉眼看不到的“超细灰尘”,很多有害的有机化学成分就“躲藏”在这些细粒中,这也就导致能见度下降。如果这些灰尘的浓度高了,就成为所谓的霾。
另外南京三面环山,一面临水,就像是在一个大锅底里,空气对流条件总是很差。只有特殊的天气如大风大雨的“洗涤”,才会压制住肆虐的灰尘,否则一旦气温升高,加上道路上的降尘不断地被碾压,形成的“飘尘”就会悬浮在高空中,像个盖子一样。
其次,与特殊的气象条件也有关系。近期南京风力较小,高空向外扩散尚可,但近地面不行,有点潮湿的水汽又“锁”住了飘浮在空中的灰尘,因此市民视觉和呼吸的感觉都不太好。
“灰锅盖”能否消除呢?王教授说,“灰锅盖”现象并不只在南京城才有,国外也有很多城市都有,要在短期内消除这个“灰锅盖”有一定难度,关键还是要采取有力的环保措施。如,对汽车尾气的排放质量进行限制、多用清洁能源等。(王娟)
双休日南京无雨
本报讯这个双休日,全省大部分地区的天气还是不错的,明天南京的最高温度将跌至30℃以下。周一全省迎来降雨,秋天的脚步越来越近了。
昨天,南京早晚的温差已经达到了9℃,建议早出晚归的市民多穿件外套。中午紫外线照射比较强烈,户外活动时请适当防护。到了明天,南京上空云层加厚,天气转阴,最高温度将降至30℃以下。到了后天全省都将迎来一次降雨降温过程,一场秋雨一场寒,请大家根据天气变化及时添衣保暖。
9月也是各种疾病的多发季节。南京市疾控中心昨日发布本月传染病注意事项,提醒市民预防痢疾、霍乱等肠道传染并细菌性食物中毒和以蚊子为传播媒介的乙脑、疟疾等虫媒传染玻同时,随着各级学校的陆续开学,要重点提防红眼病等传染病的流行。丁昊于丹丹
丹丹说天气
近期南京天气:今天晴到多云,21℃~30℃;明天多云到阴,20℃~28℃;后天多云到阴有阵雨,20℃~27℃
关键词一旱涝急转
平均降雨量
是前5个月的4倍
今年春天,江苏大地还在喊“渴”,南京的石臼湖几近干涸,湖底龟裂、杂草丛生,让人记忆犹新。1月1日至6月13日,江苏全省平均降水量173.6毫米,较常年同期(343.0毫米)偏少5成,为近60年来同期最少,大部分地区气象干旱持续时间长,农田旱情重,江河湖泊水位异常偏低,水体面积明显减少。
而旱涝的转折点就在6月14日入梅的当天,全省迎来强降雨,仿佛老天一下子要补足见底的河道。6月14~15日和6月17~18日,两次较强降水使大部分地区气象干旱得以解除。受6月17~18日暴雨和集中降水影响,太湖、阳澄湖及苏州市内河水位明显上升,而且高水位一直持续到月底。
此后,淮河以南地区强降水过程频繁,持续性强降水使里下河、太湖、运河一度超警戒水位。据省气象台统计,入汛以来,除6月上旬、7月上旬和7月下旬降水较常年持平或略偏少外,其他大部分时段均较常年偏多。据统计,今年夏季江苏省平均降水量731.2毫米,也就是说,夏天3个月的降雨量是前5个月的4倍多。
关键词二超多雨日
比常年同期
多下了半个月雨
今年本省淮河以南地区6月14日入梅(苏州、无锡6月10日入梅),梅期历时38天,为近12年以来梅雨期最长的一年。梅雨量显著偏多,淮河以南地区平均梅雨量470毫米,比常年梅雨量偏多1倍,仅次于1991年,为近60年来的第二多值。
其中7月11日以来,“二度梅”强势杀来。江苏出现了今年持续时间最长、降水强度最大、降水范围最广的暴雨天气过程。7月中旬全省降水量为141.6毫米,为1961年来同期第三多值。出梅之后才晴了没几天,8月中下旬全省出现了类似“倒黄梅”的天气背景。特别8月中旬天天有雨,全省降水量达116.9毫米,为1961年来同期最多。
今年夏季江苏省平均降水量731.2毫米,比常年同期(497.3毫米)偏多4.7成。全省夏季各站降水量为247.1毫米(灌云)~1243.6毫米(江阴),降水主要集中在江淮之间南部及苏南地区。与常年同期相比,淮北地区偏少1~4成,淮河以南地区普遍偏多,偏多2成~1.7倍。
雨日较常年异常偏多,为1961年来最多值。全省夏季平均雨日为50.1天,较常年同期偏多14.7天。
关键词三“看海”
南京一天
就泼下一个玄武湖
雨要么不下,要下就下暴雨,局地暴雨引发衍生灾害就是城市渍涝,本省淮河以南地区的城市频频“看海”。
据江苏省气象台统计,仅梅雨期,全省出现了7次强降水过程,淮河以南地区暴雨日数2~5天,比常年同期偏多1~4天,大丰、扬州、宜兴暴雨日数多达5天,为2000年以来同期最多。
其中7月,江苏分别在7月3~6日,7月11~20日,7月25日~28日出现了3次强降雨过程,其中以7月11~20日持续时间最长、范围最广、程度最强。江苏主降水带位于江淮之间及沿江地区,呈东北-西南向分布,多数台站累计降水量超200毫米,江淮之间东部超300毫米,共出现12个大暴雨站日,33个暴雨站日。其中,南京、扬州、大丰、海安、江阴、如皋、靖江等地出现暴雨到大暴雨天气,雨强大,雨势急,造成严重城市内涝。
6月25日南京出现了暴雨到大暴雨过程,暴雨主要集中在南京市区、江宁、浦口市区十余处路段形成积水,积水最深处达1米。7月18日,南京主城区再次出现暴雨到大暴雨过程,其中南京玄武湖18日15~16时1小时的降雨量达94.8毫米,强降水过程造成严重的交通堵塞,高速公路限行,多起航班延误。当天粗略算下来,南京各泵站大约排出了600多万立方米的水,相当于南京城下了一个多玄武湖的雨水。
关键词四“凉夏”
气温接近常年
三伏天特别凉爽
不少南京市民感到,今年夏天还没怎么热呢,就已经过去了。但是从气象部门的数据统计来看,今年江苏还不能算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凉夏”。
全省平均气温26.1℃,比常年同期(26.0℃)偏高0.1℃,其中各站平均气温为24.7℃(赣榆)~27.7℃(吴江)。与常年同期相比,除苏南东南部地区偏高0.5~1.2℃,其他大部分地区接近常年同期平均值。
那为什么大家普遍觉得今夏很凉快呢?根据省气候中心的统计,今夏江苏出现阶段性低温。特别是在三伏天里,南京出现连阴雨低温天气,会让人印象深刻。但是气温是有高有低,特别是7月22日之后,还出现了一段时间持续高温天气,将平均温度给“拉平”了。
全省夏天的极端最高气温为39.4℃,6月8日出现在徐州。而6月中旬和7月中旬、8月下旬气温较常年偏低,尤其是7月中旬气温为25.0℃,为近三十年来第二低值,仅高于1999年(24.6℃)。本报记者于丹丹
上方是清澈蓝天,下方是茫茫浮尘
南京城昨被盖了个“灰锅盖”
昨天是晴朗的一天,然而,本报摄影记者却在紫金山上捕捉到了奇怪的现象:高空被一条清晰的“分界线”划分成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分界线”之上是清澈蓝天,而“分界线”之下却是茫茫灰黑色一片,如同一个大大的灰锅盖,把南京城严严实实盖祝
早上8点分,南京城天气还不错,空气质量看上去也不错,应该能拍一幅天清气朗的图景。记者爬到通往紫金山天文台山腰的一处石台上,这里可以远眺整个南京城的美景,然而看到的却是非常震撼的场景:整个城市被分层了,城市的底层笼罩着一层灰黑色的雾霾,而雾霾以上的蓝天却碧空如洗,非常洁净。
仔细观察了一下,如果按照南京最高的紫峰大厦450米来推算,从紫峰大厦再向上200米左右的高度,才能不受这层灰黑色的雾霾影响,也就是说,笼罩在南京城的污染物达到了六七百米的高度。一位摄影师洪先生告诉记者,他清晨六点多就来到了紫金山上,原本感觉天气不错,想上山好好拍一下南京,谁知上了山后才发现,整个城市远远看上去雾蒙蒙的,空气一点都不透。本报记者宋峤文/摄
“灰锅盖”里藏着什么?
有“超细灰尘”、水汽等,浓度高了就形成“霾天”
晴朗的天气,为什么会出现上下不一致的景象呢?“这是‘灰锅盖’惹的祸。”南京理工大学的环境专家王毓秀教授解释道。南京城常常被一个约400米-600米高的“灰锅盖”笼罩着。它是由肉眼无法看到的“超细灰尘”等污染物与上空悬浮的水汽、尘埃结合而产生的。这些“灰锅盖”常年都有,在南京,秋冬季节相对多些。
王毓秀说,很多人还误认为那是“雾气”,其实并非如此。
400米高空最易出现“分界线”
王教授认为,这条“分界线”也应该有400-600米。而南京环境监测站的环保专家昨天也证实了这一说法,因为热空气上升,一般能达到400多米,所以“灰锅盖”一般就在400米上下浮动。
当然,“灰锅盖”不是纹丝不动的。“如果遇到大雾天气,‘锅盖’还会压得更低,整个城市看上去就像一个毛玻璃。”专家还说,每当遇到大风、强冷空气以及强降雨天气,南京就会出现湛蓝天空,这时“灰锅盖”的浓度会变低。
“超细灰尘”形成了灰锅盖
王教授说,出现这种“灰锅盖”是多种环境污染原因造成的,也是大家经常所提到的“霾天”。它与汽车排放尾气、空气中扬尘、秸秆燃烧都有关,这些污染会使得空气中形成一些肉眼看不到的“超细灰尘”,很多有害的有机化学成分就“躲藏”在这些细粒中,这也就导致能见度下降。如果这些灰尘的浓度高了,就成为所谓的霾。
另外南京三面环山,一面临水,就像是在一个大锅底里,空气对流条件总是很差。只有特殊的天气如大风大雨的“洗涤”,才会压制住肆虐的灰尘,否则一旦气温升高,加上道路上的降尘不断地被碾压,形成的“飘尘”就会悬浮在高空中,像个盖子一样。
其次,与特殊的气象条件也有关系。近期南京风力较小,高空向外扩散尚可,但近地面不行,有点潮湿的水汽又“锁”住了飘浮在空中的灰尘,因此市民视觉和呼吸的感觉都不太好。
“灰锅盖”能否消除呢?王教授说,“灰锅盖”现象并不只在南京城才有,国外也有很多城市都有,要在短期内消除这个“灰锅盖”有一定难度,关键还是要采取有力的环保措施。如,对汽车尾气的排放质量进行限制、多用清洁能源等。(王娟)
双休日南京无雨
本报讯这个双休日,全省大部分地区的天气还是不错的,明天南京的最高温度将跌至30℃以下。周一全省迎来降雨,秋天的脚步越来越近了。
昨天,南京早晚的温差已经达到了9℃,建议早出晚归的市民多穿件外套。中午紫外线照射比较强烈,户外活动时请适当防护。到了明天,南京上空云层加厚,天气转阴,最高温度将降至30℃以下。到了后天全省都将迎来一次降雨降温过程,一场秋雨一场寒,请大家根据天气变化及时添衣保暖。
9月也是各种疾病的多发季节。南京市疾控中心昨日发布本月传染病注意事项,提醒市民预防痢疾、霍乱等肠道传染并细菌性食物中毒和以蚊子为传播媒介的乙脑、疟疾等虫媒传染玻同时,随着各级学校的陆续开学,要重点提防红眼病等传染病的流行。丁昊于丹丹
丹丹说天气
近期南京天气:今天晴到多云,21℃~30℃;明天多云到阴,20℃~28℃;后天多云到阴有阵雨,20℃~27℃
今天(11/24日星期日) | 明天(11/25日星期一) | 后天(11/26日星期二) | 第四天(11/27日星期三) | 第五天(11/28日星期四) |
低温6℃~高温13℃ | 低温1℃~高温9℃ | 低温1℃~高温7℃ | 低温1℃~高温4℃ | 低温2℃~高温8℃ |
阴转小雨 <3级 |
中雨转晴 <3级 |
多云转晴 <3级 |
晴 <3级 |
晴 <3级 |
徐州天气资讯
热门城市天气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