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手机服务更方便
游客保障
网站导航
天气预报 > 许昌天气 > 许昌天气新闻
新闻内容

谱就壮美移民诗篇

2011-08-30 来源:许昌新网

  8月25日下午,河南省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第二批农村移民集中搬迁基本完成仪式在襄城县王洛镇张庄移民新村隆重举行,标志着我市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库区移民搬迁工作圆满完成。

  
 

  长葛市官亭乡下集移民新村内,学校老师正在组织学生报名。

  
 

  移民新村便民超市商品齐全。

  
 

  整齐漂亮的移民新村。

  8月25日16时,在喜庆的鞭炮声中,襄城县王洛镇张庄移民新村312户1192名移民全部搬进新居,河南省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第二批农村移民集中搬迁基本完成仪式在这里隆重举行,为我市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库区移民搬迁工作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至此,我市接收的丹江口库区移民共3702户16041人,经过为期三年的分批搬迁,已经全部迁至我市长葛市、许昌县、襄城县13个安置点,在许昌这块沃土上落地生根。

  岁月如歌,往事如昨。回想三年多的移民迁安历程,市南水北调办工作者们的眼睛湿润了,已深深爱上新家的移民们眼睛湿润了。盈盈泪光中,一幕幕感人的场景在眼前浮现:

  怎能忘,无论是炎炎夏日还是数九寒天,许昌市的各级领导无数次前往移民安置点调研指导工作,看望慰问移民代表,工地上、移民家中,处处留下了李亚、张国晖、许廷敏、熊广田等市领导亲切的音容;

  怎能忘,全市南水北调战线的同志们不怕苦、不怕累,晴天一身泥,雨天一身水,在移民新村建设战场上摸爬滚打,白小伙变成了“黑包公”,皱纹早现,华发早生;

  怎能忘,许昌市广大干部群众视移民如亲人,对他们关怀备至,嘘寒问暖……

  一点一滴,一幕一景,移民搬迁恰似一部雄浑壮美的史诗,以其感人至深、动人肺腑的旋律,在许昌、南阳之间激昂回响,在两地干部群众的心头久久荡漾。

  序曲:试点阶段的摸索前行

  2008年11月,省政府确定了十个试点移民村,位于我市许昌县榆林乡部队农场的姬家营移民新村位列其中,也是试点中三个特大型移民村之一,共接收淅川县滔河乡姬家营村320户1424名移民。

  这是我市移民搬迁安置工作的先锋之作,没有现成的经验和做法可借鉴,所有工作都要摸着石头过河。

  然而,世上最怕“认真”二字。市委、市政府和市南水北调办、许昌县以高度重视的姿态,以认真负责的态度,一个环节一个环节抓落实,一项工作一项工作抓到位,把移民迁安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市委、市政府成立了移民工作领导小组,市委常委会多次听取移民安置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市政府常务会议每次都对移民安置工作进行具体部署。市领导李亚、熊广田等多次到一线指导和检查工作,强调要全力建好移民新村,为移民群众今后的生产生活创造良好条件,使移民群众和当地的群众和睦相处、共同致富。市南水北调办指导许昌县移民建设指挥部,加强对移民安置工作的领导,保证移民安置工作顺利开展。

  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南水北调办和许昌县的积极努力下,姬家营试点移民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

  科学规划,努力建造丹江口库区移民一流新村。市南水北调办协同许昌县科学选址,选择土地肥沃、出行便利、周边环境良好的地点作为移民新村。科学建设,加高平整了移民新村村址,提前为移民新村新打深井一口,配置了无塔供水装置,铺设了供水管网,安装了变压器,架设了供电线路,硬化了新村内的主干道路,对试点新村附近两公里长的公路进行了绿化美化,建设了篮球场等娱乐健身设施。

  整合资源,加大移民新村建设投入力度。基于市南水北调办深入调研后提出的建议,市政府下发了《关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水库移民安置优惠政策的通知》等文件,把移民资金同新农村建设资金、乡村道路建设资金、各项强农惠农资金和城镇建设资金捆绑使用。

  强化监管,确保移民新村工程建设质量。百年大计,质量为本。为确保工程质量,分管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的副市长熊广田多次召集市南水北调办和许昌县相关工作者座谈交流,并深入工程建设现场督导,要求施工单位切实强化“四关一补”措施,把好材料进口关、专业监理关、群众监督关、领导审核关,对使用商品化优质混凝土进行补贴,有力保证了工程质量。

  以人为本,实现移民安置工作和谐稳定。市南水北调办倾情动员,通过反复宣传国家有关政策,动员周边群众为南水北调工程建设作贡献,赢得了当地群众大力支持,没有发生影响、干扰施工的现象。真情问计,认真听取移民的意见和建议,引导移民群众严格执行国家政策,做到落实政策与尊重移民意愿并重。亲情关怀,给每户移民赠送大礼包,保证移民搬迁后的生活急需。

  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推动了我市试点移民工作顺利进行:2008年11月试点工作正式启动以来,12月10日即完成了移民对接工作,2009年2月10日完成了村址加高及“三通一平”,2010年2月26日举行了新村奠基仪式,7月21日举行了新村揭牌仪式,8月16日在全省率先实施搬迁,省委、省政府在姬家营村举行了隆重的搬迁启动仪式。

  高潮:大规模搬迁高歌猛进

  初战告捷。试点移民工作,成绩显著,但在探索中也遇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摸着石头”一路走来,市南水北调工作者在实践中总结出了经验及教训。

  “做好移民搬迁安置工作,领导重视是关键,加强沟通是前提,真情付出是基础,质量保障是根本。只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将心比心、以心换心,做到移民先移心、以情换真心,妥善化解各类矛盾问题,就能确保移民工作顺利推进。”在全市试点移民工作总结暨第一批移民动员会上,副市长熊广田的话掷地有声。

  擦了把脸上的汗水,市南水北调办工作者们迅速投入到第一批移民搬迁安置的“战役”之中。

  汲取了试点移民的经验教训,第一批移民搬迁安置工作进展顺利:全市第一批移民1095户4441人,分别安置在许昌县下寨移民新村337户1357人,襄城县上寨移民新村271户1091人,长葛市张营移民新村487户1993人。2009年10月,我市启动了第一批移民安置工作,2010年9月完成了搬迁任务。目前,各县(市)第一批移民房屋修缮基本结束,户口、党团、农村低保、新农合等手续基本办理完毕,生产用地划拨基本完成,过渡期生活补助费正按月发放。我市还先后举办各类培训班31期,培训1514人次,安排就业860人,目前各安置点移民群众情绪总体基本稳定。

  2010年6月,全市第二批移民工作启动。第二批移民2287户10176人,9个安置点。其中,长葛市520户2339人,规划2个安置点,分别是石固镇简营村和官亭乡下集村;许昌县696户3135人,规划2个安置点,分别是椹涧乡朱山村和蒋李集镇金营村;襄城县1071户4693人,规划5个安置点,分别是麦岭镇白亭东村、姜庄乡白亭西村、王洛镇张庄村、范湖乡陈家湾村、库庄镇黄桥村。2010年6月份移民工作全面启动以来,先后完成了新址征地、移民对接,三通一平、村址填筑,房屋、公益设施和公共基础建设等工作。在第二批移民搬迁工作中,各级党委、政府,市南水北调工作者和广大干部群众团结协作,夜以继日,连续作战,克服了种种困难,圆满完成了10176人的安置工作,实现了“平安、文明、和谐”搬迁和“不伤、不亡、不漏、不掉”一人,夺取了丹江口库区移民搬迁的全面胜利。目前,已搬迁移民总体上和谐稳定,正逐步融入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截至2011年8月25日,第二批移民搬迁工作全部完成。

  “第一、第二批移民共牵涉到12个安置点建设,其中,仅第二批移民就有9个安置点建设任务,工作重,难度大,情况复杂。但只要把握好了对接、建设、搬迁几个关键环节,移民迁安工作就能顺利进行。”面对繁重的工作形势,副市长熊广田在大会小会上一再强调。

  在移民安置的诸环节中,迁安双方的对接是最为关键的一环,对接成功就为以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对接不成功,出现反复,将可能一直陷入被动之中。为此,市南水北调办高度重视对接工作,协调各县(市)做了充分认真的准备,由分管领导带队多次前往迁出地,详细调查了解需要搬迁人员的基本情况、物资搬迁情况,与当地有关部门和移民迁安组织进行面对面沟通,就搬迁的有关具体事宜和淅川方面达成协议。同时,重点搞好移民身份核对,工作组深入移民村逐家逐户进行人口核实,核对后进行张榜公示,把问题和矛盾化解在当地,不留任何后遗症,为顺利搬迁奠定基矗

  移民新村建设时间节点是钢性的,只能提前,不能滞后。特别是第二批9个移民新村2287幢房屋建设,工程建设施工难度大、时间紧、要求严,可以说是工程浩大。为了保证任务如期完成,市南水北调办协调各县(市)根据时间节点要求,量化目标,倒排工期,制定总体工期控制计划和阶段工期控制计划,把进度要求具体落实到每一天、每一排房屋建设上,交叉作业,昼夜施工,加班加点,抢时间,抓进度,保证工期。同时,原则上要求移民新村建设工期控制计划要比省规定的节点提前20天,力求主动。在此基础上,坚持质量与进度并举,进度服从质量,建立和完善“政府监督、中介监理、企业自控、移民参与的”“四位一体”质量保障体系,业主、监理单位、质监部门对施工原料、施工工序、计量设施等严格把关,坚决避免在移民新村建设中出现质量问题。

  回首移民新村建设之路,是汗水铺就的克难攻坚之路:

  在移民新村建设中,各级党政领导和市南水北调办同志不论刮风下雨,还是白天黑夜,不间断地到工地指导工作,分管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的副市长熊广田自己都数不清到底往新村建设工地上跑了多少趟。

  今年4、5月份,各安置点新村建设进入高潮期,可就在这时,意外情况发生了:由于市场原因,建材价格飞涨,既定计划安排的建设资金根本无法满足工程建设需求。建筑材料供应不足,各安置点出现了工程进展缓慢甚至停工的现象。

  形势严峻,因腰椎间盘突出正在医院接受手术的市南水北调办主任张小保不顾伤痛,一瘸一拐地走出医院,带领市南水北调办调研组深入各工地调查研究,询问市场形势,了解具体问题。经过全面深入的调研,他们迅速拿出了应对措施,向省南水北调办和市委、市政府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向各县(市)提出了要求。对此,各级领导高度重视,调整了标准,强化了资金投入,迅速扭转了被动局面,保证了工程建设速度不减。

  刚刚松了口气,难题又接踵而至。今年6月初,由于麦收原因,不少农民工返乡收麦,繁忙的工地一下子安静下来。缺工少力,工程无法进行,怎么办?市南水北调办主任张小保连夜召集会议,集思广益,研究对策。经过商讨,最后拿出方案,在许昌及周边地区电视台打飞播,提高特殊时期的工资待遇,吸引工人。这一举措成效明显,工地上人力丰足起来,重新恢复了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

  由于措施得力、组织到位、对突发情况应对及时,我市各移民新村按时完成建设,为移民搬迁按时、顺利进行提供了保证。

  搬迁,是移民迁安工作中时间最近、强度最高的一个环节,是最能考验组织协调能力的一项工作。“移民搬迁工作任务重、责任大,稍有不慎,就会造成移民群众生命财产的不安全,影响移民搬迁大局的稳定。”按照副市长熊广田对移民搬迁工作的要求,市南水北调办协同相关县(市)将移民搬迁各个环节的工作做到了极致:

  加强领导,确保搬迁组织到位。成立了移民搬迁领导小组和机构,搞好统筹协调和监督指导,实行市级领导包县(市)制度、安全稳定责任追究制度、联络员制度。由市南水北调办牵头,各级各有关部门加强协作,密切配合,各负其责,各司其职,确保移民搬迁各个环节的工作领导有力、调度有效、安全有序地推进。深入宣传,积极宣传移民群众响应号召、主动搬迁的奉献精神,以及当地干群理解移民、帮助安迁的主人翁精神,形成了全社会关心、支持、服务移民搬迁的良好氛围。

  全面准备,确保搬迁有序运作。在市南水北调办指导下,我市分级分部门细化方案,制订了详细周密搬迁总体方案、搬迁运送方案、保障实施方案及突发应急预案。在搬迁前,各县(市)继续加强与迁出地的对接,认真研究,反复论证,进一步细化、完善搬迁方案,做到环环相扣、严丝合缝,切实可行。对搬迁启动时间、运送批次及数量、交通运送工具及数量、运送路线、交接地点、护送组织及职责、运送责任人等全面部署,周密安排,细化到户、到人、到车、到批、到时。调查摸底,提前对移民高龄老人、危重病人、临产孕妇、精神病人等特殊人群和军烈属、五保户、特困户等弱势群体进行登记造册,安排专车、专护人员实施搬迁。整治环境,组织帮扶力量彻底打扫好移民房屋,清理建筑垃圾,做好村容村貌整洁工作,达到移民搬来即能入住,营造优良环境。

  精心组织,确保搬迁万无一失。市南水北调办协调各县(市)做好安全审查,要求参与运输的客货车辆必须车况良好、证照齐全(行车证、营运证、车检证、交强险及司机的驾驶证等)。交通、交警部门于搬前十天对车辆进行复检,对符合条件的车辆现场拍照发放“特别准运证”。同时对司机进行搬迁业务培训,发放司机“特别驾驶证”,必须是持“特别驾驶证”的司机与“特别准运证”的车辆结合才能参与搬迁运输,两证缺一不可。各部门各司其职,公安部门负责搬运车队沿途的安全及突发事件的处理,抽调人员负责安置点安全保卫工作。卫生部门抽调经验丰富的医护人员跟随搬迁车队,护理危重病人员,施救临时发病人员,并在安置点设立临时救护站。搬迁中,有关市、县直单位及乡镇分管干部担任搬迁客车车长,负责和各方的联络及全车人员协调指挥,应急处理突发事件。移民部门负责制作乘车卡(乘车卡上标明所乘车号及本车工作人员姓名、单位、联系方式)发给每位移民,以便乘车和联络。气象部门搞好气象服务,严密监测搬迁期间的天气情况。乡镇人员负责后勤保障、环境卫生、沿途整治、现场服务等。做好应急处置,对各种困难和问题考虑在前、谋划在先,围绕道路运输、防暑降温、饮食卫生等重点环节,制订好应急处置预案,搞好应急演练,做到有备无患。

  以诚相待,确保移民搬迁愉快。按照副市长熊广田提出的“一对一帮扶、心贴心对接”的要求,市南水北调办指导各县(市)成立了帮扶工作队,县(市)直单位一把手担任帮扶队长,根据各移民村实际情况,抽调政治素质高、责任心强、基层工作经验丰富的干部任队员,帮助移民群众在思想、情绪、环境、生产和生活等方面尽快融入当地,并在移民搬迁后半年时间里,坚持做到人员不减、任务不变,切实帮助移民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化解矛盾、稳定一方。提前介入,帮扶工作队在移民搬迁前一周内进驻,为各帮扶对象整理房间,打扫卫生。统一采购生活大礼包,里边米、面、油、盐、酱、醋、蔬菜等生活用品俱全。热情服务,搬迁前一周内,各帮扶队队员坚持每天至少与帮扶对象电话联系一次,详细了解移民户的家庭情况,嘘寒问暖。在移民到达新村时,各帮扶队迅速引导,热情服务,使移民群众真正体验到了乔迁新家的喜悦。各县(市)专门编写、提前印制《新村移民生活服务指南》,发放给各家各户,为移民群众尽快适应新的生活环境创造条件。移民搬来后,及时到家中走访慰问,手把手教会安全使用有线电视和宽带接入方法、掌握安全用电常识等,解决他们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整个搬迁过程可以用滴水不漏来形容,我们充分感受到了许昌人民的细致和热情。”长葛市石固镇简营移民新村17岁的高中生简梦雨来到新家后,回想起整个搬迁过程就感慨不已。

  展望:让移民在许昌扎根致富

  “让移民‘搬得来’,只是成功迈出了移民搬迁安置工作的第一步;让移民稳得注能发展、可致富,是移民搬迁安置工作的最终目的。”深入移民村调研时,副市长熊广田不止一次地强调。

  为让移民稳得住,市南水北调办协同相关县(市)扎实帮扶,确保移民安心居祝落实政策,统一全市搬迁政策,严格按照上级“不突不破、不折不扣”的要求,将移民过渡期生活费、资金结算、手续办理、生产用地分配等政策及时落实到位。加强班子,帮助移民选齐配强村两委班子,让群众满意,并加强对移民村“两委”班子干部的教育和管理,增强村“两委”凝集力、战斗力,为移民村的顺利发展奠定良好组织基矗移民搬迁后,选派1名副科级干部担任移民村第一支部书记。搞好培训,利用各项政策扶持培训资金,有针对性地开展好移民群众就业技能培训和种植养殖方面的科技培训,提高移民群众的增收致富技能。安排就业,对外出打工的移民,及时提供就业岗位和劳务信息,有计划地组织移民进厂务工,让移民有活干,有钱赚,得实惠。做好扶持,尽快帮助移民解决生产生活问题,积极帮助移民和移民村兴办种养加工项目,加快生产发展,开拓创收渠道,增加移民收入,不断提高移民的生产生活水平,确保移民“搬得出、稳得注快发展、能致富”。

  与此同时,市南水北调办和相关县(市)一道,积极做好信访稳定工作。移民搬迁后,市南水北调工作者牢固树立移民工作无小事的思想,采取切实措施,做好稳控工作。县、乡两级政府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深入细致地做好移民信访稳定工作。健全联合接访机制,落实应急预案,同时建立了专门的移民信访接待室,切实做到事事有人管、件件有人抓,及时将矛盾和问题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对于移民反映的问题,每件都认真调查研究,妥善处理,进行耐心细致的教育和说服工作,防止简单化。做好移民群众的政策宣传和思想教育工作,对可能引发重大矛盾纠纷和群体性事件的苗头早排查、早预防,积极消化不稳定因素,及时帮助移民解决好生产生活困难和问题,把矛盾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确保了社会大局稳定。

  为让移民能发展、可致富,市南水北调办指导各县(区)重点谋划、全力推进后期扶持工作。为促进移民村经济快速发展,重点谋划和推进了已搬迁移民村后期扶持建设项目:

  长葛市规划了陶瓷工业园和种养殖示范项目,其中,由河南众品食业股份有限公司和河南新大牧业有限公司合作的新大祖代种猪示范场建设项目已经奠基,项目建设投产后,存栏祖代种猪5000头,年可提供高品质二元种猪3万头;

  襄城县规划了奶牛养殖、综合养鱼和蔬菜大棚三个后期扶持项目,该村移民自办的塑料厂已经开工,四个项目计划投资1965万元,年产值约1174万元;

  许昌县移民村后期扶持项目建设稳步推进,目前,姬家营试点村占地45亩总投资160万元的大型养奶牛场和占地38.07亩总投资154万元的大型养猪场正在加紧推进,目前奶牛场建成并投入使用,存栏已达100多头。同时,又新引进一个投资400万元的编织袋厂和一个投资800万元的化纤厂,真正实现了移民群众搬得来、稳得注能发展、可致富。第一批移民村规划的其他食用菌、养羊尝养猪场项目正在积极运作中。

  “丹江口库区移民搬迁任务的圆满完成,预示着下一步移民后期帮扶工作任务更加繁重、要求更高。”市南水北调办主任张小保表示,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搬得出、稳得注能发展、可致富”的要求,我市将迅速开展移民搬迁后的各项后续帮扶工作,迅速落实临时生活保障措施和“一对一”帮扶制度,帮助解决移民搬迁后遇到的有关问题,千方百计帮助移民群众创业就业、安居乐业,确保优惠政策不变、经济收入不减、生活水平不降,让移民在许昌扎根致富。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我市移民搬迁工作已经完美谢幕,后续帮扶工作却依然任重道远。相信在下一步的帮扶工作中,这首壮美的移民史诗必将被演绎得更加宏伟壮丽!
今天(11/24日星期日) 明天(11/25日星期一) 后天(11/26日星期二) 第四天(11/27日星期三) 第五天(11/28日星期四)
小雨 小雨 多云 晴 多云 晴 晴 晴 晴 晴
低温6℃~高温10℃ 低温-1℃~高温12℃ 低温-1℃~高温9℃ 低温0℃~高温8℃ 低温2℃~高温11℃
小雨
<3级
多云转晴
3-4级
多云转晴
<3级

3-4级

3-4级转<3级
许昌天气资讯
热门城市天气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