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手机服务更方便
游客保障
网站导航
天气预报 > 新乡天气 > 新乡天气新闻
新闻内容

新乡市渔业“十一五”发展规划

2007-01-13 来源:中国食品产业网

1、地理环境和水文气象< br> 新乡市地处河南省北部, 豫北平原南端,南临黄河, 北依太行, 交通便利, 新焦、新荷铁路呈十字交叉, 106、107国道, 京珠高速公路贯穿南北。辖二市( 卫辉市、辉县市) 、四区( 卫滨区、红旗区、牧野区、凤泉区) 、六县( 新乡县、获嘉县、长垣县、封丘县、延津县、原阳县) ,153个乡镇, 3574个行政村, 区域总面积8169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38.77万公倾。新乡市位于东径113°23, —114°59, ,北纬34°53,- 35°50, ,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 降水集中, 雨热同季, 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多雨, 秋季天高气爽, 冬季寒冷少雨霜, 全年无霜期205天, 平均气温14℃, 年降雨573.4毫米, 年日照时数2323.9小时, 全年宜鱼生长天数200-210天。< br> 2、水域资源及其利用情况< br> (1 )河流: 境内河系分属海河、黄河两大流域, 两大流域面积各半。境内黄河长167公里, 引黄灌区250万亩, 卫河与共产主义渠在我市为海河流域的主要排洪河道。由于历史原因, 黄河多次泛滥和改道, 在我市黄河流域留下低洼浅滩及盐碱地约40多万亩,其中常年积水适宜发展渔业生产的有10余万亩, 主要分布在卫辉市、延津县的大沙河和原阳、封丘、长垣天然文岩渠一带及沿黄背河洼地。< br> (2 )湖泊: 市境内有湖泊2个, 分别为卫辉市城湖和封丘县青龙湖。卫辉市城湖面积为450亩, 养殖方式为粗放粗养。封丘县青龙湖, 水面1200亩, 水深0.5- 2.5米, 水质优良, 无污染, 适宜水产养殖。< br> (3 )水库: 我市共有中小型水库23座, 总库容19905万立方米, 已进行水产养殖的水库的有9座, 面积为341公顷, 分别为卫辉市的塔岗水库、狮豹头水库、正面水库、香泉水库,辉县市的石门水库、宝泉水库、陈家院水库、三郊口水库、柿园水库。水库养殖面积占全市水面养殖面积的10.9%。< br> (4 )池塘: 池塘养殖为我市主要水产养殖方式, 全市共有池塘养殖面积2635.37公倾, 占总养殖面积84%< br> (5 )稻田: 全市有稻田种植面积70万亩, 主要集中在沿黄原阳、封丘、长垣三县堤北区域和新乡县、获嘉县境内, 稻田资源尚未被开发利用于水产养殖。< br> 3、渔业生产情况< br> (1 )捕捞渔业。捕捞渔业主要为沿黄长垣县、原阳县的黄河捕捞, 主要作业方法为小型非机动渔船捕捞, 渔获品种主要为黄河鲤鱼、鲫鱼、鲶鱼及野生杂鱼, 2000年捕捞产量1295吨, 2004年捕捞产量839吨, 逐年递减。< br> (2 )水产养殖业。养殖品种除草、鲢、鳙、鲤、鲫、鲂等常规品种外, 还有青鱼、罗非鱼、甲鱼、河蟹、斑点叉尾鮰、乌鳢、南美白对虾等名优品种。养殖方式主要为池塘集约化养殖, 最高3吨/亩, 平均单产469公斤/亩, 在全省属中上等水平。水产养殖模式已由单一模式向鱼鳖混养、鱼鸭混养、莲鱼共养、水库散养、水库网箱养殖等多元化养殖方式发展, 全市水产逐渐从数量型向市场效益型转变。< br> (3 )水产品加工业。已打造出“大北农”、“通威”等知名水产饲料品牌, 年产量10.2万吨, 产值16610万元, 增加值2965.5万元。鱼用药物生产主要有新乡市康大消毒剂公司的系列消毒剂, 年产值达500万元,增加值达150万元。< br> (4 )休闲渔业。共有休闲垂钓点22个。其中,规模较大的有蓝静湖渡假村、青青生态渡假村等。观赏鱼主要以锦鲤、彩鲫、金鱼、热带鱼为主, 名贵品种较少。< br> 4、渔业组织。2004年全市渔业人口4053人, 渔业劳动力2290人。行业协会有新乡市水产协会, 现有会员85名。全市水产养殖主要集中在延津县及沿黄三县, 延津县2005年被确定为河南省渔业重点县。< br> (二) 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br> 2000年—2004年, 新乡市水产品产量由 16392吨增加到19703吨, 年增4.7%, 渔业总产值由12172万元增加到13683 万元, 年增3.0 %; 渔业增加值由8384万元增加到9443万元, 年平均增长率3.0%, 养殖面积4.7万亩, 基本持平。< br> 人均水产品占有量由2000年的3.03公斤上升到2004年3.53公斤, 年增3.1%; 渔民人均纯收入由2000年1562元上升到2004年3367元; 2004年, 渔用饲料年产量达10.2万吨;水产良种覆盖率达45%。< br> (三) 十五”期间我市渔业发展取得的成效 1、抓住政策机遇, 转变渔业发展理念< br> “十五”期间, 中央和省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和水产的扶持政策, 特别是2004年、2005年两个中央1号文件和2004年《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水产业的意见》( 豫政( [2004] 74号) ,为我市水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的外部环境, 调动了广大渔民的生产积极性, 我们紧紧抓住政策机遇, 转变观念,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 以科技为手段, 以高产、高效、安全、可持续发展为原则,全面推进我市渔业生产向科学化, 效益化方向迈进。 2、建好渔业支撑体系< br> 随着省级水产管理职能的转移, 我市2002年下发新政办[ 2002]93号《关于印发新乡市农业局职能配置、审批项目, 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 水产职能划归农业部门, 市农业局设置水产渔政科, 负责全市渔业管理和渔政监督管理。2004年6月, 原市水利局水产技术推广站、水产试验场整体移交市农业局, 市级渔业支撑体系配套完善。县级水产机构配置中, 通过两年来的工作, 目前, 全市12个县( 市) 区, 除延津县水产局仍保留在水利局外, 其余11个县( 市) 区水产管理职能均已划归农业部门, 设置机构,配备了专职或兼职人员。为稳固渔业支撑体系, 把渔业政策、实用技术、市场信息辐射到渔户, 2005年4月, 成立了新乡市水产协会, 架起了渔民与市场的桥梁与纽带。< br> 3、加大渔业科技推广力度。< br> 自1990年以来, 充分发挥水产新技术、新成果、新品种的示范推广职能, 先后承担了《池塘养鲤高产技术》、《淡水池塘80:20养鱼技术》、《宜渔国土资源开发利用技术》等10余项省部级、市级项目。先后引进了南美白对虾、淇河鲫鱼、鲟鱼、中华绒螯蟹等水产养殖新品种, 同时, 对池沼公鱼进行保护增殖。充分发挥公益性职能, 自2002年以来开展水产病害测报, 已发展到1560亩, 10余个测报品种, 使水产养殖病害向测预报方向发展, 减少鱼病发生造成的损失。< br> 4、提高产品质量, 启动无公害水产工作< br> 随着渔业生产的快速发展, 水产品质量问题愈来愈受到关注。2003年, 我们启动了全市无公害水产品工作, 完成了原阳县农牧场渔场、获嘉县园艺场渔场无公害水产品生产基地认定工作, 并获得省级颁发的证书, 成为河南省无公害水产品生产基地。2004年, 组织了卫辉市庸城渔业科技有限公司225亩中华鳖无公害水产品基地申报工作, 我们还转发了农业部《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规定》, 规范养殖单位和个人依法生产的行为, 并且组织人员参加新乡市无公害农产品技术培训班, 为今后无公害水产品基地认定及产品认证工作奠定了基础。< br> 5、依法治渔, 强化渔政监督管理< br> 一是在全市渔业系统开展《渔业法》及相关法律知识的培训。随着水产职能的移交, 各地渔政管理机构和人员有了较大变动, 亟待专业培训。2003年9月、2004年10月我市举办了两期渔业行政执法培训班, 由省渔政监督管理局人员对市县两级49名从事渔政管理工作的同志进行了培训, 持证上岗, 加强了我市渔政执法队伍建设。二是推行水域滩涂养殖证制度。我们结合新乡实际, 对水域滩涂养殖证确立了先易后难、先点后面的原则, 逐步发放, 并将之与水产项目立项、无公害水产品生产基地认定工作挂钩, 全市第一期养殖证已在延津县、原阳县、获嘉县、牧野区开始发放。三是保护渔业生态环境, 加强渔业资源管理,保护渔农民利益, 仅2004年就查处渔事案件25起, 调查处理渔业污染事故5起。< br> (四) 存在问题< br> 近年来, 我市渔业有了长足进展, 养殖技术明显提高, 水产品产量和单产持续稳步增长, 水产第二、三产业由无到有, 水产品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但是, 还存在许多制约水产业发展的问题:< br> 1、水产业发展的总体性思路系统性不强。没有把水产业作为调整农业结构和促进农民增收中优势产业来抓, 对水产业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水产业在发展农村经济中的巨大潜力还远远未发挥出来。从上至下未建立渔业生产发展专项基金, 各级扶持性保护性投入严重不足。水产养殖水域规划和管理问题日渐突出, 相互之间没有很好协调发展, 制约了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br> 2、 渔业综合实力不强, 总体生产能力较低。“十五”期间全市渔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一直在1%左右徘徊, 渔业总体生产能力没有得到较好的发挥。一是受自然条件制约, 渔业资源开发力度趋缓; 二是科学养殖技术没有很好普及, 粗放养殖仍然存在, 鱼病防治能力差; 三是渔业基础设施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弱; 四是养殖品种中名特优特别是名贵品种比例偏低, 优质品种没有形成产量优势, 影响到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br> 3、渔业结构调整步伐缓慢。养殖模式单一, 仍以池塘养殖为主。缺乏对水产养殖发展统一规划和优良品种的推广、指导, 尤其是市场前景好的新品种的推广应用。传统养殖品种生产过剩, 大路产品滞销, 经受不起市场的冲击和价格的竞争。< br> 4、渔业技术推广体系薄弱, 行业管理和服务有待加强。由于水产职能的移交, 技术推广体系受到很大冲击。目前, 全市12个县( 市) 区中只有1个水产技术推广站, 乡( 镇) 没有水产技术推广机构,职能移交后, 乡镇无站经费无保证, “三定”方案不能落实, 基层水产技术推广网络出现断层。现有专业人员少, 业务素质亟待提高, 为基层服务过程中出现棚架。同时, 全市没有一个上规模的水产加工企业、水产品批发市场和完善的鱼病防治体系, 严重制约了水产业的快速发展。< br> 5、水域污染对水产业发展的影响。全市84.6%的河流污染达到四、五级, 水污染严重, 鱼虾生长繁殖和水生野生动物栖息场所被严重破坏, 水生动植物灭绝。由于河流污染是一项系统工程, 虽然采取许多措施, 但收效甚微。同时, 近几年一味追求高产, 造成池塘水体污染, 病害频现, 加上生产中滥用药物,使养殖水体自净能力低, 制约了水产业的健康发展。 二、“十一五”渔业发展规划的总体设想和思路 (一) 指导思想< br>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市渔业发展全局, 贯彻落实《渔业法》及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水产业的意见》, 依法治渔, 以市场为导向, 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逐步建立苗种繁育体系; 抓好渔业重点县; 提高水库渔业生产能力; 搞好沿黄三县背河洼地渔业综合开发; 依靠科技, 增强服务; 实现四个发展( 发展特色渔业, 发展无公害渔业, 发展近郊休闲渔业, 发展水产品加工及流通) 。 (二) 基本原则< br> 1、稳定政策, 强化管理, 依靠科技, 完善服务,增加投入。< br> 2、因地制宜, 调整结构, 在集约化、规模化渔业上下工夫, 在现有养殖水面改造挖潜的基础上, 加快宜渔资源的开发利用步伐,大力发展稻田养鱼、大水面养殖。提高名特优水产品的比例。< br> 3、以渔为主, 多种经营, 综合利用, 全面发展。搞活水产品加工和流通, 立足渔业, 带动二、三产业发展, 走产供销一体化, 贸工渔相结合的路, 促进传统渔业向现代渔业迈进。< br> (三) 规划目标< br> -- -- -- 水产品总产量:< br> “十一五”末, 全市水产品总产量达到39550吨, (其中: 养殖产量38650吨, 捕捞产量900吨) ;2020年达到134000万吨( 其中养殖产量133000吨, 捕捞产量1000吨) ;年平均增长率13%。( 见附件1 )< br> -- -- -- 渔业总产值:< br> “十一五”末, 全市渔业总产值达到5.5亿元; 2020年达到21.4亿元;年平均增长率19.5%( 见附件1 )。< br> -- -- -- 渔民人均纯收入; <br> “十一五”末, 全市渔民人均纯收入4500元; 2020年达到9800元; 年平均增长率8%( 见附件1 )。< br> -- -- -- 人均水产品占有量; “十一五”末, 全市人均水产品占有量6.9公斤; 2020年达到22.1公斤; 年平均增长率12.4%( 见附件1 )。< br> -- -- -- 水产品加工量; “十一五”末, 全市水产品加工率达到5%; 2020年达到10%。( 见附件1 )。< br> ---- -- 水产品出口量< br> “十一五”末, 全市水产品出口贸易额达到20万美元;2020年达到125万美元。( 见附件1 )。< br> -- -- -- 名、特、优水产品产量; “十一五”末, 全市名、特、优水产品产量占养殖总产量的65%, 达25000吨; 2020年占养殖总产量的85%, 达113000吨。 ---- -- 水产良种覆盖率。< br> “十一五”末, 全市水产良种覆盖率达到75%; 2020年达到95%, 年平均增长率4.4%( 见附件1 )。< br> (四) 发展重点< br> 1、实施“沿黄农业生态工程”, 进行洼涝地综合治理。沿黄原阳、封丘、长垣三县背河洼地数量多、规模大, 水源丰富, 饵料充足。以沿黄乡镇为单元, 根据沿黄洼涝地治理的实践, 把渔业工程和农业生态措施相结合, 解决水的平衡问题, 达到最佳的平衡点, 把雨水、地表水、地下水作为一个整体, 实现池上农作、经作、过腹还田、地中养鱼、塘泥肥田的生态、和谐、共生、互促。达到既治理洼涝, 增加了精池塘,又增加旱涝保收田面积。< br> 2、建设黄河故道区水产养殖板块。延津、卫辉交界的黄河故道大沙河流域面积25万亩, 宜渔资源丰富, 水质优良、已养水面1.2万亩, 另有8万亩中低产田, 可通过挖塘抬田进行改造, 发展潜力很大。“十一五”期间, 抓住大沙河流域的水产养殖优势, 采取项目支持和社会筹资的办法, 依托技术推广, 对现有养殖水面的生产潜力进行挖掘,开挖新塘, 提高产量, 增加效益, 建成黄河故道万亩水产养殖板块, 形成整体优势, 提高竞争能力, 带动全市水产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 br> 3、建设以“生态稻区”为主要目标的“稻鱼共生区”。我市稻区主要集中在原阳、封丘、长垣、获嘉、新乡县等地, 面积70万亩, 水质优良。目前养鱼面积仅有10多公顷, 利用率低。“十一五”期间, 加大资金、技术投入, 利用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条件, 大力发展稻田养殖, 搞好“千斤稻百斤鱼”的规范化“稻鱼共生”工程示范。实现生物治虫、生物增肥, 水稻增产, 加上鱼获物使农民实现增收。向稻田养鱼、稻田养泥鳅、河蟹、黄鳝等品种的养殖方向发展, 争取推广养殖面积10万亩, 达到生态环保和经济效益的双重功效。< br> 4、开发水库渔业, 确立优势品种。新乡水库资源分布在辉县市和卫辉市, 中小型水库23座, 总蓄水量1.9亿立方米, 水库渔业尚未充分利用。目前适宜水库发展且经济效益高的池沼公鱼规模小产量低。“十一五”期间,充分利用池沼公鱼移植、增殖技术, 加大人工繁殖工作, 扩展移植面积, 打造新乡优势品种和优势品牌, 实现池沼公鱼的规模化生产, 增加产量, 达到规模效益, 争取达到年产量15吨。同时塔岗鲫鱼做为我市的特有优良品种, 也是我市的特色水产品, 进一步做好其生物特性研究, 利用现代育种技术, 扩大种群,形成规模, 使这一优良品种得到保护, 提高水库养殖效益。< br> 5、调整养殖结构, 发展无公害名特优水产品。“十一五”期间, 在巩固传统养殖品种的同时, 充分利用新乡沿黄的优势, 以市场为导向, 调整养殖结构, 有计划地开发黄河鲤鱼、鲶鱼、泥鳅、甲鱼以及塔岗鲫鱼、团头鲂、美国鮰鱼、鲈鱼、罗非鱼等品种。加快建立符合我市实际的水产品质量安全体系,以原阳县农牧场和获嘉县园艺场无公害水产品基地为龙头, 大力发展无公害水产品生产, 从养殖模式、水域选择、鱼种培育、饲料肥料等方面, 严格把关。采取水产环境监测、质量检测和技术推广“三合一”相结合的方式, 逐步建成功能完善的市级水产品质量检测机构。走产地认定、产品认证及水域环境认证之路, 争取无公害水产品在水产品的比重达到50%, 打造品牌, 提高水产品的竞争力。< br> 6、建成水产苗种繁育体系。紧紧抓住国家以名、优品种和地方特色品种为主的良种投资政策和国家良种项目二期工程确定的规模, 积极申报科研项目和水产苗种场改建、扩建项目, 争取国家投资,把新乡市水产试验场、延津县水产苗种场建设成豫北地区规模较大的水产苗种繁育基地, 同时在有条件的县, 建设县级苗种繁育场。形成市、县两级苗种繁育覆盖体系, 通过努力, 2010年, 全市水产良种覆盖率达到75%以上。< br> 7、加快发展水产品加工业。由于传统的生活习惯, 我市的水产品大多是活销或鲜销, 加工品很少。“十一五”期间, 抓住大宗水产品相对过剩,价格低的特点, 大力发展水产品初加工和二、三、四级精深加工, 开展水产熟食品、半成品和小风味食品加工, 发展科技含量高的休闲水产食品和快餐食品, 开发保健品和功能性水产食品, 满足消费者对水产加工品不同层次的需求,提高水产品的综合利用效率, 加快发展步伐, 提高产品附加值, 同时加强软、硬件建设, 走无公害水产品加工之路。争取建设2-3个产品加工生产基地,开发新乡的拳头产品, 提高市场竞争力。< br> 8、提高休闲渔业品位。“十一五”期间, 抓住新乡丰富的旅游资源, 积极探索“鱼文化”与人文景观文化的和谐、共生和互补。通过资源优化配置, 调整产业结构, 把旅游观光与现代渔业有机结合起来, 实现一、二、三产业互动, 从而创造出较高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新型产业。一是重点开发以获嘉县静蓝湖渡假村为代表的集垂钓、餐饮、洗浴、住宿、水上娱乐为一体的休闲渔业基地。二是提高市郊渔户“农家乐”服务意识、服务功能。三是吸引社会资金发展功能齐全的休闲渔业园林景区、生态园、休闲农庄, 重点利用封丘县青龙湖、卫辉市城湖、辉县市宝泉水库、石门水库等资源优势, 发展休闲渔业。 9、加大渔业科技推广力度。一是加强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十一五”期间, 逐步设立县、乡水产技术推广机构, 认真落实基层水产技术推广体系“三定”方案, 提高科技人员素质, 加大渔业生产者科技培训力度, 加强名、优、特品种养殖和鱼病综合防治技术推广, 加强渔业病害测报体系建设,增加新乡市水产业的科技含量。二是实施科教兴渔战略。充分利用河南师范大学水产学院的科技优势, 走产、学、研一体化道路, 组织科研单位、高等院校的科技人员, 多专业、多学科联合进行新乡市渔业资源的开发、渔业水域环境保护的技术攻关及重大科技项目的研究。< br> 10、加强渔政执法体系建设。“十一五”期间, 重点加强市、县两级渔政执法体系建设和市级渔业船舶检验监督管理机构建设, 加强渔政人员思想政治、政策法律培训,建设高素质的渔政执法队伍。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船舶管理条例》有关规定, 加强渔业资源保护、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和渔业船舶的安全生产管理。加大《水域滩涂养殖使用证》发放力度。 三、实施“十一五”渔业发展规划的保障措施< br> (一) 政策扶持,营造良好环境< br> 一系列渔业发展的优惠政策是“十一五”规划的基本保障。“十一五”期间, 紧紧抓住中央两个“一号文件”关于农民增收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政策机遇, 以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水产业的意见》为指南, 将之细化分解, 学习好贯彻好, 切实落到实处。针对水产“十一五”发展总体设想、思路、目标任务和水产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积极调查研究, 完善水产业发展中宜渔资源开发、生态稻鱼共生区、苗种繁育、科技推广、水产品加工及城郊休闲渔业政策, 充分发挥组织和管理职能,积极引导和帮助群众大力发展渔业经济, 为水产业发展营造出良好的环境。 (二) 科技兴渔, 推进渔业科技进程< br> 依靠科技进步提高渔业整体水平是今后渔业的发展方向。要推进渔业科技推广体制改革, 稳定科技队伍, 真正把水产技术推广工作纳入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重点解决县、乡(镇) 水产技术推广体系和机构不健全、经费和设施短缺、技术人员比例失衡等问题, 抓住近期国务院将下发的《关于深化改革, 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意见》机遇, 开展技物结合, 技贸集合、大面积推广一批精养高产技术,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积极开发渔业职业技术教育和对渔民的培训,培训各类渔业专门人才, 提高渔业劳动者的素质。< br> (三) 项目支撑,拓宽融资渠道, 加大资金投入< br> 渔业项目建设是当地渔业生产的重要支撑, “十一五”期间, 重点对纳入规划的水产项目筛选、申报, 加大对全省渔业重点县—延津县的支持力度, 加快其发展步伐, 使其尽快成为渔业大县、渔业强县, 成为全省渔业的先进县、示范县、领头羊。同时加大对我市沿黄原阳县、封丘县、长垣县项目扶持力度, 充分开发其增产潜力。<br> 要引导社会各方面力量, 多渠道筹集资金, 在全市“十一五”渔业规划的基础上, 确定扶持重点, 在财政投入、基本建设投资、农业结构调整、农业综合开发、“菜蓝子”工程等支农资金中加大用于发展水产业的比例。< br> 积极争取金融部门逐年增加对水产业的贷款支持, 鼓励支持水产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 -- 水产协会。鼓励和吸收社会闲散资金支持水产发展。< br> (四) 依法治渔, 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 br> 深入贯彻落实《渔业法》、《水污染防治法》、《水生野生动物保护条例》、《渔业船舶检验条例》等渔业法律法规。“十一五”期间, 制订新乡市水产苗种管理办法, 加强对市级水产良种场、苗种场的管理。加大对全市渔业资源的保护力度, 加强渔业水域的执法管理, 集中力量打击电、毒、炸、偷等严重破坏水资源的违法行为。合理开发沿黄区域背河洼地、黄河故道区、水库及大水面宜渔资源, 正确处理好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关系, 同时有序发放水域滩涂养殖证, 确保渔农权益, 确保资源和环境合理利用。< br> 加大对渔业安全生产的管理力度, 根据河南省机构编制委员会豫编[ 2005] 5号中水上交通安全监管职责分工, 加大对全市渔船及渔港水域安全监管, 依法规范渔业船舶管理。< br> (五) 加强领导, 促进渔业快速发展< br> 水产业目前还是弱质产业, 个体经营多, 规模小、散、乱, “十一五”期间, 要以规划为指导, 切实加强对水产业的领导, 把水产业作为增加农民收入、农村奔小康的一个重要产业来抓, 采取有力措施, 加快水产业发展步伐。同时巩固和强化渔业队伍建设, 尽快打破目前水产队伍不适应新时期渔业经济快速发展的现状,积极按照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水产业的意见》精神, 理顺县( 市)区水产管理机构。争取成立渔业船舶检验机构, 增加编制, 充实人员。加强渔政队伍建设, 逐步纳入公务员序列管理。加强水产技术推广队伍建设, 使其履行好渔业病害的测报、防治等公益性职能。
今天(12/13日星期五) 明天(12/14日星期六) 后天(12/15日星期日) 第四天(12/16日星期一) 第五天(12/17日星期二)
多云 阴 晴 晴 晴 晴 晴 多云 多云 晴
低温-5℃~高温6℃ 低温-2℃~高温7℃ 低温-4℃~高温9℃ 低温-3℃~高温8℃ 低温-4℃~高温7℃
多云转阴
<3级

<3级

<3级
晴转多云
<3级
多云转晴
<3级
新乡天气资讯
热门城市天气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