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手机服务更方便
游客保障
网站导航
天气预报 > 吐鲁番天气 > 吐鲁番天气新闻
新闻内容

新疆八十五部珍贵古籍有望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2011-03-02 来源:新华网

  编者:十二岁的大唐少年卜天寿抄书之余写了首打油诗希望老师给他放假,一千多年后,他的“墨宝”作为珍贵古籍展出,引发了同龄人的共鸣,也让大家看到中原文化在西域传播的兴盛。

  出土于吐鲁番的卜天寿抄本《论语·郑氏注》正在国家图书馆展出,而它只是新中国成立来首次在京举办“西域遗珍——新疆历史文献暨古籍保护成果展”的320余件展品之一。这个囊括了20余种文字的展览,系统反映了新疆多民族、多语言、多文化、多宗教以及历史悠久的鲜明特点。

  而这不过是新疆庞大古籍家族中一部分成员的集中亮相。新疆古籍普查工作自今年开始实施,并计划于5年内摸清古籍家底。

  


  近日,读者在国家图书馆观看“西域遗珍——新疆历史文献暨古籍保护成果展”。(国新提供)

  入选现代秘书教科书的唐代公文《郭毡丑告身》有望跻身“国宝”。

  3月2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厅社会文化处了解到,包括《郭毡丑告身》在内的85部新疆珍贵古籍将参加本批评眩

  自治区文化厅社会文化处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些古籍是专家从全疆各地申报的近120部古籍中评选出的,共含8种文字,其中汉文18部,察合台文50部,波斯文6部,蒙文4部,阿拉伯文2部,藏蒙合璧2部,回鹘、满文、藏文各1部。

  这名负责人表示,本批申报古籍的数量和文种均为历年之最,少数民族古籍申报尤为踊跃,其中《格萨尔王传》、《江格尔击败残暴古日古木之章》等难得一见。

  据了解,汉文古籍一般指的是1911年以前出版的书籍,包括抄本、刻本。少数民族古籍为1949年以前成书并已流传使用的民文书籍。截至目前,新疆共有64部古籍入讯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逾50万册古籍亟待保护

  在新疆历史文献暨古籍保护成果展上有这样一个场景:山崖上凿着石窟,旁边是倾圮的佛塔,还有千年古城的断壁残垣,而远处是如铁铸般的火焰山,很多珍贵的古籍就深藏于这些“天然博物馆”内。

  卜天寿的抄本就是其中之一:“今日书写了,先生莫咸池(嫌迟)。明朝是贾(假)日,早放学生归”,一个下笔有错字、还净盼着放假的小学生形象跃然纸上,令人忍俊不禁。

  而西晋元康六年(二九六)写本《诸佛要集经》,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有明确纪年的纸本文献;9世纪前写本焉耆-龟兹文讲唱文学作品《弥勒会见记》,被称为中国最早的戏剧……

  这些珍贵古籍或是当年从中原辗转流传下来,或是当时西域人学习汉字后写成,千百年后,它们在新疆各地被发现,其文化价值不仅仅在于为中华文化保留了珍贵典籍,弥补了现存遗藏的不足,也充分证明了西域和内地之间自古以来文化交融,联系密切。

  新疆素有“语言文字博物馆”的美誉,是我国保存古籍文种最多的省区。考古发现记载有19种语言、28种文字,这些语言文字成为打开许多历史、宗教和文化之门的钥匙。

  古籍是新疆历史文化和这些语言文字的重要载体。目前已知的汉文古籍超过50万册(件),少数民族古籍2万多册(件),西域文书2万多册(件)。自治区文化厅社会文化处相关负责人介绍,由于古籍整理、修复人才匮乏,新疆大部分古籍仍“养在深闺人未识”。

  古籍存放对温度和湿度要求较高,因此被业界称为“温室里的花朵”。根据国家出台的古籍保护标准,古籍库房必须保持恒温恒湿,室温必须保持在16℃至22℃的恒温,相对湿度45%~60%,然而由于资金短缺,新疆具备恒温、恒湿的藏储条件的古籍藏书机构不过两三家。

  令古籍保护工作者担忧的是,登记造册的古籍中,因自然和外界原因导致破损的超过三分之一。由于新疆的气候比较干燥,古籍的纸张达到一定年限,极易导致书页变脆,冷热不均的天气也会使古籍变形,加上书虫啃咬、保护手段和科技手段的匮乏,大部分古籍保护状况不容乐观。

  一些地方图书馆,夏天只能通过拖地或摆上几个大水桶,冬天不开暖气、人工增加房间内的湿度来延缓古籍的“衰老”,甚至“死亡”。
今天(12/13日星期五) 明天(12/14日星期六) 后天(12/15日星期日) 第四天(12/16日星期一) 第五天(12/17日星期二)
晴 晴 晴 晴 晴 晴 阴 晴 晴 晴
低温-10℃~高温-2℃ 低温-12℃~高温-2℃ 低温-13℃~高温-3℃ 低温-13℃~高温-3℃ 低温-9℃~高温0℃

<3级

<3级

<3级
阴转晴
<3级

<3级
吐鲁番天气资讯
热门城市天气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