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内容
――我国首个新农村水利扶贫试点、贵州铜仁模式调查(上)
2011-05-30 来源:搜狐网
新华社讯贵州省铜仁地区地处我国18个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之一的武陵山区腹地,是贵州欠发达、欠开发程度最深和最边缘的地区。2006年8月,水利部与贵州省把铜仁确定为我国第一个新农村水利扶贫试点。记者近日采访了解到,经过第一轮规划5年的实践,以解决工程性缺水为突破口,通过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建设、积极推进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铜仁初步建立起贫困地区支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水利工程体系和管理体系,昔日农民只能“望天收”的状况得到较好改善,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明显加快,水利扶贫在促进农民增收、产业结构调整、生态环境改善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扶贫试点掀起水利建设热潮
200多万人存在饮水不安全问题,150万亩耕地无水利设施依托,1/3的耕地因旱涝成灾……这是铜仁地区曾经面临的严峻现实。铜仁地区总人口415万人,28个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68.4%。全区人均占有水资源量3244立方米,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55%。但由于境内属喀斯特地貌,山高谷深,水低田高,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加上长期投入不足,水利设施脆弱,有水不能保、有水不能蓄,导致这一地区“十日无雨就旱,五日下雨就涝”,大部分山区群众耕作的是“望天田”,风调雨顺时还能基本解决吃饭问题,稍有旱情,贫困程度就加深。
2005年,“旱魔”再次席卷黔东,严重灾情激发了铜仁地区干部群众治旱的决心。当年11月,铜仁地委、行署提出“苦干十年,基本解决全区工程性缺水问题”,打响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兴水治旱战役。连续5个冬春,铜仁地区上百万干群和10多万民兵预备役人员奋战治旱一线,掀起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热潮。很多群众感叹,这种场面30多年没看到了。
大旱促大治。2006年8月,水利部与贵州省确定铜仁地区为新农村水利扶贫试点,这也是水利部在全国唯一实施的以地级行政区为单元的水利扶贫试点。水利扶贫试点围绕扶贫开发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两大主题,计划5年内投入资金31.24亿元实施水利基础建设,帮助铜仁解决因水致贫的问题,同时探索在贫困地区水利发展支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经验,为其他同类贫困地区提供借鉴。截至目前,已累计投资39.78亿元,是规划总投资31.24亿元的127%,启动实施了9大类项目。行署专员夏庆丰说,“这几年全区水利投入比新中国成立至水利扶贫前的总和还要多,水利建设项目之全、工程之多、规模之大在铜仁历史上前所未有。”
扶贫试点掀起建设高潮,干旱山区逐步“解渴”。据铜仁地区水务局统计,5年来,铜仁地区人均有效灌面从0.36亩提高到0.59亩,人均保灌面积从0.24亩提高到0.35亩,已解决114.23万人和362所中小学校饮水安全问题,超额完成人均有效灌面0.5亩、解决90万人饮水安全的计划任务。
干旱山区“十年九旱”成历史
印江县杉树乡对马村农民谭卓念拧开水龙头,看着清澈的自来水“哗哗”冲进水缸,高兴地对记者说:“从后山引来的泉水干净卫生,如今,我们喝的水就像城里人喝饮水机里的水一样。”杉树乡属典型的高山喀斯特地貌,水源极少,2007年以前,这个乡有14个贫困村,1.7万人饮水困难。杉树村老村主任陈德贵回忆说:“过去由于干旱少雨,我们要到十几里外去挑水。视水如油,一盆水要洗几个人的脸,洗过脸的水还要留下来洗手、洗脚、喂猪,喝上清泉水、干净水,是我们世世代代的期望。”
2007年杉树乡成为被列入第一批饮水安全工程试点,水利部门先后投入1067万元,实施黄土村、对马村、杉树集镇等14个人畜饮水安全项目工程,群众积极投工投劳,兴建水池、水窖、架设水管,干得热火朝天。目前,这个乡完成水源建设228处,修建水池水窖350个,铺设水管96公里,为了加强管理还成立了用水协会,合理用水,安全用水,以水养水,解决了1.35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
水利扶贫使山区抗御水旱灾害能力明显增强。试点前,因为缺水铜仁市茶店镇开天村村民种的是“望天田”。66岁的开天村田坝村民组土家族村民蒋庆林说:“那时,一旦晚上下雨,村民就在耕牛角上挂上灯笼抓紧时间开始打田。遇到旱灾,颗粒无收。2006年冬,政府组织在开天村修建了232口小水池,能补充灌溉全村2000多亩田土。”记者看到,蒋庆林家2亩水田旁修建了2口小水池,用水很方便。“两池子水至少能顶两个多月干旱天气。”蒋庆林说。
大旱无大灾。地委书记廖国勋介绍,从水利部扶贫监测评估数据来看,通过实施水利工程措施,铜仁受洪、旱、涝灾害影响人口较试点前减少了35.32万人,降低了8.99个百分点。横向来看,在去年的四季连续特大干旱灾害中,与其他地区相比,铜仁的旱情不轻,但受灾程度要小得多,特别是集镇人饮受影响较小,这主要是近年来修建的大批水利工程发挥了重大作用。纵向来看,前年铜仁夏秋两季的连旱,干旱天数比近年来旱情严重的2005年还多10天左右,但受旱总面积却比2005年减少近78万亩,仅此一项,水利工程抗旱效益达4亿元。
依托水利工程调结构促增收
记者在江口县民和乡地落水库灌区采访时看到,清澈的水沿着修葺一新的U型灌溉渠源源不断地流进田间。村民肖元长说,“水利扶贫解决了我们的灌溉问题,农田实现了旱涝保收。”地落水库建于50多年前,因年久失修,灌溉能力减小,每到雨季发洪水,形成安全隐患。去年,投入1100万元实施的地落水库除险加固和灌区配套工程,使保灌面积达到6700余亩。去年大旱,这个灌区农作物增产的经济效益达850万元。
水兴百业旺。有了水利工程依托,群众积极开展种养殖产业结构调整,改变过去种玉米、红薯的传统习惯,发展商品农业、现代农业。江口县鱼良溪村,以前种瓜种菜,不是被淹就是受旱,水利扶贫修了灌排水渠道后,下雨天水排得出去,干旱了又有水灌,这个村大面积发展西瓜、甘蔗、大棚蔬菜、果园,占总耕地面积一半以上,仅西瓜一项年产值达600万元,人均年增收约1200元。据统计,2010年铜仁地区以烤烟、蔬菜、水果、中药材为主的经济作物达374万亩,比2005年增加145万亩,农业实现增加值93.9亿元,是2005年的1.68倍。同时,随着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保障能力的提升,二、三产业也竞相激发了发展活力。2010年,全区实现工业总产值160亿元,是2005年的2.85倍;实现旅游总收入60亿元,接待游客1000万人次,分别是2005年的19.8倍和9.9倍。
“由于有效灌溉面积增加,粮食单产提高,群众基本口粮得到保障,一方面,使农民有条件调整和节约更多土地发展商品农业、现代农业,有力促进了土地规模化生产、农业产业化经营,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另一方面,释放了大量劳动力,全区常年转移农村劳动力达75.5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31.4%,年务工收入在32亿元左右,占农民工资性收入的1/3和新增农民人均纯收入的一半。”地委委员、行署副专员陈达新说,五年来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700元提高到3182元;试点期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减少了41.15万人(老口径),贫困发生率由25.5%下降到17%,下降了8.5个百分点。
水利扶贫在促进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的同时,提升了群众生活质量,转变了群众消费观念。记者采访时看到,洗衣机、热水器、电饭锅、冰箱等以往只在城里使用的电器,现在农村也逐渐流行。思南县青杠坝村,不仅户户通上了自来水,而且有近一半以上的农户用上了热水器,村民劳动回来就可以洗上热水澡,过上与城里人一样的生活。(记者姚润丰、周芙蓉)
作者:姚润丰周芙蓉来源水利部)
扶贫试点掀起水利建设热潮
200多万人存在饮水不安全问题,150万亩耕地无水利设施依托,1/3的耕地因旱涝成灾……这是铜仁地区曾经面临的严峻现实。铜仁地区总人口415万人,28个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68.4%。全区人均占有水资源量3244立方米,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55%。但由于境内属喀斯特地貌,山高谷深,水低田高,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加上长期投入不足,水利设施脆弱,有水不能保、有水不能蓄,导致这一地区“十日无雨就旱,五日下雨就涝”,大部分山区群众耕作的是“望天田”,风调雨顺时还能基本解决吃饭问题,稍有旱情,贫困程度就加深。
2005年,“旱魔”再次席卷黔东,严重灾情激发了铜仁地区干部群众治旱的决心。当年11月,铜仁地委、行署提出“苦干十年,基本解决全区工程性缺水问题”,打响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兴水治旱战役。连续5个冬春,铜仁地区上百万干群和10多万民兵预备役人员奋战治旱一线,掀起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热潮。很多群众感叹,这种场面30多年没看到了。
大旱促大治。2006年8月,水利部与贵州省确定铜仁地区为新农村水利扶贫试点,这也是水利部在全国唯一实施的以地级行政区为单元的水利扶贫试点。水利扶贫试点围绕扶贫开发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两大主题,计划5年内投入资金31.24亿元实施水利基础建设,帮助铜仁解决因水致贫的问题,同时探索在贫困地区水利发展支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经验,为其他同类贫困地区提供借鉴。截至目前,已累计投资39.78亿元,是规划总投资31.24亿元的127%,启动实施了9大类项目。行署专员夏庆丰说,“这几年全区水利投入比新中国成立至水利扶贫前的总和还要多,水利建设项目之全、工程之多、规模之大在铜仁历史上前所未有。”
扶贫试点掀起建设高潮,干旱山区逐步“解渴”。据铜仁地区水务局统计,5年来,铜仁地区人均有效灌面从0.36亩提高到0.59亩,人均保灌面积从0.24亩提高到0.35亩,已解决114.23万人和362所中小学校饮水安全问题,超额完成人均有效灌面0.5亩、解决90万人饮水安全的计划任务。
干旱山区“十年九旱”成历史
印江县杉树乡对马村农民谭卓念拧开水龙头,看着清澈的自来水“哗哗”冲进水缸,高兴地对记者说:“从后山引来的泉水干净卫生,如今,我们喝的水就像城里人喝饮水机里的水一样。”杉树乡属典型的高山喀斯特地貌,水源极少,2007年以前,这个乡有14个贫困村,1.7万人饮水困难。杉树村老村主任陈德贵回忆说:“过去由于干旱少雨,我们要到十几里外去挑水。视水如油,一盆水要洗几个人的脸,洗过脸的水还要留下来洗手、洗脚、喂猪,喝上清泉水、干净水,是我们世世代代的期望。”
2007年杉树乡成为被列入第一批饮水安全工程试点,水利部门先后投入1067万元,实施黄土村、对马村、杉树集镇等14个人畜饮水安全项目工程,群众积极投工投劳,兴建水池、水窖、架设水管,干得热火朝天。目前,这个乡完成水源建设228处,修建水池水窖350个,铺设水管96公里,为了加强管理还成立了用水协会,合理用水,安全用水,以水养水,解决了1.35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
水利扶贫使山区抗御水旱灾害能力明显增强。试点前,因为缺水铜仁市茶店镇开天村村民种的是“望天田”。66岁的开天村田坝村民组土家族村民蒋庆林说:“那时,一旦晚上下雨,村民就在耕牛角上挂上灯笼抓紧时间开始打田。遇到旱灾,颗粒无收。2006年冬,政府组织在开天村修建了232口小水池,能补充灌溉全村2000多亩田土。”记者看到,蒋庆林家2亩水田旁修建了2口小水池,用水很方便。“两池子水至少能顶两个多月干旱天气。”蒋庆林说。
大旱无大灾。地委书记廖国勋介绍,从水利部扶贫监测评估数据来看,通过实施水利工程措施,铜仁受洪、旱、涝灾害影响人口较试点前减少了35.32万人,降低了8.99个百分点。横向来看,在去年的四季连续特大干旱灾害中,与其他地区相比,铜仁的旱情不轻,但受灾程度要小得多,特别是集镇人饮受影响较小,这主要是近年来修建的大批水利工程发挥了重大作用。纵向来看,前年铜仁夏秋两季的连旱,干旱天数比近年来旱情严重的2005年还多10天左右,但受旱总面积却比2005年减少近78万亩,仅此一项,水利工程抗旱效益达4亿元。
依托水利工程调结构促增收
记者在江口县民和乡地落水库灌区采访时看到,清澈的水沿着修葺一新的U型灌溉渠源源不断地流进田间。村民肖元长说,“水利扶贫解决了我们的灌溉问题,农田实现了旱涝保收。”地落水库建于50多年前,因年久失修,灌溉能力减小,每到雨季发洪水,形成安全隐患。去年,投入1100万元实施的地落水库除险加固和灌区配套工程,使保灌面积达到6700余亩。去年大旱,这个灌区农作物增产的经济效益达850万元。
水兴百业旺。有了水利工程依托,群众积极开展种养殖产业结构调整,改变过去种玉米、红薯的传统习惯,发展商品农业、现代农业。江口县鱼良溪村,以前种瓜种菜,不是被淹就是受旱,水利扶贫修了灌排水渠道后,下雨天水排得出去,干旱了又有水灌,这个村大面积发展西瓜、甘蔗、大棚蔬菜、果园,占总耕地面积一半以上,仅西瓜一项年产值达600万元,人均年增收约1200元。据统计,2010年铜仁地区以烤烟、蔬菜、水果、中药材为主的经济作物达374万亩,比2005年增加145万亩,农业实现增加值93.9亿元,是2005年的1.68倍。同时,随着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保障能力的提升,二、三产业也竞相激发了发展活力。2010年,全区实现工业总产值160亿元,是2005年的2.85倍;实现旅游总收入60亿元,接待游客1000万人次,分别是2005年的19.8倍和9.9倍。
“由于有效灌溉面积增加,粮食单产提高,群众基本口粮得到保障,一方面,使农民有条件调整和节约更多土地发展商品农业、现代农业,有力促进了土地规模化生产、农业产业化经营,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另一方面,释放了大量劳动力,全区常年转移农村劳动力达75.5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31.4%,年务工收入在32亿元左右,占农民工资性收入的1/3和新增农民人均纯收入的一半。”地委委员、行署副专员陈达新说,五年来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700元提高到3182元;试点期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减少了41.15万人(老口径),贫困发生率由25.5%下降到17%,下降了8.5个百分点。
水利扶贫在促进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的同时,提升了群众生活质量,转变了群众消费观念。记者采访时看到,洗衣机、热水器、电饭锅、冰箱等以往只在城里使用的电器,现在农村也逐渐流行。思南县青杠坝村,不仅户户通上了自来水,而且有近一半以上的农户用上了热水器,村民劳动回来就可以洗上热水澡,过上与城里人一样的生活。(记者姚润丰、周芙蓉)
作者:姚润丰周芙蓉来源水利部)
今天(12/13日星期五) | 明天(12/14日星期六) | 后天(12/15日星期日) | 第四天(12/16日星期一) | 第五天(12/17日星期二) |
低温5℃~高温8℃ | 低温0℃~高温11℃ | 低温1℃~高温14℃ | 低温5℃~高温16℃ | 低温5℃~高温14℃ |
阴 <3级 |
多云 <3级 |
晴 <3级 |
多云 <3级 |
阴转多云 <3级 |
铜仁天气资讯
热门城市天气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