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手机服务更方便
游客保障
网站导航
天气预报 > 铜陵天气 > 铜陵天气新闻
新闻内容

第三届安徽省诚实守信模范候选人

2013-03-28 来源:搜狐网

  C01王惠明(铜陵市推荐)男,1966年10月生,铜陵市郊区大通镇光荣村村民。30年来,王惠明用残疾之躯植树10万株,成为荒山中的绿色使者。凭借过硬的推拿技术,他只身到省城创业,无偿传授技术解决30余名残疾人就业。他用行动证明,只要信念坚定,心中明亮,残疾人同样可以创造美好生活。

  因患先天性白内障顽疾,王惠明6岁时眼睛就完全失明了,16岁时父母想让他学算命作为营生,但王惠明认为这是骗钱的行当坚决不学。父亲把他带到自家的60亩荒山上说:“你不学艺,就种树吧”。倔强的王惠明一口应承下来。他思忖着:人活着,要有坚定的信念,用勤劳之手打造自己的幸福生活。“一开始,也不知道该怎么种,后来时间长了摸索出自己的方法。”王惠明说。他用两个分别是1米和1米5的锄头把当尺子,在两端打桩固定好位置后,用一根绳子牵起来,用锄头把量树坑距离,松树1米,杉树1米5,一排排地量,一排排地种。他蹲在地上,用锄头挖坑,用手扒土,从日出到日落,从春天到冬天,尤其春季的三个月黄金种植期,他一天都不休息。王惠明一直坚守着心中的信念,一天两天,一个月两个月,一年两年……他坚持了20多年。20年后,他可以在任何一片山林上下自如,比健全人的方位感还强。在他的带动下,全村3000多亩荒山全部得到绿化。

  荒山变绿了,王惠明又想着不能老守着山林过日子,他自学推拿技术,只身来到省城开办了一家盲人推拿店。刚开始,大家对他持怀疑的态度,但是他秉承诚信经营的理念,靠着精湛的技术,很快赢得了大量回头客,生意越来越红火,找他推拿的人络绎不绝。富裕后的王惠明没有忘记回报社会,他免费向周边残疾人传授技术,吸纳了30多位残疾人在自己店里上班。

  王惠明2001年荣获“第五届地球奖”、安徽拾第三届精神文明十佳人物”称号。C02朱慧秋(阜阳市推荐)女,1947年8月生,界首市华信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作为成功的民营企业家,朱慧秋始终坚持两点:做药做的是良心和诚信,做企业一定要有社会担当。10多年来,她致力于“质量优先、价格合理”的高品质产品的开发,让科技成果惠及群众;她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安置百余名下岗职工、捐资捐物千万元支持社会公益事业。1982年她带领33名城镇待业青年,开始了艰难的创业之路。在没有厂房、没有经验、没有资金的情况下,她靠集资方式创办了皖西北第一家民营企业。此后,从生产植物蛋白质、牛肉干、巧克力、饮料糖果等,朱慧秋经历了艰难的创业道路。1994年,获悉北京大学利用现代生物技术研制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富硒蛋白技术后,朱慧秋三次北上进京,终以诚心促成了公司与北京大学的合作,开发出主打产品富硒康,年销售收入超3亿元,上缴国家税金5000多万元。

  企业发展了,朱慧秋时刻没有忘记那些困难的人。她优先安排农村青年和下岗职工在本单位就业。当她得知不少贫困学生考上北京大学却难圆大学梦时,立即决定每年拿出50万元,开展“送北大学子”捐资助学活动,15年来,先后有685名北大贫困生在她的资助下实现了人生梦想。在2003年抗击非典时期,朱慧秋代表华信药业公司通过省红十字会,向全省战斗在非典前线的医务人员、新闻工作者以及隔离区的居民捐赠价值100万元的富硒康产品。朱慧秋特别关心下一代成长,先后拿出100多万元支持各地关工委开展工作,积极捐助少年儿童公益项目。创业以来,她记不清捐款的数目,但她清楚还有更多的人需要帮助,自己的慈善路将会与创业路一道继续走下去。

  朱慧秋当选第十、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先后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第四届中国十大女杰”、“中国优秀女企业家”等称号。C03庄燕劳(芜湖市推荐)男,1927年5月生,长航芜湖分局退休干部。60年前,战友黄鹤在牺牲前对他说了一个看似玩笑的请求,庄燕劳却铭记于心——回国后,他把幼子送给黄鹤的父母当孙子,把战友父母当作自己父母尽心赡养。

  抗美援朝期间,庄燕劳和黄鹤同在志愿军十二军文工团,两人关系甚为亲密。1952年9月下旬金城阻击战之后,面对惨烈的战场,黄鹤想起远在家乡的父母,开玩笑地跟庄燕劳说:“你是营职宣传干部,已经结婚生子,可我作为独子还没成家,我最放心不下的是父母,假如我牺牲了,你能否代我生个儿子,帮我父母养老送终?”对于战友的请求,庄燕劳虽有顾虑,但还是应允下来。谁想一语成谶,第二天,黄鹤在敌人突袭中不幸牺牲。想起牺牲战友的嘱托,庄燕劳暗下决心:一定要完成战友的心愿,一定照顾好战友父母。

  回国后,庄燕劳跟妻子说了朝鲜战场黄鹤牺牲的事,希望能完成战友的遗愿,夫妻俩约定:如果生个男孩就送给黄鹤家。几年后,庄燕劳夫妇生了一个男孩,他们决定给他取名黄子刚,又名黄松,希望他能像黄山松一样坚韧挺拔。在黄松一岁多的时候,夫妻俩将他送到黄鹤父母家。庄燕劳不但兑现了诺言,还主动承担战友黄鹤作为长子的赡养义务,把他的父母视为自己的父母孝敬。待黄松成家生子后,庄燕劳还要求孙子继续姓黄。多年来,庄燕劳与黄松一直有所往来,他总是教育儿子要孝敬战友的父母,为爷爷奶奶养老送终。庄燕劳诚实守信、一诺千金,代战友尽孝的故事,在芜湖和黄山两地传为佳话。

  庄燕劳先后荣立抗美援朝二等功,荣获长航分局优秀党员、第二届芜湖市道德模范称号。C04刘兆本(蚌埠市推荐)男,1970年6月生,怀远县马城镇新城口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

  2005年,刘兆本当选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他向全村村民庄严承诺:一要帮助全村共同致富,二要让家乡山清水秀,三要做一辈子好人。他一诺千金,用行动把“诚信”镌刻在新城口的山水之间。

  新城口村有着丰富的石料资源,早些年村里的20多家石料厂各自为战,生产销售都处于分散状态,效益一直上不去。2009年10月,刘兆本经过深入调研,召开村民代表大会,把21家大大小小的砂石加工厂联合起来,以股份制形式投资5000多万元成立了新城口石料厂,联合起来闯市场,不仅降低了市场风险,同时从无序开采转变到有序开采,节约了资源。如今,新城口石料厂共解决300多位农民的就业问题,并带动1000多位农民从事石料的运输和销售。刘兆本还先后帮助乡亲们借贷5000万元,购买了240多条轮船、320多台汽车、40台挖掘机,让500多户有创业能力的村民走上了致富路。在刘兆本的不懈努力下,新城口村村民人均年收入由2005年的3200多元增加到2012年的10000多元。

  村民过上了富足生活后,生态乡村建设又成为刘兆本新的梦想。2009年开始,他带动兄弟四人先后拿出100多万元购买树苗,恢复开采后的山体植被,4年努力,1400亩裸露的山体重新披上了“绿装”,曾经因开采矿石常年灰蒙蒙的村庄,成为了山清水秀的绿色家园。只要有利大伙的事情,刘兆本从不吝啬兜里的钱,再多的资金,自己筹集;再大的困难,自己克服。他出资70多万元修通了出村路,捐资50多万元修建了村民文化活动中心,投资20万元兴建村敬老院让老人安享晚年,先后帮助50多名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

  刘兆本荣获“心动2008安徽年度新闻人物”、安徽省劳动模范称号,2011年当寻中国好人榜”上榜好人。C05李彦陈红(宿州市推荐)李彦,男,1964年3月生;陈红,女,1966年5月生。夫妇二人均为宿州市禁毒防艾电影队放映员。

  “我所做的虽然是件小事,但我认为教人向善,就是大事。”李彦、陈红先后投资近10万元,在周边乡村义务开展禁毒宣传,播放禁毒影片2000多场,发放宣传资料近20万份,受益群众达百万人次,成为誉满江淮的“禁毒公益先锋”。

  2000年,宿州启动农村电影放映“2131”工程,曾是镇电影放映员的李彦,开始走村串乡放起了电影。2001年自己一位朋友因吸毒败光百万家产,并让家人染上毒瘾,李彦在痛心的同时,也决心要开展禁毒宣传。自此以后,他在每场电影放映前,都会先放映一段禁毒宣传片。刚开始有些村民很不理解,但李彦没有放弃,他认为村民的不理解,正好说明大家没有认识到毒品的危害,不知道如何避免走上吸毒的道路。李彦开展禁毒宣传的事业得到妻子陈红的大力支持,并与他一道加入到禁毒宣传中来。

  放一场电影的成本需要近百元,拷贝、交通、设备维修保养等都需要资金投入。2006年,原先的16毫米电影放映机已经不能适应播放需求,李彦花费4万多元,购买了一台数字电影播放机,这些开支对本就不富裕的家庭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为了节省费用,夫妻俩经常啃烧饼、喝冷水,天气暖和时就睡在车里。12年来,李彦、陈红夫妇的足迹遍布宿州市103个乡镇和12个街道办事处,义务放映禁毒影片达2000多场次,摆放禁毒展板6100余次,散发宣传资料8万多份。他们还远赴周边的阜阳、亳州以及河南驻马店周口等地,放映禁毒影片达240多常让李彦夫妻俩倍感高兴的,是正在上大学的儿子也加入了他们的行列,全家下定决心:毒品一天不绝,我们义务禁毒的宣传决不停止。

  李彦2008年荣获“全国禁毒先进个人”称号,2010年荣获“江淮禁毒公益先锋”称号。C06李孝香刘士圣(合肥市推荐)李孝香,女,1973年4月生;刘士圣,女,1951年2月生。两人均是合肥市新站区磨店社区沿河村村民。2011年8月13日上午,合肥市新站区磨店社区农妇刘士圣在骑车赶集途中主动带李家珍祖孙俩一程,不料途中李家珍老人从电动车上摔下意外身亡,刘士圣一家主动提出赔偿,但李孝香等死者家属坚称她是出于好意帮助老人,4次婉拒好意。一个主动赔偿,一个坚拒不收,两位农妇用朴实的言行,演绎出传统美德的时代新篇。8月13日上午,天气炎热,刘士圣骑着电动三轮车去肥东县店埠镇购买猪饲料,回村的路上看见同村的李家珍老太太带着孙女小敏赶集回家。好心的刘士圣提出顺道捎她们一段。李家珍老人欣然应允,祖孙俩上了刘士圣的三轮车,一路往回赶。不料想快要到家时,刘士圣在一个弯道让车时翻了车,李家珍老人头部触地伤势严重。慌乱中,刘士圣顾不上自己的腿伤,赶紧将李老太送往肥东县医院进行抢救。因伤势过重,再加上心脏病复发、肺部感染等,李家珍老人于次日晚不幸去世。

  意外的出现让刘士圣心里十分愧疚。在将老太太送到医院后,她让丈夫立即回家取了5000元钱,“不管怎样,咱得把医药费给人家付上。”不料,李家珍的儿媳李孝香当场就拒绝了刘士圣的赔偿。“大姐,你是好心带我婆婆一程,发生这样的事谁也想不到,你自己也受了伤,我要是再要你的钱,以后还怎么跟大家相处?”刘士圣刚掏出钱,李孝香便推回来;再掏,又推回来……反反复复,刘士圣只得作罢。老人转到省立医院后,刘士圣见事情比想像的还要严重,又让丈夫回家,卖了家里饲养的十多头猪,凑了两万块钱送到医院,但李孝香仍坚决不收。“虽说不是故意的,但老人毕竟是坐我的车出事的,他们家经济条件不好,给老人治疗、安葬得花不少钱,不补偿点我良心不安。”老人去世后,刘士圣在前往李孝香家和殡仪馆吊唁时,两次送去两万块钱,仍被李孝香拒绝。

  事实上,李孝香家并非不缺这几万块钱。李孝香平时在村前村后卖卤菜,丈夫刘国桥则在数千里外的建筑工地打工,收入都不高,孩子正在读书。当车祸发生时,这个家庭能掏出的现金只有两千元,其他的都是找亲戚们借的。

  李孝香、刘士圣2011年当寻中国好人榜”上榜好人。C07张仁强张仁秀(六安市推荐)张仁强,男,1958年6月生;张仁秀,女,1965年6月生。兄妹俩均为霍邱县周集镇燎西村村民。

  大哥张仁春因病去世,留下了120万元巨债。面对债主,张仁强、张仁秀兄妹俩做出惊人决定——承担大哥的债务。三年来,他们省吃俭用,靠收破烂和养猪为大哥还清了债务,用艰辛义举演绎了一段感人至深的诚信故事。

  张仁强、张仁秀的哥哥张仁春在家乡开展多种经营,却不料在2009年因病去世,留下300多万元的巨债。听闻张仁春去世的消息,债主纷纷登门讨债,有些讨债人看到讨债无望,甚至在张仁春家门前痛哭流涕。这个场景让张家兄妹心里特别难受,欠债还钱天经地义,经过反复商讨,兄妹俩认为人死债不烂,决定承担起大哥全部债务,不能让张家背上欠债不还的黑锅。兄妹俩变卖大哥留下的资产后,还剩有120万元的债务。

  为了还债,张仁强只身来到合肥打工,干起收废品的活。凭着自己的诚信和勤劳,他从游荡的“破烂王”成为废品回收站的小老板,并在堂弟帮助下兼做建材生意。张仁强将赚回的每一分钱除留下生活费外,全部寄回霍邱老家还债。妹妹张仁秀一直在家开养猪场,为了尽快还清哥哥的债务,她与丈夫付出了所有积蓄,为儿子凑钱买房的计划一拖再拖,甚至不惜自己借债20多万元维持养殖场,也要挤出每一分钱替大哥还债。2012年底,张仁强、张仁秀还清了最后一笔欠款,来到了父亲和哥哥的坟前,“告诉”他们,债还清了,兄妹俩没给张家丢脸。

  张仁强、张仁秀2012年当寻中国好人榜”上榜好人,荣获第三届六安市道德模范称号。C08易厚掌(马鞍山市推荐)男,1947年6月生,含山县陶厂镇西塔村村民。28年前,他许下“为荒山披绿颜”的诺言。为了播种自己的绿色希望,他克服了大火烧山的不幸,强忍母亲、妻子相继离世的悲痛,用双手为2000多亩荒山披上了绿衣。1985年春,时任生产队长的易厚掌与村里签下承包荒山造林的合同。当时,西塔村北边有5座光秃秃的山岗,易厚掌就从这5座山开始,播种自己的绿色希望。合同签订的第二天,易厚掌把家里的一头牛、3头猪全部卖了,买来树苗,带着母亲、妻子等家人扛着铁镐上了西塔山,每天风雨无阻,挖坑植树。因为是石头山,每一棵树都需要从石缝打穴,有时种好一棵小树苗就得花上大半天,要保证它存活,还得花上更多时间呵护。易厚掌每天早上7点从家出发,一副扁担挑树苗,一把砍刀砍杂草,一个铁镐挖树坑,中午在山上啃一点干粮,下午5点下山,这是他每天的行进轨迹。冬天打坑,春天栽树,夏秋除草,10年的坚持,易厚掌终让2000多亩荒山披上了绿装。

  还没来得及享受成功的喜悦,灾难却接踵而至。1996年1月,一场大火把易厚掌的林场烧毁了1700多亩,10年的心血毁于一旦。母亲、妻子相继去世,自己又被烫伤,当人们都认为老易会被一连串沉痛打击击倒时,几天后,老易又默默地扛着铁镐上了山。过了一段时间,山下多了几间低矮的草棚,那是易厚掌将全家人都带了上来,他们吃住在山上,继续培植着绿色的希望。28年来,易厚掌再次绿化荒山2000多亩,曾经荒凉的西塔山上充满着勃勃的生机和无穷的希望。

  易厚掌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绿化标兵称号,2012年当寻中国好人榜”上榜好人。C09柯增华(宿州市推荐)男,1955年10月生,灵璧县黄湾镇柯湖村党总支委员。

  “俺是全村人选出来的村干部,不能辜负群众的信任,哪怕只剩下最后一天也要当成上任第一天来过”。生命中余下的时间,柯增华兑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忠诚诺言,让生命在为民服务中延伸。

  知道柯增华的人都说他是“33型干部”,每年为群众工作奔波300多天,为群众代理办事和调解纠纷300件以上。在村干部岗位上他一干就是35年。2012年10月5日,柯增华被诊断为肝癌晚期。面对病危通知书,他的思绪回到了前不久他承诺近期挨家挨户发放良种的情景。“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俺绝不能因为治病误了群众大事。”柯增华说。10月9日,柯增华不顾医护人员的劝阻回到村里。他让儿子开着自家的四轮拖拉机把国家补贴的1.2万公斤小麦良种兑现到户。柯永田等许多村民流着热泪动情地说:“当初见到老柯脸色发黑、极度虚弱,俺们担心不能及时收到的良种”。可他却郑重表态:“俺以党性保证,就是死了,种子也不会少你一两。”

  2012年11月底,村里集中收取2013年度新农合款。柯增华所包村民组有1500余人,困难户、空巢老人多,给工作带来诸多不便。但他一声不吭承担下来,近处就自己上门收,远一点的就让儿子骑电动车载着他上门收。每每肝疼剧烈时,他就随手用东西顶一顶。12月上旬,在全村率先超额完成了新农合款收缴任务,辖区内村民参合率100%。2011年,在低产田改造工程中,由于天寒地冻,村民们积极性不高,柯增华不仅垫资来带动全体村民齐参与,对无劳力的农户,他总是起早贪黑帮带一家老小出工;有时还让家人把烧好的饭菜用车推到工地上,让干活的乡亲们一道分享。在柯增华的带领下,村里先后集资修路1000多米,打机井13眼,改造低洼产田800余亩,极大地改善了村里的生产生活条件。2012年12月23日,在领导的关心和村民们的劝说下,已无力走路的柯增华这才依依不舍地离开村子,远赴上海治疗。在住院的日子里,他仍想着村民和工作……C10鲁中祝(淮南市推荐)女,1966年4月生,回族,凤台县永望食用菌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她坚守“宁可亏了自己,也不能丢掉诚信”的创业理念,带动周边农民科学种植食用菌,帮助农村姐妹自主创业走向市场,带领村民合作经营奔向共富路。1985年的秋天,鲁中祝以200元、两分地起家,成功实现了野生蘑菇的人工种植,市场销售供不应求,20岁不到的鲁中祝很快成为人人羡慕的“万元户”。1991年,鲁中祝利用银行贷款扩大生产规模,聘用周边农民种植蘑菇。可不曾想一场洪水将菇棚全部淹没,损失高达6万多元。遭受洪灾损失的鲁中祝,首先想到是支付工人工资,她东挪西借凑齐15000元工资款,工人们被她的诚信感动,纷纷表示先不拿工资并愿意留下来与她一起面对困难。鲁中祝再次贷款3万元用于运转生产,年终销售收入达68000元,还清了银行贷款,支付了工人工资。

  为让更多的乡亲种菇致富,鲁中祝积极配合县扶贫办推出“百户扶贫造血工程”,免费向前来学习的贫困户提供技术指导,共培训了贫困农民580户,帮助1000多户贫困户成功脱贫。做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几年来,鲁中祝的蘑菇种植品种不断翻新,先后创办了安徽省中祝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注册了茅仙食用菌商标,成立了拥有1262名农民会员的凤台县永望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在北京郊区建立30多亩食用菌生产基地,在村子里投资建设了以食用菌特色菜肴为主的“天然居”农家乐,吸收40名农村姐妹与她一起创业拼搏。

  鲁中祝荣获安徽省第十届优秀人大代表、安徽拾民族团结模范先进个人”、“双学双比”女能手称号,当选安徽省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
今天(10/04日星期五) 明天(10/05日星期六) 后天(10/06日星期日) 第四天(10/07日星期一) 第五天(10/08日星期二)
小雨 小雨 小雨 小雨 小雨 多云 晴 晴 晴
低温19℃ 低温18℃~高温22℃ 低温14℃~高温19℃ 低温11℃~高温23℃ 低温10℃~高温23℃
转小雨
<3级
小雨
<3级
小雨
3-4级转<3级
多云转晴
<3级

<3级
铜陵天气资讯
热门城市天气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