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内容
榆林外来人的中秋节
2010-09-21
记者罗思章报道中秋节人人思归。可是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很多在榆林的外地人,却因为各种原因不能跟家人团圆。对他们来说,虽然不能与亲人相聚,但思乡的情结却是一样的——
年轻人:今天拼搏是为了明天过个好节
罗涛的川菜做得很地道
在一间狭小的平房内,柴米油盐酱醋茶一应俱全。租这间房子的是一个刚刚大学毕业的重庆小伙子,名叫罗涛。他戴着一副眼镜,衬衫搭配着西裤,一双黑皮鞋擦得油亮闪光,一副书生模样。他在灶台旁洗菜、切菜、炒菜每一环节都显得及其干练。 为了榆林姑娘甘来当“蚁族” 罗涛今年6月毕业于贵州某师范高校,学的是化学。毕业时,兴义一家化工厂来学校招聘,他是被选中的四个人之一。恰恰在那个时候,父亲重病,他赶忙回到老家重庆涪陵。后来父亲因为病情太重去世。经历了这次打击后,罗涛开始在重庆找工作,先后去过教育培训机构和保健品公司。 但思考再三,罗涛还是决定来榆林,这缘于他网上认识的女友。据他讲述,2007年网上有一个好友和他聊天特别投机,后来他们开始彼此通电话。2008年春节刚过,罗涛就来榆林和她见面。2009年暑假,罗涛又来榆林打了一个月的短工。经过这段时间的互相了解,他们终于成了男女朋友。 考虑到老家还有三个姐姐和两个哥哥,罗涛觉得可以离家远些,而且来榆林离女朋友近,能够互相照顾。在和家人沟通后,7月份,罗涛来到榆林,准备在这里找一份工作。可近两个月过去了,尽管自己每天都在奔波,直到目前,他还是没有一份合适的工作。 但罗涛的心态依然平和,他认为在哪里“都要从零开始”。罗涛告诉记者,来榆林之前他就做好了心理准备,没有人能够帮助他,只有靠自己打拼。“来这里不后悔,从小父亲就教育我们兄弟姐妹,要重感情,只要人好,啥事都能干成。”罗涛说。 现在不是享受的时候,节日在心里 刚到榆林,在女朋友熟人的介绍下,罗涛找到一家公司做库管,但由于不是本地户口,公司要求先交1000元押金,他因此放弃了。随后,他找到一家家教中心,给小学生代课。但开学之后,来家教中心上课的学生就少了起来,他也只上了6次课,领了400元的工资离开了。 罗涛一心想要找一份与专业对口的工作,希望能把大学所学的知识用上。但现实却不尽人意,“天天都在关注,却没发现哪里要这个专业的人。”离家时,他向同学借了2000多块钱,半年的房租就花掉了1200元。 生活所迫,罗涛开始盯上那些野广告,把招聘信息记在笔记本上,回来逐个打电话。一家测绘公司说不是测绘专业的也可以去,按“师傅带徒弟”的方式培养。考虑到这个行业人才比较缺乏,罗涛决定去试一下。“到公司后却发现公司的管理制度不健全,主要负责人大白天睡觉,找不见人,而且公司的老员工也不是真正的测绘专业出身。”罗涛说。无奈之下,刚在这家公司上了三天班后,罗涛就离开了。 没有找到满意的工作,口袋里的钱也越来越少。罗涛开始分析是不是自己眼高手低,他想过去洗车,维持了生计再说。但他又想,“只动手不动脑活着没意思。”就在和记者见面的前一天,他去应聘了一家烟酒公司,罗涛表示,待遇可以接受,做业务也锻炼人,他准备在那里好好干下去。 中秋节到了,这是罗涛走出校园第一次在外地过中秋节。回忆起大学时光,他说:“只能怀念不可复制。”在学校过中秋时,他组织全班同学开团组织生活会,大家一起吃月饼,载歌载舞。晚会结束之后,关系特别好的同学还到校外聚餐。 而今身在榆林,罗涛打算和女朋友一起过这个节,再找几个新认识的朋友聚一下。虽然单调,但还是觉得幸福。他说,现在不是享受的时候,当前的主要任务是好好工作,将来买车买房。虽然不能把金钱看的太重,但是“有钱人天天过节,没钱的一辈子也过不上节。”罗涛调侃着说。
中年人:牵挂家里,给娃娃们打个电话
学生陆续离开,王晓红开始收拾餐具。
下午三点,九月的秋阳依旧火辣,不时有学生走进一家成都餐馆吃饭。在榆林学院周边,像这样的四川(重庆)餐馆有三四十家。如果不是周末,这个时间段基本没人来吃饭。 中秋节即将来临,餐馆的女主人王晓红并没有打算回老家过节。她们每年的这个时候都会做一顿丰盛的大餐,还给员工发几个月饼。“不图吃多少东西,但名字叫过节嘛1王晓红说自己无关紧要,关键是要待好员工。 连续四个中秋都在榆林 王晓红是四川绵阳人,以前一直在广州一家玩具厂打工。丈夫2006年来榆林在堂兄的餐馆帮忙,后来堂兄要另开一家规模更大的餐馆,就把原来的小餐馆转给了他。2006年国庆节期间,王晓红从广州来到榆林。 那时,王晓红根本不愿意来榆林,她说自己“不喜欢在锅边转”。可是丈夫已经把餐馆接到手,不得不经营下去。在正式经营这家餐馆之前,王晓红也在堂兄的餐馆帮忙过一个月,其实也是在学习如何打理各方面的琐碎事。尽管这样,在自己当老板的初期她还是经常出错,要么把账算错了,要么把菜上错了。“过了几个月才转变过来。” 现在,王晓红的餐馆在榆林开了近四年,但中秋节都没有回过老家。她回忆,第一年从广州来榆林“水土不服”,不想吃饭也不想干活。自己都记不清那年的中秋是怎么过的了。 牵挂家里也没办法,给娃娃们打个电话 王晓红今年40岁,她笑着说自己是真正的“晚婚晚育”,两个孩子现在都才上小学。她们也想过把孩子带到榆林来,但“学校的老师不讲普通话,孩子听不懂,有的孩子在这边上完学之后,回到四川也讲榆林话了。”王晓红还是把孩子留在老家绵阳让老人带着。 但也正是这样,她又多了一份牵挂,牵挂远在绵阳的老人和孩子。王晓红说:“给别人打工不是长久之计,自己开店房租太贵了,也挣不了多少钱。”因此,像端午、中秋这些节日不会很隆重地过,“意思一下就可以了”。 她回想起在四川老家,每年中秋都过得挺隆重。全家老少团聚,“提前几天就到市里买这买那,现在在外地,四年了还不知道榆林人是怎样过中秋的。”王晓红笑着说。 除了春节回家,每逢过节的时候她和丈夫都会给家里打电话,叮嘱娃娃们多买些好吃的东西回来。“要说不想家那是假的。” 有空的时候,王晓红也不常去逛街。她风趣地说,“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等到学校一放假,她和丈夫就匆匆忙忙地收拾东西回老家。
老年人:过中秋不比过年,不回家也罢
闲暇之余除了看电视,王崇裕老人还喜欢到街上散步。
文化路西芹巷的一个平房里住着一位年近花甲的老人。房子并不宽敞,里面是卧室,本来是一张单人床,老人在旁边加几块木板,木板下面再垫一摞砖头,床铺变宽了;外面是厨房,只放着一个木凳子,窗台上放着洗洁精、洗衣粉等生活用品。窗子下面有一个小灶,灶台上放着米和油。 老人名叫王崇裕,子洲县人。上午9点,记者进屋时,他刚吃完饭正在洗碗。他说今天休息,工地上没活,今年是他第六年在榆林过中秋节。 丢下家产来榆林打工 王崇裕老家距子洲县城5公里。他年轻的时候是一个砖瓦匠,给别人烧砖烧瓦,日子过得还算不错。他有两个儿子,两个女儿。儿子都已成家,大女儿也在绥德安了家。 6年前,大女儿来榆林做生意,听说这里的收入比在老家高得多,50多岁的王崇裕动了心。“在家里就是种地,干的活很零乱,虽然也养牛养羊,但一年的收入还不到一万块。再说,在家种地自己的手艺也用不上。”经过考虑,王崇裕和妻子一起来到榆林。 起初,夫妻二人都在建筑工地打零工。一天各能挣四五十块钱。这样干了三年,妻子到常乐路一家火锅店洗碗去了。虽然每月只有1000元的工资,但与建筑工地相比,活儿明显要轻得多。 王崇裕老人也想找一份省力的活干,他希望能“给工地照门”,但目前还没有合适的地方。在榆林的6年,王崇裕都是在建筑工地打工。主要是拉砖、上砖、打混凝土。他说现在一天可以挣90块,只要天气不耽误,工地上有活干的时候,他都不误工。“中秋节还没到,不知道那天有没有活,如果有,还要照常上班。”王崇裕说。 中秋不比过年,过不过都一样 “不能和单位比,过不过节都一样。”说起过节,王崇裕老人倒表现得很平淡。他回忆说,自己小时候,非常期待过年过节,因为那一天可以吃一顿好的,改善一下生活。晒干的红薯皮、玉米磨成细面煮的稀饭,这就算是过节的好食物,如果能吃上白面那就是最好的了。想吃肉根本没有,买不起也买不到。 王崇裕说,现在条件好了,想吃什么随时都可以去买,不一定非得等到过节那天才吃。他的儿媳妇和大女儿年年都给他送来月饼和水果。过节的时候,他照常在工地上干活,工地提供伙食,还发月饼。自己不用做饭也不用买什么东西,这个节就过了。他满足地说,普通老百姓平平常常地过一下就行了。“不能和单位比,人家搞得隆重。” 由于家庭、工作等原因,中秋节的时候,王崇裕的儿女不一定都能回来与老人团聚。他说中秋不比春节,过年的时候,儿子、女子、孙子都齐聚一堂,到他租的这个房子里来团圆。在榆林生活了6年,王崇裕老人说自己不打算回老家了。“每年春节前回去上坟烧纸,完了之后就立即返回榆林,这里才是我的家。”王崇裕说。
年轻人:今天拼搏是为了明天过个好节
罗涛的川菜做得很地道
在一间狭小的平房内,柴米油盐酱醋茶一应俱全。租这间房子的是一个刚刚大学毕业的重庆小伙子,名叫罗涛。他戴着一副眼镜,衬衫搭配着西裤,一双黑皮鞋擦得油亮闪光,一副书生模样。他在灶台旁洗菜、切菜、炒菜每一环节都显得及其干练。 为了榆林姑娘甘来当“蚁族” 罗涛今年6月毕业于贵州某师范高校,学的是化学。毕业时,兴义一家化工厂来学校招聘,他是被选中的四个人之一。恰恰在那个时候,父亲重病,他赶忙回到老家重庆涪陵。后来父亲因为病情太重去世。经历了这次打击后,罗涛开始在重庆找工作,先后去过教育培训机构和保健品公司。 但思考再三,罗涛还是决定来榆林,这缘于他网上认识的女友。据他讲述,2007年网上有一个好友和他聊天特别投机,后来他们开始彼此通电话。2008年春节刚过,罗涛就来榆林和她见面。2009年暑假,罗涛又来榆林打了一个月的短工。经过这段时间的互相了解,他们终于成了男女朋友。 考虑到老家还有三个姐姐和两个哥哥,罗涛觉得可以离家远些,而且来榆林离女朋友近,能够互相照顾。在和家人沟通后,7月份,罗涛来到榆林,准备在这里找一份工作。可近两个月过去了,尽管自己每天都在奔波,直到目前,他还是没有一份合适的工作。 但罗涛的心态依然平和,他认为在哪里“都要从零开始”。罗涛告诉记者,来榆林之前他就做好了心理准备,没有人能够帮助他,只有靠自己打拼。“来这里不后悔,从小父亲就教育我们兄弟姐妹,要重感情,只要人好,啥事都能干成。”罗涛说。 现在不是享受的时候,节日在心里 刚到榆林,在女朋友熟人的介绍下,罗涛找到一家公司做库管,但由于不是本地户口,公司要求先交1000元押金,他因此放弃了。随后,他找到一家家教中心,给小学生代课。但开学之后,来家教中心上课的学生就少了起来,他也只上了6次课,领了400元的工资离开了。 罗涛一心想要找一份与专业对口的工作,希望能把大学所学的知识用上。但现实却不尽人意,“天天都在关注,却没发现哪里要这个专业的人。”离家时,他向同学借了2000多块钱,半年的房租就花掉了1200元。 生活所迫,罗涛开始盯上那些野广告,把招聘信息记在笔记本上,回来逐个打电话。一家测绘公司说不是测绘专业的也可以去,按“师傅带徒弟”的方式培养。考虑到这个行业人才比较缺乏,罗涛决定去试一下。“到公司后却发现公司的管理制度不健全,主要负责人大白天睡觉,找不见人,而且公司的老员工也不是真正的测绘专业出身。”罗涛说。无奈之下,刚在这家公司上了三天班后,罗涛就离开了。 没有找到满意的工作,口袋里的钱也越来越少。罗涛开始分析是不是自己眼高手低,他想过去洗车,维持了生计再说。但他又想,“只动手不动脑活着没意思。”就在和记者见面的前一天,他去应聘了一家烟酒公司,罗涛表示,待遇可以接受,做业务也锻炼人,他准备在那里好好干下去。 中秋节到了,这是罗涛走出校园第一次在外地过中秋节。回忆起大学时光,他说:“只能怀念不可复制。”在学校过中秋时,他组织全班同学开团组织生活会,大家一起吃月饼,载歌载舞。晚会结束之后,关系特别好的同学还到校外聚餐。 而今身在榆林,罗涛打算和女朋友一起过这个节,再找几个新认识的朋友聚一下。虽然单调,但还是觉得幸福。他说,现在不是享受的时候,当前的主要任务是好好工作,将来买车买房。虽然不能把金钱看的太重,但是“有钱人天天过节,没钱的一辈子也过不上节。”罗涛调侃着说。
中年人:牵挂家里,给娃娃们打个电话
学生陆续离开,王晓红开始收拾餐具。
下午三点,九月的秋阳依旧火辣,不时有学生走进一家成都餐馆吃饭。在榆林学院周边,像这样的四川(重庆)餐馆有三四十家。如果不是周末,这个时间段基本没人来吃饭。 中秋节即将来临,餐馆的女主人王晓红并没有打算回老家过节。她们每年的这个时候都会做一顿丰盛的大餐,还给员工发几个月饼。“不图吃多少东西,但名字叫过节嘛1王晓红说自己无关紧要,关键是要待好员工。 连续四个中秋都在榆林 王晓红是四川绵阳人,以前一直在广州一家玩具厂打工。丈夫2006年来榆林在堂兄的餐馆帮忙,后来堂兄要另开一家规模更大的餐馆,就把原来的小餐馆转给了他。2006年国庆节期间,王晓红从广州来到榆林。 那时,王晓红根本不愿意来榆林,她说自己“不喜欢在锅边转”。可是丈夫已经把餐馆接到手,不得不经营下去。在正式经营这家餐馆之前,王晓红也在堂兄的餐馆帮忙过一个月,其实也是在学习如何打理各方面的琐碎事。尽管这样,在自己当老板的初期她还是经常出错,要么把账算错了,要么把菜上错了。“过了几个月才转变过来。” 现在,王晓红的餐馆在榆林开了近四年,但中秋节都没有回过老家。她回忆,第一年从广州来榆林“水土不服”,不想吃饭也不想干活。自己都记不清那年的中秋是怎么过的了。 牵挂家里也没办法,给娃娃们打个电话 王晓红今年40岁,她笑着说自己是真正的“晚婚晚育”,两个孩子现在都才上小学。她们也想过把孩子带到榆林来,但“学校的老师不讲普通话,孩子听不懂,有的孩子在这边上完学之后,回到四川也讲榆林话了。”王晓红还是把孩子留在老家绵阳让老人带着。 但也正是这样,她又多了一份牵挂,牵挂远在绵阳的老人和孩子。王晓红说:“给别人打工不是长久之计,自己开店房租太贵了,也挣不了多少钱。”因此,像端午、中秋这些节日不会很隆重地过,“意思一下就可以了”。 她回想起在四川老家,每年中秋都过得挺隆重。全家老少团聚,“提前几天就到市里买这买那,现在在外地,四年了还不知道榆林人是怎样过中秋的。”王晓红笑着说。 除了春节回家,每逢过节的时候她和丈夫都会给家里打电话,叮嘱娃娃们多买些好吃的东西回来。“要说不想家那是假的。” 有空的时候,王晓红也不常去逛街。她风趣地说,“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等到学校一放假,她和丈夫就匆匆忙忙地收拾东西回老家。
老年人:过中秋不比过年,不回家也罢
闲暇之余除了看电视,王崇裕老人还喜欢到街上散步。
文化路西芹巷的一个平房里住着一位年近花甲的老人。房子并不宽敞,里面是卧室,本来是一张单人床,老人在旁边加几块木板,木板下面再垫一摞砖头,床铺变宽了;外面是厨房,只放着一个木凳子,窗台上放着洗洁精、洗衣粉等生活用品。窗子下面有一个小灶,灶台上放着米和油。 老人名叫王崇裕,子洲县人。上午9点,记者进屋时,他刚吃完饭正在洗碗。他说今天休息,工地上没活,今年是他第六年在榆林过中秋节。 丢下家产来榆林打工 王崇裕老家距子洲县城5公里。他年轻的时候是一个砖瓦匠,给别人烧砖烧瓦,日子过得还算不错。他有两个儿子,两个女儿。儿子都已成家,大女儿也在绥德安了家。 6年前,大女儿来榆林做生意,听说这里的收入比在老家高得多,50多岁的王崇裕动了心。“在家里就是种地,干的活很零乱,虽然也养牛养羊,但一年的收入还不到一万块。再说,在家种地自己的手艺也用不上。”经过考虑,王崇裕和妻子一起来到榆林。 起初,夫妻二人都在建筑工地打零工。一天各能挣四五十块钱。这样干了三年,妻子到常乐路一家火锅店洗碗去了。虽然每月只有1000元的工资,但与建筑工地相比,活儿明显要轻得多。 王崇裕老人也想找一份省力的活干,他希望能“给工地照门”,但目前还没有合适的地方。在榆林的6年,王崇裕都是在建筑工地打工。主要是拉砖、上砖、打混凝土。他说现在一天可以挣90块,只要天气不耽误,工地上有活干的时候,他都不误工。“中秋节还没到,不知道那天有没有活,如果有,还要照常上班。”王崇裕说。 中秋不比过年,过不过都一样 “不能和单位比,过不过节都一样。”说起过节,王崇裕老人倒表现得很平淡。他回忆说,自己小时候,非常期待过年过节,因为那一天可以吃一顿好的,改善一下生活。晒干的红薯皮、玉米磨成细面煮的稀饭,这就算是过节的好食物,如果能吃上白面那就是最好的了。想吃肉根本没有,买不起也买不到。 王崇裕说,现在条件好了,想吃什么随时都可以去买,不一定非得等到过节那天才吃。他的儿媳妇和大女儿年年都给他送来月饼和水果。过节的时候,他照常在工地上干活,工地提供伙食,还发月饼。自己不用做饭也不用买什么东西,这个节就过了。他满足地说,普通老百姓平平常常地过一下就行了。“不能和单位比,人家搞得隆重。” 由于家庭、工作等原因,中秋节的时候,王崇裕的儿女不一定都能回来与老人团聚。他说中秋不比春节,过年的时候,儿子、女子、孙子都齐聚一堂,到他租的这个房子里来团圆。在榆林生活了6年,王崇裕老人说自己不打算回老家了。“每年春节前回去上坟烧纸,完了之后就立即返回榆林,这里才是我的家。”王崇裕说。
今天(12/27日星期五) | 明天(12/28日星期六) | 后天(12/29日星期日) | 第四天(12/30日星期一) | 第五天(12/31日星期二) |
低温-17℃~高温-4℃ | 低温-17℃~高温-1℃ | 低温-13℃~高温2℃ | 低温-11℃~高温1℃ | 低温-11℃~高温3℃ |
晴 3-4级转<3级 |
晴转阴 <3级 |
晴 <3级 |
晴 <3级 |
晴转多云 <3级 |
榆林天气资讯
热门城市天气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