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内容
引黄北干线吹响决胜号角
2011-03-29 来源:新华网
兴水利、除水害历来是治国安邦的大事。在“十二五”的开局之年,中央一号文件锁定水利,明确提出把水利作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先领域,作为公共财政投入的重点领域,未来十年将投入4万亿元大兴水利,这是全党、全社会发出的一个重要信号。
从山西来讲,水资源的短缺、水利设施薄弱已经严重影响到山西的转型跨越发展,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引黄工程,是我省目前开发利用黄河水的最大工程,也是我省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构建山西大水网,变“水瓶颈”为“水支撑”的重要工程。
2002年,南干建成通水,黄河水首次流入三晋腹地。
2009年,我省敲响了建设引黄北干线的重锤!为确保2011年国庆通水目标的如期实现,过去的一年间,引黄大军攻坚克难、全力以赴,超额完成了年度计划任务。
眼下,北干线工程的决胜决战大幕已经开启,引黄大军正在用他们的拼搏和奋斗,书写新的“水魂”篇章。
雁门内外,春寒料峭。
3月22日,经过3个多小时的奔波后,记者来到了建设中的平鲁地下泵站,建设者们开机器,穿螺栓,拧螺帽,手上的油脂和脸上的汗水交织在一起。省引黄工程管理局平鲁分局副局长崔颖玉说:“为确保今年国庆节前通水到大同、朔州,我们要和时间赛跑、和天气较量。”
平鲁地下泵站是引黄北干线上惟一的地下泵站,可以说泵站为工程的“心脏”,主厂房位于地下140米处,它担负着为北干线上最大的水库——大梁水库提水的任务。
在省引黄工程管理局平鲁分局,说起工程的建设情况,郭跃华局长感慨颇多,北干线上最大的一座调节水库大梁水库的施工极具挑战性。水库主坝坐落在湿陷性黄土地基上,坝脚存在液化问题,施工难度大,基础处理要求高。为了攻克这一技术难题,确保工程优质,引黄工程管理局、设计单位、承包商三方技术人员付出了艰辛的努力,经常通宵达旦驻守在现场,反复试验,对比试验结果,常常是一连几天干到深夜,饿了泡方便面,困了就在工地的工棚里打个盹。
1号隧洞是引黄北干线的控制性工程,被比喻为整个工程的“咽喉”工程,总长43.67公里,2010年11月12日全线贯通。郭跃华告诉记者,1号隧洞是目前世界上单洞长度最长的隧洞,其施工难度和技术要求都是前所未有的,并创造了单头掘进25.327公里的世界记录,目前在国内还少有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和技术可资借鉴。
3月23日,记者来到北干线PCCP管厂时,看到的是一派机器轰鸣的繁忙景象。
PCCP输水管道是北干线的控制性项目之一,涉及一个管厂,四个安装标段,最初设计管型有27种之多,生产与安装的协调难度相当大。省引黄工程管理局通过优化设计,把管型归并为14种,优化了资源配置,解决了供需矛盾,保证了施工任务的顺利完成。承担任务的北京韩建管业公司朔州分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为确保今年国庆节前大同、朔州用上黄河水,2月12日PCCP管厂就开始正式生产。截至目前,全长115公里的PCCP输水管道已生产成品管110多公里,剩余的任务将于5月底前完成;管道安装已完成103公里,占合同量的89.57%,剩余12公里将于6月底前完成。
不只是大梁水库在努力冲刺。墙框堡水库也在全力抢工期、赶进度。
“严禁穿硬底鞋、皮鞋进入施工现常”记者来到位于大同市南郊区的墙框堡水库。水库大坝入口竖立的一块警示牌让人们不禁奇怪,到处是沙石、泥土,怎么还怕踩踏呢?
省引黄工程管理局大同分局副局长李江深揭开了谜底。在水库建设中,我省首次使用了一种名为土工膜的新材料。土工膜的接缝处理是一个关键工序,直接影响水库防渗效果。施工方采用了瑞士进口技术,用热熔焊枪把一块块土工膜之间的结合部位表面加热处理,使之表面熔化,然后通过压力使之融合成一体,以做到“滴水不漏”。
一路走来,尽管春风料峭,但在各施工现场记者看到的是一幕幕生机勃勃的场景,感受到的是引黄大军如期通水的坚定信念。省引黄工程管理局局长菅二拴介绍,北干线开工以来,广大建设者日夜奋战,攻坚克难,工程建设有序推进,到去年底,已累计完成投资37.35亿元,对今年国庆节前大同、朔州用上黄河水信心百倍。全长43.67公里的1号隧洞已全线贯通,并完成混凝土衬砌42.22公里;4座调节水库土建主体工程完成90%以上,土石方开挖和回填基本完成,今年6月底前将具备蓄水条件;生产成品PCCP输水管道110.79公里,安装完成103公里。
PCCP安装I标再掀攻坚热潮
本报讯又是一年春来到。3月23日,记者在北干线PCCP安装I标的施工现场,看到一幅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履带吊巨大的红色吊臂吊起一节节PCCP管道,放入挖好的沟槽中,工人们紧张有序地刷油、装胶圈、对接,技术人员全神贯注测量、标高。
引黄北干线PCCP输水工程安装I标的安装任务是30.15公里,为北干线4个PCCP安装标最长的标段。标段跨越2个区、4个镇、22个行政村,沿线交叉建筑物较多,施工区内地质条件复杂,穿越河沟、天然气管道、铁路、公路等。
历经1年多的艰苦奋战,目前,PCCP管道安装I标已接近尾声,但附属构筑物混凝土、金属机电安装工程仍任务繁重。
针对今年施工难点、重点,省引黄工程施工项目部积极采取应对措施:
一是加大人力、物力投入,提前准备,及早施工。根据今年点多面广、任务繁杂,有效施工期短的特点,开设十个工作面,多点开花,同步推进;二是现场协调、科学施工。在进行支线阀上游水下段施工过程中,技术人员发现地下水位较高,采用的打井降水效果不明显。为加快施工进度,项目部现场研究、反复试验,及时修改施工方案,既保证了施工质量,又加快了施工进度;三是启动进度考核奖罚机制,掀起春季施工高潮。根据施工进度计划,项目部与各工区、安装队签订《生产目标责任书》,将进度目标落实到各个施工队,全面掀起施工高潮;四是加强安全管理和质量控制。今年项目部仍然把安全、质量工作放在首位,各工作面、各施工队均设置安全员、质检员,对所有进场施工人员均进行安全交底,施工过程中严查安全隐患,加强质量管理,避免因安全、质量问题影响工程进度。
大同黄河供水工程完成投资2.3亿
本报讯机器轰鸣,人声鼎沸。3月23日,作为引黄北干线配套项目的大同黄河供水工程建设工地一片繁忙景象。经过近一年的艰苦奋战,目前水厂已完成投资2.3亿元,土建主体工程完成90%以上。
据省引黄工程管理局大同分局副局长李彦介绍,截至3月22日,工程累计完成土石方工程48.35万立方米,混凝土浇筑6.27万立方米,砌体8053.47万立方米,钢结构网架906吨,安装工艺管线5502.68米,安装设备533台(套)。
为解决同朔地区严重缺水问题,2008年11月国家发改委批准建设引黄北干线工程,与之配套的净化水厂和管网工程项目于2009年11月获省发改委批复,并列入省重点工程,由大同市黄河供水有限责任公司承担建设任务。
水厂项目工期原计划为36个月,为响应省委、省政府提出的2011年国庆节前大同、朔州用上黄河水的战略要求,建设工期压缩为18个月。2010年4月3日水厂正式开工建设,计划2011年6月30日前完成永久供电线路工程;2011年7月31日前完成所有建筑物的主体结构、设备安装、主要部位的装修和厂区管网工程,完成常规工艺设备的单机调试,具备试运行条件;2011年9月20日前完成深度处理工艺设备的单机调试和全厂设备的联合试运行,具备供水条件;2011年国庆节前向大同市区供水。
蒯树林心系工地洒真情
蒯树林生于上世纪70年代,现任省引黄工程管理局平鲁分局工程科科长。自1992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在工程一线摸爬滚打,尤其是在管道施工方面具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从2010年10月初,蒯树林每天都要行走在北干线1号隧洞2标05支洞里。隧洞台阶窄而陡峭,四周灯光昏暗,想要真正保持平衡很难。是什么吸引着蒯树林天天往返于这令人“望而生畏”的台阶呢?
北干线1号隧洞2标05支洞使用传统钻爆法施工,总长1500米,从2010年8月开始进行衬砌后的一个多月时间,由于施工单位技术力量薄弱等原因,工程进展缓慢。若按照这样的进度发展,通水目标难以如期实现。05支洞真正成了“卡脖子”工程。
为做好组织、沟通、协调工作,使全线机械、物资发挥最大潜力,2010年10月15日,收拾好行装,蒯树林驻扎在了工地。
追求细节是蒯树林在工作中一向对自己的要求。对于一些常见、容易发生的工作问题,他提高警惕,反复分析,力求把问题控制在萌芽状态,保证生产有序、顺畅进行。当晚,在工作面上,一个不为别人注意的现象引起了他的重视,工人们隔一会儿就得停止施工去处理石壁缝隙流出的水,并溅得施工人员浑身是水。这不仅严重影响了施工进展,还可能因为处理不及时影响到工程质量。如何把水引出去,成为当务之急。
回到宿舍,蒯树林躺在床上怎么也睡不着。出水的地方不止一处,引水是个麻烦事,只有把水集中起来才能做到“水往一处流”。他想起了对付水最普遍易行的办法,先导引,再排水!第二天,几名工人把十几包沙袋运到了洞里,在工作面前方出水处围成了简单的“堤坝”,原来四处乱流的水“乖乖”地流了进来,顺着埋入砼下的塑料管到达了“指定地点”。
如果将隧洞管道建设比喻成一棵大树,这棵棵大树要维系生命、茁壮成长则离不开人、机械、物资等“养分”。而蒯树林则恰恰为人、机械、物资的运转给予了一种动力。
施工机械设备的完好率是顺利施工的又一保障。一天,蒯树林发现时常因机械设备发生故障耽误施工,有时为等待一个零件一耗就是半天。蒯树林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与项目部负责同志商量,是否可以多准备一些易损易坏零件。项目部听从了建议,迅速组织采购了一批零件,并对所有设备进行了一次全面排查,同时建立健全了设备检修保养制度。仅此一项措施,每天增加有效施工时间至少两个小时。
管片衬砌对所用混凝土强度的要求非常高,这就要求原材料中的沙子达到一定温度才可以与水泥、石子充分搅拌。蒯树林建议在洞口处盘了一座炉子,炉子与一大“土炕”连接,炉子散发出的热量作用到“土炕”上面铺满的沙子,为沙子加温。真是土办法解决了大问题!
心系工地洒真情。工程继续,蒯树林的故事就还会延续。他用心追求细节、用责任完成使命的引黄精神也就还会在北干线上传扬。
■记者感言
黄土高原上的山西,土地贫瘠、十年九旱,庄稼因为缺水而枯萎,人畜因为缺水而奔忙。水,足足让山西人魂牵梦萦了几千年。然而,滔滔的黄河水却从山西人眼皮子底下,绕了一个弯,流向了远方。
如何才能把奔腾的黄河水引入严重缺水的山西,成为驻扎在历代山西人心中的梦想。
1993年,省委、省政府以超常的胆略和气魄为引黄工程上马决策拍板,工程分南干与北干两期进行。2002年,南干建成通水。经过16年的追逐与等待,2009年3月27日,我省又敲响了建设引黄二期—北干线的重锤!
为了把黄河水早日引入同朔地区,使两地人民早日实现他们多年的期盼,省引黄工程管理局两次调整计划,工期缩短一年半。
工期短了,意味着任务就重了。北干线开工以来,广大建设者日夜奋战,攻坚克难,工程建设扎实、有序推进。
在建设工地采访,几乎每个人都会跟你说“五加二”“白加黑”,上至局长,下至普通建设者,在他们工作表上没有时间概念,加班就是他们的常态。尽管如此,没有人有怨言。因为,他们深知肩负使命的神圣,明白肩负责任的重大。
去年是北干线建设的攻坚之年,面对气候干扰、复杂地质条件影响等不利因素,全局上下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坚持每周开一次协调会,局领导每人联系一个控制性工程项目,蹲到现场组织协调,把质量、安全、管理落实到每一个工序、每一个人和每一个细节。这体现的不仅仅是一种工作姿态,更重要的是一种“特别能吃苦、能战斗、能奉献”引黄精神的支撑。
今年是北干线建设的决战决胜之年。我们相信,引黄人还会以必胜的信念,攻坚的姿态,行之有效的措施,确保今年国庆节前大同、朔州用上黄河水!
我们相信,不久雁北大地将会展现人水和谐的壮美画卷,引黄工程也将以一个完整的“人”字水脉镶嵌在三晋版图上!
从山西来讲,水资源的短缺、水利设施薄弱已经严重影响到山西的转型跨越发展,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引黄工程,是我省目前开发利用黄河水的最大工程,也是我省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构建山西大水网,变“水瓶颈”为“水支撑”的重要工程。
2002年,南干建成通水,黄河水首次流入三晋腹地。
2009年,我省敲响了建设引黄北干线的重锤!为确保2011年国庆通水目标的如期实现,过去的一年间,引黄大军攻坚克难、全力以赴,超额完成了年度计划任务。
眼下,北干线工程的决胜决战大幕已经开启,引黄大军正在用他们的拼搏和奋斗,书写新的“水魂”篇章。
雁门内外,春寒料峭。
3月22日,经过3个多小时的奔波后,记者来到了建设中的平鲁地下泵站,建设者们开机器,穿螺栓,拧螺帽,手上的油脂和脸上的汗水交织在一起。省引黄工程管理局平鲁分局副局长崔颖玉说:“为确保今年国庆节前通水到大同、朔州,我们要和时间赛跑、和天气较量。”
平鲁地下泵站是引黄北干线上惟一的地下泵站,可以说泵站为工程的“心脏”,主厂房位于地下140米处,它担负着为北干线上最大的水库——大梁水库提水的任务。
在省引黄工程管理局平鲁分局,说起工程的建设情况,郭跃华局长感慨颇多,北干线上最大的一座调节水库大梁水库的施工极具挑战性。水库主坝坐落在湿陷性黄土地基上,坝脚存在液化问题,施工难度大,基础处理要求高。为了攻克这一技术难题,确保工程优质,引黄工程管理局、设计单位、承包商三方技术人员付出了艰辛的努力,经常通宵达旦驻守在现场,反复试验,对比试验结果,常常是一连几天干到深夜,饿了泡方便面,困了就在工地的工棚里打个盹。
1号隧洞是引黄北干线的控制性工程,被比喻为整个工程的“咽喉”工程,总长43.67公里,2010年11月12日全线贯通。郭跃华告诉记者,1号隧洞是目前世界上单洞长度最长的隧洞,其施工难度和技术要求都是前所未有的,并创造了单头掘进25.327公里的世界记录,目前在国内还少有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和技术可资借鉴。
3月23日,记者来到北干线PCCP管厂时,看到的是一派机器轰鸣的繁忙景象。
PCCP输水管道是北干线的控制性项目之一,涉及一个管厂,四个安装标段,最初设计管型有27种之多,生产与安装的协调难度相当大。省引黄工程管理局通过优化设计,把管型归并为14种,优化了资源配置,解决了供需矛盾,保证了施工任务的顺利完成。承担任务的北京韩建管业公司朔州分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为确保今年国庆节前大同、朔州用上黄河水,2月12日PCCP管厂就开始正式生产。截至目前,全长115公里的PCCP输水管道已生产成品管110多公里,剩余的任务将于5月底前完成;管道安装已完成103公里,占合同量的89.57%,剩余12公里将于6月底前完成。
不只是大梁水库在努力冲刺。墙框堡水库也在全力抢工期、赶进度。
“严禁穿硬底鞋、皮鞋进入施工现常”记者来到位于大同市南郊区的墙框堡水库。水库大坝入口竖立的一块警示牌让人们不禁奇怪,到处是沙石、泥土,怎么还怕踩踏呢?
省引黄工程管理局大同分局副局长李江深揭开了谜底。在水库建设中,我省首次使用了一种名为土工膜的新材料。土工膜的接缝处理是一个关键工序,直接影响水库防渗效果。施工方采用了瑞士进口技术,用热熔焊枪把一块块土工膜之间的结合部位表面加热处理,使之表面熔化,然后通过压力使之融合成一体,以做到“滴水不漏”。
一路走来,尽管春风料峭,但在各施工现场记者看到的是一幕幕生机勃勃的场景,感受到的是引黄大军如期通水的坚定信念。省引黄工程管理局局长菅二拴介绍,北干线开工以来,广大建设者日夜奋战,攻坚克难,工程建设有序推进,到去年底,已累计完成投资37.35亿元,对今年国庆节前大同、朔州用上黄河水信心百倍。全长43.67公里的1号隧洞已全线贯通,并完成混凝土衬砌42.22公里;4座调节水库土建主体工程完成90%以上,土石方开挖和回填基本完成,今年6月底前将具备蓄水条件;生产成品PCCP输水管道110.79公里,安装完成103公里。
PCCP安装I标再掀攻坚热潮
本报讯又是一年春来到。3月23日,记者在北干线PCCP安装I标的施工现场,看到一幅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履带吊巨大的红色吊臂吊起一节节PCCP管道,放入挖好的沟槽中,工人们紧张有序地刷油、装胶圈、对接,技术人员全神贯注测量、标高。
引黄北干线PCCP输水工程安装I标的安装任务是30.15公里,为北干线4个PCCP安装标最长的标段。标段跨越2个区、4个镇、22个行政村,沿线交叉建筑物较多,施工区内地质条件复杂,穿越河沟、天然气管道、铁路、公路等。
历经1年多的艰苦奋战,目前,PCCP管道安装I标已接近尾声,但附属构筑物混凝土、金属机电安装工程仍任务繁重。
针对今年施工难点、重点,省引黄工程施工项目部积极采取应对措施:
一是加大人力、物力投入,提前准备,及早施工。根据今年点多面广、任务繁杂,有效施工期短的特点,开设十个工作面,多点开花,同步推进;二是现场协调、科学施工。在进行支线阀上游水下段施工过程中,技术人员发现地下水位较高,采用的打井降水效果不明显。为加快施工进度,项目部现场研究、反复试验,及时修改施工方案,既保证了施工质量,又加快了施工进度;三是启动进度考核奖罚机制,掀起春季施工高潮。根据施工进度计划,项目部与各工区、安装队签订《生产目标责任书》,将进度目标落实到各个施工队,全面掀起施工高潮;四是加强安全管理和质量控制。今年项目部仍然把安全、质量工作放在首位,各工作面、各施工队均设置安全员、质检员,对所有进场施工人员均进行安全交底,施工过程中严查安全隐患,加强质量管理,避免因安全、质量问题影响工程进度。
大同黄河供水工程完成投资2.3亿
本报讯机器轰鸣,人声鼎沸。3月23日,作为引黄北干线配套项目的大同黄河供水工程建设工地一片繁忙景象。经过近一年的艰苦奋战,目前水厂已完成投资2.3亿元,土建主体工程完成90%以上。
据省引黄工程管理局大同分局副局长李彦介绍,截至3月22日,工程累计完成土石方工程48.35万立方米,混凝土浇筑6.27万立方米,砌体8053.47万立方米,钢结构网架906吨,安装工艺管线5502.68米,安装设备533台(套)。
为解决同朔地区严重缺水问题,2008年11月国家发改委批准建设引黄北干线工程,与之配套的净化水厂和管网工程项目于2009年11月获省发改委批复,并列入省重点工程,由大同市黄河供水有限责任公司承担建设任务。
水厂项目工期原计划为36个月,为响应省委、省政府提出的2011年国庆节前大同、朔州用上黄河水的战略要求,建设工期压缩为18个月。2010年4月3日水厂正式开工建设,计划2011年6月30日前完成永久供电线路工程;2011年7月31日前完成所有建筑物的主体结构、设备安装、主要部位的装修和厂区管网工程,完成常规工艺设备的单机调试,具备试运行条件;2011年9月20日前完成深度处理工艺设备的单机调试和全厂设备的联合试运行,具备供水条件;2011年国庆节前向大同市区供水。
蒯树林心系工地洒真情
蒯树林生于上世纪70年代,现任省引黄工程管理局平鲁分局工程科科长。自1992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在工程一线摸爬滚打,尤其是在管道施工方面具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从2010年10月初,蒯树林每天都要行走在北干线1号隧洞2标05支洞里。隧洞台阶窄而陡峭,四周灯光昏暗,想要真正保持平衡很难。是什么吸引着蒯树林天天往返于这令人“望而生畏”的台阶呢?
北干线1号隧洞2标05支洞使用传统钻爆法施工,总长1500米,从2010年8月开始进行衬砌后的一个多月时间,由于施工单位技术力量薄弱等原因,工程进展缓慢。若按照这样的进度发展,通水目标难以如期实现。05支洞真正成了“卡脖子”工程。
为做好组织、沟通、协调工作,使全线机械、物资发挥最大潜力,2010年10月15日,收拾好行装,蒯树林驻扎在了工地。
追求细节是蒯树林在工作中一向对自己的要求。对于一些常见、容易发生的工作问题,他提高警惕,反复分析,力求把问题控制在萌芽状态,保证生产有序、顺畅进行。当晚,在工作面上,一个不为别人注意的现象引起了他的重视,工人们隔一会儿就得停止施工去处理石壁缝隙流出的水,并溅得施工人员浑身是水。这不仅严重影响了施工进展,还可能因为处理不及时影响到工程质量。如何把水引出去,成为当务之急。
回到宿舍,蒯树林躺在床上怎么也睡不着。出水的地方不止一处,引水是个麻烦事,只有把水集中起来才能做到“水往一处流”。他想起了对付水最普遍易行的办法,先导引,再排水!第二天,几名工人把十几包沙袋运到了洞里,在工作面前方出水处围成了简单的“堤坝”,原来四处乱流的水“乖乖”地流了进来,顺着埋入砼下的塑料管到达了“指定地点”。
如果将隧洞管道建设比喻成一棵大树,这棵棵大树要维系生命、茁壮成长则离不开人、机械、物资等“养分”。而蒯树林则恰恰为人、机械、物资的运转给予了一种动力。
施工机械设备的完好率是顺利施工的又一保障。一天,蒯树林发现时常因机械设备发生故障耽误施工,有时为等待一个零件一耗就是半天。蒯树林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与项目部负责同志商量,是否可以多准备一些易损易坏零件。项目部听从了建议,迅速组织采购了一批零件,并对所有设备进行了一次全面排查,同时建立健全了设备检修保养制度。仅此一项措施,每天增加有效施工时间至少两个小时。
管片衬砌对所用混凝土强度的要求非常高,这就要求原材料中的沙子达到一定温度才可以与水泥、石子充分搅拌。蒯树林建议在洞口处盘了一座炉子,炉子与一大“土炕”连接,炉子散发出的热量作用到“土炕”上面铺满的沙子,为沙子加温。真是土办法解决了大问题!
心系工地洒真情。工程继续,蒯树林的故事就还会延续。他用心追求细节、用责任完成使命的引黄精神也就还会在北干线上传扬。
■记者感言
黄土高原上的山西,土地贫瘠、十年九旱,庄稼因为缺水而枯萎,人畜因为缺水而奔忙。水,足足让山西人魂牵梦萦了几千年。然而,滔滔的黄河水却从山西人眼皮子底下,绕了一个弯,流向了远方。
如何才能把奔腾的黄河水引入严重缺水的山西,成为驻扎在历代山西人心中的梦想。
1993年,省委、省政府以超常的胆略和气魄为引黄工程上马决策拍板,工程分南干与北干两期进行。2002年,南干建成通水。经过16年的追逐与等待,2009年3月27日,我省又敲响了建设引黄二期—北干线的重锤!
为了把黄河水早日引入同朔地区,使两地人民早日实现他们多年的期盼,省引黄工程管理局两次调整计划,工期缩短一年半。
工期短了,意味着任务就重了。北干线开工以来,广大建设者日夜奋战,攻坚克难,工程建设扎实、有序推进。
在建设工地采访,几乎每个人都会跟你说“五加二”“白加黑”,上至局长,下至普通建设者,在他们工作表上没有时间概念,加班就是他们的常态。尽管如此,没有人有怨言。因为,他们深知肩负使命的神圣,明白肩负责任的重大。
去年是北干线建设的攻坚之年,面对气候干扰、复杂地质条件影响等不利因素,全局上下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坚持每周开一次协调会,局领导每人联系一个控制性工程项目,蹲到现场组织协调,把质量、安全、管理落实到每一个工序、每一个人和每一个细节。这体现的不仅仅是一种工作姿态,更重要的是一种“特别能吃苦、能战斗、能奉献”引黄精神的支撑。
今年是北干线建设的决战决胜之年。我们相信,引黄人还会以必胜的信念,攻坚的姿态,行之有效的措施,确保今年国庆节前大同、朔州用上黄河水!
我们相信,不久雁北大地将会展现人水和谐的壮美画卷,引黄工程也将以一个完整的“人”字水脉镶嵌在三晋版图上!
今天(12/13日星期五) | 明天(12/14日星期六) | 后天(12/15日星期日) | 第四天(12/16日星期一) | 第五天(12/17日星期二) |
低温-14℃~高温-5℃ | 低温-14℃~高温-4℃ | 低温-14℃~高温0℃ | 低温-13℃~高温1℃ | 低温-15℃~高温0℃ |
晴 3-4级转<3级 |
晴 3-4级转<3级 |
晴 3-4级转<3级 |
晴 <3级 |
晴 <3级 |
朔州天气资讯
热门城市天气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