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内容
山西朔州市前三季度经济保持快速增长良好态势
2011-10-31 来源:中华会计网校
今年前三季度,朔州市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各项宏观调控政策,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转型跨越发展的总体部署,以打造新基地新优势新朔州为方略,以建设自然生态现代宜居的幸福新城为目标,以四化一体东部新区建设为突破口和总抓手,牢牢把握当前煤炭市场持续看好和我省被国家正式确定为“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有利时机,积极应对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各种挑战,充分发挥主导产业优势,加大重点项目建设力度,全力推动转型跨越发展,全市经济在“十一五”连续几年高位运行基础上呈现出持续健康、增势强劲、和谐稳定的良好发展态势,为确保“十二五”开局全胜奠定了坚实基矗
一、前三季度经济运行基本情况及特点
今年以来,在国内经济快速增长、投资消费持续旺盛的宏观环境带动下,全市煤、电主导产业优势得到了进一步发挥,地区经济在去年同期高位运行的基础上继续保持了快速增长的良好态势。据初步核算,前三季度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630.5亿元,同比增长15.5%,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0.3个百分点,比今年一季度和上半年分别提高2.9和0.3个百分点,呈现出逐季加速的增长趋势。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26.5亿元,同比增长6.8%;第二产业完成370.1亿元,同比增长18.6%;第三产业完成233.9亿元,同比增长12.1%。
(一)从生产方面看,农业生产形势喜人,工业经济快速增长。
农业方面:今年以来,全市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各项强农、惠农政策措施,千方百计调动广大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优化农作物种植结构,加快发展现代设施农业,为全市农业健康稳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再加上全年风调雨顺,自然气候优越,为全市农业生产特别是为传统缺水旱作地区农业生产取得较好收成创造了非常的有利条件。
在政策、市场及气候等多重有利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农业生产呈现出积极的发展态势。一是春播面积明显高于去年。据统计,全市粮食作物播种面积达到404.7万亩,比上年增加5.8万亩,增长1.47%。其中:高产作物玉米播种215.3万亩、马铃薯50.5万亩、豆类30.2万亩;油料42.9万亩,比上年减少0.8万亩;甜菜115万亩,比上年增加42万亩;蔬菜28.9万亩,比上年增加5.1万亩。二是农作物长势良好。由于有多年不遇的充足降水,播种前土壤墒情普遍较好,确保了作物出苗情况良好,随后的降水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了有力保障,也为全年农业生产取得较好收成奠定了基矗预计全年粮食产量将突破20亿斤。
前三季度全市肉类总产量达到6.14万吨,比去年同期增加2.95万吨,增长92.5%。其中猪肉产量2.05万吨,增产0.87万吨,增长73.9%;羊肉产量3.2万吨,增产2.07万吨,增长1.84倍。截止三季度末,全市生猪存栏数达到20.3万头,牛存栏数达到15.96万头,羊存栏数达到144.58万只,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23.1%、23.7%和30.9%。
前三季度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51.0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1%。其中种植业产值23.2亿元,增长4%;林业产值4.9亿元,增长49.3%;畜牧业产值达到22.2亿元,增长4.2%。
工业方面:在巩固“十一五”成果的基础上,今年以来,朔州市进一步加快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步伐,在继续做大做强煤电主导产业的同时,大力推进以多元化、清洁化、集约化、循环化为特征的现代工业体系建设,为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不断注入新的动力。今年前三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357.03亿元,同比增长23.5%,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0.9个百分点,比今年上半年回落0.8个百分点。其中轻工业完成增加值13.3亿元,增长18.7%;重工业完成343.73亿元,增长23.7%。全市六大主导行业煤炭采癣食品制造、石油加工、非金属矿物制造、黑色金属冶炼、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共完成增加值345.7亿元,比重占到96.8%,同比增长23.3%。
1、行业覆盖面拓宽,企业数量明显增多。尽管国家新的统计制度从今年起将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统计起报标准从500万元调整到2000万元,但朔州市纳入统计的工业企业数量不降反增,由去年的207家上升到217家,净增10家;其中减少规模较小的传统产业44家,新增近几年建成投产的新兴产业54家,全市工业行业大类由去年的17个扩展到23个,新增了皮革制品、有色金属冶炼及加工、纺织、橡胶制品、黑色金属采矿、木材加工等6个行业。
2、煤炭行业经过资源整合、改造提升后实力不断增强,在工业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变得更加突出。虽然在进入9月份后,中煤所属煤矿因事故原因大面积停产整顿,煤炭生产能力受到一定限制,但前三季度全市原煤产量仍达到13695万吨,同比增长18.39%;完成洗煤9477万吨,增长18.8%。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完成增加值302.01亿元,同比增长24.1%,占到全市工业经济总量的84.6%,比重比去年同期进一步提高0.3个百分点。
3、地方工业成为推动工业经济增长的主要推手。一方面,由于今年以来朔州市中央大型骨干企业—平朔煤炭工业公司受中煤集团总公司计划管控的约束,产能受到限制,产量增速同比明显回落;另一方面,受益于多年来持续不断的大规模资金投入,全市地方工业在调整中不断做强做大,后发优势经过长期积累开始显现,不仅在发展速度上占据显著优势,而且生产比重明显超过中央企业。前三季度平朔煤炭工业公司累计生产原煤8124万吨,同比只增长3.2%,所占比重由上年的68.1%下降到今年的59.3%,而地方原煤产量达到5571万吨,再创历史同期最高水平,同比增产1874万吨,增长50.7%。1—9月份全市中央企业完成增加值139.46亿元,同比增长10.24%,比重仅占39.1%,只拉动工业经济增长3.6个百分点;地方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217.57亿元,同比增长35.5%,不仅增幅超出中央企业25.2个百分点,而且比重达到60.9%,高出中央企业21.8个百分点,直接拉动工业经济增长19.9个百分点。
4、非公有制经济快速成长,表现日趋活跃。作为国民经济的有益补充,目前非公有制经济已经渗透到朔州市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朔州市工业领域开放步伐的不断加快,非公有制经济规模日益扩大,行业面不断拓展,发展速度逐年加快。1—9月份,全市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142.2亿元,同比增长29.6%,增速高出全市规上工业6.1个百分点,比重也达到了39.8%,同比提高3个百分点。其中私有企业前三季度共完成增加值78.07亿元,同比增长29.3%。
5、非煤电行业生产呈现出普涨格局。1—9月份,全市工业21个非煤电行业大类中除饮料制造、专用设备制造和水的生产供应业同比下降外,其他行业增加值均呈现出不同程度增长。其中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增长77.6%,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21.9%,食品制造增长7.9%,皮革制品增长1.43倍,造纸及纸制品增长16.4%,石油加工及炼焦增长41.9%,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增长31.5%;医药制造增长11.9%,橡胶制品增长4.3倍,非金属矿物制品增长53.1%,黑色金属冶炼及加工业增长12.8%,通用设备制造增长57.8%,交通运输设备制造增长12.5%,燃气生产和供应增长45.8%;此外纺织、有色金属冶炼及加工业两个行业添补了往年空白。前三季度全市非煤电行业共完成工业增加值36.56亿元,占到全市工业增加值的10.2%,比重比去年同期提高1.5个百分点。
(二)从需求角度看,固定资产投资加速增长,消费品市场持续旺盛。
投资:围绕“打造新基地,拓展新优势,建设新朔州”的总体目标,今年以来,朔州市继续以重点项目建设为突破口,进一步加大投资建设力度。截止三季度末全市共启动实施重点工程249项,计划总投资达到1882亿元,其中省级重点项目62项,计划总投资1172亿元;市级重点项目187项,计划总投资710亿元。在一大批重大项目引领带动下,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在连续几年高速增长的高位基础上继续呈现出加速增长势头。1—9月份全市409个500万元以上施工项目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50.21亿元,同比增长30.31%,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17.63个百分点。其中城镇以上投资完成337.59亿元,增长29.45%,增幅提高15.52个百分点;农村非农户投资完成12.63亿元,增长58.46%,增幅提高75.67个百分点。
1、三次产业投资全面增长,投资结构趋向优化。1—9月份全市第一产业完成投资10.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3.24%,同比增幅提高5.3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完成投资225.56亿元,增长27.42%,增幅回落8.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完成114.44亿元,增长38.36%,增幅提高32.79个百分点。三次产业投资构成由去年同期的3.4:65.9:30.7演化为目前的2.9:64.4:32.7,农业基础得到加强,工业支柱地位进一步巩固,第三产业投资比重得到明显提升。从工业内部分行业投资完成情况来看,采矿业完成投资119.01亿元,占工业投资52.76%,比重比去年同期下降4.91个百分点;电力、制造两大行业共完成投资106.56亿元,增长42.2%,占工业投资比重由去年同期的42.33%上升到47.24%。
2、转型发展力度加大,新型产业投资明显提速。以提高当地资源就地转化和使用效率为特征的煤矸石发电、风力发电等循环经济项目投资力度持续加大,以促进支柱产业多元化、全面提升地区产业竞争水平为目标的食品、医药加工制造、专用设备制造以及电气机械制造业投资高速增长。1—9月份,全市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共完成投资72.2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68.13%;食品制造业完成投资1.6亿元,同比增长52.87%;医药制造业完成投资2.33亿元,增长79.52%;专用设备制造业完成投资1.68亿元,增长34%;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完成投资9000万元,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完成投资6.5亿元,分别增长2.5倍和2.7倍。
3、率先发展气候日见浓厚,区域投资热潮快速兴起。“三新一城”发展目标与“四化一体东部新区”发展方略无疑为朔州地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从年初开始各县区从本地实际情况和发展需要出发,分别制定了各自的年度投资目标,并围绕目标加快落实各项投资计划,一个“以投资推动发展,以项目促进转型”的新一轮投资热潮在朔州大地迅速兴起。前三季度,全市六县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均保持在两位数以上,其中投资增速超过30%的县区共有4个,分别是平鲁区56.33%,应县45.89%、山阴县37.78%、右玉县31.55%,怀仁县和朔城区两个县区虽然增幅相对较低,但也分别达到了19.57%和17.28%。
4、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放缓。今年以来受国家抑制房价和紧缩货币等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明显低于去年,1—9月份,全市房地产企业累计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15.31亿元,同比增长7.06%,比上年同期回落19.14个百分点,增幅明显放缓。
消费:伴随着城乡居民收入的不断提高,在扩内需、促消费政策的持续带动下,全市消费市场继续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1—9月份全市共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3.95亿元,同比增长17.7%,增幅分别比一季度和上半年提高0.3和0.1个百分点。
1、城市消费继续领先。1—9月份全市城镇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额95.35亿元,占全市零售额总规模的76.93%,同比增长18.2%,不但占据总量优势,而且增长幅度高于总体增长幅度,支撑全市消费增长的作用明显;而乡村只完成零售额28.59亿元,比重为23.07%,同比增长16.1%,一方面比重偏小,另一方面是增长幅度低于总体增幅,拉动消费增长作用不够显著。
2、批发业增长表现突出。1—9月份全市批发业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额7.45亿元,同比增长31.2%,增幅超过整体增幅13.5个百分点,但由于比重较低,仅拉动全市零售额增长1.7个百分点;零售业完成零售额98.11亿元,增长17.6%,虽然增幅略低于整体增幅0.1个百分点,但所占比重较大,拉动消费增长近14个百分点;此外住宿业完成零售额4.46亿元,同比增长14.9%;餐饮业完成零售额13.94亿元,增长12.9%。
3、限上限下两类企业发挥作用各有侧重。限额以上企业数量不占优势,零售规模不够,1—9月份完成零售额32.46亿元,比重26.2%,但同比增长47%,拉动消费增长9.9个百分点,侧重发挥了速度作用;而限额以下企业依靠其数量优势,发挥群体效应,在消费规模上发挥了积极作用,完成零售额91.49亿元,增长12.1%,比重高达73.8%,拉动消费增长7.8个百分点。
进出口贸易:据海关统计,前三季度全市完成进出口贸易总值8183万美元,下降15.5%,是全省11个市中唯一下降的城市。其中出口1185万美元,增长86.5%,增幅在全省位居第一;进口6998万美元,下降22.7%。
(三)从运行效益看,财政收入高速增长,企业效益大幅攀升,居民收入稳步提高。
财政收入:受益于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主导产业的良好市场表现,前三季度全市财政收入总体上一直呈现出平稳快速增长的良好态势。1—9月份全市累计完成财政总收入145.1亿元,同比增长38.1%,增幅分别比一季度和上半年提高9.3个和2.5个百分点,完成年度计划的93.6%,超时间进度18.6个百分点。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完成59.1亿元,增长33.1%,完成年计划的90%,超时间进度15个百分点。全市六个县区财政两项收入除山阴县(该县前三季度财政总收入同比增长33.5%,但一般预算收入下降2.1%)外,其他五个县区均保持了两位数增长,其中朔城区前三季度财政总收入和一般预算收入分别增长55.1%和59%;平鲁分别增长43.3%和59.6%;怀仁县分别增长38.1%和47.5%;应县分别增长28.9%和33.1%;右玉县分别增长49.9%和46.9%。
财政收入的大幅增长为确保各项重点支出提供了有力保障。1—9月份,全市累计完成一般预算支出79.9亿元,同比增长36.5%。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9.4亿元,增长25.5%;教育支出12.9亿元,增长24.8%;文化体育和传媒支出1.7亿元,增长104.2%;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7.4亿元,增长95.1%;医疗卫生支出4.7亿元,增长39.6%;环境保护支出1.9亿元,增长3.8%;农林水事务支出8亿元,增长46.3%。
企业效益:在主导产业市场形势持续看好的有利环境下,地区经济宏观效益不断走高带动企业整体效益节节攀升,工业企业实现利税大幅增长。据工业月度财务统计报表显示,1—9月份,全市217家规上工业企业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83.87亿元,同比增长46.46%;累计实现利税208.29亿元,同比增长43.11%;其中利润118.08亿元,增长42.6%;税金90.22亿元,增长43.79%。与此同时,企业资产规模明显扩大,截止9月底,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资产达到1272.5亿元,规模比去年同期扩大了34.83%。
城乡居民收入:前三季度,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4674元,同比增长15.3%,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3.9个百分点。在城镇居民家庭总收入中,工薪收入仍占绝对优势,比重高达85.4%,但增幅最低,只增长8.5%;而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分别达到1454元、224元、2117元,虽然比重低,但增幅大,分别增长83.4%、28.4%和33.29%,成为城镇居民收入快速增长的有力推手。前三季度全市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到5204元,增长27.8%,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13.1个百分点,高出上半年0.6个百分点。其中工资性收入1541元,增长36.8%,占29.9%;家庭经营现金收入3261元,增长23.6%,比重占到62.7%,仍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财产转移性收入达到402元,增长31.2%,比重占7.7%。
前三季度,全市城乡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分别为9433元和5781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7.4%和27.9%,农村居民消费支出增长明显快于城镇。
(四)从经济运行的外部条件看,市场物价高位运行,金融形势虽然稳定但对地区经济的支持力度仍然十分有限。
市场物价:今年以来,受市场大气候影响,朔州市物价总水平在食品价格快速上涨的推动下始终运行在高位区间。1—9月份,市区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去年同期上涨5.1%,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上涨4.5%,涨幅比上半年分别上升0.1个和0.3个百分点。分消费种类看,八大类消费价格呈现“五涨一平二降”格局,其中食品价格涨幅最大,达到13.9%,烟酒上涨1.6%,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上涨3.8%,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上涨1.5%,居住类价格上涨5.3%;家庭设备及维修服务价格继续维持去年同期水平;价格同比下降的种类有:衣着下降2.7%,交通和通信下降0.2%。食品大类中列入监测的16个小类商品价格均出现不同程度上涨,其中淀粉及制品、肉类及制品、禽蛋以及干鲜瓜果价格涨幅居前,分别比去年同期上涨46.4%、29.1%、23.8%和26.9%,成为推动今年价格上涨的重要因素。
金融形势:据人民银行朔州市支行统计,截止9月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886.1亿元,比年初增加114.1亿元,增长14.8%,其中储蓄存款501.3亿元,比年初增加56.5亿元,增长12.7%;各项贷款余额达到227.5亿元,比年初增加29.9亿元,增长15.1%,其中短期贷款余额达到118.4亿元,比年初净增5.6亿元,增长4.9%;中长期贷款余额97.4亿元,净增19.2亿元,增长24.6%。全市金融机构存贷规模持续扩大,充分证明当前朔州市金融业自身正处于一个业绩快速递增的良好成长阶段,也说明朔州市目前的发展环境非常有利于金融业的持续做强做大。
虽然今年以来全市金融机构存贷款增长幅度基本一致,但因存贷款基数规模悬殊较大,因而增量存款与贷款规模落差继续扩大,前三季度新增存款与贷款差额达到84亿元,而截止9月底,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超出贷款余额659亿元,存贷比(金融机构存款余额除以贷款余额的比值)高达3.9:1,也就是说金融机构从当地每吸收3.9元存款,只向当地提供1元的贷款,这与国内其他地区特别是发达地区存在明显差距。
二、当前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与问题
整体来看,今年前三季度,全市经济运行在规模、速度、质量、效益等方面均有出色表现。但面对目前市场物价高位运行、节能减排任务艰巨、国家货币政策日益收紧的外部环境,全面完成全年经济工作任务还面临一定压力。
(一)结构调整任重道远。虽然今年以来朔州市在结构调整中投入了相当大的精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全市产业结构单一的现状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特别是在工业中“两高一资”行业(高能耗、高污染、资源性行业)继续占据绝对优势;从投资结构看,第一、第三产业投资比重低,分别只占全部投资的2.9%和32.7%;在工业投资中煤、电行业投资仍占到工业投资的81.9%;从投资增长方式上看,主要以外延扩张为主,以增加科技含量、改进生产工艺为主的内涵性投资仍显不足,1—9月份,全市新建、扩建项目投资达到277亿元,几乎占到全部投资80%,而改建和技术改造投资仅为39亿元,比重不到12%。今天的投资结构就是明天的产业结构,如果长期维持这种投资模式,必然会进一步加剧朔州未来产业对资源和环境的依赖程度。
(二)通胀压力不容忽视。面对持续高位运行的市场物价走势,央行自去年下半年以来为控制流动性而采取了一系列紧缩货币政策,在持续提高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的同时,今年又先后4次提高存贷款利率。站在整个宏观经济的角度来看,目前物价居高不下,不仅增加了城乡居民的生活消费支出,给低收入群体带来生活困难,而且也相应地推高了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挤压了企业的利润空间;同时在紧缩货币政策下,工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资金周转进一步困难,而且部分投资项目的资金筹措难度变得越来越大。
(三)率先发展难度加大。经过近几年的高速增长,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基数逐年扩大,在全省各市竞相发展的大潮中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和领先发展的地位,难度在加大。通过几年的高强度投资,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费发生了相应变化,“两高”行业快速恢复,产能释放引发电力供需矛盾加剧,完成节能减排年度任务的难度增大。
(四)部分企业经营困难。受成本上涨推动,部分企业甚至个别行业生产经营困难。从1-8月份工业企业财务运行统计结果看,全市217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有42户发生亏损,比去年同期增加12户,亏损面达到19.4%。到8月底,全市亏损企业累计亏损额达到2.82亿元,同比增长1.17倍,其中饮料制造业累计亏损1.1亿元,同比增长4.19倍;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亏损0.82亿元,增长11.6倍;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亏损0.51亿元,增长3.32倍;电力、热力生产供应行业亏损0.49亿元,增长14.35%。
三、确保全年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建议
面对错综复杂的内外环境,在进入第四季度后全市经济发展的形势仍然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因此密切关注国内经济大环境变化情况,深入研究和解决制约经济发展的各种突出问题和深层次矛盾仍将是第四季度工作的重点。
(一)密切关注宏观经济形势,继续强化经济运行监测预警。朔州市特殊的经济结构,能源基础产业作为全市经济的支柱产业,对宏观经济形势变化的敏感度极高,增强经济政策的前瞻性、针对性、灵活性,是确保全市经济平稳协调较快发展的关键所在。一方面要加强对宏观经济形势的观察分析研究,密切跟踪国际国内经济走势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变化,做到未雨绸缪。另一方面要加强经济运行监测预警工作,科学研判经济走势,及时研究解决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增强经济运行调控的前瞻性、预见性和有效性,牢牢掌握经济工作的主动权。
(二)千方百计抓好安全生产工作,巩固好当前的发展势头。要始终把安全生产放在头等重要的位置常抓不懈,严格落实煤矿安全生产责任制,深入开展煤矿安全生产大检查,认真排查各种隐患,不留任何死角,绝不能因安全问题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要严格防止煤炭产量大起大落,确保煤炭主导产业在推动地区经济稳定增长中发挥重要作用。
(三)强化督促调度,加快重点工程建设。重点工程建设作为当前加快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和工作着力点,既是确保近期经济发展取得积极成效的关键点,更是决定整个“十二五”乃至未来数年全市经济发展后劲的主要因素,必须把重点工程建设牢牢抓在手上,在工程建设进展上多做文章,不遗余力加快建设推进速度,创造一切条件保障项目建设压缩工期,尽早投产达效,为全市经济快速发展不断提供新的增长点。针对当前部分项目因项目用地、建设资金、施工环境等各种因素影响项目开工和推进速度的问题,建议逐月召开重点工程项目建设推进会,对推进不力的重点工程项目逐项进行分析研究,针对不同原因和症结,明确相关职能部门、专门人员去帮助落实推进。
(四)突出帮扶引导,促进困难企业走出困境。今年以来,在原材料价格和劳动力成本上涨的推动下,工业企业成本大幅提高,导致企业经营效益下滑,亏损情况加剧,且主要集中在地方中小企业。而地方企业是朔州市目前工业经济增长的主要支撑,不但企业数量多,就业人数多,而且经济总量规模和增长速度均高于中央大型企业,因此做好地方企业扶持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对企业基础条件好,管理规范严格,产品市场前景广,但暂时运转困难的企业,要做好分类指导和帮扶,采取“一企一策”措施,帮助其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各种难题,使其尽快扭转被动局面。
(五)坚定转型发展道路,努力实现经济发展方式根本转变。以煤为基,多元发展的产业发展目标是朔州市必须长期坚持,并以实际落实为根本保障的一条可持续发展道路。当前煤炭资源整合和煤矿机械化改造工作虽然走在了全省前列,但与朔州市发展形势要求相比,机械化改造步伐仍显缓慢。“十二五”期间,要紧紧抓住全省资源型经济转型综改试验区和朔州市全国固废综合利用基地建设的有利政策机遇,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上,通过延长产业链条,实现工业废物的资源化利用,通过增加科技含量,获得低成本基础上的高附加值,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在转型跨越发展道路上取得实质性突破。当前要加快推进粉煤灰工业园区建设步伐,力争园区尽快形成规模集聚效应和产业成长示范效应。要痛下决心,牢固坚持煤炭开采总量规模控制,以发展地面工业为长期战略选择,通过政策扶持、资金引导、项目帮扶等手段,促进非煤电工业项目、特别是科技含量高的项目在朔州市落地生根开花。
(六)加快落实“四化一体东部新区”战略。“东部新区”工业布局相对集中,城镇化条件较为成熟,生态建设初具规模,农业基础相对优越,是集朔州市农业产业化优势、生态优势、工业化优势、城镇化优势、交通和区位优势等为一体的经济发展黄金地带,具有率先发展的深厚基矗目前“四化一体东部西区”建设已在全市形成浓厚氛围。各级各部门一定要乘势而上,明确目标,理清思路,把握重点,加速产业整合,优化产业布局,全面推进转型综改试验区各项工作,力争把东部新区打造成为推进全市工业新型化、市域城镇化、城乡生态化、农业现代化的先行区,成为带动朔州转型跨越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极。
一、前三季度经济运行基本情况及特点
今年以来,在国内经济快速增长、投资消费持续旺盛的宏观环境带动下,全市煤、电主导产业优势得到了进一步发挥,地区经济在去年同期高位运行的基础上继续保持了快速增长的良好态势。据初步核算,前三季度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630.5亿元,同比增长15.5%,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0.3个百分点,比今年一季度和上半年分别提高2.9和0.3个百分点,呈现出逐季加速的增长趋势。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26.5亿元,同比增长6.8%;第二产业完成370.1亿元,同比增长18.6%;第三产业完成233.9亿元,同比增长12.1%。
(一)从生产方面看,农业生产形势喜人,工业经济快速增长。
农业方面:今年以来,全市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各项强农、惠农政策措施,千方百计调动广大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优化农作物种植结构,加快发展现代设施农业,为全市农业健康稳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再加上全年风调雨顺,自然气候优越,为全市农业生产特别是为传统缺水旱作地区农业生产取得较好收成创造了非常的有利条件。
在政策、市场及气候等多重有利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农业生产呈现出积极的发展态势。一是春播面积明显高于去年。据统计,全市粮食作物播种面积达到404.7万亩,比上年增加5.8万亩,增长1.47%。其中:高产作物玉米播种215.3万亩、马铃薯50.5万亩、豆类30.2万亩;油料42.9万亩,比上年减少0.8万亩;甜菜115万亩,比上年增加42万亩;蔬菜28.9万亩,比上年增加5.1万亩。二是农作物长势良好。由于有多年不遇的充足降水,播种前土壤墒情普遍较好,确保了作物出苗情况良好,随后的降水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了有力保障,也为全年农业生产取得较好收成奠定了基矗预计全年粮食产量将突破20亿斤。
前三季度全市肉类总产量达到6.14万吨,比去年同期增加2.95万吨,增长92.5%。其中猪肉产量2.05万吨,增产0.87万吨,增长73.9%;羊肉产量3.2万吨,增产2.07万吨,增长1.84倍。截止三季度末,全市生猪存栏数达到20.3万头,牛存栏数达到15.96万头,羊存栏数达到144.58万只,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23.1%、23.7%和30.9%。
前三季度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51.0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1%。其中种植业产值23.2亿元,增长4%;林业产值4.9亿元,增长49.3%;畜牧业产值达到22.2亿元,增长4.2%。
工业方面:在巩固“十一五”成果的基础上,今年以来,朔州市进一步加快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步伐,在继续做大做强煤电主导产业的同时,大力推进以多元化、清洁化、集约化、循环化为特征的现代工业体系建设,为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不断注入新的动力。今年前三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357.03亿元,同比增长23.5%,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0.9个百分点,比今年上半年回落0.8个百分点。其中轻工业完成增加值13.3亿元,增长18.7%;重工业完成343.73亿元,增长23.7%。全市六大主导行业煤炭采癣食品制造、石油加工、非金属矿物制造、黑色金属冶炼、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共完成增加值345.7亿元,比重占到96.8%,同比增长23.3%。
1、行业覆盖面拓宽,企业数量明显增多。尽管国家新的统计制度从今年起将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统计起报标准从500万元调整到2000万元,但朔州市纳入统计的工业企业数量不降反增,由去年的207家上升到217家,净增10家;其中减少规模较小的传统产业44家,新增近几年建成投产的新兴产业54家,全市工业行业大类由去年的17个扩展到23个,新增了皮革制品、有色金属冶炼及加工、纺织、橡胶制品、黑色金属采矿、木材加工等6个行业。
2、煤炭行业经过资源整合、改造提升后实力不断增强,在工业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变得更加突出。虽然在进入9月份后,中煤所属煤矿因事故原因大面积停产整顿,煤炭生产能力受到一定限制,但前三季度全市原煤产量仍达到13695万吨,同比增长18.39%;完成洗煤9477万吨,增长18.8%。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完成增加值302.01亿元,同比增长24.1%,占到全市工业经济总量的84.6%,比重比去年同期进一步提高0.3个百分点。
3、地方工业成为推动工业经济增长的主要推手。一方面,由于今年以来朔州市中央大型骨干企业—平朔煤炭工业公司受中煤集团总公司计划管控的约束,产能受到限制,产量增速同比明显回落;另一方面,受益于多年来持续不断的大规模资金投入,全市地方工业在调整中不断做强做大,后发优势经过长期积累开始显现,不仅在发展速度上占据显著优势,而且生产比重明显超过中央企业。前三季度平朔煤炭工业公司累计生产原煤8124万吨,同比只增长3.2%,所占比重由上年的68.1%下降到今年的59.3%,而地方原煤产量达到5571万吨,再创历史同期最高水平,同比增产1874万吨,增长50.7%。1—9月份全市中央企业完成增加值139.46亿元,同比增长10.24%,比重仅占39.1%,只拉动工业经济增长3.6个百分点;地方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217.57亿元,同比增长35.5%,不仅增幅超出中央企业25.2个百分点,而且比重达到60.9%,高出中央企业21.8个百分点,直接拉动工业经济增长19.9个百分点。
4、非公有制经济快速成长,表现日趋活跃。作为国民经济的有益补充,目前非公有制经济已经渗透到朔州市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朔州市工业领域开放步伐的不断加快,非公有制经济规模日益扩大,行业面不断拓展,发展速度逐年加快。1—9月份,全市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142.2亿元,同比增长29.6%,增速高出全市规上工业6.1个百分点,比重也达到了39.8%,同比提高3个百分点。其中私有企业前三季度共完成增加值78.07亿元,同比增长29.3%。
5、非煤电行业生产呈现出普涨格局。1—9月份,全市工业21个非煤电行业大类中除饮料制造、专用设备制造和水的生产供应业同比下降外,其他行业增加值均呈现出不同程度增长。其中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增长77.6%,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21.9%,食品制造增长7.9%,皮革制品增长1.43倍,造纸及纸制品增长16.4%,石油加工及炼焦增长41.9%,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增长31.5%;医药制造增长11.9%,橡胶制品增长4.3倍,非金属矿物制品增长53.1%,黑色金属冶炼及加工业增长12.8%,通用设备制造增长57.8%,交通运输设备制造增长12.5%,燃气生产和供应增长45.8%;此外纺织、有色金属冶炼及加工业两个行业添补了往年空白。前三季度全市非煤电行业共完成工业增加值36.56亿元,占到全市工业增加值的10.2%,比重比去年同期提高1.5个百分点。
(二)从需求角度看,固定资产投资加速增长,消费品市场持续旺盛。
投资:围绕“打造新基地,拓展新优势,建设新朔州”的总体目标,今年以来,朔州市继续以重点项目建设为突破口,进一步加大投资建设力度。截止三季度末全市共启动实施重点工程249项,计划总投资达到1882亿元,其中省级重点项目62项,计划总投资1172亿元;市级重点项目187项,计划总投资710亿元。在一大批重大项目引领带动下,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在连续几年高速增长的高位基础上继续呈现出加速增长势头。1—9月份全市409个500万元以上施工项目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50.21亿元,同比增长30.31%,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17.63个百分点。其中城镇以上投资完成337.59亿元,增长29.45%,增幅提高15.52个百分点;农村非农户投资完成12.63亿元,增长58.46%,增幅提高75.67个百分点。
1、三次产业投资全面增长,投资结构趋向优化。1—9月份全市第一产业完成投资10.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3.24%,同比增幅提高5.3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完成投资225.56亿元,增长27.42%,增幅回落8.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完成114.44亿元,增长38.36%,增幅提高32.79个百分点。三次产业投资构成由去年同期的3.4:65.9:30.7演化为目前的2.9:64.4:32.7,农业基础得到加强,工业支柱地位进一步巩固,第三产业投资比重得到明显提升。从工业内部分行业投资完成情况来看,采矿业完成投资119.01亿元,占工业投资52.76%,比重比去年同期下降4.91个百分点;电力、制造两大行业共完成投资106.56亿元,增长42.2%,占工业投资比重由去年同期的42.33%上升到47.24%。
2、转型发展力度加大,新型产业投资明显提速。以提高当地资源就地转化和使用效率为特征的煤矸石发电、风力发电等循环经济项目投资力度持续加大,以促进支柱产业多元化、全面提升地区产业竞争水平为目标的食品、医药加工制造、专用设备制造以及电气机械制造业投资高速增长。1—9月份,全市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共完成投资72.2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68.13%;食品制造业完成投资1.6亿元,同比增长52.87%;医药制造业完成投资2.33亿元,增长79.52%;专用设备制造业完成投资1.68亿元,增长34%;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完成投资9000万元,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完成投资6.5亿元,分别增长2.5倍和2.7倍。
3、率先发展气候日见浓厚,区域投资热潮快速兴起。“三新一城”发展目标与“四化一体东部新区”发展方略无疑为朔州地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从年初开始各县区从本地实际情况和发展需要出发,分别制定了各自的年度投资目标,并围绕目标加快落实各项投资计划,一个“以投资推动发展,以项目促进转型”的新一轮投资热潮在朔州大地迅速兴起。前三季度,全市六县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均保持在两位数以上,其中投资增速超过30%的县区共有4个,分别是平鲁区56.33%,应县45.89%、山阴县37.78%、右玉县31.55%,怀仁县和朔城区两个县区虽然增幅相对较低,但也分别达到了19.57%和17.28%。
4、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放缓。今年以来受国家抑制房价和紧缩货币等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明显低于去年,1—9月份,全市房地产企业累计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15.31亿元,同比增长7.06%,比上年同期回落19.14个百分点,增幅明显放缓。
消费:伴随着城乡居民收入的不断提高,在扩内需、促消费政策的持续带动下,全市消费市场继续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1—9月份全市共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3.95亿元,同比增长17.7%,增幅分别比一季度和上半年提高0.3和0.1个百分点。
1、城市消费继续领先。1—9月份全市城镇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额95.35亿元,占全市零售额总规模的76.93%,同比增长18.2%,不但占据总量优势,而且增长幅度高于总体增长幅度,支撑全市消费增长的作用明显;而乡村只完成零售额28.59亿元,比重为23.07%,同比增长16.1%,一方面比重偏小,另一方面是增长幅度低于总体增幅,拉动消费增长作用不够显著。
2、批发业增长表现突出。1—9月份全市批发业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额7.45亿元,同比增长31.2%,增幅超过整体增幅13.5个百分点,但由于比重较低,仅拉动全市零售额增长1.7个百分点;零售业完成零售额98.11亿元,增长17.6%,虽然增幅略低于整体增幅0.1个百分点,但所占比重较大,拉动消费增长近14个百分点;此外住宿业完成零售额4.46亿元,同比增长14.9%;餐饮业完成零售额13.94亿元,增长12.9%。
3、限上限下两类企业发挥作用各有侧重。限额以上企业数量不占优势,零售规模不够,1—9月份完成零售额32.46亿元,比重26.2%,但同比增长47%,拉动消费增长9.9个百分点,侧重发挥了速度作用;而限额以下企业依靠其数量优势,发挥群体效应,在消费规模上发挥了积极作用,完成零售额91.49亿元,增长12.1%,比重高达73.8%,拉动消费增长7.8个百分点。
进出口贸易:据海关统计,前三季度全市完成进出口贸易总值8183万美元,下降15.5%,是全省11个市中唯一下降的城市。其中出口1185万美元,增长86.5%,增幅在全省位居第一;进口6998万美元,下降22.7%。
(三)从运行效益看,财政收入高速增长,企业效益大幅攀升,居民收入稳步提高。
财政收入:受益于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主导产业的良好市场表现,前三季度全市财政收入总体上一直呈现出平稳快速增长的良好态势。1—9月份全市累计完成财政总收入145.1亿元,同比增长38.1%,增幅分别比一季度和上半年提高9.3个和2.5个百分点,完成年度计划的93.6%,超时间进度18.6个百分点。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完成59.1亿元,增长33.1%,完成年计划的90%,超时间进度15个百分点。全市六个县区财政两项收入除山阴县(该县前三季度财政总收入同比增长33.5%,但一般预算收入下降2.1%)外,其他五个县区均保持了两位数增长,其中朔城区前三季度财政总收入和一般预算收入分别增长55.1%和59%;平鲁分别增长43.3%和59.6%;怀仁县分别增长38.1%和47.5%;应县分别增长28.9%和33.1%;右玉县分别增长49.9%和46.9%。
财政收入的大幅增长为确保各项重点支出提供了有力保障。1—9月份,全市累计完成一般预算支出79.9亿元,同比增长36.5%。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9.4亿元,增长25.5%;教育支出12.9亿元,增长24.8%;文化体育和传媒支出1.7亿元,增长104.2%;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7.4亿元,增长95.1%;医疗卫生支出4.7亿元,增长39.6%;环境保护支出1.9亿元,增长3.8%;农林水事务支出8亿元,增长46.3%。
企业效益:在主导产业市场形势持续看好的有利环境下,地区经济宏观效益不断走高带动企业整体效益节节攀升,工业企业实现利税大幅增长。据工业月度财务统计报表显示,1—9月份,全市217家规上工业企业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83.87亿元,同比增长46.46%;累计实现利税208.29亿元,同比增长43.11%;其中利润118.08亿元,增长42.6%;税金90.22亿元,增长43.79%。与此同时,企业资产规模明显扩大,截止9月底,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资产达到1272.5亿元,规模比去年同期扩大了34.83%。
城乡居民收入:前三季度,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4674元,同比增长15.3%,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3.9个百分点。在城镇居民家庭总收入中,工薪收入仍占绝对优势,比重高达85.4%,但增幅最低,只增长8.5%;而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分别达到1454元、224元、2117元,虽然比重低,但增幅大,分别增长83.4%、28.4%和33.29%,成为城镇居民收入快速增长的有力推手。前三季度全市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到5204元,增长27.8%,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13.1个百分点,高出上半年0.6个百分点。其中工资性收入1541元,增长36.8%,占29.9%;家庭经营现金收入3261元,增长23.6%,比重占到62.7%,仍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财产转移性收入达到402元,增长31.2%,比重占7.7%。
前三季度,全市城乡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分别为9433元和5781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7.4%和27.9%,农村居民消费支出增长明显快于城镇。
(四)从经济运行的外部条件看,市场物价高位运行,金融形势虽然稳定但对地区经济的支持力度仍然十分有限。
市场物价:今年以来,受市场大气候影响,朔州市物价总水平在食品价格快速上涨的推动下始终运行在高位区间。1—9月份,市区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去年同期上涨5.1%,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上涨4.5%,涨幅比上半年分别上升0.1个和0.3个百分点。分消费种类看,八大类消费价格呈现“五涨一平二降”格局,其中食品价格涨幅最大,达到13.9%,烟酒上涨1.6%,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上涨3.8%,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上涨1.5%,居住类价格上涨5.3%;家庭设备及维修服务价格继续维持去年同期水平;价格同比下降的种类有:衣着下降2.7%,交通和通信下降0.2%。食品大类中列入监测的16个小类商品价格均出现不同程度上涨,其中淀粉及制品、肉类及制品、禽蛋以及干鲜瓜果价格涨幅居前,分别比去年同期上涨46.4%、29.1%、23.8%和26.9%,成为推动今年价格上涨的重要因素。
金融形势:据人民银行朔州市支行统计,截止9月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886.1亿元,比年初增加114.1亿元,增长14.8%,其中储蓄存款501.3亿元,比年初增加56.5亿元,增长12.7%;各项贷款余额达到227.5亿元,比年初增加29.9亿元,增长15.1%,其中短期贷款余额达到118.4亿元,比年初净增5.6亿元,增长4.9%;中长期贷款余额97.4亿元,净增19.2亿元,增长24.6%。全市金融机构存贷规模持续扩大,充分证明当前朔州市金融业自身正处于一个业绩快速递增的良好成长阶段,也说明朔州市目前的发展环境非常有利于金融业的持续做强做大。
虽然今年以来全市金融机构存贷款增长幅度基本一致,但因存贷款基数规模悬殊较大,因而增量存款与贷款规模落差继续扩大,前三季度新增存款与贷款差额达到84亿元,而截止9月底,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超出贷款余额659亿元,存贷比(金融机构存款余额除以贷款余额的比值)高达3.9:1,也就是说金融机构从当地每吸收3.9元存款,只向当地提供1元的贷款,这与国内其他地区特别是发达地区存在明显差距。
二、当前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与问题
整体来看,今年前三季度,全市经济运行在规模、速度、质量、效益等方面均有出色表现。但面对目前市场物价高位运行、节能减排任务艰巨、国家货币政策日益收紧的外部环境,全面完成全年经济工作任务还面临一定压力。
(一)结构调整任重道远。虽然今年以来朔州市在结构调整中投入了相当大的精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全市产业结构单一的现状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特别是在工业中“两高一资”行业(高能耗、高污染、资源性行业)继续占据绝对优势;从投资结构看,第一、第三产业投资比重低,分别只占全部投资的2.9%和32.7%;在工业投资中煤、电行业投资仍占到工业投资的81.9%;从投资增长方式上看,主要以外延扩张为主,以增加科技含量、改进生产工艺为主的内涵性投资仍显不足,1—9月份,全市新建、扩建项目投资达到277亿元,几乎占到全部投资80%,而改建和技术改造投资仅为39亿元,比重不到12%。今天的投资结构就是明天的产业结构,如果长期维持这种投资模式,必然会进一步加剧朔州未来产业对资源和环境的依赖程度。
(二)通胀压力不容忽视。面对持续高位运行的市场物价走势,央行自去年下半年以来为控制流动性而采取了一系列紧缩货币政策,在持续提高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的同时,今年又先后4次提高存贷款利率。站在整个宏观经济的角度来看,目前物价居高不下,不仅增加了城乡居民的生活消费支出,给低收入群体带来生活困难,而且也相应地推高了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挤压了企业的利润空间;同时在紧缩货币政策下,工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资金周转进一步困难,而且部分投资项目的资金筹措难度变得越来越大。
(三)率先发展难度加大。经过近几年的高速增长,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基数逐年扩大,在全省各市竞相发展的大潮中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和领先发展的地位,难度在加大。通过几年的高强度投资,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费发生了相应变化,“两高”行业快速恢复,产能释放引发电力供需矛盾加剧,完成节能减排年度任务的难度增大。
(四)部分企业经营困难。受成本上涨推动,部分企业甚至个别行业生产经营困难。从1-8月份工业企业财务运行统计结果看,全市217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有42户发生亏损,比去年同期增加12户,亏损面达到19.4%。到8月底,全市亏损企业累计亏损额达到2.82亿元,同比增长1.17倍,其中饮料制造业累计亏损1.1亿元,同比增长4.19倍;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亏损0.82亿元,增长11.6倍;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亏损0.51亿元,增长3.32倍;电力、热力生产供应行业亏损0.49亿元,增长14.35%。
三、确保全年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建议
面对错综复杂的内外环境,在进入第四季度后全市经济发展的形势仍然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因此密切关注国内经济大环境变化情况,深入研究和解决制约经济发展的各种突出问题和深层次矛盾仍将是第四季度工作的重点。
(一)密切关注宏观经济形势,继续强化经济运行监测预警。朔州市特殊的经济结构,能源基础产业作为全市经济的支柱产业,对宏观经济形势变化的敏感度极高,增强经济政策的前瞻性、针对性、灵活性,是确保全市经济平稳协调较快发展的关键所在。一方面要加强对宏观经济形势的观察分析研究,密切跟踪国际国内经济走势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变化,做到未雨绸缪。另一方面要加强经济运行监测预警工作,科学研判经济走势,及时研究解决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增强经济运行调控的前瞻性、预见性和有效性,牢牢掌握经济工作的主动权。
(二)千方百计抓好安全生产工作,巩固好当前的发展势头。要始终把安全生产放在头等重要的位置常抓不懈,严格落实煤矿安全生产责任制,深入开展煤矿安全生产大检查,认真排查各种隐患,不留任何死角,绝不能因安全问题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要严格防止煤炭产量大起大落,确保煤炭主导产业在推动地区经济稳定增长中发挥重要作用。
(三)强化督促调度,加快重点工程建设。重点工程建设作为当前加快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和工作着力点,既是确保近期经济发展取得积极成效的关键点,更是决定整个“十二五”乃至未来数年全市经济发展后劲的主要因素,必须把重点工程建设牢牢抓在手上,在工程建设进展上多做文章,不遗余力加快建设推进速度,创造一切条件保障项目建设压缩工期,尽早投产达效,为全市经济快速发展不断提供新的增长点。针对当前部分项目因项目用地、建设资金、施工环境等各种因素影响项目开工和推进速度的问题,建议逐月召开重点工程项目建设推进会,对推进不力的重点工程项目逐项进行分析研究,针对不同原因和症结,明确相关职能部门、专门人员去帮助落实推进。
(四)突出帮扶引导,促进困难企业走出困境。今年以来,在原材料价格和劳动力成本上涨的推动下,工业企业成本大幅提高,导致企业经营效益下滑,亏损情况加剧,且主要集中在地方中小企业。而地方企业是朔州市目前工业经济增长的主要支撑,不但企业数量多,就业人数多,而且经济总量规模和增长速度均高于中央大型企业,因此做好地方企业扶持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对企业基础条件好,管理规范严格,产品市场前景广,但暂时运转困难的企业,要做好分类指导和帮扶,采取“一企一策”措施,帮助其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各种难题,使其尽快扭转被动局面。
(五)坚定转型发展道路,努力实现经济发展方式根本转变。以煤为基,多元发展的产业发展目标是朔州市必须长期坚持,并以实际落实为根本保障的一条可持续发展道路。当前煤炭资源整合和煤矿机械化改造工作虽然走在了全省前列,但与朔州市发展形势要求相比,机械化改造步伐仍显缓慢。“十二五”期间,要紧紧抓住全省资源型经济转型综改试验区和朔州市全国固废综合利用基地建设的有利政策机遇,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上,通过延长产业链条,实现工业废物的资源化利用,通过增加科技含量,获得低成本基础上的高附加值,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在转型跨越发展道路上取得实质性突破。当前要加快推进粉煤灰工业园区建设步伐,力争园区尽快形成规模集聚效应和产业成长示范效应。要痛下决心,牢固坚持煤炭开采总量规模控制,以发展地面工业为长期战略选择,通过政策扶持、资金引导、项目帮扶等手段,促进非煤电工业项目、特别是科技含量高的项目在朔州市落地生根开花。
(六)加快落实“四化一体东部新区”战略。“东部新区”工业布局相对集中,城镇化条件较为成熟,生态建设初具规模,农业基础相对优越,是集朔州市农业产业化优势、生态优势、工业化优势、城镇化优势、交通和区位优势等为一体的经济发展黄金地带,具有率先发展的深厚基矗目前“四化一体东部西区”建设已在全市形成浓厚氛围。各级各部门一定要乘势而上,明确目标,理清思路,把握重点,加速产业整合,优化产业布局,全面推进转型综改试验区各项工作,力争把东部新区打造成为推进全市工业新型化、市域城镇化、城乡生态化、农业现代化的先行区,成为带动朔州转型跨越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极。
今天(12/13日星期五) | 明天(12/14日星期六) | 后天(12/15日星期日) | 第四天(12/16日星期一) | 第五天(12/17日星期二) |
低温-14℃~高温-5℃ | 低温-14℃~高温-4℃ | 低温-14℃~高温0℃ | 低温-13℃~高温1℃ | 低温-15℃~高温0℃ |
晴 3-4级转<3级 |
晴 3-4级转<3级 |
晴 3-4级转<3级 |
晴 <3级 |
晴 <3级 |
朔州天气资讯
热门城市天气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