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手机服务更方便
游客保障
网站导航
天气预报 > 山南天气 > 山南天气新闻
新闻内容

碧水蓝天映衬大美西藏(图)

2011-07-22 来源:网易

  本报记者晓勇

  西藏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这里江河湖泊星罗棋布,素有“亚洲水塔”和“世界气候调节器”之称,生态环境相对脆弱和敏感。西藏和平解放60年来,秉持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通过多种措施切实加大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力度,经济的快速发展不仅没有使高原生态遭到破坏,反而让这片土地绽放出更加迷人的风采。

  迄今为止,西藏仍然是世界上环境质量最好的地区之一。(下转第三版)

  (上接第一版)

  突出生态战略地位,整体推进西藏的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

  旧西藏,由于社会综合能力薄弱,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基本处于被动适应自然环境的状态。1951年,为了揭开青藏高原的奥秘,促进西藏的社会进步与发展,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政务院西藏工作队”,对西藏的土地、森林、草尝水利和矿产资源进行考察和评价,提出了科学开发利用的意见,从而开启了科学认识、利用和保护西藏生态环境的进程。

  和平解放60年来,西藏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不断发展,实现了从自发到自觉,从被动到主动,从盲目到科学的质的飞跃,西藏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逐步走上良性发展轨道。

  自治区环境保护厅厅长张永泽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西藏生态脆弱,抗干扰能力低,自我更新能力差,一旦遭到破坏,在很长时间内难以恢复。确保生态安全和经济、社会、生态和谐统一、协调发展,是西藏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内容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西藏和平解放为保护西藏的生态环境提供了有力保障。60年来,中央政府为加强西藏的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促进西藏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高各族人民的生活质量,作出了巨大努力。改革开放以来,自治区整体推进,集中力量,相继实施了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退牧还草、自然保护区建设、湿地保护、防沙治沙、水土流失治理、传统能源替代等一大批重点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工程,有效保护了雪域高原的碧水蓝天。

  为突出西藏的生态战略地位,整体推进西藏的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2009年,中央政府审议通过了《西藏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规划》,将西藏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工程确定为国家重点生态保护工程,提出用近5个五年规划期的时间,投入资金155亿元,实施3大类10项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工程,到2030年基本建成西藏生态安全屏障,使西藏生态系统进入良性循环状态,并且充分发挥对全国乃至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生态安全保障作用。

  60年来,西藏始终坚持生态保护优先,全面加强重要生态保护区建设,截至目前,全区已建立了占国土面积34.47%的自然保护区47个、生态功能保护区21个、国家森林公园8个、国家湿地公园3个、地质公园4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3个,125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39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和重要生态系统得到了有效保护。

  坚持在发展中保护,西藏生态建设创奇迹

  近几年,以牧业经济为主的那曲地区安多县的许多牧民惊喜地发现:自家牧场里的草长得更茂密、更高了。

  自治区环境保护厅提供的一份资料表明,自2005年安多县实施草场承包经营责任制和退牧还草工程试点项目后,草场植被覆盖度平均提高了18.21个百分点,植被高度由项目实施前的5.72厘米提高到7.64厘米。

  在平均海拔4500米高寒缺氧、常年大风的藏北高原,植物每生长一毫米都很困难,而让大面积的草场平均长高近2厘米,必须付出艰辛的努力。对此,环保专家解释,之所以能取得这个看似细微实则巨大的成绩,关键在于退牧还草工程把大量牧草从牛羊嘴里保护下来,使之得以休养生息。自2004年退牧还草工程以来,我区投入15亿元实施退牧还草,面积达5911万亩。

  与此同时,位于318国道上的日喀则市曲美乡那塘村村民居住环境也发生了巨大变化,粮食产量逐年增加。曲美乡在藏语中是“小泉眼”之意。前些年,因受全球气候变暖和人为活动的影响,昔日清澈见底的“小泉眼”变得干涸,一度成为日喀则地区最大旱区。从2005年开始,曲美乡实施了植树搞绿化、种树堵风口等措施。2009年10月,曲美乡又紧紧抓住实施日喀则市西郊重点区域生态公益林建设这一有利机遇,坚持水利先行,以林促农,合理布局水源网点,推进生态环境建设。村民单增说:“自实施日喀则市西郊重点区域生态公益林建设项目以来,很多过去浇不上水的地都浇上水了,粮食产量也上去了。而且在开展植树造林工程中,我们的现金收入也增加了。我们村有1890人,有劳动力的家庭一年收益一万多元,少的也有四五千元的现金收入。”

  60年来,为改善人居环境,我区实施了天然林草场保护和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对1800万亩天然林进行常年管护。实施了退牧还草工程,促进了6841万亩天然草场的保护与恢复。

  自治区环境保护厅副厅长江白说:“60年来,我区共完成人工造林454万亩,封山育林1219万亩。治理沙化地64万亩,建立了曲水、扎囊、日喀则等地治沙试验示范区,通过对西藏天然林资源的有效保护和植树造林,西藏的森林覆盖率不断增加,从20世纪50年代的不足1%上升到了目前的11.91%,对改善生态环境起到了积极作用。”

  几十年前,山南、日喀则被认为是西藏风沙最大的两个地方。山南民间有这样的谚语:“泽当风沙之地,幸亏不是我家;我等不住此地,可怜当地人们。”经过多年的植树造林工程,如今,拉萨至山南、日喀则地区雅鲁藏布江和年楚河防护林体系基本建成,有效保护了西藏人口最为稠密的河谷上百万亩农田和草场,风沙肆虐的天气明显得到遏制。数据显示,和30年前相比,拉萨市和山南地区的大风风沙天气年均减少32天,日喀则地区大风风沙天气年均减少34天。

  60年来,我区开展了森林、草地、水资源保障、自然保护区、湿地和矿产资源开发等6个领域的生态补偿研究,提出了西藏生态补偿政策需求。将全区65个县1.5亿多亩公益林全部纳入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范围,在5个县开展了草原生态保护奖励机制试点工作。从2008年开始实施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试点政策以来,已落实资金16.1亿元,对西藏涉及的3个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进行了补偿。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构建西藏高原国家生态安全屏障

  60年来,我区既没有用停止发展来维系生态环境,也没有用破坏生态环境来换取经济发展,而是坚持经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并举,在发展中重保护,在保护中求发展,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西藏和平解放60年来,坚持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促进可持续发展。确立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道路,把生态良好和建设生态环境作为重要发展目标;坚持环保为民,着力改善民生;强化环境管理,保障环境安全。

  60年来,我区开展了重点工业污染源达标治理工作,关闭了一批污染企业,投入10多亿元加强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等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上亿元资金开展重点污染源治理,实现了主要污染企业污染物的达标排放。到目前,西藏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执行达90%以上,大中型建设项目执行率达100%,较好地落实了“环保第一审批权。”

  自治区环保厅副厅长江白说:“多年来,通过强有力的环保措施,西藏各类开发建设活动趋于规范,特别是立足于保护脆弱的生态环境,自治区人民政府做出全面禁止开采砂金矿和砂铁资源的决定,加强了矿产、旅游等资源开发的环境监管,环境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2010年召开的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明确提出要加强西藏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要把西藏建设成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为此,自治区提出建设“生态西藏”的目标,以构建西藏高原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为核心,在未来20年内,着力打造生态安全保障体系、资源可持续利用体系、生态经济体系、环境质量保障体系、人居环境体系、生态文化体系、能力保障体系七大体系。

  江白介绍说,西藏“十二五”环境保护的目标是,到2015年,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国家的要求范围内,环境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乡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环境安全得到有效保障,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西藏生态安全屏障建设初见成效。
今天(05/18日星期六) 明天(05/19日星期日) 后天(05/20日星期一) 第四天(05/21日星期二) 第五天(05/22日星期三)
多云 多云 多云 晴 多云 晴 晴 多云 小雨 小雨
低温10℃~高温21℃ 低温8℃~高温22℃ 低温7℃~高温23℃ 低温8℃~高温22℃ 低温6℃~高温22℃
多云
<3级
多云转晴
<3级
多云转晴
<3级
晴转多云
3-4级转<3级
小雨
<3级
山南天气资讯
热门城市天气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