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手机服务更方便
游客保障
网站导航
天气预报 > 山南天气 > 山南天气新闻
新闻内容

错那,偶然拾得的世外桃源

2010-11-02 来源:南方报网

  2修公路的小女孩。

  3青山绿水在这里连绵起伏着。

  4牧民把藏獒视为忠诚的朋友。

  


  5一对母女的合影,她们对一张照片的渴求远非我们想象的。

  


  6从麻玛沟到勒布沟的路上,偶遇到的牧民。

  


  7羊群也为这片土地“锦上添花”。

  每当身处人造景点抑或是开发过度的旅游景区时,我们会感到疲惫与厌倦;所以当偶然拾得一处“人迹罕至”,几乎还未被开发的“处女地”时,我们便惊呼其为世外桃源。错那就是这样一个偶遇的地方,既兼具高原地区的“冷傲与干净”,又拥有江南的诗情与画意,两者融合得那么协调,更关键的是其现在还不太为人所知。从2010年该地官方发布的旅游数据可知:2010年中秋与国庆两大假期,来错那旅游的区内外人数仅为523人次。

  把自己置身其外,又融入其中,抱着这样的旅行姿态去这样的地方,你就真的融入到了这令人物我两忘的“世外桃源”。

  拉萨→山南地区(泽当)→错那→麻玛沟→勒布沟→错那→泽当→拉萨

  山南地区首府泽当镇距拉萨贡嘎机场约97公里,全程柏油路,行车约1小时;泽当到错那230公里,全程同样柏油路,行程约4小时,有班车直达;从错那至麻玛沟约30公里,麻玛沟隔壁就是勒布沟,公路路况差,越野车最能发挥作用,每天也有一班中巴车前往。

  亦可直接从错那包车前往勒布沟,其距县城55公里,包车价格约150元,错那县城内有包车的点。

  线路亮点:从错那县城出来不久,顺着山谷在古木与竹林相间的原始森林中穿行。公路一直下行,沿途高原湖泊总是在不经意间闪现,更有如玉带高悬的高山飞瀑、满目翠色的峡谷滩地、珍珠抖落般的山涧小溪、嬉闹的猴群、斗艳怒放的各色野花。

  在稍微开阔的谷地,门巴族村寨散布其中,有莲花生修行的瀑布、唐僧取经圣迹等。在通往瀑布的密林中,随处可见拜谒地。

  湖的前面,隐秘的乐园

  错那在藏语中是“湖的前面”的意思。错那是一个县城,属于西藏山南地区,其与印度、不丹等国接壤。错那还是少数民族门巴族的聚居地之一,门巴族人的文化在这里原汁原味。因其山高谷深,道路艰险,交通闭塞,与外界交往甚少,历史上被宗教徒称为“培域吉莫穹”,意为“隐秘的乐园”。

  整个错那境内从海拔4000多米至2000多米不等,湖泊数量之多,不由得使你产生一种幻觉,这里是西藏地区么?还有湿地、森林覆盖等,从满眼望去看不到一棵树到漫山遍野的野花、油菜花、成片成片的树木等景象都可在错那目睹。

  整个县城,仅有两棵树

  错那县城不大,一条笔直的街道,用不了10分钟即可步行完,站在街道上随便都能看到远处的雪山。别看县城不大,其气候条件却特别恶劣。据说县城所在地海拔4370米,让人难以置信的是,整个县城连一棵树也没有。据当地人称,由于海拔高,天气寒冷,树木无法栽活,加之地下水含有硫化氢,树木一长大根须就会被毒死。一位经常自驾车过来的司机师傅偷偷告诉我们,要是想看树,在县城西一个村落有两棵,也是仅有的两棵。不知道这两棵长势不错的树是何年何月种下的,又是怎么存活下来。

  在错那县城步行非常悠闲,完全不必“顾左顾右”。要是运气好,太阳比较暖和时,可在公路中间发现一条正懒洋洋地躺着晒太阳的藏狗,完全无视过往人群与车辆;有时候牛、羊等都会过来凑热闹,经常站在街道中间左看看右看看。

  学校体育场,同样是牧场

  错那中学就在街道上,在那么多房屋建筑中,属学校建设得最为漂亮。因当时去正值暑假,学生都放假了,校门紧闭着。好奇的我们靠近校门,发现了另外一番景象:学校的体育场上不是学生在运动,而是有一群牛羊正安详地在吃着体育场上的草。学校运动场既是体育场,又是牧场,一举两得埃

  错那县城的夜晚是属于黑暗的。夜幕降临时,放眼望去,一片黑暗中偶尔能瞧见零星的星星点点微弱的灯光。可能是因为早晚温差太大,加上风吹得又特别起劲,大家伙都早早地关门关窗睡觉去了。夜晚独自走在街上,你会有一种莫名的彷徨,也许是久居城市灯光璀璨,怕被黑暗所吞噬吧。

  那里的景,美得肆无忌惮

  在这一段探路之旅中,无论走到哪里,都是非常美的。要说景点,似乎每一处都是一个值得你停留下来拍照的地方。这里的景,就是很肆无忌惮自然着的,没有太多人为的破坏和干扰,来到这里,你会有融入自然的原始心境的。

  同时,这里的路也是挺不好走的,特别是在错那去麻玛沟的这一段路,随时有可能发生泥石流和塌方。我们在路上也有遇到过石头在我们车过之前,滚落到前面的路上,庆幸吗?也没有,心态很平和,觉得很正常,该遇到什么就是什么,在这样的地方,是适合把自己置身其外的。

  去错那的路上翻越一座雪山,白皑皑的雪山。下山的路,因为之前刚下过冰雹,在地面上累积了大概6厘米的厚度。那些没被冰雹覆盖的石块和积雪的地方又是另外一种景色的美。

  这段路很不好走,景色却很美很美。这一段的景色也一直是在变化着的,可以看到飞流直下的瀑布、山坡上的油菜田、河谷里的小溪、恣意开放的野花,还有半山腰的村庄。不同的景,也有着不同的趣味。在山谷里,伴着高山溪水,到处都是原始的气息。

  辽阔大地上,这个地方是以颜色取胜的

  青山绿水在辽阔的大地上连绵起伏着,延伸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一转眼又是绿油油的农田,加上旁边的绿树,不同层次的绿,或深或浅,互相辉映,恰到好处。再往前走,景色一变,是澄黄澄黄的土地,又有一抹绿色的草原嵌入其间,刹那间明白,这个地方是以颜色取胜的。

  到麻玛沟需要穿越原始森林,赶上下雨的时候,整个森林就会云雾环绕,颜色变深了,山谷好像变成深绿色。

  在麻玛沟的山头可以在边境看到印度的那边,当时下着雨,云雾迷蒙的,看不清什么。中印边境还是中国最具争端的边境之一,这条线划走了中国大片肥沃的土地还有大片茂密的森林,所以对所谓麦克马洪线,中国始终都没有承认。

  那里的动物,是点缀自然的奇葩

  在这么一个空旷和自然的地方,如果缺少一些动物的话,会给人寂寞的感觉。岩羊、马儿、牦牛、藏獒、羊群和牛群这些生灵就像点缀在这片土地的奇葩一般,效果无异于在这片土地上“锦上添花”。

  在错美,岩羊随时都可能出现在你眼前,也随时都可以在眼前消失。岩羊因喜攀登岩峰而得此名,它们的皮毛很接近岩石的颜色,静止的时候是可以和岩石以假乱真的。它们在岩石上跳跃着,相当的灵活,好像弹珠洒落地上,迸溅开来的样子。它们还是有点怕生人的,走近的话,它们就会拔腿而跑。

  一对恋爱中的马儿,一白一黄,立在绿黄镶嵌的草原上安静地吃着草儿,也许还是在低声细语;一群牦牛三三两两在错里嬉戏;湖面上的野鸭泛起水面的涟漪,打破湖面的平静;大片大片的羊群,这些都是可以在旅途中见到。

  大自然的儿女修路的小女孩和她的家人

  好在还没有什么商业眼光发现错那这块土地,这里没有被开发的商业气氛。我们沿途除了当地的居民和牧民,没有发现其他的游客和外人。感觉这里的人们从来都不会向大自然索取太多,有着简单的生活方式即便生活很贫困,也有着乐天知命的生活态度,这里的人们,就是大自然的儿女。

  在一般人印象中,修路都是政府的事,但在这个地方,常常会遇到自发修路的家庭。下雨季节,这里的路况是泥泞不堪的,再加上经常会遇到泥石流和塌方,石头从山上滚到地上,这里有自发修路的藏族家庭,他们把路上的石头移走,保持着路况的畅通,又或者把被雨水冲毁的土地整弄好。

  在路上偶遇一个背背篓的小女孩,背篓里装着食物以备修路之余食用。我们下车,同伴跟女孩打招呼时,她开心地笑了。我用相机记下了这个笑脸,遗憾的是,拍完这个可爱的小女孩,很想把她的家人也一块加入画面,可惜对面来车得让道了,所以没拍成。

  但在内心,我却不得不佩服这些分文不取的修路家庭。什么时候路况不行,他们就什么时候出现,内心有着很单纯的信仰,很像希腊神话里那个西西弗里,每天把石头推上山,第二天石头还是会滚下来,他再继续日复一日地往上推,好像推石头是他的责任,尽到责任后,石头会不会再滚下来已经不关他的事了。路况不好的地方随时都还可能发生陷车,不过不用怕,很多的路都是单向车道,路上经过的人都会主动帮助你的。

  友善和欢快的笑脸下次来时,一定记得给她们带照片

  遇到在帐篷里的牧民,我们向他们招手打招呼。一位年长的大叔看到我们很高兴,招手让他的家人从帐篷里出来,一家人出来很欢快地跳起了舞。即便言语不通,但不通又如何,这时候言语显得有点多余了。还是有点感慨:这多少和城市人的冷漠和防备有点反差。在他们帐篷的外围,我看到十来只藏獒围着帐篷守着,它们平时帮忙守羊群、牛群,没事的话就在牧民附近呆着。藏獒和人相处很融洽,成为其家庭的一分子。

  这里很少有游客到访,他们也很少看到拍摄的游客。一个妈妈看到我们,高兴地抱起她的女孩,要求我给她们拍一张。照片上的妈妈浅浅地笑,小女孩似乎还没反应过来,怯怯的。还有一个老阿妈搓起了羊毛线,边搓边等我给她拍摄。她低着的头,时不时友善地笑着。我想着下次如果再去的时候,就把照片带给她们,看得出来,牧区人们对一张照片的渴求已经远远大于我们看待一张照片的态度。

  来自山东泰安的商人我离不开这里的蓝天白云

  据说县城里驻扎着一个加强团部队,在街上时常能见到军人的身影,也正是由于有部队的驻扎,县城人气也随之旺了起来。具有商业眼光的商人似乎也看到了赚钱商机,纷纷前来错那“淘金”,生意对象主要是军人以及少数前来游玩的游客。

  其中有一户来自山东泰安的商人,举家七八口人搬到了这里,其在此开办了美容美发、五金店、电器维修以及百货超市等,称得上是当地的“大户”了。据他本人称,这里虽然条件比内地艰苦,但生意竞争不激烈,要比内地好做得多,能挣到钱就不在乎其他了。

  他还说他倒是已经融入了错那的生活,至于以后会不会离开这里回到家乡或者别的地方去发展,那是下一代的事情,“我是不会走的,离不开这里的蓝天白云还有那份宁静、与世无争”。

  夏日桥上看湿地

  从县城街道出来,沿着公路一直走,可以到达一座桥上——— 夏日桥,挺有诗意的一个名字。站在桥上,可见到县城周围湿地的美丽景观,远处的雪山,映衬着身边一片绿油油的草地,一条小河弯曲地伸向远方,牛、羊、马儿安详地或吃草,或卧着休息晒太阳,俨然一幅完美的中国山水画。

  看看勒乡唐僧取经经过的地方

  在勒乡高原茶场的附近,一处崖壁旁一块巨大的峭壁上隐约显现着一组“图像”。据说这里是唐僧师徒西天取经经过的地方。相传唐玄藏当年到印度拜佛取经,就是取道勒乡到印度的,这里的气候好,也是距离印度最近的路程。

  图像清晰可见唐僧、孙悟空、猪八戒的肖像。但这图像是怎么在峭壁上显像的,谁也无法说得清楚。据说当地的藏民都称唐僧是“内地喇叭”,对他十分敬仰,图像的周围是藏民供献着一条条白色的哈达,以表达对他们的尊敬之情。

  沿着此处继续到半山腰,就到达了中印的边境线,可以清晰看到我方军营与两山之间一条天然的分界线。

  领略麻玛沟与勒布沟的神奇

  麻玛沟,有弯道一百二十多个,由上而下,弯道在一片绿意盎然中若隐若现。再往下走十多公里山路就是勒布沟。勒布乡是山南边境第一乡,山清水秀,飞瀑更是闻名,据说是我国目前尚未被开发、保护最为完好的原始森林地区。当地人告诉我们,在那里可以领略到“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神奇景象。

  ◎从山南地区的泽当驱车到错那县城,建议在此住一晚,体验下当地的美食与风土人情,当地人文等之外,还可以入住温泉宾馆,该处有地下温泉,晚上可泡泡高原温泉,相当解乏,而且价格便宜,只需约60元/人。

  ◎除了住错那县城外,还可在勒布沟麻玛乡唯一的一家旅馆住宿。所谓旅馆就是二层土坯和碎石垒成的房屋。大大的三间房子里摆放着七八张床。旅店老板是个四川小伙子,来麻玛乡两年多了,经营的旅店生意不好,主要是因为山南的旅游还在推广阶段,各家旅行社还没组团线路,主要是接待像我们这样以自助游为主的游客,客源比较少。
今天(06/18日星期二) 明天(06/19日星期三) 后天(06/20日星期四) 第四天(06/21日星期五) 第五天(06/22日星期六)
小雨 多云 多云 多云 多云 阵雨 多云 阵雨 阵雨
低温13℃ 低温13℃~高温25℃ 低温12℃~高温26℃ 低温12℃~高温25℃ 低温11℃~高温24℃
转小雨
<3级
多云
<3级
多云
3-4级转<3级
阵雨转多云
<3级
阵雨
<3级
山南天气资讯
热门城市天气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