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手机服务更方便
游客保障
网站导航
天气预报 > 三亚天气 > 三亚天气新闻
新闻内容

张洪熙:一粒茂盛的“种子”

2011-08-07 来源:网易

  “是一封公开信把我送上了农科这条路。”71岁,精神矍铄,说起话来笑呵呵。他就是张洪熙,里下河农科所研究员,已经退休,一直被挽留。

  掐指算来,搞农业科研,一干就是半个世纪。

  人物名片

  张洪熙,1940年8月出生,江苏兴化市沙沟镇人。历任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所长、党委书记;曾任八届、九届全国人大代表;扬州大学兼职教授、博导;江苏省优质稻米产业化家。

  一直从事水稻育种与栽培研究,育成水稻新品种28个。研发旱育无盘抛秧技术、无盘抛秧剂、全量麦草还田轻简稻作技术等。累计推广2.8亿亩,增产粮食190多亿公斤,创经济效益200多亿元。获成果奖13项,其中,国家星火一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各1项,部、省一等奖1项、二等奖9项;获国家发明专利3项、国家植物新品种权10项。发表研究论文120余篇。培养博士研究生3名,硕士研究生5名。

  因为一张大字报,高考时被“另行录缺,成绩超清华,却进了扬州农专

  年少时,“农民真苦”便深深触动着张洪熙。1957年,17岁,正在老家兴化读高中,因为看不惯个别农村干部的工作作风,以及违反国家统购统销政策的现象,张洪熙贴出了一张公开信。

  很快,张洪熙成了学校的反面典型,遭到批判,“我写了检讨,是违心的检讨。”这件事也决定了他今后的人生道路。

  次年,参加高考,在考生登记表上,张洪熙被盖了一个戳子“另行录缺。

  “我报考的是石油勘探,那时国家缺石油哎1张洪熙说,胸怀国家是他们一代人的取向。

  发榜了,张洪熙的成绩达到了清华分数线,但却被扬州农业专科学校录取了。“班上50个学生,不是家庭出身不好,就是像我一样出了问题的。”

  这个学校只存在了一年,而张洪熙则是第一届学生,次年被并入苏北农学院。

  毕业前,到宝应农村实习,彼时正是大跃进,张洪熙看到了难以想象的惨状:饿殍遍地,有的村死得只剩下几口人……

  两年大专,1960年毕业。成绩好,本来可以留校当老师,“但老师说,我嗓门小,声音低,不适合上课。”于是,张洪熙被分配到了扬州地区农科所。从此,张洪熙开始了连续14年的农村驻点生活,“在兴化高邮宝应一带,搞农业高产典型。”

  “远看像个要饭的,近看像个烧窑的,一问是个搞农技的。”这是当年农民对张洪熙们的描述。光着脚,腰围塑料布,绳子一扎,裤子卷到大腿,头戴草帽,看上去,张洪熙就是个农民。

  当一个农民,才知道农民的苦。上工“两头黑”,但劳动效率低下,农民出工不出力,为什么?“饿得干不动活,一个劳力一天口粮才六两稻,怎么干活。”张洪熙看到,春天,农民坐在草堆旁晒太阳。

  让农民吃饱,成了张洪熙当时的最高理想,而实现这个理想的途径是“育种”。

  处女作抗击长江中下游水稻“癌症”,被农民称为“翻身稻”

  张洪熙搞育种,开始于1979年。当时,长江中下游水稻患上了一种被称为“癌症”的病白叶枯病,每亩减产20%,严重地绝收。这个病可通过种子、灌溉、台风暴雨传播,农民谈虎色变。

  刻不容缓。搜集国内外种质资源5000多份,把病菌一一接上叶子,一一筛选,看差异性,“就像厨师烹制各种菜肴一样。”

  最后,找到一份斯里兰卡材料BG90—2,很抗白叶枯玻但生长期过长,难以大面积种植,且后期容易早衰。经过缩短生长期、提高产量的加工培育,1982年,育成了“扬稻1号”“扬稻2号”两个品种。这也是张洪熙的“处女作”,创造3年育种成功的“速度神话”,“一般育出一个品种要10年左右的时间。”

  在江苏和安徽,“扬稻2号”推广种植5000多万亩,有效控制了白叶枯病,被农民称为“翻身稻”。后来,“扬稻2号”获得国家星火一等奖,“扬稻1号”获得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在这两个品种的基础上,又育成了“扬稻3号”“扬稻4号”。所不同的是,1号和2号只抗单种病,3号4号则可抗稻瘟并稻飞虱、叶枯病等多种玻

  “干育种的人不怕脏和累,就怕辛辛苦苦培育的稻种没有用。”张洪熙说,试验下来,“扬稻3号”既高产又优质,但实际栽种时才发现,这种水稻遇到高温天气,结实率特别低,无法大面积栽种。“很伤心失望,就像弄丢了自己的孩子一样。”

  而“扬稻4号”则表现出了抗性强,生产潜力大,后被美国日本引种,“那时没有品种保护,我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弄过去的。”

  “材料一出门就是社会财富。”对于别人“摘桃子”,张洪熙很淡然。

  他每年要过两个夏天,在三亚育种基地,两场大病刻骨铭心

  搞农业科研,找对象是个大问题。毕业后,去农村驻点,张洪熙也经历了这样的难题,“直到30岁才结婚。”结婚后,又无法照顾家庭。“几乎没送过孩子上学,也没辅导过孩子的功课。”张洪熙深怀感激,“孩子就是夫人一个人带大的。”

  从1979年起,张洪熙每年要过两个夏天,一个夏天在扬州,一个夏天在三亚。“刚去时,海南可不像现在,条件很艰苦。”张洪熙说,每次去,要从家里带点香油、黄豆、香肠。没有宿舍,就住当地百姓家,洗不上热水澡,就在井边冲冷水。

  张洪熙每年4月去三亚,正逢当地雨季,白天最高四五十摄氏度,很闷,晚上气温还是很高。没有电扇,更无空调,一把蒲扇伴眠。早上6点下地,夜里12点收工,烧饭的时间都很紧,早上一锅稀饭,一直吃到半夜。

  有一年,邗江种子站站长去三亚实验基地,看到眼前的一切,深感“家里的日子过得太舒坦了”。回来后,这位站长组织了全体学习活动。

  高温,虫多。在三亚,张洪熙生过两场大玻1981年,突发急性肝炎,“说发烧就发烧,饭吃不下,住院一个多星期,后来市种子公司的夏瑞芳护送我回到扬州。他不怕肝炎传染,我至今感激他。”

  2002年,张洪熙突然双腿肿痛,挂水,吃土药,不见好转。后到当地一家大医院,医生说是毒虫咬的,不好好治疗,可能要锯腿。返回扬州,上飞机时,双脚肿得迈不动。经诊断,是痛风,“呵呵,南方痛风少,所以没诊断出来。”

  曾经的辛苦和病痛,已经不重要,让张洪熙感到揪心的是一种水稻病黑条矮缩病,“现在还没有找到高效抗病基因,将来可能是水稻生产的重大危害。”

  育出杂交水稻最好的“父本”,成就了袁隆平的“两优培九”

  2010年5月13日,新华日报报道,“扬州稻”非洲试种成功。这个“扬州稻”就是“扬稻6号”,为中国援助莱索托项目,单产超过当地主产品种玉米产量的5倍。“扬稻6号”在非洲创造了一个高产典型。

  “扬稻6号”正是出自张洪熙和他的团队之手。“这个品种与杂交稻产量相当,亩产达600公斤/亩。在湖北安徽,农民把它改个名,当杂交稻卖。”

  “扬稻6号”是我国两系杂交水稻最好的“父本”。它“养育”出了“扬两优1号”“两优培九”“丰两优1号”“Y两优1号”。这四大品种,位居我国杂交籼稻年推广面积中的前五位。其中,“两优培九”是袁隆平与人合作培育的杂交籼稻,“Y两优1号”为袁隆平的助手所培育。

  经过袁隆平的推荐,“扬稻6号”成为我国第一个水稻基因测序材料,并成为世界上两个最有影响的基因测序材料之一。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到2007年,我们与袁隆平仅一墙之隔。”张洪熙所说的“一墙之隔”,是江苏里下河农科所设在海南三亚的试验基地,与袁隆平所建的试验基地间的距离。“我们有过交流,主要讨论育种的路线和方法,他曾经来过扬州两次。”

  袁隆平把我国水稻的亩产量,从300公斤左右先后提高到700公斤、800公斤。现在,他的目标是,2012年实现新的“超级稻”梦想亩产900公斤。

  


  所谓“超级稻”,就是连续两年百亩丰产方超过800公斤,且得由农业部认定。就在袁隆平向着梦想迈进的过程中,张洪熙的“超级稻”也有了新高度。2007年,“扬两优6号”在安徽天长创造了845.3公斤的亩产纪录。现在,“扬两优6号”已经成为国内杂交籼稻种植面积最大的“超级稻”。

  在“扬两优6号”前,张洪熙和他的团队育成了“丰优香占”,这是国内第一个育成的优质杂交籼稻,已在10多个省市种植,并获得了全国首届稻米博览会金奖。“丰优香占”品种类似泰国香米,被冠上了“赛泰米”的雅号。记者王玉龙

  作者:王玉龙
今天(10/06日星期日) 明天(10/07日星期一) 后天(10/08日星期二) 第四天(10/09日星期三) 第五天(10/10日星期四)
小雨 小雨 雷阵雨 小雨 多云 多云 小雨 晴 中雨 多云
低温24℃~高温32℃ 低温24℃~高温32℃ 低温24℃~高温32℃ 低温24℃~高温33℃ 低温24℃~高温33℃
小雨
<3级
雷阵雨转小雨
<3级
多云
<3级
小雨转晴
<3级
中雨转多云
3-4级
三亚天气资讯
热门城市天气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