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内容
日照茶叶种植的起源与历史
2013-07-30 来源:搜狐网
历史上山东地区较大规模的种茶是从唐朝开始的。杨晔在《膳夫录》中记载:“茗系盐铁,管榷存焉。今江夏以东,淮、海之南皆有之”。“海”,旧指海州,唐属河南道,又称东海郡,包括山东日照一带。可见,中唐时期,山东日照地区已经栽种茶树,所产的茶叶已经像食盐一样成了官府的统管物资和赋税之源。
到了晚唐时期,山东的茶叶种植已经不仅局限于日照,而又继续向北延伸,五莲、胶南一带已经有了茶园。“有客朱峰隐,积荫学种茶。自喜三园地,能衣万户家。如今辞别去,两泪润清霞”(《崔氏遗诗》崔道古·大竹山别友人茶园),诗中提到的朱峰就是今天与日照毗邻的胶南的大珠山和小珠山。
明朝万历初年黄一正所写的《事物绀珠》列举了全国96种名茶,山东的莱州茶和日照茶不仅登上了当时的茶叶名录,而且进入了名茶行列。
历史上山东茶叶的种植、栽培与加工却一直没有形成较大规模。一方面是由于北方气候严寒,茶树越冬困难;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历史上我国北方战乱连连,茶树规模化种植屡遭破坏。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山东对茶叶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茶叶供用十分紧缺。因此,从1956年开始,时任山东省省长的谭启龙同志便提出进行“南茶北引”,并开始了初期的试种工作。
纵观“南茶北引”五十年来的历史,大致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1956年至1968年是第一阶段,属于引种试验时期。1956年秋,山东从安徽黄山购进茶苗5000株,但大部分在运输途中被冻坏,引种没有成功。1959年,日照市莒县(当时属于临沂地区)又引进4斤茶种进行试种。由于南方茶苗很难适应北方的低温天气,加之又缺乏经验,从1956年到1959年进行的引种几乎是以失败告终,能够存活下来的少之又少。
上世纪60年代初期几十年不遇的寒潮突袭山东,再加上连续三年严重的自然灾害,“南茶北引”工程更是雪上加霜。但是困难并没有吓退山东人种茶的决心,在谭启龙同志的倡导下,山东省人民政府和省直有关部门再次启动实施“南茶北引”工程,在专家与技术人员深入考察的基础上,选择了以日照、五莲为中心的东南沿海地区;以乳山、荣成为中心的半岛地区和以蒙阴、沂源为中心的鲁中南地区等,开展了大规模的引种实验。试种区各届政府投入人力、物力进行反复的引种实验,中国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和南方茶区派专家和技术人员到山东协同攻关,终于找到了一系列适合山东茶树种植栽培的措施。
1969年至1983年为第二阶段,是大面积发展茶园的时期。据山东省统计年鉴资料显示,到1983年山东省茶叶种植面积达到3070公顷,茶产量达到1200吨,其中日照市1983年茶叶种植面积达到1246公顷,茶产量达到789吨;1984年至1990年是第三阶段,因为承包不当、管理不善和自然灾害等原因,茶叶面积和产量徘徊不前,并有所下降。到1990年,山东省茶叶种植面积仅有1230公顷,茶产量仅为700吨,其中日照市1990年茶叶种植面积降为701公顷,茶产量降为326吨;1990年至今是第四阶段,由于政府引导得力,茶叶经济又恢复生机,发展迅猛。到2006年山东省茶叶种植面积已达到15740公顷,茶产量达到8000吨,其中日照市茶叶面积达到6225公顷,茶产量达到4749吨。来源齐鲁晚报)
到了晚唐时期,山东的茶叶种植已经不仅局限于日照,而又继续向北延伸,五莲、胶南一带已经有了茶园。“有客朱峰隐,积荫学种茶。自喜三园地,能衣万户家。如今辞别去,两泪润清霞”(《崔氏遗诗》崔道古·大竹山别友人茶园),诗中提到的朱峰就是今天与日照毗邻的胶南的大珠山和小珠山。
明朝万历初年黄一正所写的《事物绀珠》列举了全国96种名茶,山东的莱州茶和日照茶不仅登上了当时的茶叶名录,而且进入了名茶行列。
历史上山东茶叶的种植、栽培与加工却一直没有形成较大规模。一方面是由于北方气候严寒,茶树越冬困难;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历史上我国北方战乱连连,茶树规模化种植屡遭破坏。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山东对茶叶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茶叶供用十分紧缺。因此,从1956年开始,时任山东省省长的谭启龙同志便提出进行“南茶北引”,并开始了初期的试种工作。
纵观“南茶北引”五十年来的历史,大致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1956年至1968年是第一阶段,属于引种试验时期。1956年秋,山东从安徽黄山购进茶苗5000株,但大部分在运输途中被冻坏,引种没有成功。1959年,日照市莒县(当时属于临沂地区)又引进4斤茶种进行试种。由于南方茶苗很难适应北方的低温天气,加之又缺乏经验,从1956年到1959年进行的引种几乎是以失败告终,能够存活下来的少之又少。
上世纪60年代初期几十年不遇的寒潮突袭山东,再加上连续三年严重的自然灾害,“南茶北引”工程更是雪上加霜。但是困难并没有吓退山东人种茶的决心,在谭启龙同志的倡导下,山东省人民政府和省直有关部门再次启动实施“南茶北引”工程,在专家与技术人员深入考察的基础上,选择了以日照、五莲为中心的东南沿海地区;以乳山、荣成为中心的半岛地区和以蒙阴、沂源为中心的鲁中南地区等,开展了大规模的引种实验。试种区各届政府投入人力、物力进行反复的引种实验,中国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和南方茶区派专家和技术人员到山东协同攻关,终于找到了一系列适合山东茶树种植栽培的措施。
1969年至1983年为第二阶段,是大面积发展茶园的时期。据山东省统计年鉴资料显示,到1983年山东省茶叶种植面积达到3070公顷,茶产量达到1200吨,其中日照市1983年茶叶种植面积达到1246公顷,茶产量达到789吨;1984年至1990年是第三阶段,因为承包不当、管理不善和自然灾害等原因,茶叶面积和产量徘徊不前,并有所下降。到1990年,山东省茶叶种植面积仅有1230公顷,茶产量仅为700吨,其中日照市1990年茶叶种植面积降为701公顷,茶产量降为326吨;1990年至今是第四阶段,由于政府引导得力,茶叶经济又恢复生机,发展迅猛。到2006年山东省茶叶种植面积已达到15740公顷,茶产量达到8000吨,其中日照市茶叶面积达到6225公顷,茶产量达到4749吨。来源齐鲁晚报)
今天(12/13日星期五) | 明天(12/14日星期六) | 后天(12/15日星期日) | 第四天(12/16日星期一) | 第五天(12/17日星期二) |
低温-2℃~高温6℃ | 低温-2℃~高温6℃ | 低温-2℃~高温9℃ | 低温-1℃~高温8℃ | 低温-2℃~高温6℃ |
小雨转晴 5-6级转4-5级 |
晴 <3级 |
晴 <3级 |
晴 <3级 |
多云转晴 <3级 |
日照天气资讯
热门城市天气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