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内容
把灾害损失降至最低
2011-04-20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甘肃频道消息 4月15日,我省进入汛期。
对于干旱少雨的甘肃而言,汛期,意味着冰雪消融,降水增多,万物得以滋润生长。
但另一方面,我省却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省份,汛期的到来加大了水害等自然灾害发生的可能性,防灾减灾形势十分严峻。“5·12”大地震、“8·8”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等灾害留下的伤痛仍在,防灾减灾,必须警钟长鸣。
极旱极涝,多发重发
“上午,我们可能还在安排抗旱;但到下午,就可能不得不安排防汛。”4月15日,副省长、省抗旱防汛指挥部总指挥泽巴足这样形容我省防灾减灾工作的特殊性。据有关部门统计,过去5年,我省极旱极涝、旱涝极转,特大灾害多发重发的特征极为明显。
其中,2007年,我省中东部地区遭遇60-70年不遇的特大干旱,冬春夏三季连旱,导致全省125万人饮水困难,97万人依靠远距离拉水维持生活。2009年7月20日,极少发生暴雨山洪的玛曲县城,出现有历史记录以来的特大暴雨,城区西部的贡曲河暴发山洪,导致沿岸居民区房屋被淹。
最为明显的是去年,全省极端天气较多,水旱灾害严重。上半年,中东部及陇南南部地区发生了严重的冬春干旱。干旱高峰期,农田作物受旱面积达到1504万亩,约占全省播种面积的三分之一,其中成灾面积661万亩,绝收面积98万亩;有73万人、78万头大牲畜饮水困难。全省累计因旱减产粮食76.6万吨,经济作物损失12亿元,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9亿元。
去年汛期,平凉市6个县区、陇南市成县出现历史罕见的特大暴雨;平凉达溪河洪峰流量接近200年一遇;成县东河、徽县永宁河最大流量接近50年一遇;天水市秦州区娘娘坝镇1小时降雨量达96.1毫米,超过百年一遇;8月8日,舟曲发生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而通渭县城水源不足,形成近50年来最为严重的城市干旱缺水问题,因旱造成75万人、60万头牲畜饮水困难。
去年全年,全省共发生暴洪灾害184次,有79个县952个乡镇受灾,受灾人口359万人,因灾死亡失踪1841人,房屋倒塌4.68万间,49万亩农作物绝收。
灾害无情,警钟长鸣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应对自然灾害,防灾减灾重于救灾。为此,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我国将每年的5月12日设为“防灾减灾日”,进一步加强了防灾减灾工作的针对性。
在我省,除海洋灾害之外,水旱灾害、气象灾害、地质灾害等都发生过。在防灾减灾方面,因自然和历史等原因“先天条件”不容乐观。根据我省山洪灾害防治规划显示,全省山洪灾害易发面积达12.5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面积的30%,涉及83个县市区、2469条沟道或小流域,影响547万人防洪安全。特别是南部石山区,山势陡峭,沟谷狭窄,地表风化破碎,发生大强度暴雨,极易引发山洪泥石流。黄河、长江和内陆河等全省三大流域主要河流河道治理达标率仅为38%,农村大部分设防河段防洪能力不足5年一遇,特别是山洪沟道基本处于无设防状态;全省还有68座小型病险水库带病运行,650万人饮水保障达不到安全标准,5座重点防洪城市防洪工程体系还未建成,山洪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刚刚启动,覆盖范围还十分有限。加之防汛抢险物资和应急抢险队伍准备不充分,预案体系建设和投入机制不健全,保障、应急能力仍然不足。
为此,4月15日即我省进入汛期当天,省抗旱防汛指挥部即召开第一次成员会议,安排部署全省抗旱防汛减灾工作。灾害无情,防灾减灾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加入。记者杨世智
对于干旱少雨的甘肃而言,汛期,意味着冰雪消融,降水增多,万物得以滋润生长。
但另一方面,我省却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省份,汛期的到来加大了水害等自然灾害发生的可能性,防灾减灾形势十分严峻。“5·12”大地震、“8·8”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等灾害留下的伤痛仍在,防灾减灾,必须警钟长鸣。
极旱极涝,多发重发
“上午,我们可能还在安排抗旱;但到下午,就可能不得不安排防汛。”4月15日,副省长、省抗旱防汛指挥部总指挥泽巴足这样形容我省防灾减灾工作的特殊性。据有关部门统计,过去5年,我省极旱极涝、旱涝极转,特大灾害多发重发的特征极为明显。
其中,2007年,我省中东部地区遭遇60-70年不遇的特大干旱,冬春夏三季连旱,导致全省125万人饮水困难,97万人依靠远距离拉水维持生活。2009年7月20日,极少发生暴雨山洪的玛曲县城,出现有历史记录以来的特大暴雨,城区西部的贡曲河暴发山洪,导致沿岸居民区房屋被淹。
最为明显的是去年,全省极端天气较多,水旱灾害严重。上半年,中东部及陇南南部地区发生了严重的冬春干旱。干旱高峰期,农田作物受旱面积达到1504万亩,约占全省播种面积的三分之一,其中成灾面积661万亩,绝收面积98万亩;有73万人、78万头大牲畜饮水困难。全省累计因旱减产粮食76.6万吨,经济作物损失12亿元,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9亿元。
去年汛期,平凉市6个县区、陇南市成县出现历史罕见的特大暴雨;平凉达溪河洪峰流量接近200年一遇;成县东河、徽县永宁河最大流量接近50年一遇;天水市秦州区娘娘坝镇1小时降雨量达96.1毫米,超过百年一遇;8月8日,舟曲发生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而通渭县城水源不足,形成近50年来最为严重的城市干旱缺水问题,因旱造成75万人、60万头牲畜饮水困难。
去年全年,全省共发生暴洪灾害184次,有79个县952个乡镇受灾,受灾人口359万人,因灾死亡失踪1841人,房屋倒塌4.68万间,49万亩农作物绝收。
灾害无情,警钟长鸣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应对自然灾害,防灾减灾重于救灾。为此,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我国将每年的5月12日设为“防灾减灾日”,进一步加强了防灾减灾工作的针对性。
在我省,除海洋灾害之外,水旱灾害、气象灾害、地质灾害等都发生过。在防灾减灾方面,因自然和历史等原因“先天条件”不容乐观。根据我省山洪灾害防治规划显示,全省山洪灾害易发面积达12.5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面积的30%,涉及83个县市区、2469条沟道或小流域,影响547万人防洪安全。特别是南部石山区,山势陡峭,沟谷狭窄,地表风化破碎,发生大强度暴雨,极易引发山洪泥石流。黄河、长江和内陆河等全省三大流域主要河流河道治理达标率仅为38%,农村大部分设防河段防洪能力不足5年一遇,特别是山洪沟道基本处于无设防状态;全省还有68座小型病险水库带病运行,650万人饮水保障达不到安全标准,5座重点防洪城市防洪工程体系还未建成,山洪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刚刚启动,覆盖范围还十分有限。加之防汛抢险物资和应急抢险队伍准备不充分,预案体系建设和投入机制不健全,保障、应急能力仍然不足。
为此,4月15日即我省进入汛期当天,省抗旱防汛指挥部即召开第一次成员会议,安排部署全省抗旱防汛减灾工作。灾害无情,防灾减灾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加入。记者杨世智
今天(01/10日星期五) | 明天(01/11日星期六) | 后天(01/12日星期日) | 第四天(01/13日星期一) | 第五天(01/14日星期二) |
低温-11℃ | 低温-11℃~高温5℃ | 低温-12℃~高温8℃ | 低温-3℃~高温7℃ | 低温-11℃~高温2℃ |
多云转晴 <3级 |
晴 <3级 |
晴 <3级 |
晴 <3级 |
晴 <3级 |
平凉天气资讯
热门城市天气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