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内容
10万打工子弟行走在城市边缘(图)
2011-09-04 来源:搜狐网
大家虽然坐在同一课堂上,但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担负起更多的家庭重任。摄影记者杨帆
天不亮就被父母“撵”出家门,接送弟弟妹妹上下学,做饭,周末还要帮忙摆摊卖菜
上周四,9月1日,新学年开学的日子。本周《大连客》的封面策划怎么也躲不开“开学”的话题。
关于“开学”,每年此时都已被媒体炒得酥烂,报题会上大家反复论证,决定将本期关注点放在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大连的求学生活上。
2004年大连市取消了借读费的门槛儿,无条件地、一视同仁地安排外地来连务工人员的子女就近进入中小学,完成9年义务教育,至今已有7年。
7年间,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大连的学习状况究竟如何?市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出台了哪些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面对起点低、生活条件艰苦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老师们又有哪些鲜为人知的额外付出和苦衷呢?记者在开学前,对西岗区的建设小学、沙河口区的南平小学等我市样板“移民学校”展开了探访。
新商报记者隋勇
多年前,曾经有一部电影感动了许多中国人,《背起爸爸上学》讲述了一个山里的孩子“石娃”为了照顾瘫痪的父亲,又不想耽误学业,毅然背起爸爸到城市里上学的艰辛故事。
其实,“石娃”这样的孩子在你我身边就有很多,他们是外地来连务工人员的子女,虽然没有“背起爸爸上学”那样的感人举动,但他们弱小的肩膀一样扛起了家庭的重担。开学前,记者走进沙河口区南平小学,见证这些还在上小学的外地孩子的大连生活。
直击
一道帘一张床睡着一家五口
西南路上的熟食品交易市场和周边的一些农贸市场,是外地来连务工人员集中的地段,因此,附近的南平小学成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高度集中的“移民学校”。周一,学生召集的日子,记者来到南平小学采访。校长涂平女士告诉记者,南平小学共有430名学生,其中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有250人,占到学校总人数的58%,“去年这个时候入学的一年级新生,61个孩子中有50个来自外地,今年的新生还没统计上来,但这两年的趋势是外地孩子越来越多,本地孩子来我们学校的越来越少,即使有几个,上到三四年级后也都转得差不多了。”
“外来的学生多,跟我们学校的位置有关。”涂校长指着窗外说,“学校西面是熟食品交易市场,还有一些露天农贸市场,再加上这不是中心地段,还有一些老旧的土坯房,房租价格很便宜,因此外地人来大连后在这里扎堆。”涂校长告诉记者,南平小学北面有一个“小三房”,“是几排土砖瓦房,典型的棚户区,我们学校很多孩子就住在那里。”
“孩子生活的条件非常艰苦,因为家访,我经常过去,一间间小屋只有十平米左右,做饭、睡觉全在里面。外来务工人员通常都有两三个孩子,一家五口挤在一张床上睡觉是常事,中间就拉一道帘。”五年二班的梁艳老师告诉记者,“小三房”没有自来水,几十户人家共用一个水管,打水要排队,室内光线昏暗,“很多家都没有电,或者为了省电费很少用电,一些孩子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家里没有表,上学得看天天亮了就起来上学,如果赶上天阴,学生看到天是黑的,就以为没到点,因此每逢天气不好的时候,上学迟到的孩子就格外多。”
现象
天不亮就被家长“撵”去上学
南平小学的书记刘晶幕告诉记者,这些外来孩子的家长都生活在社会的底层,为了讨生活,家长们根本无暇顾及孩子,因此一些在城市家长看来十分不可思议的现象在外来务工人员子女集中的学校很平常。
“如果你冬天来我们学校,会发现许多孩子天不亮就来上学了,他们是被家长撵出来的。”刘书记说,“许多家长摆摊卖菜,后半夜两三点钟就要起来去批菜,因为早市开的时间很早,还要上摊摆货,因此父母6点钟不到就把孩子撵到学校,锁门离开家是常有的事。现在小学生的到校时间是7点50分,但6点半不到,校门口就满是被父母撵出来的孩子了。校方担心孩子的安全,就提前打开校门,把孩子都放到操场里去活动。因此,冬天天不亮,操场里就满是追玩打闹的孩子了。这和本地的孩子睡懒觉、家长开车准时送到校门口是鲜明的对比啊1
做饭、摆摊,大的还要
给小的开家长会
揪心
除了生活条件差,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还早早地承担起了家务的重担。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南平小学的顶楼有一个幼儿园,园中也都是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因此早上时常可见一个稍大些的孩子领着一两个小点儿的孩子来上学。”代红老师告诉记者,在她去年带的班级中有一个叫刘航(化名)的小男孩,“今年夏天刚毕业,我开始教他时,他上四年级,每天早上带着两个妹妹来上学,一个在我校二年级,一个在楼上的幼儿园。小刘航的父母都在熟食品卖菜,早上6点钟就把三个孩子撵出家门,小刘航先把最小的妹妹送到顶楼的幼儿园,再带着二年级的妹妹去教室。每天中午,小刘航要在校门口等着妹妹,带她过一条马路回到"小三房"的家中,妹妹几点出来,他就要在校门口等到几点。中午饭,如果父母给留了,他就热给妹妹吃,如果没留就得自己做;晚上放学,也是如此。小刘航不到10岁就已经帮助父母做晚饭了,我们老师都觉得这孩子太不容易了。”
代老师告诉记者,除了接送妹妹,做饭做家务,10岁不到的小刘航还要在周末,菜摊忙不过来的时候帮忙去卖菜,“我都碰到过许多次了,他爸爸上菜去了,妈妈在家看最小的妹妹,大冷天的,小刘航就在没有棚顶的露天市场卖菜,手上都是冻疮。”
在南平小学采访,还有老师告诉记者,外来务工人员对自己子女的教育情况普遍不重视,平日很难见到家长,“连开家长会的日子,父母都不见人影,五六年级的哥哥姐姐要给一二年级的弟弟妹妹开家长会……老师对此也无可奈何。”
天不亮就被父母“撵”出家门,接送弟弟妹妹上下学,做饭,周末还要帮忙摆摊卖菜
上周四,9月1日,新学年开学的日子。本周《大连客》的封面策划怎么也躲不开“开学”的话题。
关于“开学”,每年此时都已被媒体炒得酥烂,报题会上大家反复论证,决定将本期关注点放在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大连的求学生活上。
2004年大连市取消了借读费的门槛儿,无条件地、一视同仁地安排外地来连务工人员的子女就近进入中小学,完成9年义务教育,至今已有7年。
7年间,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大连的学习状况究竟如何?市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出台了哪些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面对起点低、生活条件艰苦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老师们又有哪些鲜为人知的额外付出和苦衷呢?记者在开学前,对西岗区的建设小学、沙河口区的南平小学等我市样板“移民学校”展开了探访。
新商报记者隋勇
多年前,曾经有一部电影感动了许多中国人,《背起爸爸上学》讲述了一个山里的孩子“石娃”为了照顾瘫痪的父亲,又不想耽误学业,毅然背起爸爸到城市里上学的艰辛故事。
其实,“石娃”这样的孩子在你我身边就有很多,他们是外地来连务工人员的子女,虽然没有“背起爸爸上学”那样的感人举动,但他们弱小的肩膀一样扛起了家庭的重担。开学前,记者走进沙河口区南平小学,见证这些还在上小学的外地孩子的大连生活。
直击
一道帘一张床睡着一家五口
西南路上的熟食品交易市场和周边的一些农贸市场,是外地来连务工人员集中的地段,因此,附近的南平小学成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高度集中的“移民学校”。周一,学生召集的日子,记者来到南平小学采访。校长涂平女士告诉记者,南平小学共有430名学生,其中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有250人,占到学校总人数的58%,“去年这个时候入学的一年级新生,61个孩子中有50个来自外地,今年的新生还没统计上来,但这两年的趋势是外地孩子越来越多,本地孩子来我们学校的越来越少,即使有几个,上到三四年级后也都转得差不多了。”
“外来的学生多,跟我们学校的位置有关。”涂校长指着窗外说,“学校西面是熟食品交易市场,还有一些露天农贸市场,再加上这不是中心地段,还有一些老旧的土坯房,房租价格很便宜,因此外地人来大连后在这里扎堆。”涂校长告诉记者,南平小学北面有一个“小三房”,“是几排土砖瓦房,典型的棚户区,我们学校很多孩子就住在那里。”
“孩子生活的条件非常艰苦,因为家访,我经常过去,一间间小屋只有十平米左右,做饭、睡觉全在里面。外来务工人员通常都有两三个孩子,一家五口挤在一张床上睡觉是常事,中间就拉一道帘。”五年二班的梁艳老师告诉记者,“小三房”没有自来水,几十户人家共用一个水管,打水要排队,室内光线昏暗,“很多家都没有电,或者为了省电费很少用电,一些孩子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家里没有表,上学得看天天亮了就起来上学,如果赶上天阴,学生看到天是黑的,就以为没到点,因此每逢天气不好的时候,上学迟到的孩子就格外多。”
现象
天不亮就被家长“撵”去上学
南平小学的书记刘晶幕告诉记者,这些外来孩子的家长都生活在社会的底层,为了讨生活,家长们根本无暇顾及孩子,因此一些在城市家长看来十分不可思议的现象在外来务工人员子女集中的学校很平常。
“如果你冬天来我们学校,会发现许多孩子天不亮就来上学了,他们是被家长撵出来的。”刘书记说,“许多家长摆摊卖菜,后半夜两三点钟就要起来去批菜,因为早市开的时间很早,还要上摊摆货,因此父母6点钟不到就把孩子撵到学校,锁门离开家是常有的事。现在小学生的到校时间是7点50分,但6点半不到,校门口就满是被父母撵出来的孩子了。校方担心孩子的安全,就提前打开校门,把孩子都放到操场里去活动。因此,冬天天不亮,操场里就满是追玩打闹的孩子了。这和本地的孩子睡懒觉、家长开车准时送到校门口是鲜明的对比啊1
做饭、摆摊,大的还要
给小的开家长会
揪心
除了生活条件差,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还早早地承担起了家务的重担。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南平小学的顶楼有一个幼儿园,园中也都是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因此早上时常可见一个稍大些的孩子领着一两个小点儿的孩子来上学。”代红老师告诉记者,在她去年带的班级中有一个叫刘航(化名)的小男孩,“今年夏天刚毕业,我开始教他时,他上四年级,每天早上带着两个妹妹来上学,一个在我校二年级,一个在楼上的幼儿园。小刘航的父母都在熟食品卖菜,早上6点钟就把三个孩子撵出家门,小刘航先把最小的妹妹送到顶楼的幼儿园,再带着二年级的妹妹去教室。每天中午,小刘航要在校门口等着妹妹,带她过一条马路回到"小三房"的家中,妹妹几点出来,他就要在校门口等到几点。中午饭,如果父母给留了,他就热给妹妹吃,如果没留就得自己做;晚上放学,也是如此。小刘航不到10岁就已经帮助父母做晚饭了,我们老师都觉得这孩子太不容易了。”
代老师告诉记者,除了接送妹妹,做饭做家务,10岁不到的小刘航还要在周末,菜摊忙不过来的时候帮忙去卖菜,“我都碰到过许多次了,他爸爸上菜去了,妈妈在家看最小的妹妹,大冷天的,小刘航就在没有棚顶的露天市场卖菜,手上都是冻疮。”
在南平小学采访,还有老师告诉记者,外来务工人员对自己子女的教育情况普遍不重视,平日很难见到家长,“连开家长会的日子,父母都不见人影,五六年级的哥哥姐姐要给一二年级的弟弟妹妹开家长会……老师对此也无可奈何。”
今天(11/23日星期六) | 明天(11/24日星期日) | 后天(11/25日星期一) | 第四天(11/26日星期二) | 第五天(11/27日星期三) |
低温14℃ | 低温12℃~高温21℃ | 低温8℃~高温17℃ | 低温7℃~高温16℃ | 低温7℃~高温15℃ |
转小雨 <3级 |
多云转小雨 <3级 |
多云 <3级 |
阴 <3级 |
阴 <3级 |
南平天气资讯
热门城市天气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