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内容
梅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我市
2012-12-17 来源:梅州市人民政府
气象现代化建设的实施意见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府直属和中央、省属驻梅有关单位:
为认真贯彻落实《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贯彻落实中国气象局与我省合作备忘录的实施意见》(粤府办〔2012〕76号)精神,更加扎实有效推进我市气象现代化建设工作,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结合我市实际,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深化改革、创新体制、强化建设、提升科技,按照“一流装备、一流技术、一流人才、一流台站”的标准,以提高预报准确率为关键,加强气象公共服务,加快转变气象事业发展方式,进一步提高气象预测预报能力、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和开发利用气候资源能力,不断促进气象事业可持续发展,为建设富庶美丽幸福梅州提供优质的气象保障。
(二)基本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优先。把建设“富庶美丽幸福梅州”的理念融入到气象服务,融入到气象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大力发展惠民气象,让人民群众得益受惠。
2.坚持科学发展、统筹兼顾。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合理开发利用和有效保护气候资源,为我市全力加快绿色经济崛起提供有力支撑。坚持固本强基与开拓创新结合、全面发展与重点推进并重、立足当前与着眼长远兼顾,促进城市与农村的气象事业协调发展。
3.坚持深化改革、创新机制。着力破解制约气象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加快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攻坚,增强气象事业发展的活力和动力。大力推进气象科技创新,把创新作为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的核心推动力。
4.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加大公共财政对气象事业发展的保障力度,通过放开领域、拓宽渠道等发动社会力量参与气象事业,形成社会各方面协同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的合力。
(三)总体目标。
到2015年,建成结构合理、布局适宜、功能齐备的综合气象观测系统、气象预报预警系统、公共气象服务系统和科技支撑保障系统,使全市气象预警信息发布覆盖率达到95%以上,准确率达到90%以上,气象服务公众满意度不断提升,基本实现气象现代化。
二、主要任务
(一)不断完善气象综合监测系统。
加快完善全市气象综合观测网,优化区域自动观测站网布局,引进风廓线雷达、大气静电场仪、微波辐射计等自动化观测仪器,推进专业化的特种气象观测网建设,在山洪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域建立自动气象观测网、气象应急移动观测系统。强化气象探测环境保护,通过搬迁、改造等工作逐步改善落后台站的气象探测环境。各级人民政府、各部门要依法依规做好气象探测环境保护。
(二)加快气象灾害预报预警能力建设。
引进先进的区域数值天气预报技术,完善精细化天气预报业务系统,提高预报准确率和精细化水平。强化卫星、雷达等探测资料的研究应用,加强灾害性天气特别是中小尺度天气过程形成机理和预报理论的研究,加快建立短时强降水、强对流等局地性天气分析预报业务系统,切实提高短时临近预报技术水平。大力开发多种类、无缝隙、精细化的气象产品,加快面向山洪地质灾害、雷电灾害、森林火灾、农业气象灾害、交通安全等专业领域的气象服务产品开发和平台建设。
(三)推进气象信息技术支撑工程建设。
建设50M以上带宽的湿市高速网络和20M以上带宽的市—县高速网络,提升数据通信能力和传输时效。建设以“闪存”、固态硬盘为主体的实时业务数据处理存储应用系统。建设备份数据通信链路、新一代气象卫星接收和数据处理系统。
(四)不断优化公共气象服务。
加快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体系建设,广泛运用电子显示屏、广播、电话、短信、电视、报纸、微博、网站等多种平台,提高预警信息发布的及时性和覆盖率。加强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开展精细化农业气候区划和农业气象灾害风险区划,推动农村气象信息服务站建设,提高基层群众对气象灾害引发次生、衍生灾害的防御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市气象现代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协调机制,明确相关部门职责分工,统筹落实各项工作任务,协调解决我市推进气象现代化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各地和有关部门要全力配合做好有关重点工程的建设工作。市气象局对重点工程要抓紧开展前期工作,按规定履行审批程序,同时要做好在建重点工程与原有项目的统筹衔接,发挥整体效益,避免重复建设。市气象局要加强宣传,营造氛围,保障气象现代化建设又好又快地推进。
(二)完善公共财政投入机制。
各级财政部门要建立健全稳定增长的气象现代化建设财政投入机制,确保公共财政对气象业务的运行保障,将市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人员工资、公用经费和市气象部门人员所需地方性津贴按有关规定纳入地方同级部门预算。
(三)健全气象服务机构。
结合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和气象现代化建设需求,健全市、县(市、区)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和接收、防雷减灾管理、人工影响天气等地方气象服务体系,充实各级气象部门人员力量,使我市气象部门的地方人员数量与其承担的职责和任务相适应。
(四)提高气象法治水平。
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气象灾害防御条例》、《人工影响天气管理条例》、《通用航空飞行管制条例》等法律法规,气象部门要依法认真履行社会管理职能,不断提高气象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有条件的地区,要把气象行政许可、审批及服务事项纳入政府行政服务中心办事大厅统一办理,为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
(五)加强科技人才支撑。
科技和人才管理部门要在气象科技研发立项、资金、人才和政策等方面积极支持气象工作,大力引进高层次、高技能气象人才,培养造就一批具有影响力的气象科技创新型人才。
(六)强化督促考评工作。
按照广东省气象现代化指标体系,加强监督考评,发挥气象现代化指标的目标导向、检测诊断和考核评价功能,定期考核通报目标完成情况。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府直属和中央、省属驻梅有关单位:
为认真贯彻落实《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贯彻落实中国气象局与我省合作备忘录的实施意见》(粤府办〔2012〕76号)精神,更加扎实有效推进我市气象现代化建设工作,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结合我市实际,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深化改革、创新体制、强化建设、提升科技,按照“一流装备、一流技术、一流人才、一流台站”的标准,以提高预报准确率为关键,加强气象公共服务,加快转变气象事业发展方式,进一步提高气象预测预报能力、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和开发利用气候资源能力,不断促进气象事业可持续发展,为建设富庶美丽幸福梅州提供优质的气象保障。
(二)基本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优先。把建设“富庶美丽幸福梅州”的理念融入到气象服务,融入到气象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大力发展惠民气象,让人民群众得益受惠。
2.坚持科学发展、统筹兼顾。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合理开发利用和有效保护气候资源,为我市全力加快绿色经济崛起提供有力支撑。坚持固本强基与开拓创新结合、全面发展与重点推进并重、立足当前与着眼长远兼顾,促进城市与农村的气象事业协调发展。
3.坚持深化改革、创新机制。着力破解制约气象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加快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攻坚,增强气象事业发展的活力和动力。大力推进气象科技创新,把创新作为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的核心推动力。
4.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加大公共财政对气象事业发展的保障力度,通过放开领域、拓宽渠道等发动社会力量参与气象事业,形成社会各方面协同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的合力。
(三)总体目标。
到2015年,建成结构合理、布局适宜、功能齐备的综合气象观测系统、气象预报预警系统、公共气象服务系统和科技支撑保障系统,使全市气象预警信息发布覆盖率达到95%以上,准确率达到90%以上,气象服务公众满意度不断提升,基本实现气象现代化。
二、主要任务
(一)不断完善气象综合监测系统。
加快完善全市气象综合观测网,优化区域自动观测站网布局,引进风廓线雷达、大气静电场仪、微波辐射计等自动化观测仪器,推进专业化的特种气象观测网建设,在山洪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域建立自动气象观测网、气象应急移动观测系统。强化气象探测环境保护,通过搬迁、改造等工作逐步改善落后台站的气象探测环境。各级人民政府、各部门要依法依规做好气象探测环境保护。
(二)加快气象灾害预报预警能力建设。
引进先进的区域数值天气预报技术,完善精细化天气预报业务系统,提高预报准确率和精细化水平。强化卫星、雷达等探测资料的研究应用,加强灾害性天气特别是中小尺度天气过程形成机理和预报理论的研究,加快建立短时强降水、强对流等局地性天气分析预报业务系统,切实提高短时临近预报技术水平。大力开发多种类、无缝隙、精细化的气象产品,加快面向山洪地质灾害、雷电灾害、森林火灾、农业气象灾害、交通安全等专业领域的气象服务产品开发和平台建设。
(三)推进气象信息技术支撑工程建设。
建设50M以上带宽的湿市高速网络和20M以上带宽的市—县高速网络,提升数据通信能力和传输时效。建设以“闪存”、固态硬盘为主体的实时业务数据处理存储应用系统。建设备份数据通信链路、新一代气象卫星接收和数据处理系统。
(四)不断优化公共气象服务。
加快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体系建设,广泛运用电子显示屏、广播、电话、短信、电视、报纸、微博、网站等多种平台,提高预警信息发布的及时性和覆盖率。加强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开展精细化农业气候区划和农业气象灾害风险区划,推动农村气象信息服务站建设,提高基层群众对气象灾害引发次生、衍生灾害的防御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市气象现代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协调机制,明确相关部门职责分工,统筹落实各项工作任务,协调解决我市推进气象现代化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各地和有关部门要全力配合做好有关重点工程的建设工作。市气象局对重点工程要抓紧开展前期工作,按规定履行审批程序,同时要做好在建重点工程与原有项目的统筹衔接,发挥整体效益,避免重复建设。市气象局要加强宣传,营造氛围,保障气象现代化建设又好又快地推进。
(二)完善公共财政投入机制。
各级财政部门要建立健全稳定增长的气象现代化建设财政投入机制,确保公共财政对气象业务的运行保障,将市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人员工资、公用经费和市气象部门人员所需地方性津贴按有关规定纳入地方同级部门预算。
(三)健全气象服务机构。
结合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和气象现代化建设需求,健全市、县(市、区)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和接收、防雷减灾管理、人工影响天气等地方气象服务体系,充实各级气象部门人员力量,使我市气象部门的地方人员数量与其承担的职责和任务相适应。
(四)提高气象法治水平。
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气象灾害防御条例》、《人工影响天气管理条例》、《通用航空飞行管制条例》等法律法规,气象部门要依法认真履行社会管理职能,不断提高气象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有条件的地区,要把气象行政许可、审批及服务事项纳入政府行政服务中心办事大厅统一办理,为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
(五)加强科技人才支撑。
科技和人才管理部门要在气象科技研发立项、资金、人才和政策等方面积极支持气象工作,大力引进高层次、高技能气象人才,培养造就一批具有影响力的气象科技创新型人才。
(六)强化督促考评工作。
按照广东省气象现代化指标体系,加强监督考评,发挥气象现代化指标的目标导向、检测诊断和考核评价功能,定期考核通报目标完成情况。
今天(12/13日星期五) | 明天(12/14日星期六) | 后天(12/15日星期日) | 第四天(12/16日星期一) | 第五天(12/17日星期二) |
低温9℃~高温16℃ | 低温4℃~高温14℃ | 低温5℃~高温14℃ | 低温6℃~高温17℃ | 低温7℃~高温20℃ |
多云转晴 <3级 |
晴 <3级 |
晴 <3级 |
晴转多云 <3级 |
多云 <3级 |
梅州天气资讯
热门城市天气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