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内容
又一湿地精品---浙江云和梯田湿地公园获批建立
2010-12-31 来源:湿地中国
区内由于长期的人为活动的影响,原生植被绝大多数已经反复改造和利用,代之以次生植被为主,也有相当比重的人工植被。区内挂牌保护植物和名木古树有:南方红豆杉、银杏、枫香、苦槠、甜槠、木荷、青冈栎、蓝果树、多脉榆、冬青、刺柏、马尾松、柳杉、沙梨、无患子、红楠、橄榄、黄檀、槐树、枳椇等共204株。主要分布在下垟、坑根、栗溪等地村口,以栗溪古树群体量最大。
栗溪古树群:位于崇头镇栗溪村水口,距离公园中心景区1180米,由枫香、苦槠、甜槠、木荷、青冈栎、蓝果树、多脉榆、冬青、刺柏、南方红豆杉、马尾松、柳杉等树组成,共计117株,最高的30米,最大的胸围8.53米,平均胸径0.8米,郁闭度0.9度,林冠平均高15米,分布在栗溪坑的两侧,是村庄的天然屏障,临近金坞自然村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南方红豆杉、银杏分布。该区域集古树群、古生物遗存、石拱桥、夫人庙、“留耕堂”等景点于一体,物种丰富,具有较高的科研价值和游玩、观赏价值。
陈交际白石岩与鬼洞岩:位于梯田核心景区东北方1930米处的栗溪坑边陈交际地方,有高10米,坡度70度的跌水瀑,溪坑中石巨潭深,瀑床岩体为石英性花岗岩,呈乳白色,故称白石岩。在白石岩左上方120米处一片岩体当中,有一石缝洞,洞口高30米,宽10米,洞内黑暗幽深,因无法攀进,深度还未探明,有待考察。该区域集洞府、凉亭、瀑布于一体,具较高的游玩、探险价值。
云海:所谓云海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形成的云层,并且云顶高度低于山顶高度,当人们在高山之颠俯视云层时,看到的是漫无边际的云,如临于大海之滨,起峰波涌,浪花飞溅,惊涛拍岸,故称这一现象为“云海”。“云雾景观,浮云世界”是云和梯田的一大特色与亮点。由于海拔较高,梯田中的水和河谷中的水蒸发而上,受气流影响而凝成云雾,水份又被林木充分吸纳,化为云雾烟雨,驻于高山丛林,山巅与田间时常白云缭绕,使之出现虚实与层次,从而形成区域特有的梯田云海奇观。每逢雨后初晴,整个景区在云雾的笼罩之中,从东北方向来的浓雾即会延着峡谷飘入崇头盆地,站在山巅之上,如腾云驾雾般,我在天上云在下,大有飘飘欲仙之感。
雾淞:冬季天气寒冷,雾滴碰到在零度以下的树枝等物时,在树枝上凝成白色松散的冰晶,故又称树挂。
雾淞是梯田景区又一特有的天象景观。在冬春季,区内若遇连日的阴雨或低温天气就会出现难得一见的雾淞奇观,晶莹剔透,玉树琼枝,熠熠生辉,美不胜收。
梯田湿地:梯田是湿地公园建设的基础,区域涉及梯田总面积1550公顷,其中核心景区总面积900公顷。右起南山、左至栗溪坑、上到梅竹、下及梅源,介于海拔300~1100米之间,层叠700多层。梯田面积集中连片,规模大,层层叠叠,高低错落,线条好、形状美、立体感强,山、水、梯田、村庄和谐地融为一体,风景优美,水源补给稳定,极具开发利用条件。高山草甸湿地和森林湿地:位于云和林场朱宅林区,即梅竹尖南坡,伴同针叶林或落叶阔叶林出现,主要有林山岭草甸湿地、茭笋湖沼泽湿地和源头湖森林湿地等三处。高山草甸等湿地是在较为寒冷的环境条件下,发育在高山的一种草地类型。其植被组成主要是中生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常伴生中生的多年生杂类草。植物种类繁多,莎草科、禾本科以及杂类草都很丰富。密丛性短根茎蒿草属,为重要的组成植物。群落结构简单,层次不明显,生长密集,植株低矮,有时形成平坦的植毡。草类如蒿草、茅、珠芽蓼、马先蒿、堇菜、毛茛属、黄芪属、问荆等,小灌木如杜鹃、胡技子、乌饭树等,下层常有密实的藓类,形成植被的茎层。
溪流:发源于区内之白鹤尖东麓的浮云溪,自梅竹村西流向东北,流经坑头、坑根、张化、埠头后段称洪洞坑,下纳砻铺坑后经梅源、崇头再纳栗溪坑经三望栏、洋背进入云和镇。浮云溪主长28km,流域面积338.33km2,其中梯田区段2.43km。
瀑布:栈云桥右上方有一瀑称“龙须湾三叠瀑”。瀑底海拔331米。瀑布总高110米,宽10米,分三层。其中第一瀑高40米,第二瀑和第三瀑各高35米,丰水期时,十分壮观,像一匹白练从天而降。瀑的两侧岩为青灰色花岗岩,其石质坚硬,瀑的脚下则是田野和村庄,周围环境优美。
栈云桥:又名将军桥,位于崇头镇所在地崇头村口,桥高4米,长12米,宽3.5米,东面出口处有两崖对峙如峡口石门。横亘两崖间有巨形桥,如卧龙。桥两旁有围栏,中建桥屋,原桥梁上有古老石刻横额“崇际津梁”四字,两边进出口桥头各题一对联:“剑阁摩苍峡,银河卓赤栏”,“斗拔盘秦栈,梯连渡吕梁”。现桥为毁后重建,基本保持原貌。
留耕堂:位于崇头镇栗溪村,是典型的农耕文化历史遗存。“留耕堂”系栗溪村陈氏开山祖居,建于村正中,座西朝东,气势庞大。有门楼、正门、正 堂和后厅二进,在后厅后陆续续建二进。门楼偏中轴线,侧朝东北,上有青石额阳刻“星辉栗溪”四字,门联阳刻“心墙多古意,家世重儒风”。正门二侧保存宣统二年(1910年)贡生桅杆墩二对,门檩青石刻“重叶凤占”四字,门联刻“云凌青山风作引,枝横碧水月为邻”;二进正堂即“留耕堂”,有镏金大扁题记;三、四进为住房,五、六进为后期续建,年代较近为晚清建筑。前四进建筑占地2112平方米。一、二、三、四进间的三天井用条石板铺设的“田”、“日”、“月”字形。整栋建筑布局合理,雕梁、马腿雕刻精美、青瓦用钩头滴水。
夫人殿:位于崇头村,毗邻栈云桥。建于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咸丰壬子(咸丰二年,1852年)初冬重建。1987年春,村民集资对屋面及墙体进行过修缮。夫人殿海拔278米,占地面积约80.58平方米,座东朝西,一进三开间,悬山顶,小青瓦,九架梁,上施藻井,描绘盘龙、花鸟、人物等图案,为县级文物保护点。
云和梯田区是畲族聚居地之一。畲族有着自己独特的语言、文化和独特的民族风情,畲族文化是梯田农耕文化的直接产物,意识形态、精神文化生活深受其影响,畲民从饮食到服饰,从日常劳作到过年过节,从山歌对唱、民族舞蹈到婚嫁习俗等,都保持着浓郁淳厚的风俗习惯,如樟树亲娘、牛大王、两头家、烀年猪、乌米饭、操石磉等习俗,是最生动、最丰富、最传统的人文景观。
武岱峰,是一处集名胜、古迹、自然风光为一体的综合人文旅游地。位于栈云桥左上方0.5公里处,海拔850米,总面积5平方公里。1999年被列为首批县级风景名胜区。武岱峰历史悠久,据《云和县志》记载,自唐代僧人在此兴建武和尚背尼姑(象形石) 峰寺始就成为云和县一人文旅游地,后该寺毁于战火,又于清代咸丰元年(1850年)重建,武峰寺是云和境内最大的寺院。武岱峰峡谷穿越,溪涧纵横,怪石林立,有和尚背尼姑、武峰寺、天鹅孵蛋、青蛙石、佛帽岩、大水牛等景点,伴有美丽、动人的传说,能使游客进入一个神秘的世界。相传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外族入侵者逼进,百姓遭灾住在武峰寺的和尚以及离武峰寺北面不远的尼姑庵的尼姑们都纷纷奋起抗战,保卫家园。为占据有利地点,他们要爬到寺院对面的山上,由于地势险峻,尼姑脚小不易行路,和尚们就主动背起尼姑上山,团结一致,打退了入侵者。胜利归来后,寺院前的成群动物就载歌载舞为他们庆祝。这件事感动了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为了永远让人们纪念他们的功德,点化了他们,从此武岱峰就有了和尚背尼姑、青蛙石、佛帽岩、大水牛等惟妙惟肖,无比形象的象形山石。
梯田景观是一个代表性的品牌,与之伴随产生的旅游工艺品也应该打造出一个“云和梯田”品牌,如以梯田景观为主的图册、明信片及基于该梯田的摄影、写生作品等。也可结合云和木制玩具城的特色品牌,以“木”为元素,制作梯田模型或以梯田为主题的木质工艺品。结合云和本地文化、生态农业、特色林业等,可开发的商品有农林土特产、摄影和绘画等艺术纪念品、畲族服饰、银制品等。
云和始建于明景泰三年,地处浙西南,居丽水中部,位瓯江上游,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旅游资源丰富,共有旅游资源单体164个,优良资源主要有浙江省第三大人工湖---云和湖,佛教胜地---狮山,木质玩具以及坪垟岗畲族风情等文化底蕴深厚,是“浙江革命老根据地县”,拥有独特的玩具文化、抗战文化、船帮文化、畲族文化、女神文化等,周恩来、黄绍竑、潘天寿、粟裕、冯雪峰、陈嘉庚等名人也在云和留下深厚印记。独特的自然和人文资源优势,为云和县旅游产业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矗
今天(11/24日星期日) | 明天(11/25日星期一) | 后天(11/26日星期二) | 第四天(11/27日星期三) | 第五天(11/28日星期四) |
低温11℃~高温18℃ | 低温10℃~高温19℃ | 低温5℃~高温15℃ | 低温1℃~高温16℃ | 低温2℃~高温15℃ |
多云 3-4级转<3级 |
小雨 3-4级转4-5级 |
晴 4-5级转<3级 |
阴 5-6级转<3级 |
阴 5-6级转<3级 |
丽水天气资讯
热门城市天气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