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内容
山西:污染大省五年绿色路
2010-12-03 来源:新华网
时至冬日,行走在山西城乡道路上,在两旁凋零的树枝上仍能感受到几个月前的那蓬勃绿意;进入采暖期后,太原、临汾等地的市民也能明显感觉到空气中难闻的煤焦味比几年前淡了许多。
变化,源于过去几年间,山西省委、省政府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和矢志不渝的毅力,在三晋大地上开展的规模空前的治污植绿行动。
"蓝天碧水不再是我们的奢侈品"
12月1日早晨,临汾市新建成的汾河公园里水波潺潺。虽然天空中有一点雾霾,但丝毫没影响正在晨练的陈武斌的心情。"几年前还不是这样。那时的冬天,空气中满是浓浓的煤焦味,早晚出来,市区的能见度不超过50米。污染最严重的时候,根本看不到蓝天,好天气只能靠风刮。"他说。
2006年以前,临汾市在全国113个污染重点监控城市中曾连续三年位列倒数第一。市区空气质量综合污染指数达4.18,二级以上天数全年只有200天左右。
临汾是山西省的一个缩影。2005年,该省人均负荷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烟尘、工业粉尘、工业固废排放量分别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3倍、1.1倍、3.7倍、2.9倍、14.2倍。11个省辖城市环境空气综合污染指数达4.35,二级以上天数平均226天,临汾、大同、阳泉处于全国污染倒数"黑五甲"之列。
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成为当时山西人摆脱不掉的黑色印记。山西省环保部门2006年在全省开展的调查显示,82.47%的被调查者认为全省环境破坏程度已经非常严重,76.08%的民众对自己所在城市的环境质量不满意。
痛定思痛,壮士断腕。山西省从2006年开始,以污染减排和蓝天碧水工程为抓手,在全省打响了环境治理攻坚战。省委、省政府当年决定将"蓝天碧水工程"实施情况和环境保护工作成效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考核体系和领导班子、领导干部政绩考核体系,在干部考核和提拔任用中实行环保一票否决制。几年来,先后对80名未认真履行环保职责的有关责任人进行了责任追究。
2007年以来,山西省还建立了污染减排目标责任制,实行严格的环境保护问责制和奖惩制。各级环保部门也以超常规的举措和严厉的打击制裁手段,整治环境顽症。在全国率先推出"环境污染末位淘汰制",累计对1236家污染严重的企业和1606套设施实施了环境污染末位淘汰。
治理环境不惜牺牲GDP。在实施污染总量控制过程中,山西先后否决了989个不符合产业政策和环保准入的"两高一资"项目,涉及投资1265亿元。首创"区域限批"制度,先后对17个市县实施了区域限批,否决不符合环保要求的重污染项目700余个,涉及投资近1100亿元。
经过一系列治理,至2007年,阳泉、临汾、大同3个城市先后摘掉了环境空气污染的"黑帽子"。目前山西省已经提前完成污染减排任务。预计到今年底,11市环境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平均可达310天以上,优良率比2005年增长23.1%;综合污染指数比2005年下降58%;全省主要河流受污染断面由2005年的88.4%降到70%左右,重污染断面可稳定保持在50%以下。
临汾这个曾被誉为世界上污染最严重城市也日渐清洁。截至11月25日,该市市区二级以上天数达到314天,同比增加7天;综合污染指数降至1.545。市民陈武斌说:"现在,蓝天碧水不再是我们的奢侈品了。"
今天多栽一棵树,为后世留下一片荫
除了环境污染严重,山西还面临缺林少绿、水土流失严重的困局。林业部门2006年的普查数据显示,当年山西森林覆盖率为14.12%,虽然比新中国成立初期提高了11.72个百分点,但与全国同期平均水平相比,还差四个百分点。在一些地方,荒山秃岭、沙尘漫天、水土流失的情景随处可见。
从2006年开始,极度渴望绿色的山西在15.6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掀起了种树热潮:雁门关外,干旱少雨、土松风大,人们便往深里挖坑、十数次地浇水;太行山上,遍布干石,人们就扒开石头,在山下挑土填坑……
在右玉、中阳等县,王占峰、乔建平等农民钻进深沟荒山,几十年不渝,栽下了几千亩乃至20余万亩的绿树,被称为植树"野人";在长治、朔州等市,植树成为当地市、县委书记任内的首要大事,涌现出一批"造林书记"。
数据显示,"十一五"期间,山西每年植树造林的投资在50亿元以上,累计完成营造林3780余万亩,森林覆盖率以每年1个百分点的速度增加。
如今,山西的荒山上、道路边、城市中、矿区里,人们眼见的绿色越来越多。"今天多栽一棵树,为后世留下一片荫。绿化山西将是我们持之以恒的使命和目标。"山西省林业厅厅长耿怀英说。
让绿色成为山西的主色调
工作在执政者手中持续开展,变化在老百姓的真实感受中不断延续,现实却仍然不断激励和困扰着所有的人。目前,山西省的森林覆盖率仍比全国平均水平低两个百分点,在剩下的宜林地上种树的难度越来越大;全省生态环境形势依然严峻,压力依然很大。
山西省省长王君说:"缺林少绿、生态环境脆弱仍然是制约全省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广大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造林绿化、改善生态环境仍是一项事关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战略性、基础性工作。"
去年底,山西省提出,要实施以造林绿化和污染治理为核心的"生态兴省"战略。根据规划,该省要从明年起到2020年建设晋北晋西北防风固沙林区、吕梁山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林区、太行山土石山水源涵养林区、中南部盆地防护经济林区四大生态屏障。到2015年,全省森林覆盖率要力争达到24%;到2020年,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26%以上,力争达到28%,超过国际通用生态良好指标最低线。
到2015年,山西要实现的目标还有: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下降,重点城镇、重点区域、重点流域环境质量明显改善,水土流失得到有效遏制,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水平稳步提升,城乡生态化建设快速推进,生态环保建设取得实质性突破。
今年7月底,山西省进一步提出,要把城乡生态化作为该省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的重要举措。省委书记袁纯清说:"必须处理好经济和生态的关系,真正把环境作为生产力,努力建设绿化山西、气化山西、净化山西、健康山西。"
"让绿色成为山西的主色调",不仅是几代山西人的梦想,更是全省上下正在奋力书写的现实画卷。(完)
变化,源于过去几年间,山西省委、省政府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和矢志不渝的毅力,在三晋大地上开展的规模空前的治污植绿行动。
"蓝天碧水不再是我们的奢侈品"
12月1日早晨,临汾市新建成的汾河公园里水波潺潺。虽然天空中有一点雾霾,但丝毫没影响正在晨练的陈武斌的心情。"几年前还不是这样。那时的冬天,空气中满是浓浓的煤焦味,早晚出来,市区的能见度不超过50米。污染最严重的时候,根本看不到蓝天,好天气只能靠风刮。"他说。
2006年以前,临汾市在全国113个污染重点监控城市中曾连续三年位列倒数第一。市区空气质量综合污染指数达4.18,二级以上天数全年只有200天左右。
临汾是山西省的一个缩影。2005年,该省人均负荷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烟尘、工业粉尘、工业固废排放量分别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3倍、1.1倍、3.7倍、2.9倍、14.2倍。11个省辖城市环境空气综合污染指数达4.35,二级以上天数平均226天,临汾、大同、阳泉处于全国污染倒数"黑五甲"之列。
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成为当时山西人摆脱不掉的黑色印记。山西省环保部门2006年在全省开展的调查显示,82.47%的被调查者认为全省环境破坏程度已经非常严重,76.08%的民众对自己所在城市的环境质量不满意。
痛定思痛,壮士断腕。山西省从2006年开始,以污染减排和蓝天碧水工程为抓手,在全省打响了环境治理攻坚战。省委、省政府当年决定将"蓝天碧水工程"实施情况和环境保护工作成效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考核体系和领导班子、领导干部政绩考核体系,在干部考核和提拔任用中实行环保一票否决制。几年来,先后对80名未认真履行环保职责的有关责任人进行了责任追究。
2007年以来,山西省还建立了污染减排目标责任制,实行严格的环境保护问责制和奖惩制。各级环保部门也以超常规的举措和严厉的打击制裁手段,整治环境顽症。在全国率先推出"环境污染末位淘汰制",累计对1236家污染严重的企业和1606套设施实施了环境污染末位淘汰。
治理环境不惜牺牲GDP。在实施污染总量控制过程中,山西先后否决了989个不符合产业政策和环保准入的"两高一资"项目,涉及投资1265亿元。首创"区域限批"制度,先后对17个市县实施了区域限批,否决不符合环保要求的重污染项目700余个,涉及投资近1100亿元。
经过一系列治理,至2007年,阳泉、临汾、大同3个城市先后摘掉了环境空气污染的"黑帽子"。目前山西省已经提前完成污染减排任务。预计到今年底,11市环境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平均可达310天以上,优良率比2005年增长23.1%;综合污染指数比2005年下降58%;全省主要河流受污染断面由2005年的88.4%降到70%左右,重污染断面可稳定保持在50%以下。
临汾这个曾被誉为世界上污染最严重城市也日渐清洁。截至11月25日,该市市区二级以上天数达到314天,同比增加7天;综合污染指数降至1.545。市民陈武斌说:"现在,蓝天碧水不再是我们的奢侈品了。"
今天多栽一棵树,为后世留下一片荫
除了环境污染严重,山西还面临缺林少绿、水土流失严重的困局。林业部门2006年的普查数据显示,当年山西森林覆盖率为14.12%,虽然比新中国成立初期提高了11.72个百分点,但与全国同期平均水平相比,还差四个百分点。在一些地方,荒山秃岭、沙尘漫天、水土流失的情景随处可见。
从2006年开始,极度渴望绿色的山西在15.6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掀起了种树热潮:雁门关外,干旱少雨、土松风大,人们便往深里挖坑、十数次地浇水;太行山上,遍布干石,人们就扒开石头,在山下挑土填坑……
在右玉、中阳等县,王占峰、乔建平等农民钻进深沟荒山,几十年不渝,栽下了几千亩乃至20余万亩的绿树,被称为植树"野人";在长治、朔州等市,植树成为当地市、县委书记任内的首要大事,涌现出一批"造林书记"。
数据显示,"十一五"期间,山西每年植树造林的投资在50亿元以上,累计完成营造林3780余万亩,森林覆盖率以每年1个百分点的速度增加。
如今,山西的荒山上、道路边、城市中、矿区里,人们眼见的绿色越来越多。"今天多栽一棵树,为后世留下一片荫。绿化山西将是我们持之以恒的使命和目标。"山西省林业厅厅长耿怀英说。
让绿色成为山西的主色调
工作在执政者手中持续开展,变化在老百姓的真实感受中不断延续,现实却仍然不断激励和困扰着所有的人。目前,山西省的森林覆盖率仍比全国平均水平低两个百分点,在剩下的宜林地上种树的难度越来越大;全省生态环境形势依然严峻,压力依然很大。
山西省省长王君说:"缺林少绿、生态环境脆弱仍然是制约全省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广大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造林绿化、改善生态环境仍是一项事关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战略性、基础性工作。"
去年底,山西省提出,要实施以造林绿化和污染治理为核心的"生态兴省"战略。根据规划,该省要从明年起到2020年建设晋北晋西北防风固沙林区、吕梁山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林区、太行山土石山水源涵养林区、中南部盆地防护经济林区四大生态屏障。到2015年,全省森林覆盖率要力争达到24%;到2020年,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26%以上,力争达到28%,超过国际通用生态良好指标最低线。
到2015年,山西要实现的目标还有: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下降,重点城镇、重点区域、重点流域环境质量明显改善,水土流失得到有效遏制,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水平稳步提升,城乡生态化建设快速推进,生态环保建设取得实质性突破。
今年7月底,山西省进一步提出,要把城乡生态化作为该省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的重要举措。省委书记袁纯清说:"必须处理好经济和生态的关系,真正把环境作为生产力,努力建设绿化山西、气化山西、净化山西、健康山西。"
"让绿色成为山西的主色调",不仅是几代山西人的梦想,更是全省上下正在奋力书写的现实画卷。(完)
今天(12/13日星期五) | 明天(12/14日星期六) | 后天(12/15日星期日) | 第四天(12/16日星期一) | 第五天(12/17日星期二) |
低温-7℃~高温3℃ | 低温-7℃~高温5℃ | 低温-7℃~高温7℃ | 低温-5℃~高温9℃ | 低温-5℃~高温9℃ |
多云转晴 <3级 |
晴 <3级 |
晴 <3级 |
晴 <3级 |
晴 <3级 |
临汾天气资讯
热门城市天气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