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内容
聚焦2013年开封市十项重点民生工程
2013-09-21 来源:新民网
工业经济的发展给我市带来许多就业岗位。
丰富多彩的广场文化活动。
环境优美的居民小区。
核心提示
201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的重要一年。市委、市政府紧紧围绕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统筹考虑全市人民的共同愿望、实际需要和财政保障能力,于今年7月决定继续实施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十项重点民生工程,坚持不懈为人民群众办好事、解难事、干实事、求实效,把改革发展成果更好地体现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上。
千方百计扩大就业
一、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确保全市全年城镇新增就业5.89万人以上,失业人员再就业2.1万人,帮助困难人员就业0.9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
二、加大小额担保贷款力度,扩大小额担保贷款发放范围,全年发放小额担保贷款5.6亿元。
三、实施全民技能振兴工程,针对农村劳动力、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新成长劳动力、企业职工、退役士兵、残疾人、创业人员等群体,重点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培训、失业人员就业技能培训、“雨露计划”、“阳光工程”、残疾人就业培训工程等10项计划,组织开展万名技术工人大比武,完成各类职业技能培训13.5万人以上,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万人以上。
四、建立完善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和公共就业信息平台,基本实现市、县(区)、街道(乡镇)、社区四级联动网,建设1个县级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4个乡级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站。
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一、按照国家统一部署,自2013年1月1日起,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提高幅度按2012年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的10%确定。
二、加快社会保障一卡通建设,新增发卡150万张,初步实现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及时结算、城乡居民养老金发放和银行业务全省一卡通。
三、大力开展法律援助活动,为困难群众免费提供法律援助、诉讼代理,覆盖人群由161万人增加到184万人,占全市人口比例由35%上升到40%。加大法律援助应援尽援工作力度,提升法律援助办案数量,全市全年办案2600件以上,咨询达到1.2万人次。
四、加快市社会福利园区建设进度,改扩建1个县级社会福利中心,新建两个机构类和社区类养老服务设施,为孤儿、三无老人、失能及半失能老人等特殊困难群体提供基本福利服务。全面建立孤儿基本生活保障制度,落实最低养育标准,社会散居孤儿最低养育标准每人每月不低于600元,机构供养孤儿最低养育标准每人每月不低于1000元。
五、进一步提高城乡低保对象保障标准和补助水平,城市低保保障标准由月人均260元提高到300元,农村低保保障标准由年人均1500元提高到1800元。
六、完善农村五保制度,进一步提高农村五保对象供养标准,集中供养标准由2012年的2480元/年提高到3200元/年,分散供养标准由2012年的1500元/年提高到2220元/年,力争农村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率达到47%。
大规模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
一、全年新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11226套,其中廉租住房1060套、公共租赁住房2202套,棚户区改造7938户,垦区危房26户,基本建成11406套。
二、完成农村危房改造5000户。
提高城乡教育水平
一、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继续对全市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生免除学杂费,向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为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提供生活费补助。
二、加快城区教育资源整合,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实施开封市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工程,投资6861.8万元,完成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图书仪器设备采购任务。加快农村中小学附属设施改造,投资5361万元,完成42个农村中小学食堂改造工程。
三、继续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采取政府购买服务、以奖代补等方式鼓励社会资本广泛参与,新建、改扩建幼儿园200所(含兰考县,其中公办幼儿园100所、民办幼儿园100所),力争全市学前三年毛入园率在61%以上。
四、落实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国家资助政策,资助面占普通高中在校生总数的20%,每生每年补助1500元。
提高公共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一、积极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确保2013年全市城乡居民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不低于30元。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电子化率不低于90%。
二、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新农合人均筹资标准提高到340元。在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继续实施总额预付制度,推广按病种付费支付制度,有效降低参合农民医疗费用。全面开展农村居民20种重大疾病医疗保障工作,实际补偿比例提高到70%左右。积极开展农村居民大病保险试点工作,提高参合群众实际保障水平。
三、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完成尉氏县、开封县、通许县3家县级医院迁建;建成官坊、南苑、铁塔、城西及新华等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继续巩固完善基层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建设。
四、全面实现医疗保险和生育保险市级统筹,基本实现医疗保险参保人员省内异地就医住院医疗费用即时结算。
五、继续实施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农村妇女孕前和孕早期补服叶酸、农村妇女宫颈癌和乳腺癌检查等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实施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
六、继续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继续维持无脊灰状态,继续降低5岁以下儿童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完成0~6岁适龄儿童预防接种任务,适龄儿童疫苗接种率城市以区为单位在95%以上,农村以乡为单位在90%以上,常规预防接种完成约160万剂次。
七、继续实施0~6岁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工程,有效改善贫困残疾儿童的生存与发展状况。
加快推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
一、提升大型水上实景演出《大宋·东京梦华》品牌影响力,推出大型室内文化旅游演艺剧目《千回大宋》、银基文化产业园O秀项目,开通御河水上旅游,打造开封文化旅游新亮点。
二、完成鼓楼复建工程,同步实施鼓楼商圈及周边整治,打造御街—书店街—鼓楼街—寺后街特色文化商业街区。
三、继续开展“舞台艺术送农民”活动,全年演出390常继续实施农村电影放映工程,为全市每个行政村每月公益性放映一场电影。
四、继续实施公共图书馆、群艺馆(文化馆)、美术馆、乡镇综合文化站等公益性文化设施免费开放政策。
五、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对每个行政村实施的农村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农家书屋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和开展农村体育活动等进行补助,丰富广大农民的文化生活。
促进农民增收脱贫
加大农村扶贫开发力度,对47个贫困村实施综合性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对1.2万贫困户实施增收致富工程。创新扶贫开发模式,大力实施产业化扶贫、信贷扶贫、科技扶贫和到户增收扶贫,再解决4.95万农村贫困人口稳定脱贫问题,力争贫困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高于全市平均水平,贫困村农民人均纯收入、现金收入较快增长。
改善城乡生产生活条件
一、启动智慧开封建设,巩固完善智慧城管(数字化城管)成果,加快智慧平安、智慧旅游、智慧交通、智慧医疗平台建设。
二、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投资3000万元,新增城市公交车100台,调整优化和新增一批公交线路,提升城市公共交通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加强出租车行业管理,营造安全、文明、有序、畅通的城市交通环境。
三、建成复兴大道,完成劳动路北延、金耀路西延、内顺城路(向阳路—西门大街)改造、郑民高速连接线扩宽改造工程,开工建设迎宾路北延工程,加快新曹路扩宽改造、电视塔西路南路工程建设,启动十三大街、郑开大道(十三大街至中牟段)扩宽改造工程。
四、全面提升我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水平,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在加快已启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步伐的基础上,重点围绕“三个集中”(新型农村社区要向县城和县城附近集中、向产业集聚区集中、向中心镇集中)开展建设。继续加快已启动的104个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全市千户社区总数量达到20个,其中每县3个、每区1个。紧密结合县城建设规划,强力推动县城周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每个县周边5公里内20%的社区启动建设。
五、大力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再解决我市178个行政村、189所学校,共计28455人农村居民和在校师生的饮水安全问题。
六、加强农村公路建设,投资1.7亿元,新改建农村公路100公里,改造危桥410延米。
七、实施180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8个乡镇体育健身工程,抓好新型农村社区全民健身工程示范点(老年人健身基地)建设。
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
一、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制订实施《开封市灰霾天气综合整治实施方案》和《开封市空气重污染日应急方案》。完成中电投河南电力有限公司开封发电分公司1号燃煤机组烟气脱硝治理任务。淘汰或改造市区建成区天然气和供热管网覆盖范围内所有10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
二、加强对饮用水源地保护。对黑池、柳池及连接渠等地表水源一级保护区进行隔离防护,确保全市人民饮水安全。
三、加快现有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及污水处理管网建设进度。完成东区污水处理厂扩容,新增污水处理能力5万吨/日。加快尉氏县产业集聚区污水处理厂、杞县产业集聚区污水处理厂、开封县朱仙镇污水处理厂建设进度;建成开封新区马家河污水处理厂,新增污水处理能力10万吨;完成西区污水处理厂、尉氏县污水处理厂建设,开封县玮晖水务有限公司升级改造,外排废水浓度全指标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其中氨氮控制在5mg/L以下。
四、加快东护城河、黄汴河截污整治工程建设,确保按照进度早日完工。
五、加快生活垃圾发电厂及配套项目建设,确保投入运行。
六、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完成26个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和12个规模化畜禽养殖企业污染治理项目,开展土壤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示范工作。
七、开展生态示范创建,创建36个市级生态村、22个省级生态村、4个省级以上生态乡镇。
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安全
一、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整合基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资源,充分发挥信息化手段在社会管理创新中的作用,普遍建立和完善以“一办两队三中心”(综治办,治安巡防队伍、人民调解队伍,群众诉求服务中心、治安防控中心、行政便民服务中心)为基本架构的城乡社区综合管理服务平台,不断提升社会管理信息化水平和公共服务水平。
二、加快构建公共检验检测平台体系。加快国家空分检测中心综合基地建设,在开封新区建设一个集1个国家级检测中心、两个省级检测中心为一体的综合检测检验基地。
三、切实加大食品安全监管力度。深入开展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治理行动,集中开展小作坊、小摊贩专项整治,深入实施乳制品、肉制品、豆制品、蔬菜“四大放心”工程,在全市范围内开展达标创优工作,加快主食产业化发展,建成1个日产20万~30万个放心馒头项目,严厉打击食品安全违法犯罪,提高大众消费食品质量安全保障水平。重点开展小麦粉、大米、植物油、肉制品、饮用水等与老百姓密切相关的主食产品和乳制品、调味面制品、饮料等高风险产品的综合治理。在市区10%的大型餐饮企业试点推行“阳光厨房”,通过改建透明墙、视频直播厨房操作间等方式,让消费者对餐饮服务环节食品安全进行监督,最大限度地减少食品安全事件发生。
丰富多彩的广场文化活动。
环境优美的居民小区。
核心提示
201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的重要一年。市委、市政府紧紧围绕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统筹考虑全市人民的共同愿望、实际需要和财政保障能力,于今年7月决定继续实施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十项重点民生工程,坚持不懈为人民群众办好事、解难事、干实事、求实效,把改革发展成果更好地体现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上。
千方百计扩大就业
一、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确保全市全年城镇新增就业5.89万人以上,失业人员再就业2.1万人,帮助困难人员就业0.9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
二、加大小额担保贷款力度,扩大小额担保贷款发放范围,全年发放小额担保贷款5.6亿元。
三、实施全民技能振兴工程,针对农村劳动力、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新成长劳动力、企业职工、退役士兵、残疾人、创业人员等群体,重点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培训、失业人员就业技能培训、“雨露计划”、“阳光工程”、残疾人就业培训工程等10项计划,组织开展万名技术工人大比武,完成各类职业技能培训13.5万人以上,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万人以上。
四、建立完善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和公共就业信息平台,基本实现市、县(区)、街道(乡镇)、社区四级联动网,建设1个县级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4个乡级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站。
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一、按照国家统一部署,自2013年1月1日起,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提高幅度按2012年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的10%确定。
二、加快社会保障一卡通建设,新增发卡150万张,初步实现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及时结算、城乡居民养老金发放和银行业务全省一卡通。
三、大力开展法律援助活动,为困难群众免费提供法律援助、诉讼代理,覆盖人群由161万人增加到184万人,占全市人口比例由35%上升到40%。加大法律援助应援尽援工作力度,提升法律援助办案数量,全市全年办案2600件以上,咨询达到1.2万人次。
四、加快市社会福利园区建设进度,改扩建1个县级社会福利中心,新建两个机构类和社区类养老服务设施,为孤儿、三无老人、失能及半失能老人等特殊困难群体提供基本福利服务。全面建立孤儿基本生活保障制度,落实最低养育标准,社会散居孤儿最低养育标准每人每月不低于600元,机构供养孤儿最低养育标准每人每月不低于1000元。
五、进一步提高城乡低保对象保障标准和补助水平,城市低保保障标准由月人均260元提高到300元,农村低保保障标准由年人均1500元提高到1800元。
六、完善农村五保制度,进一步提高农村五保对象供养标准,集中供养标准由2012年的2480元/年提高到3200元/年,分散供养标准由2012年的1500元/年提高到2220元/年,力争农村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率达到47%。
大规模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
一、全年新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11226套,其中廉租住房1060套、公共租赁住房2202套,棚户区改造7938户,垦区危房26户,基本建成11406套。
二、完成农村危房改造5000户。
提高城乡教育水平
一、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继续对全市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生免除学杂费,向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为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提供生活费补助。
二、加快城区教育资源整合,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实施开封市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工程,投资6861.8万元,完成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图书仪器设备采购任务。加快农村中小学附属设施改造,投资5361万元,完成42个农村中小学食堂改造工程。
三、继续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采取政府购买服务、以奖代补等方式鼓励社会资本广泛参与,新建、改扩建幼儿园200所(含兰考县,其中公办幼儿园100所、民办幼儿园100所),力争全市学前三年毛入园率在61%以上。
四、落实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国家资助政策,资助面占普通高中在校生总数的20%,每生每年补助1500元。
提高公共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一、积极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确保2013年全市城乡居民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不低于30元。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电子化率不低于90%。
二、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新农合人均筹资标准提高到340元。在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继续实施总额预付制度,推广按病种付费支付制度,有效降低参合农民医疗费用。全面开展农村居民20种重大疾病医疗保障工作,实际补偿比例提高到70%左右。积极开展农村居民大病保险试点工作,提高参合群众实际保障水平。
三、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完成尉氏县、开封县、通许县3家县级医院迁建;建成官坊、南苑、铁塔、城西及新华等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继续巩固完善基层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建设。
四、全面实现医疗保险和生育保险市级统筹,基本实现医疗保险参保人员省内异地就医住院医疗费用即时结算。
五、继续实施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农村妇女孕前和孕早期补服叶酸、农村妇女宫颈癌和乳腺癌检查等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实施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
六、继续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继续维持无脊灰状态,继续降低5岁以下儿童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完成0~6岁适龄儿童预防接种任务,适龄儿童疫苗接种率城市以区为单位在95%以上,农村以乡为单位在90%以上,常规预防接种完成约160万剂次。
七、继续实施0~6岁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工程,有效改善贫困残疾儿童的生存与发展状况。
加快推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
一、提升大型水上实景演出《大宋·东京梦华》品牌影响力,推出大型室内文化旅游演艺剧目《千回大宋》、银基文化产业园O秀项目,开通御河水上旅游,打造开封文化旅游新亮点。
二、完成鼓楼复建工程,同步实施鼓楼商圈及周边整治,打造御街—书店街—鼓楼街—寺后街特色文化商业街区。
三、继续开展“舞台艺术送农民”活动,全年演出390常继续实施农村电影放映工程,为全市每个行政村每月公益性放映一场电影。
四、继续实施公共图书馆、群艺馆(文化馆)、美术馆、乡镇综合文化站等公益性文化设施免费开放政策。
五、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对每个行政村实施的农村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农家书屋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和开展农村体育活动等进行补助,丰富广大农民的文化生活。
促进农民增收脱贫
加大农村扶贫开发力度,对47个贫困村实施综合性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对1.2万贫困户实施增收致富工程。创新扶贫开发模式,大力实施产业化扶贫、信贷扶贫、科技扶贫和到户增收扶贫,再解决4.95万农村贫困人口稳定脱贫问题,力争贫困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高于全市平均水平,贫困村农民人均纯收入、现金收入较快增长。
改善城乡生产生活条件
一、启动智慧开封建设,巩固完善智慧城管(数字化城管)成果,加快智慧平安、智慧旅游、智慧交通、智慧医疗平台建设。
二、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投资3000万元,新增城市公交车100台,调整优化和新增一批公交线路,提升城市公共交通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加强出租车行业管理,营造安全、文明、有序、畅通的城市交通环境。
三、建成复兴大道,完成劳动路北延、金耀路西延、内顺城路(向阳路—西门大街)改造、郑民高速连接线扩宽改造工程,开工建设迎宾路北延工程,加快新曹路扩宽改造、电视塔西路南路工程建设,启动十三大街、郑开大道(十三大街至中牟段)扩宽改造工程。
四、全面提升我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水平,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在加快已启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步伐的基础上,重点围绕“三个集中”(新型农村社区要向县城和县城附近集中、向产业集聚区集中、向中心镇集中)开展建设。继续加快已启动的104个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全市千户社区总数量达到20个,其中每县3个、每区1个。紧密结合县城建设规划,强力推动县城周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每个县周边5公里内20%的社区启动建设。
五、大力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再解决我市178个行政村、189所学校,共计28455人农村居民和在校师生的饮水安全问题。
六、加强农村公路建设,投资1.7亿元,新改建农村公路100公里,改造危桥410延米。
七、实施180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8个乡镇体育健身工程,抓好新型农村社区全民健身工程示范点(老年人健身基地)建设。
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
一、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制订实施《开封市灰霾天气综合整治实施方案》和《开封市空气重污染日应急方案》。完成中电投河南电力有限公司开封发电分公司1号燃煤机组烟气脱硝治理任务。淘汰或改造市区建成区天然气和供热管网覆盖范围内所有10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
二、加强对饮用水源地保护。对黑池、柳池及连接渠等地表水源一级保护区进行隔离防护,确保全市人民饮水安全。
三、加快现有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及污水处理管网建设进度。完成东区污水处理厂扩容,新增污水处理能力5万吨/日。加快尉氏县产业集聚区污水处理厂、杞县产业集聚区污水处理厂、开封县朱仙镇污水处理厂建设进度;建成开封新区马家河污水处理厂,新增污水处理能力10万吨;完成西区污水处理厂、尉氏县污水处理厂建设,开封县玮晖水务有限公司升级改造,外排废水浓度全指标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其中氨氮控制在5mg/L以下。
四、加快东护城河、黄汴河截污整治工程建设,确保按照进度早日完工。
五、加快生活垃圾发电厂及配套项目建设,确保投入运行。
六、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完成26个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和12个规模化畜禽养殖企业污染治理项目,开展土壤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示范工作。
七、开展生态示范创建,创建36个市级生态村、22个省级生态村、4个省级以上生态乡镇。
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安全
一、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整合基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资源,充分发挥信息化手段在社会管理创新中的作用,普遍建立和完善以“一办两队三中心”(综治办,治安巡防队伍、人民调解队伍,群众诉求服务中心、治安防控中心、行政便民服务中心)为基本架构的城乡社区综合管理服务平台,不断提升社会管理信息化水平和公共服务水平。
二、加快构建公共检验检测平台体系。加快国家空分检测中心综合基地建设,在开封新区建设一个集1个国家级检测中心、两个省级检测中心为一体的综合检测检验基地。
三、切实加大食品安全监管力度。深入开展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治理行动,集中开展小作坊、小摊贩专项整治,深入实施乳制品、肉制品、豆制品、蔬菜“四大放心”工程,在全市范围内开展达标创优工作,加快主食产业化发展,建成1个日产20万~30万个放心馒头项目,严厉打击食品安全违法犯罪,提高大众消费食品质量安全保障水平。重点开展小麦粉、大米、植物油、肉制品、饮用水等与老百姓密切相关的主食产品和乳制品、调味面制品、饮料等高风险产品的综合治理。在市区10%的大型餐饮企业试点推行“阳光厨房”,通过改建透明墙、视频直播厨房操作间等方式,让消费者对餐饮服务环节食品安全进行监督,最大限度地减少食品安全事件发生。
今天(11/26日星期二) | 明天(11/27日星期三) | 后天(11/28日星期四) | 第四天(11/29日星期五) | 第五天(11/30日星期六) |
低温3℃~高温8℃ | 低温4℃~高温10℃ | 低温5℃~高温11℃ | 低温4℃~高温14℃ | 低温4℃~高温15℃ |
多云转晴 3-4级 |
晴 3-4级 |
晴 3-4级 |
晴转多云 3-4级 |
多云 <3级 |
开封天气资讯
热门城市天气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