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手机服务更方便
游客保障
网站导航
天气预报 > 宜春天气 > 宜春天气新闻
新闻内容

江西:扩建菜地首次写进市长报告 成为年度政府大事

2011-02-25 来源:人民网

  这些天,江西省发改委、农业厅、商务厅、工商局等部门正在筹建一个督导组,准备3月1日起赴全省11个设区市及部分蔬菜重点县,进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落实情况专项督导。“稳定和增加郊区蔬菜种植面积”,是此次督导的主要任务。

  去年底,省政府就促进蔬菜生产专门下发文件,要求各地加强生产能力建设,实现城市蔬菜自给水平保持稳定并逐步提高,价格基本稳定。文件重申并强化“菜篮子”市长负责制,要求将“菜地和种植保有数量、重要蔬菜产品自给率”等重要指标进行量化,列入市长目标考核内容。

  根据省政府文件精神,在去年底各设区市召开的市委全会上,市长们在2011年工作安排的报告中,纷纷有了新增菜地的内容。如九江市长曾庆红表示,继续抓好“菜篮子工程”,新增蔬菜基地8000亩;赣州市长王平说,今年中心城区完成4000亩蔬菜基地建设任务,逐步扭转赣州市主要依赖外地调供蔬菜的格局。

  种好蔬菜,成为2011年市长们肩上的一大重任;吃上更多更便宜质量更高的本地菜,也成为饱受菜价波动影响的市民2011年的一大期待。

  城市逐步扩大菜地不断被吞食

  2月21日,春日暖阳下,南昌市新建县望城镇省庄村老年人活动中心门前,一些老人正享受着阳光。他们以前是菜农,人均有菜地1.2亩,但现在却无事可干,在他们的菜地上早已立起高楼大厦。于是,村里的老年人闲了下来,年轻人则到周边学校、工厂打工。

  大量菜农丧失阵地,并不是南昌独有的现象。过去,无论城市多大,都有一个以菜地编织的“绿项圈”,它给城市以田园风情,也保障着市民们的蔬菜供应。但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城市扩张脚步的加快,这“绿项圈”又成为推土机突破的第一道防线。菜地被大面积征用,大量技术熟练的菜农被迫转产。

  九江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永安乡是供应九江市区的主要“菜篮子”,但近年来却成为开发的主战场,菜地面积锐减。在赣州,中心城区蔬菜基地面积快速减少,如水南、开发区老蔬菜基地都被征用,新菜地开发没有及时跟上。在宜春,1998年以后由于城市发展需要,一线蔬菜基地如张家山、珠泉、官园、枣树下、窑前等地的8000多亩菜地几乎全被征用,二线蔬菜基地如三阳镇马王塘5000多亩菜地也全部成为工业园区。

  老菜地锐减新菜地难增

  让人尴尬的是,老菜地被鲸吞蚕食的同时,新菜地的开垦又步履蹒跚。

  就城市蔬菜供应问题,去年省政府曾作过一个专项调查。省经济作物局副局长胡伟平参与了此次调查。据他介绍,新菜地开垦进展缓慢有许多原因,比如菜地对土质要求高,生地变熟地需要8年左右时间;种菜是项技术活,原有熟练菜农流失,新菜农要掌握种菜要领尚需时间。

  “但最重要的原因还是支持力度不够,缺乏资金引导。”胡伟平坦言,“按规定,征用菜地要做到占补平衡,而且,被征菜地都有一笔补偿金作为新菜地开发建设基金,但在许多地方,这笔钱基本都被挪用。”

  农业专家指出,尽管有“菜篮子”市长负责制,但在当前蔬菜大流通的背景下,菜都能依靠市场全国调配,一些市长并不那么重视菜篮子。

  本地菜供应少菜价就容易“飘”

  2010年,菜价的波动成为年度大众关注事件。“蒜你狠”、“辣翻天”、“姜你军”等网络词汇生动体现了菜价的上扬,菜价直逼肉价、市场鲜见1元菜等新闻标题也道出了民众对菜价的直观感受。

  “菜价上扬原因众多,需求增大、成本增加、流通环节制约、菜场租金上升等等。”省经济作物局局长程锦说,“但城市周边菜地面积锐减、本地菜供应减少是重要的原因。就菜价体系而言,本地菜是基础,它调节和制约着总体菜价水平的高低。搞好本地菜供应,能有效提高城市的蔬菜自我保障能力,在一些特殊时期,比如流通不畅的情况下,能有效避免蔬菜断档或者价格大起大落。”

  以赣州中心城区为例,高峰时期,70%以上的蔬菜需要从外面调入。“这就意味着市场控制在别人手中,受不确定因素影响很大。”赣州市农业局经作科有关人士说,“比如,千里之外的海南天气感个冒,本地菜价就要打喷嚏;运菜路上任何一场灾害天气,都会影响外地菜的进入。而若干品种价格的任何波动,因为缺乏本地菜的基础性调控作用,都可能产生连锁反应,助推菜价的整体上扬。”

  政府发力菜地面积将增加

  有鉴于菜价对民生的影响,去年开始从中央到地方都加大了调控力度,“其力度之大前所未有”。而提高蔬菜的生产能力和城市的自给率被作为重要手段。

  省政府2010年有关文件明确:各市县要实行菜地最低保有量制度,在城市周边地区合理规划建设新菜地。依法实行更加严格的耕地占补平衡和征地补偿机制,严格新菜地开发建设基金缴纳制度,用地单位缴纳的新菜地开发建设基金必须全部用于建设新菜地和发展蔬菜产业。

  贯彻这一精神,各设区市加大了投入及建设力度。赣州市计划从2010年至2015年,每年市本级安排1000万元以上资金作为市中心城区商品蔬菜产业发展基金,专项用于商品蔬菜基地开发和产业发展。优先在一小时交通圈内的章贡区、赣县、南康、于都、兴国、信丰、大余、上犹等县(市、区)建设一批中心城区商品蔬菜基地,重点发展常年性商品蔬菜。据了解,首批1000万元资金已到位,计划新增菜地4000亩,“各地建设热情都很高,已上报新增菜地面积6619亩,将在今年4月统一验收。”赣州有关人士表示。

  宜春市也从2010年起的五年时间内,每年拿出800万元支持蔬菜发展,其中600万元作为新增菜地建设之用,200万元用作市场流通建设。根据计划,2010年已新增菜地3000多亩,未来3年之内使中心城区菜地面积达到2万亩,5年之内达到3万亩。而九江市也将从财政拿出700万元资金,再整合其他资金300多万元,形成合力发展新菜地,提升“菜篮子”水平。

  种菜硬件上去了软件也要跟上

  “在这一轮菜地扩张的大背景下,我们在强调硬件即种植面积的同时,更要强调菜农素质、菜地质量等软件的提升。”省农业厅的有关专家分析说。

  随着城市扩张老菜地减少,大批熟练、甚至几代种菜的菜农都“下了岗”,新菜农要接好班需要时间:种菜是精细活,要当菜农首先要过好技术关;种菜也是劳累活,种粮好歹分农忙农闲,种菜基本上就得天天泡菜地里,一个好菜农要吃得这个苦受得这个累;种菜还要把握市场行情,菜农脑瓜子要灵活,知道整合信息也是必备条件。因此,加强对新菜农的培训。利用蔬菜合作社推广技术、开拓市场显得尤为必要。

  同时,蔬菜抗灾能力很差,旱不得冻不得涝不得,新开垦的菜地多是由稻田改建而成,易旱易涝。在建设新菜地时,一定要注意提升其防灾抗灾能力。每年2至3月我省都易遭遇倒春寒天气,对蔬菜秧苗有毁灭性的破坏,直接影响蔬菜供应,因此,要在各个蔬菜基地建设集中育苗设施。

  “在当前蔬菜产业形成了大分工、大流通的格局下,大力发展本地蔬菜尤其要注重保障菜农的利益。”南昌深圳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宗玉说,“市场规律是供求关系决定着价格,打好本地蔬菜牌,不仅在于数量,还在于质量。”

  以优取胜做全国的“大菜园”

  在南昌县莲塘镇、八一乡和青云谱区的佛塔镇,活跃着来自樟树市张家山街道洲上村的一支种菜大军,他们由300多户农民组成,租种了2000多亩菜地,年创纯收入1600多万元,户均年纯收入5万余元。洲上村200多户农民在家乡建起了新房,10多户在樟树市区买了商品房,不少人家还买了小轿车、货车。

  60多岁的袁仁芽是洲上村第一位走出来的种菜农民,从1992年坚持到至今。他说,种菜比种粮收入要高,种粮一年收两季,种菜最少也能收上个五六茬。并且,在城市周边种菜,菜价也有保证。

  “此次增加蔬菜种植面积,具有双重的民生意义。”省经济作物局局长程锦表示,“它储菜于城市周边,能够调节市场,平抑菜价,保障民生。同时,大力发展蔬菜产业,对于解决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意义重大。”

  就全局而言,江西发展蔬菜产业优势明显。如生态环境优良、四季分明的天气、交通区位好等,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研究员方智远等专家在考察后说:“要积极发挥江西生态资源和区位优势,把江西建设成为国家优质蔬菜供应的‘大菜园’。”

  事实上,在发展优势蔬菜上,我省已取得许多成绩。比如供港蔬菜,目前香港市场上销售的叶子菜中,三分之一来自江西,其品质得到香港市民的广泛认可。上海也看中了江西的生态优势,积极谋划在江西建立供沪蔬菜基地。

  正是缘于这样的认识与成绩,大力发展优质蔬菜产业被列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重要内容。作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后的首个具体配套规划。《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优质蔬菜产业发展规划》将把江西建设成为国家优质蔬菜供应的“大菜园”定为目标,预计到2015年,全省蔬菜播种面积由2008年的830多万亩增加到1200万亩,产量由2008年的1186万吨增加到2000万吨,省外市场蔬菜销售量由2008年的300多万吨增加到800万吨左右,其中出口50万吨以上,蔬菜产值由现在的140亿元增加到300亿元,主产区农民人均年收入通过蔬菜生产提高1000元以上。

  届时,人们吃菜看中的将不只是价格,更是质量。(记者刘勇实习生戴晓玲)
今天(10/06日星期日) 明天(10/07日星期一) 后天(10/08日星期二) 第四天(10/09日星期三) 第五天(10/10日星期四)
晴 晴 晴 阴 阴 多云 晴 晴 晴 多云
低温18℃~高温29℃ 低温18℃~高温27℃ 低温17℃~高温23℃ 低温17℃~高温26℃ 低温19℃~高温28℃

<3级
晴转阴
<3级
阴转多云
<3级

<3级
晴转多云
<3级
宜春天气资讯
热门城市天气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