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内容
采摘游能否为滞销鲜杏做嫁衣?
2011-07-13 来源:搜狐网
翻开报纸,打开手机,最近总能看到这样一个农业旅游项目的推介鲜杏采摘游:“你只要花上几十块钱就能到周边的一些乡村亲手采杏,吃农家饭。”据了解,自进入7月,太原市周边以及临近市县的鲜杏就迅速进入了成熟期。“如何尽快卖出去”是他们关心的头等大事。“采摘游”,让果农们看到了丰收的希望,然而,看似火爆的旅游推介背后,又能否真正为果农解忧呢?7月12日,记者进行了一番走访。
鲜杏丰收,果农喜忧参半
“颜色金黄的是骆驼黄,黄中透着红的是沙金红……”在晋中市榆次区龙柏村的160亩杏林中,6亩果园可谓是果农老吴的“宝贝”,一颗颗硕大的金黄杏子,挂满枝条,散发着诱人的果香,可老吴却摇摇头说:“今年算是白忙活了1他告诉记者,杏子刚刚挂果的时候,像看到自家孩子似的,特别高兴,天天都到果园里料理,可现在却是欲哭无泪。老吴说:“往年杏树开花时,常常会遇到低温天气,杏子的产量因此降低。今年老天照顾果农,杏树开花时,没有遇到倒春寒、下雪等天气,杏子挂果量明显多于往年。”他保守估计,一棵沙金红杏树产的杏子约有35公斤,要比往年增产10公斤。全村杏子的总产量有5万公斤,约比去年增产30%。
杏子丰收了,但是老吴看着满树杏子,却在摘与不摘之间,艰难地做着决定。“一个人一天最多能摘100多公斤杏子,按现在1.6元/公斤的收购价,这些杏子可以卖200多元;可现在雇人摘杏子的成本大涨,每天每个人的花费就要150元,也就是说,按现在的收购价,卖杏的钱勉强够人工费;而且前提还得是这些杏都能尽快卖出去。可是,如果不摘杏子的话,自己也不愿意眼睁睁地看着它烂掉。”老吴不由地心急如焚。记者在老吴的果园里看到,熟透的杏子布满了地面,老吴的老伴正挎着篮子蹲在地上捡落杏。“我这几亩园子每天光落杏就有200多公斤。一家五口一天要捡3次。这都是血汗果啊1老吴眼里含着泪说。园子里没有游人,静静的,记者耳边不时传来“噗”、“噗”的微响,那是杏子落在地上发出的声音……
而在老吴家隔壁的老张家,丰收后烂掉的杏子被去肉剩核,收集的杏核就有60多公斤。“20公斤杏才能挤出1公斤杏核,你想想看,有多少杏子都糟蹋了1
杏贱伤农,促销另辟蹊径
7月12日一早,在省体育场北门口,来自榆社的庄师傅守着一车金黄的杏子,等待买主。庄师傅说,他最近一直开着小卡车在晋中市走街串巷卖杏,但销量一直不好:“我昨天晚上装了300公斤的杏,希望在省城市场卖个好价钱。”可过了一上午后,庄师傅有些失望了,因为一车杏子只卖掉了两箱。他指着不远处的另一家杏子批发商说:“他是我的老乡,早来了几天。他家杏子的卖价还不够成本价,是在赔钱卖杏子了。杏子不能被及时卖掉的话,就会变烂,损失更大。”
“冬季有草莓采摘,秋天有葡萄采摘,我们何不组织个夏季鲜杏采摘呢?”龙柏村的村支部书记想到这里,感觉全村的杏都有了希望。采摘游是如何赚钱的呢?村书记是这样预设的:“原来把杏送到市场去卖,果农还要雇人采摘,每公斤大概要花5元的工人费,一天下来就是一百多元的支出。但是,采摘游不一样,除了能让农户节省工钱外,还有门票收入。再说,游客哪怕是放开了肚子在果园里尽情吃,也吃不了多少杏。回家时,绝大部分游客都难以抵御新鲜杏子的诱惑,肯定会买上一两箱自己亲手摘下的杏子,带回家给亲朋好友品尝。”
村书记的设想与同样是农民出身的张军不谋而合。作为友谊国旅采摘专线的负责人,张军成功地组织过几届冬季草莓采摘游、金秋葡萄采摘游等活动,“目前正值盛夏,太原市民总希望周末能找个凉快的地方散散心,何不组织大家去采摘杏呢,一方面可以休闲度假,另一方面,还可以为果农解燃眉之急。在市场上批发价只有2元多一公斤的杏通过采摘可以卖到10元左右,这样一来,原本"惹人厌"的杏,就以一种"皆大欢喜"的方式找到了归宿。”
联系果农、洽谈业务,“度清凉仲夏,过"杏"福人生”,鲜杏采摘游的信息不久便通过各种渠道发散出去。果农和张军都在等待成百上千的游客涌进果园,将成熟的鲜杏一网打尽,但事实却并没有他们想象的那般容易。
诸多原因,客源寥寥无几
“我们专门杀猪宰鸡,准备了丰盛的饭菜,还从太原请来了厨师,同时可以开席30多桌。”果农老吴做好了一切准备,眼巴巴地等待着市民周末前去采摘杏,但是连续三个周末,等来的都是失望,第一个周末下雨,第二个周末才去了三个人,第三个周末倒是去了十几个人,可采摘了2个小时,最后只买走不到10公斤杏。“前一天听说有十几个人来,一大早就忙乎上,做了一桌子菜。可咱这里除了果园,其他旅游设施啥都没有,游客看了看,摇摇头都回城里去吃了,饭菜可惜都剩下了。”老吴回头算了算账,不赔钱就不错了。
鲜杏采摘路线,张军同时做着榆次、太谷、清徐等数条,但惟独龙柏村的采摘游做不起来。问题出在哪里?作为采摘线路的负责人,张军也在思考。
四五年前,因交通不便和没有销路,太原市晋源区要子庄村的杏子成熟以后,大多烂在了地里。前年,要子庄村投资400万元修了水泥路,解决了山里红杏运输不出去的难题,并在当年举办红杏采摘节,村里杏子的销量一年比一年好。张军介绍说,前年要子庄村里烂掉的杏子有一两千公斤,而去年烂掉的红杏仅一两百公斤,其中,仅一夏天的采摘活动就可以消化掉几十吨鲜杏。因此,交通的便利、相关设施的配套是首要因素。“同是榆次的王杜村,整合村民的土地资源,建成了千亩绿色生态园,这里的几百亩杏林每天都有客商来洽谈采摘业务,果农们的收入自然翻倍增长。”张军说,这里的杏树规模大,而且配套设施俱全,所以适合开发大规模采摘。“再一点就是杏树的品种。”据介绍,龙柏村的杏树大部分还停留在沙金红、骆驼黄等旧品种,果皮雹果肉发涩,而且树干较高,平均达6米多,不适合采摘;而王杜村的生态园里,齐刷刷的杏树不足三米高,大部分为美国短植大杏金太阳、红太阳等品种,果肉厚,果汁多,味甜,口感好,是采摘中最好的品种。“目前旅行社每周报名采摘游的市民有数百人,自发采摘的游客更是一个庞大的数字。因此,采摘游的市场潜力巨大,只是要想利用好它,还需要仔细琢磨其中的玄机。”
深层加工,借鉴他山之石
让“惹人厌”的杏讨人喜欢,应该还有不少办法,这里不妨借鉴一下外地的成功经验:
大同市阳高县王官屯镇的杏有数百年的栽植历史。由杏加工成的杏脯,形状整齐,色泽金黄透明,肉质厚而柔软,甜酸适口,有较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这里的“永久红”、“王官屯”两个商标的杏脯,由小山村走进大同、太原、北京等城市的大超市。近年来,市场又由中国香港扩大到东南亚、日本。杏脯价格从原来每公斤6元,提高到现在的每公斤20多元。仅此一项,王官屯镇的年收入就增加了近700万元,当地杏农人均增收2000多元。目前,阳高县工商局正积极推广“公司+农户+商标”和“杏脯加工专业合作社+农户+商标”的经营模式,实行统一管理、统一标准、统一检验、统一标识、统一包装,进一步规范全县的杏脯加工企业,以打造具有统一商标的海内外闻名的杏脯加工“航母”。
地处浑源西北部的吴城乡,是大同市远近闻名的特色农业旅游观光基地。这里的两万多亩杏在夏季搞采摘活动,采摘期过后便是后期加工。目前,两个集深加工、初加工于一体的仁用杏加工厂已经真正实现“基地+龙头企业+农户”的现代化生产格局,安排村民就业230多人。通过杏肉、杏仁、杏仁油加工和利用修剪下的树枝生产香旺火等,提高产品附加值,这样不仅延长了产业链,而且消除了农户销售难的后顾之忧。
辽宁省锦州市是扁杏的主要产地,曾经也遭遇丰收的鲜杏走不出去的尴尬。锦州义县科技局与渤海大学相关人员进行了接洽后,对当地的扁杏产品作出了一个大胆性的开发:扁杏系列产品生产技术,即利用大扁杏的杏肉加工杏罐头、杏原浆、杏脯、杏肉干、果酒等产品;将扁杏仁加工成杏仁片、杏仁粉、杏仁乳、杏仁露、杏仁保健饮料;分离提取杏仁油,生产活性蛋白粉、活性膳食纤维、杏仁苷。利用复合酶法分离提取杏仁油,比传统方法提取杏仁油的得率高3至5个百分点,并提高了活性蛋白粉的营养价值,农民们以往挑着担子进城卖扁杏的境遇得到大大扭转。
首席记者潘春娟实习生许雅楠来源潘春娟实习生许雅楠)
鲜杏丰收,果农喜忧参半
“颜色金黄的是骆驼黄,黄中透着红的是沙金红……”在晋中市榆次区龙柏村的160亩杏林中,6亩果园可谓是果农老吴的“宝贝”,一颗颗硕大的金黄杏子,挂满枝条,散发着诱人的果香,可老吴却摇摇头说:“今年算是白忙活了1他告诉记者,杏子刚刚挂果的时候,像看到自家孩子似的,特别高兴,天天都到果园里料理,可现在却是欲哭无泪。老吴说:“往年杏树开花时,常常会遇到低温天气,杏子的产量因此降低。今年老天照顾果农,杏树开花时,没有遇到倒春寒、下雪等天气,杏子挂果量明显多于往年。”他保守估计,一棵沙金红杏树产的杏子约有35公斤,要比往年增产10公斤。全村杏子的总产量有5万公斤,约比去年增产30%。
杏子丰收了,但是老吴看着满树杏子,却在摘与不摘之间,艰难地做着决定。“一个人一天最多能摘100多公斤杏子,按现在1.6元/公斤的收购价,这些杏子可以卖200多元;可现在雇人摘杏子的成本大涨,每天每个人的花费就要150元,也就是说,按现在的收购价,卖杏的钱勉强够人工费;而且前提还得是这些杏都能尽快卖出去。可是,如果不摘杏子的话,自己也不愿意眼睁睁地看着它烂掉。”老吴不由地心急如焚。记者在老吴的果园里看到,熟透的杏子布满了地面,老吴的老伴正挎着篮子蹲在地上捡落杏。“我这几亩园子每天光落杏就有200多公斤。一家五口一天要捡3次。这都是血汗果啊1老吴眼里含着泪说。园子里没有游人,静静的,记者耳边不时传来“噗”、“噗”的微响,那是杏子落在地上发出的声音……
而在老吴家隔壁的老张家,丰收后烂掉的杏子被去肉剩核,收集的杏核就有60多公斤。“20公斤杏才能挤出1公斤杏核,你想想看,有多少杏子都糟蹋了1
杏贱伤农,促销另辟蹊径
7月12日一早,在省体育场北门口,来自榆社的庄师傅守着一车金黄的杏子,等待买主。庄师傅说,他最近一直开着小卡车在晋中市走街串巷卖杏,但销量一直不好:“我昨天晚上装了300公斤的杏,希望在省城市场卖个好价钱。”可过了一上午后,庄师傅有些失望了,因为一车杏子只卖掉了两箱。他指着不远处的另一家杏子批发商说:“他是我的老乡,早来了几天。他家杏子的卖价还不够成本价,是在赔钱卖杏子了。杏子不能被及时卖掉的话,就会变烂,损失更大。”
“冬季有草莓采摘,秋天有葡萄采摘,我们何不组织个夏季鲜杏采摘呢?”龙柏村的村支部书记想到这里,感觉全村的杏都有了希望。采摘游是如何赚钱的呢?村书记是这样预设的:“原来把杏送到市场去卖,果农还要雇人采摘,每公斤大概要花5元的工人费,一天下来就是一百多元的支出。但是,采摘游不一样,除了能让农户节省工钱外,还有门票收入。再说,游客哪怕是放开了肚子在果园里尽情吃,也吃不了多少杏。回家时,绝大部分游客都难以抵御新鲜杏子的诱惑,肯定会买上一两箱自己亲手摘下的杏子,带回家给亲朋好友品尝。”
村书记的设想与同样是农民出身的张军不谋而合。作为友谊国旅采摘专线的负责人,张军成功地组织过几届冬季草莓采摘游、金秋葡萄采摘游等活动,“目前正值盛夏,太原市民总希望周末能找个凉快的地方散散心,何不组织大家去采摘杏呢,一方面可以休闲度假,另一方面,还可以为果农解燃眉之急。在市场上批发价只有2元多一公斤的杏通过采摘可以卖到10元左右,这样一来,原本"惹人厌"的杏,就以一种"皆大欢喜"的方式找到了归宿。”
联系果农、洽谈业务,“度清凉仲夏,过"杏"福人生”,鲜杏采摘游的信息不久便通过各种渠道发散出去。果农和张军都在等待成百上千的游客涌进果园,将成熟的鲜杏一网打尽,但事实却并没有他们想象的那般容易。
诸多原因,客源寥寥无几
“我们专门杀猪宰鸡,准备了丰盛的饭菜,还从太原请来了厨师,同时可以开席30多桌。”果农老吴做好了一切准备,眼巴巴地等待着市民周末前去采摘杏,但是连续三个周末,等来的都是失望,第一个周末下雨,第二个周末才去了三个人,第三个周末倒是去了十几个人,可采摘了2个小时,最后只买走不到10公斤杏。“前一天听说有十几个人来,一大早就忙乎上,做了一桌子菜。可咱这里除了果园,其他旅游设施啥都没有,游客看了看,摇摇头都回城里去吃了,饭菜可惜都剩下了。”老吴回头算了算账,不赔钱就不错了。
鲜杏采摘路线,张军同时做着榆次、太谷、清徐等数条,但惟独龙柏村的采摘游做不起来。问题出在哪里?作为采摘线路的负责人,张军也在思考。
四五年前,因交通不便和没有销路,太原市晋源区要子庄村的杏子成熟以后,大多烂在了地里。前年,要子庄村投资400万元修了水泥路,解决了山里红杏运输不出去的难题,并在当年举办红杏采摘节,村里杏子的销量一年比一年好。张军介绍说,前年要子庄村里烂掉的杏子有一两千公斤,而去年烂掉的红杏仅一两百公斤,其中,仅一夏天的采摘活动就可以消化掉几十吨鲜杏。因此,交通的便利、相关设施的配套是首要因素。“同是榆次的王杜村,整合村民的土地资源,建成了千亩绿色生态园,这里的几百亩杏林每天都有客商来洽谈采摘业务,果农们的收入自然翻倍增长。”张军说,这里的杏树规模大,而且配套设施俱全,所以适合开发大规模采摘。“再一点就是杏树的品种。”据介绍,龙柏村的杏树大部分还停留在沙金红、骆驼黄等旧品种,果皮雹果肉发涩,而且树干较高,平均达6米多,不适合采摘;而王杜村的生态园里,齐刷刷的杏树不足三米高,大部分为美国短植大杏金太阳、红太阳等品种,果肉厚,果汁多,味甜,口感好,是采摘中最好的品种。“目前旅行社每周报名采摘游的市民有数百人,自发采摘的游客更是一个庞大的数字。因此,采摘游的市场潜力巨大,只是要想利用好它,还需要仔细琢磨其中的玄机。”
深层加工,借鉴他山之石
让“惹人厌”的杏讨人喜欢,应该还有不少办法,这里不妨借鉴一下外地的成功经验:
大同市阳高县王官屯镇的杏有数百年的栽植历史。由杏加工成的杏脯,形状整齐,色泽金黄透明,肉质厚而柔软,甜酸适口,有较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这里的“永久红”、“王官屯”两个商标的杏脯,由小山村走进大同、太原、北京等城市的大超市。近年来,市场又由中国香港扩大到东南亚、日本。杏脯价格从原来每公斤6元,提高到现在的每公斤20多元。仅此一项,王官屯镇的年收入就增加了近700万元,当地杏农人均增收2000多元。目前,阳高县工商局正积极推广“公司+农户+商标”和“杏脯加工专业合作社+农户+商标”的经营模式,实行统一管理、统一标准、统一检验、统一标识、统一包装,进一步规范全县的杏脯加工企业,以打造具有统一商标的海内外闻名的杏脯加工“航母”。
地处浑源西北部的吴城乡,是大同市远近闻名的特色农业旅游观光基地。这里的两万多亩杏在夏季搞采摘活动,采摘期过后便是后期加工。目前,两个集深加工、初加工于一体的仁用杏加工厂已经真正实现“基地+龙头企业+农户”的现代化生产格局,安排村民就业230多人。通过杏肉、杏仁、杏仁油加工和利用修剪下的树枝生产香旺火等,提高产品附加值,这样不仅延长了产业链,而且消除了农户销售难的后顾之忧。
辽宁省锦州市是扁杏的主要产地,曾经也遭遇丰收的鲜杏走不出去的尴尬。锦州义县科技局与渤海大学相关人员进行了接洽后,对当地的扁杏产品作出了一个大胆性的开发:扁杏系列产品生产技术,即利用大扁杏的杏肉加工杏罐头、杏原浆、杏脯、杏肉干、果酒等产品;将扁杏仁加工成杏仁片、杏仁粉、杏仁乳、杏仁露、杏仁保健饮料;分离提取杏仁油,生产活性蛋白粉、活性膳食纤维、杏仁苷。利用复合酶法分离提取杏仁油,比传统方法提取杏仁油的得率高3至5个百分点,并提高了活性蛋白粉的营养价值,农民们以往挑着担子进城卖扁杏的境遇得到大大扭转。
首席记者潘春娟实习生许雅楠来源潘春娟实习生许雅楠)
今天(12/13日星期五) | 明天(12/14日星期六) | 后天(12/15日星期日) | 第四天(12/16日星期一) | 第五天(12/17日星期二) |
低温-7℃ | 低温-4℃~高温2℃ | 低温-7℃~高温3℃ | 低温-8℃~高温2℃ | 低温-8℃~高温1℃ |
晴 4-5级 |
晴 3-4级转4-5级 |
晴 4-5级转3-4级 |
多云转晴 <3级转4-5级 |
晴 3-4级转5-6级 |
锦州天气资讯
热门城市天气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