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手机服务更方便
游客保障
网站导航
天气预报 > 惠州天气 > 惠州天气新闻
新闻内容

映秀重建成国际水平防震减灾示范区

2010-10-09

  南方日报

  □映秀定位:现代化抗震建筑博物馆与国际水平的防震减灾示范区

  □映秀前途:作为汶川大地震震源,从传统的工农业转向现代旅游

  连排藏羌特色的民居,气势宏大的纪念馆,设施先进的卫生院———若不是看到映秀小学原址上那面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你一定认不出这里是汶川大地震的震中———映秀,是那片承载了过多哀伤,担负了最多关注的土地。

  这座位于岷江与渔子溪交汇之地的小镇,曾经靠水电产业的拉动,成为阿坝州经济最好的地区,但汶川大地震,让它轰然倒下。

  两年过去了,映秀已再度崛起。

   重建规划提高到国际水平

  “按照规划,重建后的映秀新镇,将成为一座没有围墙的抗震博物馆”;

  “大街小巷将塑造出藏羌汉特色浓厚的城市风貌,把映秀打造成世界级的旅游名镇”;

  2009年5月9日这天,国务院批准通过了映秀重建规划———这是汶川级别最高的一份规划,花费时间最久的一份规划,动用人力物力最多的一份规划。

  用映秀镇党委副书记蔡代敏的话说,因为地处震中,映秀肩负了太多的关注。重建不能辜负万众期待,一定要代表中国水平,让当地居民满意,也让全国人民放心。

  那份最终的蓝图里,映秀新镇占地约0.74平方公里的规划区,总投资超过20亿元,规划区里大到地震遗址景点,小到街巷步道,全部是重量级设计团队的作品,堪为世界一流的灾后重建典范:

  中国国家大剧院设计师、法国人安德鲁负责设计漩口中学遗址;

  上海世博会中国馆总设计师、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院长何镜堂负责设计震中纪念地、镇中卫生院;

  同济大学与天津大学将对全镇建筑外观的协调性作最后的把关:

  有人曾经不解,“一座建设用地不足1平方公里的小镇,请乙级规划设计院已绰绰有余,何苦要众多大师出山”,这份不解,只因他们低估了东莞的良苦用心。

  据介绍,对于新镇的定位,规划团队与当地政府有一个共识———作为汶川大地震震源地,映秀的前途要从传统的工农业转向现代旅游业,聘请重量级设计团队有助于提升当地知名度。

  让大师出山,不代表不关注民生。在映秀,最安全的地段分给了中小学,让给了卫生院,留给了老百姓安居乐业。为了让经历地震的映秀人住得放心,重建规划遵循避让、抵抗、自救结合的防灾战略,建立了三处防灾指挥点、两条生命线以及六个防灾分区。

  当最终的蓝图呈现在世人面前,广东援建汶川工作组组长陈茂辉曾说过,“映秀是唯一的例外,为了打造现代化的抗震建筑博物馆与抗震减灾示范区,我们把规划提高到了国际水平。”

  援建队伍不拖重建后腿

  2008年8月18日,汶川大地震百日祭,映秀镇上响起不绝于耳的鞭炮声,简陋的公墓里,三道掩埋遇难者的土丘前,生还的人们点燃纸钱;不远处的山坡上,东莞援建工作组的同志们静静注视这一切,眼含热泪。

  援建的战士们默默许下诺言———要用两年时间,赋予这块承载了过多哀伤的土地新的生命。

  感谢东莞,死地有了生气。

  为了让映秀尽快实现“家家有房注户户有就业、设施有提高、经济有发展、生态有改善”,援建者们进驻灾区后,立即开始了规划勘测工作。

  “这是我们做过的最难的,也是最用心的项目”,东莞城建规划院主任华翔,是映秀灾后重建规划总负责人这一,两年前那段泪汗交织的经历,他铭记于心。

  “我们开始编写规划的时候,手里只有四川方面提供的一张航拍图,映秀的山有多高,河有多宽,安全的家园在哪,全是我们用脚步去丈量的”;

  如何把大师的作品搬进现实,是援建者们面临的新问题。当时,留给东莞人重建映秀的时间不足一年,他们别无选择,迎难而上。

  加班加点,援建者们毫无怨言,他们只有一个信念:“最晚开工的东莞,绝不拖灾后重建的后腿1

  截至2010年9月28日,东莞援建映秀的55个项目已基本完成,援建资金全部到位,实现了自己的承诺———“三年任务两年完成,不拖后腿,让灾区人民放心”。

  今年5月7日,四川省委书记刘奇葆一行到映秀,实地考察灾后重建取得的阶段性成效,见到映秀的巨变,刘奇葆由衷地赞叹,“映秀变化是以天为计量单位的,这是广东、东莞创造的奇迹”。

  新镇崛起援建仍会继续

  连排藏羌特色的民居,气势宏大的纪念馆,设施先进的医院,映秀敢与中国任何一座小镇比“美”。而美,不单指出众的外观,还要有坚实可靠的内在:

  “映秀的房子每平方造价三千元,远超东莞水平”;

  “街巷的走道专门做了碎石防滑设计,虽然工序更多,工期更久,我们认为值得”;

  东莞人的决心,是给映秀人民一个大灾当前,亦能岿然不倒的家园。

  2010年8月14日,40万立方的泥石流倾泻而下,拦腰堵塞岷江,凶猛的洪水改道涌进映秀新镇。

  成败在此一举———“若援建项目倒在了洪水里,我们就辜负了全国人民的期待”。

  六天后,建筑专家对映秀新镇水淹房屋及市政设施进行了全面鉴定,鉴定结论给了东莞,给了映秀莫大的鼓励———已建成的灾后重建项目经受住了泥石流的考验,安全性与主要使用功能没受到影响,部分辅助功能经修缮后也可正常使用。

  映秀新镇无愧于其定位———国际水平的防震减灾示范区。

  新的城镇崛起了,但东莞的援建还会继续。

  两年前,东莞市委书记刘志庚到映秀考察时,曾提出,会考虑映秀对口东莞劳务输出;东莞常务副市长冷晓明也曾表示,东莞已经明确今后的责任,“要把产业、文化、医疗、教育等作为后援建时期的主要工作”。

  撰文:南方日报记者钟锴映秀报道

  摄影:南方日报记者苏仕日

  通讯员周运华

   粤援建汶川项目全面完成

  广东采访团昨抵汶川,本报今起深入报道广东对口援建

  南方日报讯(特派记者/徐滔杨大正)广东援建汶川所有项目建设全面完成,10日上午将在汶川举办“广东省对口支援汶川县恢复重建任务全面完成庆祝大会”。昨天,广东省委宣传部组织我省和中央驻粤主要新闻单位以及港澳媒体等20余家媒体近30名记者组成采访团,赴汶川深入采访我省对口援建取得的成果。

  2008年8月7日,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我省对口支援汶川县恢复重建工作组进驻汶川开展对口援建工作。通过两年艰苦卓绝的努力,截至今年9月底,我省援建汶川所有项目建设全面完成。威州镇、水磨镇、映秀镇城镇基本功能基本形成,其他10个乡镇重建主体任务基本完成,全县基本实现“家家有房注户户有就业、人人有保障、设施有提高、经济有发展、生态有改善”的重建目标,促进了汶川县跨越式发展,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魅力新汶川奠定了良好的基矗

  据介绍,进入“后援建”时代,广东将继续为汶川经济发展提供技术援助和产业建设方面的帮助,在巩固援建成果的基础上,长期贯彻落实《粤汶长期合作框架协议》,使汶川县成为广东向西部地区发展的重要地理节点,推动广东产业转移,增强汶川新城镇管理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使粤汶合作成为东西部协调互动的典范。

  从昨日起至13日,广东新闻采访团将深入汶川各地采访,广泛报道、宣传援建汶川恢复重建取得的成绩和汶川人民自强不息、重建家园的壮举。

   在汶川开创“广东奇迹”

   “蛮力”“巧劲”为奇迹加速

  走进惠州援建组的办公驻点,记者立刻注意到贴在墙壁上的《工程进度监督一览表》,一层盖一层,上面密密麻麻写着各项工程分解任务、进展情况以及拖延原因,每一项任务落实到具体人,有责必咎,有罚到人。

  类似的表格,在广东多个援建组都能看到,中山援建组同样采用了这种一览表,组长黄永林介绍,从一开始,他们就把国家和省委、省政府的进度要求具体化,根据每个项目的具体情况合理制订了时间表,并采取倒排工期的办法加强进度控制。

  施工中,余震、供水、供电、建材、运输、地质和天气等困难需要一一克服,“这是理由,但又不是理由。”黄永林说。

  援建组体会最深的,是大家不放过任何一个“可以创造速度”的环节,不让任何一个加速的机会被忽视的坚持。

  黄永林介绍,为保证漩口镇灾后重建工作的顺利推进,中山市在漩口镇上演了“一场速度之役”———

  用1个月的时间,完成漩口镇总体规划方案和集镇中心详细控制性规划方案;

  用2个月的时间,初步完成了供水、学校、幼儿园、医院、安居安置房、派出所、市场等重点民生工程项目的建筑设计方案。

  有了方案,接下来的施工就是依葫芦画瓢,轻松了不少。而前期节省下的时间,让后期施工能抠出细活、抠出精品。

  “巴山夜雨涨秋池”,来汶川前,惠州工作组黄进锋就熟背这句千古流传的佳句。到汶川后,他才体会到“雨的可怕”。

  “一年365天至少有300天下雨。”回忆起赶进度的日子,黄进锋记忆犹新。完工的期限就像悬挂在头顶的利箭,但天上的雨却从不吝啬,该怎么下就怎么下。

  无奈之下,黄进锋和同事用彩条布搭起了一个个“雨罩”,把工地罩起来,“就像在温室里施工”。当地人看着彩色的工地,路过都要进来看看,但没呆几分钟就赶紧跑出去,“因为里面几乎不透气,时间长了就缺氧”。

  撤掉“雨罩”后,如何让建筑里的水分尽快蒸发,又成为一个难题。这时,雨多反而成为利好因素。雨量丰富时,当地数量众多的小水电就能满负荷运转,有了充足的电,援建组“奢侈”地开起电烤炉,取暖的不是人,而是刚刚竣工的建筑。

  但比起没有原材料,这些困难只是小巫见大巫。

  充足的建筑原材料供给,是保证工程进度的源头活水。然而,灾后交通阻塞严重,汶川当地生产能力又有限,混凝土、红砖、钢材等往日里并不紧俏的材料,当时都要靠“抢”。

  “有钱都不一定买得到,要买到价廉物美的材料更是难上加难。”广州援建组工作人员说。各援建组开始各显神通,但到头来发现,大家的秘诀都差不多:和当地干部群众合作,整合地方资源“抢”材料。

  惠州援建组的创意更绝,成立一个“选材用材小组”,由当地乡党委书记任组长,确定材料、价格,全由当地人作主。

  “就像滚雪球一样,当地的人脉全整合起来了。”工作组成员还记得,当时红砖非常紧张,每块1块钱都不一定买得到。但“选材用材小组”发动当地人的资源,四处寻找货源,最后以每块0.45元拿到一批优质红砖。

  这都是广东人在汶川“蛮力”中的“巧劲”。
今天(10/07日星期一) 明天(10/08日星期二) 后天(10/09日星期三) 第四天(10/10日星期四) 第五天(10/11日星期五)
多云 晴 多云 多云 多云 多云 晴 多云 晴 多云
低温23℃~高温32℃ 低温23℃~高温30℃ 低温23℃~高温29℃ 低温22℃~高温30℃ 低温22℃~高温30℃
多云转晴
<3级
多云
<3级
多云
<3级
晴转多云
<3级
晴转多云
<3级
惠州天气资讯
热门城市天气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