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手机服务更方便
游客保障
网站导航
天气预报 > 黄山天气 > 黄山天气新闻
新闻内容

安徽农业大学坚持26年走“大别山道路”纪实(上)

2010-10-18 来源:安徽农网

  收获季节农时紧。81岁的老教授胡承霖又要从合肥出发,去数百公里外的皖北涡阳县小麦高产示范点,和当地干部确定下年度种植的高产品种。像这样拎上手提包就往农村跑,每年不下几十次,顶酷暑冒严寒是家常便饭。他说他走的其实就是“大别山道路”,“都走了几十年了,这点苦不算啥。”

  胡承霖说的“大别山道路”,开始于1984年。那时的大别山区依然贫困,“松枝当灯,辣椒当盐,养猪为过年,鸡蛋换油盐……”国家为了改变老区面貌,富裕老区人民,发出了科技开发大别山的号召。安徽农业大学应声而起,一批批教授带着各自的看家绝活,走进了这片红色热土,走出了一条不畏艰苦、科技扶贫的“大别山道路”。

  26年薪火相传,如今的“大别山道路”,已不局限于科技扶贫,更不局限于大别山,它已演变为一种“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开拓创新、献身‘三农’,统筹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教育科技与社会经济互动发展”的精神和理想。

   科技扶贫:“大别山道路”迈出第一步

  “要想富,就找农大宛志沪。”每年,一到西洋参移栽的关键时期,或在生产中遇到疑难问题,金寨县的西洋参种植农户们就盼着安徽农大的“老奶奶教授”宛志沪早点过来。

  “老奶奶教授”是安徽农大最早一批走进大别山、播种科技兴农之火的专家。1984年,国务院《关于帮助贫困地区尽快改变面貌的通知》刚刚下发,安徽农业大学立即响应,专门成立了“扶贫办公室”,制定了扶贫政策和方案,并派出200多名专家教授和科技人员,深入山区,配合当地政府,对山区气候、土壤、农、林、茶等自然资源进行全面细致的调查,帮助确定促进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

  “当时的金寨,吃粮靠供应,花钱靠救济。有些农户人均收入还不到50元。”回想起当年大别山区群众的困苦生活,如今已过古稀之年的宛志沪仍唏嘘不已。“找个好项目能让当地老百姓脱贫成了每天都挂在我心上的事。1985年我在一次全国性林业气象学术会议上,听一位来自东北的同行说当地有西洋参栽培技术,适合在高山地区推广时,立马就想到了金寨。”

  原产美国的西洋参,能够在金寨深山老林生根?在大家半信半疑的眼神中,宛志沪在离金寨县城20多里的深山区马鬃岭林场开始了试验。

  马鬃岭林场的老职工们到现在还都记得“老奶奶滑雪”的故事。那是1986年大雪封山的时节,土生土长的山里人遇到这样的雪天,都窝在家中烤火取暖。可就是在这样的天气里,两个“雪人”却突然出现在他们面前。原来宛志沪和她的助手放心不下第一年越冬的参苗,冒雪进山。路面结冰,她们不惧危险,竟坐着用铁链缠着轮子的“蹦蹦车”到了林常

  从来不在大雪封山的日子里上山干活的乡亲们,面对眼前这两位来自省城的弱女子竟然要翻山越岭到1200多米的山顶上看参苗,头摇得像拨浪鼓。

  宛志沪她们不听劝,用草绳绑住脚底,采取了简单的防滑措施后就上山了。渴了就伸手抓把雪,饿了就啃口干粮,雪中的山路又窄又滑,一不留神就会跌下山……经历了千难万险,两个人终于攀上山顶。到了山顶后又一刻不停地测量、查验、管护参苗。俗话说上山容易下山难。上山时已经耗尽脚力,下山让宛志沪她们更怵头:一抬脚就不由自主地哆嗦,脚一落地身体就重重摔在雪地上。索性,她们就坐在雪地上向下滑。当两人到达半山腰的林场时,乡亲们看着两位身上透湿,裤子上结了冰的女教授,眼泪禁不住地涌了出来……

  试种成功后,宛志沪又在金寨最偏远的穷山村千坪村定点推广。1990年的秋天,时任县委书记陶芳候挥锄挖出第一根胖墩墩的西洋参时,马鬃岭沸腾了,千坪村也沸腾了,乡亲们奔走相告。上世纪90年代初,“一斤西洋参能卖到100元,种一二十平方米参就能挣五六千元,那年千坪村的参农每户获利四五千元。”提起当年挖参的场景,许多乡亲们至今仍然难以抑制兴奋和激动。

  就这样,西洋参在金寨县扎下了根,给高寒山区农民开辟出了一条致富路。

  据不完全统计,在科技开发大别山过程中,先后有300多名教师参与,培训农民学员100多万人,大别山区八大支柱产业中就有六大产业是该校直接参与开发的。

  “我的生命属于社会,我的技术属于栗农。”任立中教授在解开板栗空蓬之谜、独创板栗丰产技术后,因积劳成疾倒在了自己的扶贫点上,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大别山区农民的脱贫事业。

  “我是农民的儿子,要为农民办实事。”“农民教授”张良富用自己对扶贫事业的行动见证着自己的诺言。水稻专家丁超尘几十年如一日,一心为水稻高产而忘我地奔波着……老一代的安徽农大人以“拓荒牛”的精神,在穷乡僻壤里默默耕耘,为大别山地区的经济腾飞插上了人才、科技的双翼,走出了一条科技扶贫的成功之路。

  为此,国务院扶贫办公室和国家科委把安徽农业大学“立足山区资源,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柱,以智力开发为核心,以脱贫致富为目的,帮助大别山区人民大力发展适度规模的区域性支柱产业,走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开放、开发式的扶贫道路”概括为“大别山道路”。

  科教兴农:给产业和地方经济插上腾飞的翅膀

  进入上世纪90年代,安徽农大在科技扶贫的实践中,思想认识有了新的飞跃:科技扶贫不仅要给贫困地区农民送去“富”音,更要给产业和地方经济插上腾飞的科技翅膀。为此,安农大提出:坚持和发展“大别山道路”,走农科教、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成就农业院校的“最高理想”,探索农业大学新的办学之路。

  在“大别山道路”精神的感召下,在“让教授走出课堂、走进山林田野,让科研成果走出温室、让人才走出校门、扎根基层”的办学理念指引下,一批又一批安徽农大的师生播种着科技兴农之火,用知识和汗水把丰收的喜悦印在了农民的脸上。

  山青、水清、人亲,可致富路究竟在哪里?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革命老区岳西县的父老乡亲,受地理气候等因素影响,这里种粮食往往是“种一坡,收一锅”,直到朱世东教授来到这里,致富难题才被解开。几年前,朱世东通过反复调研、论证,大胆地把江南“水乡名媛”——茭白,“落户”在了岳西县。在他的扶持下,平常农家的“一碟小菜”,如今已成为县域“经济大餐”。2008年,岳西县高山茭白种植面积达4.3万亩,产值1.5亿多元。仅在石关乡3104个农户中,种茭白年收入超过万元的就有1144户。

  “过去怪自然条件不好,一年收的粮食还不够一年吃,能不穷吗?现在种高山蔬菜,原先的‘冷水田’反而成为长处了。”岳西县石关乡菜农朱存旺高兴地说。

  难题总是在实践中出现,又在实践中被攻克。茭白产量大了以后,储存又成了发展茭白的拦路虎,朱世东测试了几百个蔬菜低温保鲜临界温度,攻克了冷藏保鲜技术,将茭白的保鲜期延长了46天,为反季节销售创造了条件。岳西县最大的蔬菜龙头企业——四达公司就是这套冷藏保鲜技术的受益者。“在朱教授的科技支撑下,公司实施了‘安徽省高山蔬菜专家大院项目’,成立了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助推了企业腾飞,带动了菜农致富。”公司负责人介绍,仅冷藏保鲜这项技术,朱教授就让4万多户菜农户均年增收近千元。

  宛晓春、李尚庆教授在皖南山区建“最牛”茶叶生产线的故事,不仅在当地茶农中家喻户晓,在中国茶叶界也引起了巨大反响。2006年初,他们设计出国内第一条“炒青绿茶初制清洁化生产线”,并在休宁县荣山茶场投入使用,自此,我国制茶业走上了全自动流水线操作之路。他们把“黄山毛峰”这种高档茶叶的加工过程,从手工作坊一下子拉到了“傻瓜机”里,制茶生产线只需要两名工人用电脑操控,一小时的加工量就能抵上过去一个茶厂几个月的生产量。黄山市汪满田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汪智利说,茶叶生产线不但解决了茶叶加工污染问题,还大大提升了茶叶品质。“以前每500克毛峰售价是300元,现在已经突破了1000元,极品茶已经卖到2000元以上。”据当地政府部门统计,这条生产线投产后,茶农在高档茶销售上增收了50%,中档茶也增收了30%。

  一位教授,一项产业,一方富裕起来的经济。26年来,这些曾经因山多地少、气候阴凉而经济落后的山区、库区、老区,在安徽农大教授的帮助下,逐步由原来的“对抗型农业”,向现在的“适应型农业”转变,把地方上的“小盆景”变为区域性“大风景”。皖南的茶产业、绩溪的蜂产业、贵池的“秋浦花鳜”、舒城的油茶、怀远的石榴……一大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字牌科研成果,在安农大教授手中诞生,并迅速转化为生产力,引领着龙头企业群“龙”起舞。学校先后与20多个市县签订了全面合作协议,与当地政府和企业签订产学研合作项目300多项;与100多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签订了产学研合作协议。安徽农业大学党委书记赵良庆告诉记者,近年来该校累计推广各类实用技术和科技成果1500多项,有100多项成果发展为地方主导产业,使数百万农民走上了致富路。

   科教兴皖:助力农业大省新跨越

  如今的“大别山道路”从大别山延伸到了大江南北、淮河两岸。

  1998年到2003年,安徽粮食总产徘徊不前。由于地处南北过渡地带,安徽小麦生产经常受到北旱南涝、冬季低温霜冻、冰雹、龙卷风、干热风等自然灾害及多种病虫害影响。到2005年,小麦单产还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0公斤。与粮食作物打了一辈子交道的胡承霖教授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深知,“只有在主攻单产上下功夫,在科学种田上做文章,才能实现小麦的稳产高产。”

  2005年4月的一天,一封3600多字的长信摆到了安徽省分管农业的副省长赵树丛的办公桌上。信中不仅建议开展小麦高产攻关活动,还在信后附了一份“安徽小麦5年增产50亿斤”的攻关方案。写信人正是当年已经76岁的老教授胡承霖。他从改善麦田水利基础设施、推广良种良法、加强技术培训、建立高产示范样板等多个方面对攻关目标进行了可行性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建议。由于“说的是实话,分析的是实情,建议很充实,措施很实际”,这封长信立即引起赵树丛等省领导的高度重视,先后作出批示,对胡承霖的建议给予充分肯定。

  不久,“小麦高产攻关”项目被列入安徽拾农业十一五”规划。省政府成立了省小麦高产攻关专家组,赵树丛任组长,胡承霖是副组长,研究和部署小麦高产攻关事宜。一场以“依靠科技、主攻单产,全面提高小麦生产水平”的农业生产大会战,就此在安徽9个小麦主产市拉开了序幕。

  胡承霖教授在多年科研经验的基础上,大胆提出了一系列打破常规的举措。他在自己指导的蚌埠亳州、涡阳、蒙城等市县攻关示范点上,依据不同气候、环境等条件,扩大高产、优质半冬性品种面积,以减少冬春季节寒潮南下引起的冻害。针对农民“有钱买种,无钱买苗”的想法,他提出降低播量、扩大行距,增加麦田通风和透光性,提高光合作用,仅此措施就使每亩播种量下降了10斤,一年就为全省农民节约成本约3.6亿元。

  “小麦高产攻关能否取得成功,关键在于推广科学播种技术,改进施肥技术,加强田间管理,提升小麦生产的科技含量。”已出任安徽农大副校长的马传喜教授对记者说。自从接下高产攻关的科研任务后,胡承霖、马传喜等一批小麦专家,就从未有过真正意义上的休息日。每天起早贪黑,奔波于各地,忙碌在田间。从耕地深度、施肥量到播种量、播种行距等每一个细节,都要亲自把关,确保关键技术落实到位。

  2006年,安徽省小麦单产首次突破300公斤大关,达到304.5公斤,比2005年增长18.9%;总产达到96.7亿公斤,比2005年增加了15.7亿公斤,增幅位居全国11个粮食主产区首位。2007年,单产在2006年的基础上又增加了15.5公斤,2008年、2009年、2010年又连年单产创新高,尤其是今年在低温阴雨等不利天气情况下,单产达到338公斤,总产达240亿斤,实属不易。“十一五”期间安徽小麦增产90亿斤,远远超过了当初设定的50亿斤目标。

  连续几年,胡承霖、马传喜教授指导创建的高产田不断突破历史,已从亩产1000斤以上进入1200斤、1300斤、1400斤。今年他们又指导涡阳县创下1478斤的高产新纪录,帮助该县实现千斤县目标。

  为了大地的丰收,情系“三农”的安徽农大人,一代代、一批批地投身科技兴农、科教兴皖事业,他们的足迹踏遍江淮大地。不仅是小麦高产攻关,粮食丰产、水稻提升、玉米振兴等工程、沿淮避灾减灾产业集成与示范以及巢湖面源污染治理等重大战略的技术攻关……数百项相关项目都有安徽农大的教授参与,同时与180多家企业共同承担纵向、横向项目430余项,与企业合作建立产学研合作基地、研发中心30多个,为安徽省的粮食生产、适应性农业以及优势主导经济作物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

  安徽农业大学将一批支持安徽农业产业发展的重大项目,作为学校拓展和延伸“大别山道路”的一项项重点工程,组建团队,搭建平台,出台了一系列支持鼓励政策,为专家教授提供服务。如今,一批又一批安徽农大人接过老一辈的火炬,把青春和汗水挥洒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广阔天地,涌现出了一大批先进团队。
今天(09/29日星期日) 明天(09/30日星期一) 后天(10/01日星期二) 第四天(10/02日星期三) 第五天(10/03日星期四)
晴 多云 小雨 小雨 小雨 多云 多云 晴 晴 晴
低温13℃~高温22℃ 低温11℃~高温19℃ 低温2℃~高温12℃ 低温3℃~高温10℃ 低温2℃~高温10℃
晴转多云
<3级
小雨
<3级转5-6级
小雨转多云
6-7级
多云转晴
<3级

<3级
黄山天气资讯
热门城市天气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