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内容
哈密倾力打造新型能源之都
2011-10-26 来源:新疆日报网
能源是现代文明的动力,也是现代社会正常运转不可或缺的基本条件。人类文明的发展进步无不以能源开发利用为基矗
如何按照“新型工业化”的要求,按照“资源开发可持续和生态环境可持续”的原则,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路子,位于新疆东大门能源富集地的哈密坚持生态立区,坚持可持续发展。
“疆煤东运主战潮捷报频传
8月19日,自治区关于提速三塘湖煤田详查勘探项目的任务书下达。据此,全国最大整装煤田勘探项目进入全面详查勘探阶段,钻探进尺在原34万米的基础上增加到64万米,年底野外勘探工作将达到总体规划要求,全面摸清三塘湖煤田资源“家底”。
加快哈密三塘湖煤炭资源开发是加快实施煤炭资源转换战略的突破口。自治区党委、政府非常重视,地质勘查经费由普查预算的4.15亿元增加到9.54亿元。自治区国土资源厅也迅速行动,积极部署,在短时间内特事特办启动了三塘湖煤田项目。
在哈密三塘湖煤田勘探区,进驻施工人员3500多人,进场钻机153台,详查项目已于今年3月底全面开工,今年计划完成4707平方公里普查区、931平方公里详查区的任务。目前累计掘进20万米,单孔最大深度986米,已完成普查任务总量的83%,9月份完成普查任务。按自治区要求,地勘工作人员将在完成普查任务后继续开展三塘湖煤田勘查区详查及局部精查项目,计划完成全区70%的详查和局部精查任务。
一面是勘探钻头的执着挺进,一面是煤矿建设项目建设的热火朝天。地处巴里坤西部矿区的保利和翔工贸有限责任公司别斯库都克露天煤矿,目前已完成投资4.32亿元。块煤仓、矸石仓、原煤缓冲仓以及集控室等地面生产系统已完工,正进行联合试运转启动准备工作,9月初全部竣工并达到联合试运转条件。
别斯都库克露天煤矿勘探面积15.02平方公里,探明煤炭储量2.5亿吨。煤种以长焰煤为主,为低灰、低硫、低磷、高热值的优良工业用煤和动力原煤。设计年产量300万吨,项目于2009年7月正式开工建设,工程计划总投资9.91亿元。
回眸2009年初,国家“疆煤东运”战略启动,为摸清家底,2000余地勘人进入哈密区域,展开地质普查。根据1992年—1995年全国第三次煤炭资源大调查公布数据报告,哈密煤炭预测资源量5708亿吨,分别占全国和新疆预测资源量的12.5%、31.7%,居全疆第一位。煤矿主要分布在山南的哈密煤田、山北的三塘湖煤田和巴里坤煤田。煤种主要为长焰煤、少量褐煤、焦煤、气肥煤、气煤、粘煤、弱粘煤和不粘煤,号称煤炭博物馆。哈密地区煤炭资源储量大、品种多、易开采,具有低硫、低磷、低灰份、高发热量“三低一高”的特点,适合建设亿吨级煤炭生产和深加工基地。
随着勘探钻头的挺进,三塘湖、沙尔湖、大南湖勘探工地捷报频传。
超百米的深厚煤层令经验丰富的地勘人兴奋,也令世人注目。
据2009年“疆煤东运”煤田地质勘探会战成果,勘探面积约1.76万平方公里,约占哈密煤田总面积的45%。根据相应的资源量,按照50%资源回收率计算,进一步勘探控制资源后,可保障建设4亿吨/年煤矿总规模均衡生产200年以上,这对于投资商来说“诱惑力”、冲击力都空前巨大。家底殷实,哈密——未来能源之都的发展前景毋庸质疑。《新疆煤炭产业远景战略研究》报告发出的“从2009年开始,新疆将由煤炭自给区向‘转换’和‘调出区’转变”的信号更是令资源拥有者和开发者信心满怀。
然而资源转化的前提,就是看如何吸引实施优势资源转换战略、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的主体——具有实力的大企业、大集团。近年来哈密地区坚决贯彻“五个优先”战略,把最有吸引力、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和最好的项目、最好的资源拿出来,积极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坚定不移地引进有能力、有实力的大企业、大集团在哈密进行勘探开发,全面推动地区新型工业化的发展和优势资源转换战略的实施。
随着新疆煤炭开发引擎的启动,有战略眼光且颇具实力的大企业大集团更是时不我待,投入到火热的哈密能源开发战场中来。
中国华电、新疆广汇、山东鲁能、中煤集团来了,重庆能源集团、中国新华联、潞安集团、徐矿集团、平煤集团、大唐集团、中国保利争相落户。前后共有30余家中国500强大企业、大集团进驻哈密,参与到哈密优势资源的勘探开发与转换的建设中来。近千亿的中央及地方、区外资金投入哈密的亿吨级煤炭开发,正在创造经济发展奇迹。
往日荒无人烟的戈壁处处是热火朝天的勘探工地、煤电项目建设工地。
人们聆听着黑金地希望的脉动,勾划着哈密美好的发展前景。亿吨的煤炭基地悄悄掀起了盖头。
科学配置引“活”水 突破“缺水”之痛
在世人注目哈密富集的能源同时,也提出了关于发展前景的担忧——哈密“缺水”。
哈密是典型的地下水补给型荒漠绿洲区,水资源可利用量仅为16.9亿立方米,区域内人均水资源量为2600立方米,是全疆人均水资源量的1/2。水,是制约哈密发展的因素之一。如何突破“缺水”之痛,做活水文章?如何让有限的水资源支持哈密的能源开发建设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做活“水”文章。破解“缺水”之痛,哈密首先科学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哈密地区始终高度重视节水型社会建设,把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贯彻于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并作为各级党委、政府“一把手”工程来部署。自2006年列入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地区后,哈密先后完成了《哈密地区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哈密地区水资源利用规划》、《哈密地区牧区草原生态保护资源保障规划》,以及紧紧围绕哈密新型工业化建设完成《哈密地区工业生产力布局规划》、《哈密地区水资源配置规划方案》、《哈密地区三次产业水资源结构优化配置实施方案》、《哈密地区水利十二五规划》、《哈密地区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十二五规划》、《哈密地区取供水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实施方案》等规划、实施方案,工业供水工程规划正在做全面的前期和编制工作。
理顺体制、健全制度是建设节水型社会建设的重要体制保障和政策保障。哈密地区和兵团农十三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全局,以区域水资源统一管理为基本原则,2005年7月联合制定并出台了《哈密区域水资源统一管理的意见》,组建由地委书记为主任的“哈密区域水资源管理委员会”,明确区域内水资源实行统一管理、计划用水,由此结束了兵、地水资源开发利用长期存在的分割局面,为哈密区域水资源科学分配创造了条件,为地区水资源合理、高效、可持续利用提供了体制保证。在地区水资源管理委员会领导下,严格区域内水资源统一管理,对社会各业用水实施统一管理、统一调度,计划用水,实行“定额管理、总量控制”量化管理机制,为供用水结构调整、优化水资源配置奠定了扎实基矗
按照控制、压缩农业用水,调增工业、生态用水的水资源配置思路,实施“定额管理、总量控制”、加大社会各业节水力度是节水型社会建设的着力点和重要抓手。以“定额管理、总量控制”为着力点,全面推动工业、农业和城市节水、用水量化管理:农业着力推行“地有定额、户有总量”量化标准示范推广,累计覆盖面达到80万亩;工业着力推广“产品有定额、企业有总量”的“量化”管理,坚持按产品定额配置企业用水总量,按发展规模调配产品定额水量。全地区规模以上和重点工业企业定额管理达到100%,其他工业企业定额管理达到90%;城市推广“人有定额、户有总量”的量化管理,城市自来水供水范围居民生活定额管理达到98%,机关及公共服务单位定额管理达到80%。社会各业用水实行“定额管理、总量控制、计量收费、超定额加价”的水量分配机制。
煤炭、煤电等新型工业按照“五个优先”的节水优先原则,全部采用节水新技术、先进的节水设备和先进的节水工艺完成项目建设;加快既有工业企业节水技术改造,完成以棉纺、啤酒、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加工和盐化工为重点的工业企业节水技术改造16家,开展工业企业水平衡测试,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加大工业污废水、尾矿水处理回收利用,建成工业污废水处理站2处,处理能力5000立方米/日,工业企业年节水近600万立方米,全地区工业企业水的重复利用率提高到65%以上。
在坚持“土地零开荒”的前提下,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坚持以农业高效节水技术推广为龙头,累计完成以膜下滴灌为主的农业高效节水面积86.24万亩,占总灌溉面积的64.8%。
城市新建公共设施、住宅100%全面推广使用节水器具,加大推广城市既有建筑用节水器具改造,提高计划用水、节约用水管理水平,创建“节水型城市”。新建住宅安装节水器具累计完成28340户;改造既有建筑用水器具30500套;建成家庭住宅楼同楼层模块家庭污水回收装置累计完成2710户;安装LC卡计量装置22665台;开展单位绿地、社区庭院绿地滴灌、微喷灌,城市绿化节水面积占96%以上,开展城市中水回用和家庭中水回用,建成2处中水设施建设,日处理能力950吨。关闭城区自备水井56眼,年节水量130万立方米。城区地下水水位下降速度得到了有效扼制。
随着哈密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农业、工业、生活、生态用水结构为81.5:5.3:6.2:7,较2005年88.1:2.6:5.4:3.9农业、工业和生态用水结构有了较大幅度调整。在此基础上创新和实践农业节水支持工业发展、工业反哺农业节水的补偿机制正在不断完善和创新。
近几年来,地区加大农业节水补偿机制研究与实践,按照控制性水源工程建设坚持“政府控制水源权力、下游经营放开搞活”的原则,对水库通过农业节水支持工业发展,建立工业用水对农业节水工程给予补偿的运行机制。通过新建水库灌区农业节水,初步建立起农业节水支持工业发展,工业发展反哺农业的补偿运行机制。既满足了工业用水的需求,解决了农业节水设施建设费用不足的问题,又促进了农业内部结构调整,达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促进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取得“多赢”的效果。
坚持“政府调控、统一供水、企业融资”原则,创造发展模式,提高水资源配置能力,以政府投资、企业预交水费和水管单位贷款的模式建设山区水库,加快山区控制性水利工程建设,增加调蓄能力,提高水资源配置能力。目前已完成3座重点山区水库的建设,在建山区水库3座。山区控制性水利工程建设有力地促进农业节水和调节非灌溉季节水量,形成资源型工业供水水源,可向工业供水7030万立方米,目前已向新兴工业化产业配置3900万立方米水量。
目前,全地区总用水量控制在10.4亿立方米,节水量4900万立方米;国民生产总值由2005年的68.57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165.9亿元,增加1.42倍,万元GDP用水量由2005年1518立方米下降到2010年的627立方米,下降58.7%,工业万元增加值取水量由2005年197立方米下降到2010年的105立方米,下降46.7%;工业水重复利用率由2005年不足40%提高达到65%以上。
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节水、科学计划管水用水的措施,制约发展的、被动消极的“缺水论”被破除。一个人人身体力行,为了明天的发展节水的意识正在形成。哈密人胸有成竹地说,只有合理利用、节约利用、有计划地利用水资源,在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思路指引下,哈密的水可以支持目前展开的大建设、大开放、大发展。
从招商到选商 高起点拉伸煤炭产业链
“一家有女百家求”。令人羡慕的煤炭资源自然引起了方方面面的高度关注。为防止“圈占资源”和有悖于优势资源转换战略,制约、影响哈密经济跨越式发展的行为在哈密上演,地区在招商引资中始终坚持实力优先的基本原则。
2010年秋,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在哈密考察调研时意味深长地说:“资源都是‘好姑娘’,不要急着嫁人,要找到好人家再嫁不迟。政策就是要向能干成事的大企业倾斜。”
2011年,落地于哈密伊吾县的新疆广汇新能源有限公司年产80万吨二甲醚项目厂外配套工程获得2011年自治区预算内资金3500万元。
新疆广汇新能源有限公司年产120万吨甲醇、80万吨二甲醚厂外配套工程于2010年12月获得自治区发改委的核准批复,项目总投资2.018亿元,作为延伸煤炭产业链条的煤化工精深加工企业,广汇新能源有限公司甲醇、二甲醚项目的投产对延长地区煤炭工业链条,提高煤炭工业产品附加值,推动哈密煤炭发展意义深远。
煤炭是哈密最具开发潜力的优势资源之一。作为国家能源接替区,规划好地区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加快实施疆煤东运和煤炭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使煤炭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地区向有实力的大企业提出要求,要在拉伸煤炭产业链方面做大文章,起到示范作用。按照高起点、高水平、高效益和加快建立现代产业体系的要求,围绕“疆煤东运”战略,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煤炭资源条件,坚持“五个优先”的原则,以建设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的大型现代化矿井为目标,实施原煤、煤电一体化、煤炭企业集团化战略,加快资源的转化增值。坚持科技创新,积极应用世界先进技术,借鉴国内、国际煤炭工业发展的有效实现形式,提高煤炭产业层次,积极推进煤炭产业发展。
本着煤炭集约化开发的原则,在“关孝改中、建大”的产业政策下,哈密地区先后关闭矿井43处,引进山东鲁能、重庆能源、中煤集团、山西潞安集团等大企业、大集团进行规模勘探开发,目前哈密已形成大南湖、三塘湖、淖毛湖、巴里坤西部矿区整装煤田和三道岭、野马泉、沙尔湖等7大煤田。
在能源开发中,按照“两个可持续”的原则,哈密对进驻的煤炭企业提高门槛,要求必须实力优先、精深加工优先、效益优先、低耗水优先。现代化、高产、高效矿井规模不能小于300万吨;矿井废水必须全部回收利用。
三道岭露天煤矿曾是西北最大的露天煤矿,地质储量9972万吨,但年产量一直维持在150万吨左右。山西潞安集团重组哈密煤业集团成立潞新公司后,先后投入3000多万元对矿区进行技术改造,投入4.8亿元进行矿井技术改造和井下设备更新,公司的4座矿井实现了全国先进采煤技术全覆盖,大大提高了生产能力。去年煤炭产量和销量首次突破1000万吨,外发煤炭499万吨,今年煤炭产销量将突破1500万吨。“公司先后投入4.8亿元进行矿井技术改造和井下设备更新,从采掘设备一直到运输设备整个全部更换了。”潞安新疆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生产技术处副处长张成军介绍说,技术改造大大提升了公司的生产规模,到“十二五”末,仅三道岭矿区就将达到3000万吨以上。
为实现煤炭工业由传统粗放的煤炭开采技术向以高新技术为支撑的安全高效开采转变,由资源环境制约向生态环境友好转变,逐步构建起节约、清洁、高效、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新型煤炭工业体系,哈密地区严格设定准入“门槛”。
按照现代化、高产、高效的标准建设的矿井规模不能小于300万吨。哈密地区煤炭工业管理局副局长王黎强调,为提高煤炭产量、质量,在标准矿井建设时,必须同步建设干洗选煤厂;在节水方面严格控制高耗水项目,按照国家水资源标准进行配置,矿井的废水要全部进行回收利用。”
“我们的小煤层开采技术,可以采30厘米的煤层,有利于提升煤炭资源的利用率;而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应用,则可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重庆能源新疆煤电有限公司董事长赵宁德介绍说,在该公司的煤矿里,除了采煤机不能采用远程控制技术外,其它的工序都是在地面控制。
唱主角的不只是大企业大集团。哈密地区的煤电、煤化工基地还在起步阶段,但相关的运输业、建材业和制造业已蓬勃发展。
2011年8月31日,在首届亚欧博览会哈密地区选商选资专场签约仪式上,哈密凭借煤炭资源迎来了3个颇具含金量的煤电项目,总计划投资223.41亿元。
从招商到选商选资,两个字的改变意味深长。行署副秘书长、商务局局长陈少钦说,在招商方面我们很注重选商,要选那些‘实力强、效益高、精深加工、低耗水、循环经济’型的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他还说“十二五”期间,哈密地区将大力实施优势资源转换和新兴产业培育两大战略,加速推进煤电冶、煤化工、风光电、煤炭生产外运“四大基地”建设,打造煤电冶、煤化工、风光电及配套装备制造、矿山和电力机械设备、石油天然气下游产品开发、建筑材料开发等“九大产业链”,把哈密建成“疆煤东运的主战尝疆电东送的桥头堡、资源能源的大通道、现代物流的集散地”。
“疆煤空中走”“桥头堡”哈密率先起跑
自2006年7月10日新疆电力公司与哈密地区行署签定“关于共同推进哈密电网建设发展会谈纪要”之后,在双方共同努力下,哈密电网建设得到长足发展。实现新疆电网与西北电网联网,把哈密电网建设成为新疆电网的重要枢纽已成为哈密人加快发展的信念。
随着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把推进新疆发展作为重要的国家战略及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的出台,丰富的煤炭资源,更是吸引着大的发电集团纷纷入疆“布子走棋”。
国家发改委于2010年7月5日晚间正式宣布,国家计划2010年西部大开发新开工23项重点工程,其中就包括新疆电网与西北电网联网工程。7月26日,新疆与西北电网联网重要工程之一的750千伏乌鲁木齐——吐鲁番——哈密Ⅱ回输电线路送电成功,降压220千伏运行。
总投资近160亿元的联网工程从新疆750千伏乌鲁木齐北变电站到甘肃750千伏永登变电站共“7站6线”,双回线路里程1780公里,是西北电网发展历史上工程规模最大、线路最长、投资最多的一项输变电工程,对促进新疆能源开发,实现“疆电外送”具有标志性意义。
2010年11月3日,乌鲁木齐-吐鲁番-哈密750千伏电网与西北电网成功联网,哈密正式向内地输电。这标志着新疆电网今天结束了孤网运行的历史,截至2011年9月30日,“疆电外送”达到25.9亿千瓦时,相当于向华中、华北输送电煤约120万吨。
2011年4月15日,自治区发改委在乌鲁木齐市召开了哈密-河南和准东-重庆两条特高压直流工程前期工作启动会议,“疆电外送”特高压直流工程前期工作正式启动。建成后预计可以带动发电装机投资1500亿元,将新疆近5000万吨原煤就地转化为电能。
由于不可取代的优越地理位置,又加上难得的发展机遇,从2011年起,围绕加快推进煤电项目建设,中电投、国电、华电等大企业大集团纷纷建设大型煤电项目,预计“十二五”期间新增煤电装机容量可达1500万千瓦以上。
2011年5月5日、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书记周永康,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法委副书记王乐泉及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自治区主席努尔·白克力先后到新疆750千伏哈密变电站和国网能源大南湖电厂考察,慰问坚守在生产一线的广大电网员工。周永康强调,要从战略高度认识新疆的发展问题,加快“疆电外送”工作力度,确保“疆电外送”特高压工程等重大项目早投产、早见效,尽快把新疆的资源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解决中、东部地区的缺电问题。
2011年9月,哈密—郑州±800KV特高压直流输变电工程换流站(预)设计工作启动会在哈密宾馆召开。新疆首条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即将在哈密动工。
哈密—郑州±800KV特高压直流电工程是目前国内电压等级最高、输送容量最大的特高压直流工程之一。工程起于哈密换流站,途经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止于河南郑州换流站。国家电网公司建房部副主任高理迎说,哈密—郑州±800KV特高压直流输变电工程是国家“十二五”规划3000万千瓦疆电外送的首条特高压直流工程,这是国家电网公司落实中央新疆开发战略、促进新疆资源优势转化、满足华中地区用电需要的重要举措。特高压输电技术将降低输电损耗,大大减轻工程沿线地区土地及环保压力,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的又一重要实践。
天赐“风”“光”无限 科学规划打造新型能源之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雄伟的东天山也许是对哈密绿洲的情有独钟,赐予了一方蕴藏神奇与财富的土地。哈密地跨天山南北,一日游四季,十里不同天。山南艳阳高照,山北大风搅雪。特殊的地理环境不仅造就了神奇的景观,更是赐予哈密风、光、电等难得且丰富的可再生能源。
哈密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空气干燥,大气透明度好,云量遮蔽少,日照充足,光能资源丰富,是新疆太阳能资源最好的地区之一,年平均太阳总辐射量为6214.66兆焦/平方米,全年日照时数3170—3380小时,是全国日照时数充裕的地区之一。哈密市东南部、星星峡等区域全年日照时数达3500小时,比俗称“日光城”的拉萨还多350小时。巴里坤三塘湖—伊吾淖毛湖盆地,全年日照时数均达3350小时以上。
哈密地区高度重视风能和光能资源的开发利用,先后规划编制了哈密地区《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规划报告》、《太阳能并网光伏发电工程规划报告》、《光热发电建设规划报告》以及相关风区《工程性开发建设方案》。其中,规划风电总装机规模到2015年达到600万千瓦,到2020年达到1180万千瓦;光电总装机规模到2015年达到500MWP以上,至2020年达到3600MWP;《光热发电规划》(初稿)已编制完成。
在哈密城郊广东工业园加工区,9家风力发电设备制造企业依次坐落,建设工地上重型卡车来往穿梭,长臂吊车挥舞“胳膊”。金风锦辉风电科技有限公司项目经理周利说,各家工程进度非常快,庞大的钢结构厂房平均四五天就立起一座,10月份公司就将投入生产。
2010年5月,国家电网公布7大风电基地2015年和2020年接入系统及输电规划方案,哈密地区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建设被纳入国家规划。10家风电企业不久将在哈密东南部缔造一片“风机森林”。而在哈密北部三塘湖一带,中国5大发电企业之一的华能集团,2010年9月已经竖立起99台风机并网发电。根据哈密千万千瓦级风电产业规划,今年将新建140万千瓦风电项目,总投资约200亿元。
风电的大规模开发拉动了哈密地区风电装备制造业发展,国内风电装备制造行业的9家顶尖企业进驻后,今年将形成批量风机生产配套组装能力。2010年底,哈密与中国风电设备制造领军企业——金风科技、华锐科技以及中船重工海装风电等制造企业签订协议,涉及风电装备总装、风机叶片、风电塔筒制造等5个项目投资总额达14.3亿元,新疆最大风电装备制造业基地日渐形成。
中船重工(重庆)海装风电设备公司总经理余绍清在公司入驻哈密时说:“哈密风电资源得天独厚,加之我们在风力发电电机制造行业的优势及从整机到关键零部件近乎完整的产业链优势,使我对‘海装’转向‘陆装’,在哈密的发展有信心,对风电事业的发展有信心。”
按照地区与华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复合材料有限公司的风机装备制造项目协议,华锐科技集团哈密生产基地,计划投资3.23亿元,年产75万千瓦到100万千瓦的风电机组,主要以1.5兆瓦、3兆瓦和5兆瓦为主,为风电场提供技术先进、质量可靠的风电机组装备。
风力发电电机制造企业的到来,有力地推动了哈密地区的制造业和风电产业链的快速构建。
2011年7月10日上午11时18分,在响亮的鞭炮声中,#33风机下塔筒缓缓吊起。新疆华电哈密风电十三间房一期工程33台1500KW风力发电机安装正式拉开帷幕。
8月1日,哈密电业局抽调变电检修、输电检修、电能计量、信息、自动化、通信、综治、档案等专业55名技术人员,赴220千伏十三间房输变电工程现场,开展验收工作。这标志着该局第四个220千伏变电站即将投入运行。至此电网撒进了“百里风区”,彻底解决十三间房区域风电送出问题和沙尔湖区域煤矿、有色金属生产建设用电问题。曾经令人心生畏惧的“百里风区”成了能源开发的主战常
哈密地区发改委主任陈志江说:“今年全地区计划续建和新建风电项目18个,新建风电项目165万千瓦,总投资近200亿元,风电装机建设总规模将达到240万千瓦,也就是说将超过2010年全疆风力发电机组112.4万千瓦安装容量。按照千万千瓦风电基地规划,2015年哈密地区整个风电规划可达到600万千瓦,2020年达到千万千瓦,风光电产业总投入将超过千亿元,年产值将超过百亿元。”
在风电大规模建设开展的同时,哈密地区光电产业也已经起步,太阳能荒漠光伏发电规划已经完成,目前已规划7个场址和区域,今年将新建两个20MWP光伏发电站。“十二五”期间,哈密地区光伏发电将超过50万千瓦以上,预计2020年达到360万千瓦。
已有31家大型企业进驻哈密并陆续开展风能资源测量工作,建设测风塔70多个。开展太阳能并网光伏发电、光热发电项目的企业达到8家,形成了以华能、大唐、国电、华电、中电投5大发电企业为首,国电龙源、中广核、三峡、UPC等国际、国内知名、有实力、有技术的新能源企业共同参与开发建设的良好局面。截止目前,华能三塘湖99MW风电项目实现并网发电,哈密东南部风区200万千瓦风电项目开发方案得到国家能源局正式批准,中电投、中广核20MW并网光伏发电项目获得核准。2011年,哈密地区将形成风电1400MW、光伏发电20MW以上新增装机规模。
通过“四大基地”建设,到2020年,哈密地区的煤炭产能达到3亿吨以上,煤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800万千瓦以上,风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180万千瓦,光伏发电装机规模达360万千瓦。如何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建设“新型能源之都”,哈密人还在不懈地努力探索。
如何按照“新型工业化”的要求,按照“资源开发可持续和生态环境可持续”的原则,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路子,位于新疆东大门能源富集地的哈密坚持生态立区,坚持可持续发展。
“疆煤东运主战潮捷报频传
8月19日,自治区关于提速三塘湖煤田详查勘探项目的任务书下达。据此,全国最大整装煤田勘探项目进入全面详查勘探阶段,钻探进尺在原34万米的基础上增加到64万米,年底野外勘探工作将达到总体规划要求,全面摸清三塘湖煤田资源“家底”。
加快哈密三塘湖煤炭资源开发是加快实施煤炭资源转换战略的突破口。自治区党委、政府非常重视,地质勘查经费由普查预算的4.15亿元增加到9.54亿元。自治区国土资源厅也迅速行动,积极部署,在短时间内特事特办启动了三塘湖煤田项目。
在哈密三塘湖煤田勘探区,进驻施工人员3500多人,进场钻机153台,详查项目已于今年3月底全面开工,今年计划完成4707平方公里普查区、931平方公里详查区的任务。目前累计掘进20万米,单孔最大深度986米,已完成普查任务总量的83%,9月份完成普查任务。按自治区要求,地勘工作人员将在完成普查任务后继续开展三塘湖煤田勘查区详查及局部精查项目,计划完成全区70%的详查和局部精查任务。
一面是勘探钻头的执着挺进,一面是煤矿建设项目建设的热火朝天。地处巴里坤西部矿区的保利和翔工贸有限责任公司别斯库都克露天煤矿,目前已完成投资4.32亿元。块煤仓、矸石仓、原煤缓冲仓以及集控室等地面生产系统已完工,正进行联合试运转启动准备工作,9月初全部竣工并达到联合试运转条件。
别斯都库克露天煤矿勘探面积15.02平方公里,探明煤炭储量2.5亿吨。煤种以长焰煤为主,为低灰、低硫、低磷、高热值的优良工业用煤和动力原煤。设计年产量300万吨,项目于2009年7月正式开工建设,工程计划总投资9.91亿元。
回眸2009年初,国家“疆煤东运”战略启动,为摸清家底,2000余地勘人进入哈密区域,展开地质普查。根据1992年—1995年全国第三次煤炭资源大调查公布数据报告,哈密煤炭预测资源量5708亿吨,分别占全国和新疆预测资源量的12.5%、31.7%,居全疆第一位。煤矿主要分布在山南的哈密煤田、山北的三塘湖煤田和巴里坤煤田。煤种主要为长焰煤、少量褐煤、焦煤、气肥煤、气煤、粘煤、弱粘煤和不粘煤,号称煤炭博物馆。哈密地区煤炭资源储量大、品种多、易开采,具有低硫、低磷、低灰份、高发热量“三低一高”的特点,适合建设亿吨级煤炭生产和深加工基地。
随着勘探钻头的挺进,三塘湖、沙尔湖、大南湖勘探工地捷报频传。
超百米的深厚煤层令经验丰富的地勘人兴奋,也令世人注目。
据2009年“疆煤东运”煤田地质勘探会战成果,勘探面积约1.76万平方公里,约占哈密煤田总面积的45%。根据相应的资源量,按照50%资源回收率计算,进一步勘探控制资源后,可保障建设4亿吨/年煤矿总规模均衡生产200年以上,这对于投资商来说“诱惑力”、冲击力都空前巨大。家底殷实,哈密——未来能源之都的发展前景毋庸质疑。《新疆煤炭产业远景战略研究》报告发出的“从2009年开始,新疆将由煤炭自给区向‘转换’和‘调出区’转变”的信号更是令资源拥有者和开发者信心满怀。
然而资源转化的前提,就是看如何吸引实施优势资源转换战略、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的主体——具有实力的大企业、大集团。近年来哈密地区坚决贯彻“五个优先”战略,把最有吸引力、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和最好的项目、最好的资源拿出来,积极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坚定不移地引进有能力、有实力的大企业、大集团在哈密进行勘探开发,全面推动地区新型工业化的发展和优势资源转换战略的实施。
随着新疆煤炭开发引擎的启动,有战略眼光且颇具实力的大企业大集团更是时不我待,投入到火热的哈密能源开发战场中来。
中国华电、新疆广汇、山东鲁能、中煤集团来了,重庆能源集团、中国新华联、潞安集团、徐矿集团、平煤集团、大唐集团、中国保利争相落户。前后共有30余家中国500强大企业、大集团进驻哈密,参与到哈密优势资源的勘探开发与转换的建设中来。近千亿的中央及地方、区外资金投入哈密的亿吨级煤炭开发,正在创造经济发展奇迹。
往日荒无人烟的戈壁处处是热火朝天的勘探工地、煤电项目建设工地。
人们聆听着黑金地希望的脉动,勾划着哈密美好的发展前景。亿吨的煤炭基地悄悄掀起了盖头。
科学配置引“活”水 突破“缺水”之痛
在世人注目哈密富集的能源同时,也提出了关于发展前景的担忧——哈密“缺水”。
哈密是典型的地下水补给型荒漠绿洲区,水资源可利用量仅为16.9亿立方米,区域内人均水资源量为2600立方米,是全疆人均水资源量的1/2。水,是制约哈密发展的因素之一。如何突破“缺水”之痛,做活水文章?如何让有限的水资源支持哈密的能源开发建设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做活“水”文章。破解“缺水”之痛,哈密首先科学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哈密地区始终高度重视节水型社会建设,把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贯彻于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并作为各级党委、政府“一把手”工程来部署。自2006年列入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地区后,哈密先后完成了《哈密地区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哈密地区水资源利用规划》、《哈密地区牧区草原生态保护资源保障规划》,以及紧紧围绕哈密新型工业化建设完成《哈密地区工业生产力布局规划》、《哈密地区水资源配置规划方案》、《哈密地区三次产业水资源结构优化配置实施方案》、《哈密地区水利十二五规划》、《哈密地区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十二五规划》、《哈密地区取供水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实施方案》等规划、实施方案,工业供水工程规划正在做全面的前期和编制工作。
理顺体制、健全制度是建设节水型社会建设的重要体制保障和政策保障。哈密地区和兵团农十三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全局,以区域水资源统一管理为基本原则,2005年7月联合制定并出台了《哈密区域水资源统一管理的意见》,组建由地委书记为主任的“哈密区域水资源管理委员会”,明确区域内水资源实行统一管理、计划用水,由此结束了兵、地水资源开发利用长期存在的分割局面,为哈密区域水资源科学分配创造了条件,为地区水资源合理、高效、可持续利用提供了体制保证。在地区水资源管理委员会领导下,严格区域内水资源统一管理,对社会各业用水实施统一管理、统一调度,计划用水,实行“定额管理、总量控制”量化管理机制,为供用水结构调整、优化水资源配置奠定了扎实基矗
按照控制、压缩农业用水,调增工业、生态用水的水资源配置思路,实施“定额管理、总量控制”、加大社会各业节水力度是节水型社会建设的着力点和重要抓手。以“定额管理、总量控制”为着力点,全面推动工业、农业和城市节水、用水量化管理:农业着力推行“地有定额、户有总量”量化标准示范推广,累计覆盖面达到80万亩;工业着力推广“产品有定额、企业有总量”的“量化”管理,坚持按产品定额配置企业用水总量,按发展规模调配产品定额水量。全地区规模以上和重点工业企业定额管理达到100%,其他工业企业定额管理达到90%;城市推广“人有定额、户有总量”的量化管理,城市自来水供水范围居民生活定额管理达到98%,机关及公共服务单位定额管理达到80%。社会各业用水实行“定额管理、总量控制、计量收费、超定额加价”的水量分配机制。
煤炭、煤电等新型工业按照“五个优先”的节水优先原则,全部采用节水新技术、先进的节水设备和先进的节水工艺完成项目建设;加快既有工业企业节水技术改造,完成以棉纺、啤酒、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加工和盐化工为重点的工业企业节水技术改造16家,开展工业企业水平衡测试,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加大工业污废水、尾矿水处理回收利用,建成工业污废水处理站2处,处理能力5000立方米/日,工业企业年节水近600万立方米,全地区工业企业水的重复利用率提高到65%以上。
在坚持“土地零开荒”的前提下,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坚持以农业高效节水技术推广为龙头,累计完成以膜下滴灌为主的农业高效节水面积86.24万亩,占总灌溉面积的64.8%。
城市新建公共设施、住宅100%全面推广使用节水器具,加大推广城市既有建筑用节水器具改造,提高计划用水、节约用水管理水平,创建“节水型城市”。新建住宅安装节水器具累计完成28340户;改造既有建筑用水器具30500套;建成家庭住宅楼同楼层模块家庭污水回收装置累计完成2710户;安装LC卡计量装置22665台;开展单位绿地、社区庭院绿地滴灌、微喷灌,城市绿化节水面积占96%以上,开展城市中水回用和家庭中水回用,建成2处中水设施建设,日处理能力950吨。关闭城区自备水井56眼,年节水量130万立方米。城区地下水水位下降速度得到了有效扼制。
随着哈密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农业、工业、生活、生态用水结构为81.5:5.3:6.2:7,较2005年88.1:2.6:5.4:3.9农业、工业和生态用水结构有了较大幅度调整。在此基础上创新和实践农业节水支持工业发展、工业反哺农业节水的补偿机制正在不断完善和创新。
近几年来,地区加大农业节水补偿机制研究与实践,按照控制性水源工程建设坚持“政府控制水源权力、下游经营放开搞活”的原则,对水库通过农业节水支持工业发展,建立工业用水对农业节水工程给予补偿的运行机制。通过新建水库灌区农业节水,初步建立起农业节水支持工业发展,工业发展反哺农业的补偿运行机制。既满足了工业用水的需求,解决了农业节水设施建设费用不足的问题,又促进了农业内部结构调整,达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促进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取得“多赢”的效果。
坚持“政府调控、统一供水、企业融资”原则,创造发展模式,提高水资源配置能力,以政府投资、企业预交水费和水管单位贷款的模式建设山区水库,加快山区控制性水利工程建设,增加调蓄能力,提高水资源配置能力。目前已完成3座重点山区水库的建设,在建山区水库3座。山区控制性水利工程建设有力地促进农业节水和调节非灌溉季节水量,形成资源型工业供水水源,可向工业供水7030万立方米,目前已向新兴工业化产业配置3900万立方米水量。
目前,全地区总用水量控制在10.4亿立方米,节水量4900万立方米;国民生产总值由2005年的68.57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165.9亿元,增加1.42倍,万元GDP用水量由2005年1518立方米下降到2010年的627立方米,下降58.7%,工业万元增加值取水量由2005年197立方米下降到2010年的105立方米,下降46.7%;工业水重复利用率由2005年不足40%提高达到65%以上。
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节水、科学计划管水用水的措施,制约发展的、被动消极的“缺水论”被破除。一个人人身体力行,为了明天的发展节水的意识正在形成。哈密人胸有成竹地说,只有合理利用、节约利用、有计划地利用水资源,在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思路指引下,哈密的水可以支持目前展开的大建设、大开放、大发展。
从招商到选商 高起点拉伸煤炭产业链
“一家有女百家求”。令人羡慕的煤炭资源自然引起了方方面面的高度关注。为防止“圈占资源”和有悖于优势资源转换战略,制约、影响哈密经济跨越式发展的行为在哈密上演,地区在招商引资中始终坚持实力优先的基本原则。
2010年秋,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在哈密考察调研时意味深长地说:“资源都是‘好姑娘’,不要急着嫁人,要找到好人家再嫁不迟。政策就是要向能干成事的大企业倾斜。”
2011年,落地于哈密伊吾县的新疆广汇新能源有限公司年产80万吨二甲醚项目厂外配套工程获得2011年自治区预算内资金3500万元。
新疆广汇新能源有限公司年产120万吨甲醇、80万吨二甲醚厂外配套工程于2010年12月获得自治区发改委的核准批复,项目总投资2.018亿元,作为延伸煤炭产业链条的煤化工精深加工企业,广汇新能源有限公司甲醇、二甲醚项目的投产对延长地区煤炭工业链条,提高煤炭工业产品附加值,推动哈密煤炭发展意义深远。
煤炭是哈密最具开发潜力的优势资源之一。作为国家能源接替区,规划好地区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加快实施疆煤东运和煤炭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使煤炭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地区向有实力的大企业提出要求,要在拉伸煤炭产业链方面做大文章,起到示范作用。按照高起点、高水平、高效益和加快建立现代产业体系的要求,围绕“疆煤东运”战略,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煤炭资源条件,坚持“五个优先”的原则,以建设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的大型现代化矿井为目标,实施原煤、煤电一体化、煤炭企业集团化战略,加快资源的转化增值。坚持科技创新,积极应用世界先进技术,借鉴国内、国际煤炭工业发展的有效实现形式,提高煤炭产业层次,积极推进煤炭产业发展。
本着煤炭集约化开发的原则,在“关孝改中、建大”的产业政策下,哈密地区先后关闭矿井43处,引进山东鲁能、重庆能源、中煤集团、山西潞安集团等大企业、大集团进行规模勘探开发,目前哈密已形成大南湖、三塘湖、淖毛湖、巴里坤西部矿区整装煤田和三道岭、野马泉、沙尔湖等7大煤田。
在能源开发中,按照“两个可持续”的原则,哈密对进驻的煤炭企业提高门槛,要求必须实力优先、精深加工优先、效益优先、低耗水优先。现代化、高产、高效矿井规模不能小于300万吨;矿井废水必须全部回收利用。
三道岭露天煤矿曾是西北最大的露天煤矿,地质储量9972万吨,但年产量一直维持在150万吨左右。山西潞安集团重组哈密煤业集团成立潞新公司后,先后投入3000多万元对矿区进行技术改造,投入4.8亿元进行矿井技术改造和井下设备更新,公司的4座矿井实现了全国先进采煤技术全覆盖,大大提高了生产能力。去年煤炭产量和销量首次突破1000万吨,外发煤炭499万吨,今年煤炭产销量将突破1500万吨。“公司先后投入4.8亿元进行矿井技术改造和井下设备更新,从采掘设备一直到运输设备整个全部更换了。”潞安新疆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生产技术处副处长张成军介绍说,技术改造大大提升了公司的生产规模,到“十二五”末,仅三道岭矿区就将达到3000万吨以上。
为实现煤炭工业由传统粗放的煤炭开采技术向以高新技术为支撑的安全高效开采转变,由资源环境制约向生态环境友好转变,逐步构建起节约、清洁、高效、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新型煤炭工业体系,哈密地区严格设定准入“门槛”。
按照现代化、高产、高效的标准建设的矿井规模不能小于300万吨。哈密地区煤炭工业管理局副局长王黎强调,为提高煤炭产量、质量,在标准矿井建设时,必须同步建设干洗选煤厂;在节水方面严格控制高耗水项目,按照国家水资源标准进行配置,矿井的废水要全部进行回收利用。”
“我们的小煤层开采技术,可以采30厘米的煤层,有利于提升煤炭资源的利用率;而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应用,则可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重庆能源新疆煤电有限公司董事长赵宁德介绍说,在该公司的煤矿里,除了采煤机不能采用远程控制技术外,其它的工序都是在地面控制。
唱主角的不只是大企业大集团。哈密地区的煤电、煤化工基地还在起步阶段,但相关的运输业、建材业和制造业已蓬勃发展。
2011年8月31日,在首届亚欧博览会哈密地区选商选资专场签约仪式上,哈密凭借煤炭资源迎来了3个颇具含金量的煤电项目,总计划投资223.41亿元。
从招商到选商选资,两个字的改变意味深长。行署副秘书长、商务局局长陈少钦说,在招商方面我们很注重选商,要选那些‘实力强、效益高、精深加工、低耗水、循环经济’型的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他还说“十二五”期间,哈密地区将大力实施优势资源转换和新兴产业培育两大战略,加速推进煤电冶、煤化工、风光电、煤炭生产外运“四大基地”建设,打造煤电冶、煤化工、风光电及配套装备制造、矿山和电力机械设备、石油天然气下游产品开发、建筑材料开发等“九大产业链”,把哈密建成“疆煤东运的主战尝疆电东送的桥头堡、资源能源的大通道、现代物流的集散地”。
“疆煤空中走”“桥头堡”哈密率先起跑
自2006年7月10日新疆电力公司与哈密地区行署签定“关于共同推进哈密电网建设发展会谈纪要”之后,在双方共同努力下,哈密电网建设得到长足发展。实现新疆电网与西北电网联网,把哈密电网建设成为新疆电网的重要枢纽已成为哈密人加快发展的信念。
随着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把推进新疆发展作为重要的国家战略及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的出台,丰富的煤炭资源,更是吸引着大的发电集团纷纷入疆“布子走棋”。
国家发改委于2010年7月5日晚间正式宣布,国家计划2010年西部大开发新开工23项重点工程,其中就包括新疆电网与西北电网联网工程。7月26日,新疆与西北电网联网重要工程之一的750千伏乌鲁木齐——吐鲁番——哈密Ⅱ回输电线路送电成功,降压220千伏运行。
总投资近160亿元的联网工程从新疆750千伏乌鲁木齐北变电站到甘肃750千伏永登变电站共“7站6线”,双回线路里程1780公里,是西北电网发展历史上工程规模最大、线路最长、投资最多的一项输变电工程,对促进新疆能源开发,实现“疆电外送”具有标志性意义。
2010年11月3日,乌鲁木齐-吐鲁番-哈密750千伏电网与西北电网成功联网,哈密正式向内地输电。这标志着新疆电网今天结束了孤网运行的历史,截至2011年9月30日,“疆电外送”达到25.9亿千瓦时,相当于向华中、华北输送电煤约120万吨。
2011年4月15日,自治区发改委在乌鲁木齐市召开了哈密-河南和准东-重庆两条特高压直流工程前期工作启动会议,“疆电外送”特高压直流工程前期工作正式启动。建成后预计可以带动发电装机投资1500亿元,将新疆近5000万吨原煤就地转化为电能。
由于不可取代的优越地理位置,又加上难得的发展机遇,从2011年起,围绕加快推进煤电项目建设,中电投、国电、华电等大企业大集团纷纷建设大型煤电项目,预计“十二五”期间新增煤电装机容量可达1500万千瓦以上。
2011年5月5日、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书记周永康,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法委副书记王乐泉及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自治区主席努尔·白克力先后到新疆750千伏哈密变电站和国网能源大南湖电厂考察,慰问坚守在生产一线的广大电网员工。周永康强调,要从战略高度认识新疆的发展问题,加快“疆电外送”工作力度,确保“疆电外送”特高压工程等重大项目早投产、早见效,尽快把新疆的资源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解决中、东部地区的缺电问题。
2011年9月,哈密—郑州±800KV特高压直流输变电工程换流站(预)设计工作启动会在哈密宾馆召开。新疆首条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即将在哈密动工。
哈密—郑州±800KV特高压直流电工程是目前国内电压等级最高、输送容量最大的特高压直流工程之一。工程起于哈密换流站,途经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止于河南郑州换流站。国家电网公司建房部副主任高理迎说,哈密—郑州±800KV特高压直流输变电工程是国家“十二五”规划3000万千瓦疆电外送的首条特高压直流工程,这是国家电网公司落实中央新疆开发战略、促进新疆资源优势转化、满足华中地区用电需要的重要举措。特高压输电技术将降低输电损耗,大大减轻工程沿线地区土地及环保压力,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的又一重要实践。
天赐“风”“光”无限 科学规划打造新型能源之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雄伟的东天山也许是对哈密绿洲的情有独钟,赐予了一方蕴藏神奇与财富的土地。哈密地跨天山南北,一日游四季,十里不同天。山南艳阳高照,山北大风搅雪。特殊的地理环境不仅造就了神奇的景观,更是赐予哈密风、光、电等难得且丰富的可再生能源。
哈密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空气干燥,大气透明度好,云量遮蔽少,日照充足,光能资源丰富,是新疆太阳能资源最好的地区之一,年平均太阳总辐射量为6214.66兆焦/平方米,全年日照时数3170—3380小时,是全国日照时数充裕的地区之一。哈密市东南部、星星峡等区域全年日照时数达3500小时,比俗称“日光城”的拉萨还多350小时。巴里坤三塘湖—伊吾淖毛湖盆地,全年日照时数均达3350小时以上。
哈密地区高度重视风能和光能资源的开发利用,先后规划编制了哈密地区《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规划报告》、《太阳能并网光伏发电工程规划报告》、《光热发电建设规划报告》以及相关风区《工程性开发建设方案》。其中,规划风电总装机规模到2015年达到600万千瓦,到2020年达到1180万千瓦;光电总装机规模到2015年达到500MWP以上,至2020年达到3600MWP;《光热发电规划》(初稿)已编制完成。
在哈密城郊广东工业园加工区,9家风力发电设备制造企业依次坐落,建设工地上重型卡车来往穿梭,长臂吊车挥舞“胳膊”。金风锦辉风电科技有限公司项目经理周利说,各家工程进度非常快,庞大的钢结构厂房平均四五天就立起一座,10月份公司就将投入生产。
2010年5月,国家电网公布7大风电基地2015年和2020年接入系统及输电规划方案,哈密地区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建设被纳入国家规划。10家风电企业不久将在哈密东南部缔造一片“风机森林”。而在哈密北部三塘湖一带,中国5大发电企业之一的华能集团,2010年9月已经竖立起99台风机并网发电。根据哈密千万千瓦级风电产业规划,今年将新建140万千瓦风电项目,总投资约200亿元。
风电的大规模开发拉动了哈密地区风电装备制造业发展,国内风电装备制造行业的9家顶尖企业进驻后,今年将形成批量风机生产配套组装能力。2010年底,哈密与中国风电设备制造领军企业——金风科技、华锐科技以及中船重工海装风电等制造企业签订协议,涉及风电装备总装、风机叶片、风电塔筒制造等5个项目投资总额达14.3亿元,新疆最大风电装备制造业基地日渐形成。
中船重工(重庆)海装风电设备公司总经理余绍清在公司入驻哈密时说:“哈密风电资源得天独厚,加之我们在风力发电电机制造行业的优势及从整机到关键零部件近乎完整的产业链优势,使我对‘海装’转向‘陆装’,在哈密的发展有信心,对风电事业的发展有信心。”
按照地区与华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复合材料有限公司的风机装备制造项目协议,华锐科技集团哈密生产基地,计划投资3.23亿元,年产75万千瓦到100万千瓦的风电机组,主要以1.5兆瓦、3兆瓦和5兆瓦为主,为风电场提供技术先进、质量可靠的风电机组装备。
风力发电电机制造企业的到来,有力地推动了哈密地区的制造业和风电产业链的快速构建。
2011年7月10日上午11时18分,在响亮的鞭炮声中,#33风机下塔筒缓缓吊起。新疆华电哈密风电十三间房一期工程33台1500KW风力发电机安装正式拉开帷幕。
8月1日,哈密电业局抽调变电检修、输电检修、电能计量、信息、自动化、通信、综治、档案等专业55名技术人员,赴220千伏十三间房输变电工程现场,开展验收工作。这标志着该局第四个220千伏变电站即将投入运行。至此电网撒进了“百里风区”,彻底解决十三间房区域风电送出问题和沙尔湖区域煤矿、有色金属生产建设用电问题。曾经令人心生畏惧的“百里风区”成了能源开发的主战常
哈密地区发改委主任陈志江说:“今年全地区计划续建和新建风电项目18个,新建风电项目165万千瓦,总投资近200亿元,风电装机建设总规模将达到240万千瓦,也就是说将超过2010年全疆风力发电机组112.4万千瓦安装容量。按照千万千瓦风电基地规划,2015年哈密地区整个风电规划可达到600万千瓦,2020年达到千万千瓦,风光电产业总投入将超过千亿元,年产值将超过百亿元。”
在风电大规模建设开展的同时,哈密地区光电产业也已经起步,太阳能荒漠光伏发电规划已经完成,目前已规划7个场址和区域,今年将新建两个20MWP光伏发电站。“十二五”期间,哈密地区光伏发电将超过50万千瓦以上,预计2020年达到360万千瓦。
已有31家大型企业进驻哈密并陆续开展风能资源测量工作,建设测风塔70多个。开展太阳能并网光伏发电、光热发电项目的企业达到8家,形成了以华能、大唐、国电、华电、中电投5大发电企业为首,国电龙源、中广核、三峡、UPC等国际、国内知名、有实力、有技术的新能源企业共同参与开发建设的良好局面。截止目前,华能三塘湖99MW风电项目实现并网发电,哈密东南部风区200万千瓦风电项目开发方案得到国家能源局正式批准,中电投、中广核20MW并网光伏发电项目获得核准。2011年,哈密地区将形成风电1400MW、光伏发电20MW以上新增装机规模。
通过“四大基地”建设,到2020年,哈密地区的煤炭产能达到3亿吨以上,煤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800万千瓦以上,风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180万千瓦,光伏发电装机规模达360万千瓦。如何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建设“新型能源之都”,哈密人还在不懈地努力探索。
今天(11/23日星期六) | 明天(11/24日星期日) | 后天(11/25日星期一) | 第四天(11/26日星期二) | 第五天(11/27日星期三) |
低温-13℃ | 低温-15℃~高温1℃ | 低温-16℃~高温1℃ | 低温-16℃~高温0℃ | 低温-14℃~高温1℃ |
转晴 <3级 |
多云转晴 <3级 |
晴 <3级 |
晴 <3级 |
晴 <3级 |
哈密天气资讯
热门城市天气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