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内容
两会报告深度:从西宁蓝天看美丽青海
2013-01-27 来源:人民网
两个“绿色”镜头
1月23日,西宁市,湛蓝的天空、暖暖的阳光、清澈的湟水河、天空中摇曳的白云……文化公园内,湛蓝的天空下,暖和的阳光照射到角角落落。空地上,三位身穿单薄衣服的老人在打羽毛球;名人雕塑前,四位老人带着小孙子在玩耍;公园的小路上,有人在悠闲地打着太极拳;邻近的湟水河清澈流过,几对情侣相偎,大家都在自由地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我们西宁空气干净多了,空气质量明显改善。这些天,我每天都从电视上看到外地城市空气污染的报道,老百姓的生活都受到了影响。还是我们青海人有福气1西宁市民张宏说,西宁市空气质量改善,政府的努力是有目共睹的。千里之外,地处三江源头的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有着“千湖之县”美誉的胜景。2005年前,这里湖泊萎缩、草场退化,风沙肆虐,“黄龙”冲上了公路,将路面都埋了。当时玛多县境内4077个湖泊,有三分之二的湖泊干涸。“上世纪90年代末,扎陵湖、鄂陵湖边草场退化,湖边草场已没有草了,沙石裸露、湖泊减少,牲畜饮水都困难了。”居住在玛多县扎陵湖乡卓让牧委会的牧民土达见证了扎陵湖边草原由盛变衰的过程。让土达感到无比欣慰的是,如今,每到春夏,玛多县以前退化的草地又长出了新绿,远眺草原,牛羊在草原上撒欢儿,雨后的草原如画师打翻了染料盒,美丽的格桑花盛开在草原上,黄色的、紫色的……呈现出嫩绿与黄色交织的斑斓色彩,重现“千湖之县”美景。
一段“绿色”故事
曾经,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天峻县梅陇村是个“种树树不活,养鸡鸡不活”的不毛之地。而在我省按照集约化、规模化、生态化的发展要求,从牧区选择了7个村进行生态畜牧业建设试点,组建生态畜牧业合作社后,作为试点之一的梅陇村的农牧民们,真正体会到了“绿色智慧”带来的福祉。
春生才让就是对此感受最深的一个。这个过去一年四季在草原上游牧,生活中还没有轿车、靓房的藏族汉子,如今已是村子里数一数二的“有钱汉”。五年前,他将自己家的200只羊和30多头牦牛,全部入股合作社,从此,一辈子没有离开过草原的春生才让知道了什么叫“分红”。去年,村里生态畜牧业合作社把羊群、牛群分给村里十几个放牧能手。除了分红,他们每人每月还能领到1700元的工资。像春生才让一样走上富裕之路的牧民同胞,打心眼里感谢省委、省政府实施的生态富民工程——草原生态畜牧业建设。
所谓草原生态畜牧业,是指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生态经济学规律,因地制宜地设计、组装、调整和管理草原畜牧业生产的系统工程体系。换言之,就是要在保护好草原生态环境的同时,能够让牧民增收,最终实现草原可持续发展。
获得了发展生态经济的“第一桶金”后,梅陇村村民的干劲更足了。
五年“绿色”报告
每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都能看见青海的“绿色足迹”。
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这样说:坚持结构减排、管理减排和工程减排整体推进,投入1.1亿元支持重点企业实施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项目,淘汰落后产能165.2万吨,工业节能取得重大进展。开工建设17项重点污染治理工程,主要污染物减排目标全面实现。
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这样说:开展“千家企业节能行动”和“节能减排全民行动”,新建的12个污水处理厂基本投入运行。启动西宁历史遗留铬渣治理项目。
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这样说:三江源生态保护与建设、青海湖流域生态综合治理、百万亩造林等一批重点生态工程深入推进,封山育林、治理黑土滩和沙化草地成效显著。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总体方案获得国务院批准,办成了一件大事。组织开展万家企业节能低碳和全社会节能行动,实施减排工程121项。对湟水河流域334个排污口进行整治,全省17个污水处理厂建成投运。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取得明显成效。
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这样说: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一期工程基本完成,其他生态治理工程有序推进,治理区生态环境明显好转。提前一年完成历史遗留铬渣处置任务,重点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逐年提高。湟水沿岸730个排污口全部实现截污纳管,全流域水质达到国家控制标准。
一个“绿色”排名
2011年绿色发展指数全国排前10位的大多是东部城市,青海很醒目地排第6位。这既显示了青海的绿色禀赋,也包含着青海的努力。
过去五年,我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一期工程基本完成,其他生态治理工程有序推进,治理区生态环境明显好转。生态补偿机制也已初步建立,我省从草畜平衡补偿、支持重点生态功能区草场日常管护、培训转移劳动力、扶持发展农牧区后续产业、给予农牧民基本生活燃料费补助,对中职生全部实行免费教育,推动异地办学等十几个方面实施生态补偿政策,2012年,全省共下达补偿资金4.6亿元,落实草原生态保护奖补资金20.1亿元。
还有很多喜讯:经过多方努力,我省提前一年完成历史遗留铬渣处理任务,重点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逐年提高。湟水沿岸730个排污口全部实现截污纳管,全流域水质达到国家控制标准。
对于未来的生态保护,在此次《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生态文明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我省将坚持生态立省战略,积极实施生态保护、节能减排、环境治理和防灾减灾工程,不断提高土地、矿产等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作者:王春燕周建萍)
【委员连线】让当地人参与到三江源保护中
青海新闻网讯“当地人世代居住在三江源,最了解当地的环境,所以保护三江源,最好让当地人参与进来。”1月22日,政协委员尼玛江才这样提议。
尼玛江才是来自玉树藏族自治州的委员,自小生活在三江源腹地,对这片美丽的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近年来,政府投入很多人力和财力保护三江源,让他特别感动。他觉得,每年都有专家到三江源地区做调研,采集相关的数据,其间的很多工作需要靠当地人解决,世代居住在三江源的群众对当地环境特别了解。“专家们调研时,那块地方生活着多少只动物,还得靠当地人去数。”尼玛江才说,让更多的当地人参与到三江源的保护中,不仅可以节省很多财力和物力,效果也会更好。(作者:朱西全)
微心愿:让青海的天一直蓝下去
@静如初寂:我觉得主要还是得宣传到位,让大家了解到保护的真正意义所在。应该充分利用媒体的力量!
@天兰兰-海兰兰:保护生态,人人有责!行动起来,保护大美青海!!
@山顶小妖:最近,外省城市的雾霾天气特别多,空气质量不太好,我希望相关部门在发展经济时,别忘了保护环境,让青海的天一直蓝下去。
@静如初见:不能为了一时利益牺牲环境。青海做得很好!
@小晁2002:生态立省,“绿色智慧”为青海添彩。(龙腾飞整理)
1月23日,西宁市,湛蓝的天空、暖暖的阳光、清澈的湟水河、天空中摇曳的白云……文化公园内,湛蓝的天空下,暖和的阳光照射到角角落落。空地上,三位身穿单薄衣服的老人在打羽毛球;名人雕塑前,四位老人带着小孙子在玩耍;公园的小路上,有人在悠闲地打着太极拳;邻近的湟水河清澈流过,几对情侣相偎,大家都在自由地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我们西宁空气干净多了,空气质量明显改善。这些天,我每天都从电视上看到外地城市空气污染的报道,老百姓的生活都受到了影响。还是我们青海人有福气1西宁市民张宏说,西宁市空气质量改善,政府的努力是有目共睹的。千里之外,地处三江源头的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有着“千湖之县”美誉的胜景。2005年前,这里湖泊萎缩、草场退化,风沙肆虐,“黄龙”冲上了公路,将路面都埋了。当时玛多县境内4077个湖泊,有三分之二的湖泊干涸。“上世纪90年代末,扎陵湖、鄂陵湖边草场退化,湖边草场已没有草了,沙石裸露、湖泊减少,牲畜饮水都困难了。”居住在玛多县扎陵湖乡卓让牧委会的牧民土达见证了扎陵湖边草原由盛变衰的过程。让土达感到无比欣慰的是,如今,每到春夏,玛多县以前退化的草地又长出了新绿,远眺草原,牛羊在草原上撒欢儿,雨后的草原如画师打翻了染料盒,美丽的格桑花盛开在草原上,黄色的、紫色的……呈现出嫩绿与黄色交织的斑斓色彩,重现“千湖之县”美景。
一段“绿色”故事
曾经,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天峻县梅陇村是个“种树树不活,养鸡鸡不活”的不毛之地。而在我省按照集约化、规模化、生态化的发展要求,从牧区选择了7个村进行生态畜牧业建设试点,组建生态畜牧业合作社后,作为试点之一的梅陇村的农牧民们,真正体会到了“绿色智慧”带来的福祉。
春生才让就是对此感受最深的一个。这个过去一年四季在草原上游牧,生活中还没有轿车、靓房的藏族汉子,如今已是村子里数一数二的“有钱汉”。五年前,他将自己家的200只羊和30多头牦牛,全部入股合作社,从此,一辈子没有离开过草原的春生才让知道了什么叫“分红”。去年,村里生态畜牧业合作社把羊群、牛群分给村里十几个放牧能手。除了分红,他们每人每月还能领到1700元的工资。像春生才让一样走上富裕之路的牧民同胞,打心眼里感谢省委、省政府实施的生态富民工程——草原生态畜牧业建设。
所谓草原生态畜牧业,是指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生态经济学规律,因地制宜地设计、组装、调整和管理草原畜牧业生产的系统工程体系。换言之,就是要在保护好草原生态环境的同时,能够让牧民增收,最终实现草原可持续发展。
获得了发展生态经济的“第一桶金”后,梅陇村村民的干劲更足了。
五年“绿色”报告
每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都能看见青海的“绿色足迹”。
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这样说:坚持结构减排、管理减排和工程减排整体推进,投入1.1亿元支持重点企业实施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项目,淘汰落后产能165.2万吨,工业节能取得重大进展。开工建设17项重点污染治理工程,主要污染物减排目标全面实现。
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这样说:开展“千家企业节能行动”和“节能减排全民行动”,新建的12个污水处理厂基本投入运行。启动西宁历史遗留铬渣治理项目。
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这样说:三江源生态保护与建设、青海湖流域生态综合治理、百万亩造林等一批重点生态工程深入推进,封山育林、治理黑土滩和沙化草地成效显著。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总体方案获得国务院批准,办成了一件大事。组织开展万家企业节能低碳和全社会节能行动,实施减排工程121项。对湟水河流域334个排污口进行整治,全省17个污水处理厂建成投运。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取得明显成效。
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这样说: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一期工程基本完成,其他生态治理工程有序推进,治理区生态环境明显好转。提前一年完成历史遗留铬渣处置任务,重点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逐年提高。湟水沿岸730个排污口全部实现截污纳管,全流域水质达到国家控制标准。
一个“绿色”排名
2011年绿色发展指数全国排前10位的大多是东部城市,青海很醒目地排第6位。这既显示了青海的绿色禀赋,也包含着青海的努力。
过去五年,我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一期工程基本完成,其他生态治理工程有序推进,治理区生态环境明显好转。生态补偿机制也已初步建立,我省从草畜平衡补偿、支持重点生态功能区草场日常管护、培训转移劳动力、扶持发展农牧区后续产业、给予农牧民基本生活燃料费补助,对中职生全部实行免费教育,推动异地办学等十几个方面实施生态补偿政策,2012年,全省共下达补偿资金4.6亿元,落实草原生态保护奖补资金20.1亿元。
还有很多喜讯:经过多方努力,我省提前一年完成历史遗留铬渣处理任务,重点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逐年提高。湟水沿岸730个排污口全部实现截污纳管,全流域水质达到国家控制标准。
对于未来的生态保护,在此次《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生态文明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我省将坚持生态立省战略,积极实施生态保护、节能减排、环境治理和防灾减灾工程,不断提高土地、矿产等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作者:王春燕周建萍)
【委员连线】让当地人参与到三江源保护中
青海新闻网讯“当地人世代居住在三江源,最了解当地的环境,所以保护三江源,最好让当地人参与进来。”1月22日,政协委员尼玛江才这样提议。
尼玛江才是来自玉树藏族自治州的委员,自小生活在三江源腹地,对这片美丽的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近年来,政府投入很多人力和财力保护三江源,让他特别感动。他觉得,每年都有专家到三江源地区做调研,采集相关的数据,其间的很多工作需要靠当地人解决,世代居住在三江源的群众对当地环境特别了解。“专家们调研时,那块地方生活着多少只动物,还得靠当地人去数。”尼玛江才说,让更多的当地人参与到三江源的保护中,不仅可以节省很多财力和物力,效果也会更好。(作者:朱西全)
微心愿:让青海的天一直蓝下去
@静如初寂:我觉得主要还是得宣传到位,让大家了解到保护的真正意义所在。应该充分利用媒体的力量!
@天兰兰-海兰兰:保护生态,人人有责!行动起来,保护大美青海!!
@山顶小妖:最近,外省城市的雾霾天气特别多,空气质量不太好,我希望相关部门在发展经济时,别忘了保护环境,让青海的天一直蓝下去。
@静如初见:不能为了一时利益牺牲环境。青海做得很好!
@小晁2002:生态立省,“绿色智慧”为青海添彩。(龙腾飞整理)
今天(11/24日星期日) | 明天(11/25日星期一) | 后天(11/26日星期二) | 第四天(11/27日星期三) | 第五天(11/28日星期四) |
低温-17℃~高温-4℃ | 低温-12℃~高温-5℃ | 低温-16℃~高温-3℃ | 低温-14℃~高温-2℃ | 低温-17℃~高温0℃ |
晴 3-4级转<3级 |
晴 <3级 |
晴 <3级 |
晴 <3级 |
晴 <3级 |
海西天气资讯
热门城市天气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