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内容
青藏备忘·珍稀野生动物 青海沙蜥见证史前青海
2012-12-17 来源:搜狐网
青海新闻网讯“野外工作,难免经常遇到各类小动物。这只沙蜥是在我们吃中午饭时猛然从屁股底下蹿了出来,吓了我一大跳,也许它是经受不住手抓羊肉美味的诱惑,也许是跑出家门驱逐人类。为了照顾它愤怒的情绪,大家不得不换一个地方。
顾不上吃饭,我就定眼观察拍摄起来,通过超近距离的观察,它让我的生活空间产生错觉,让我离开二十一世纪而回归到远古······感觉真好1
摘自青海摄影家马才让加《史前时代的感觉·青海沙蜥》
-沙漠勇士
沙蜥是一种不起眼的爬行动物,它既不像狮子老虎那样威猛,更不像兔子老鼠那样灵敏,可它却以顽强的生命力,避过了一次又一次的劫难,成为了沧海桑田变化的见证。
沙蜥在我国高原地区多有分布,分布在青海的沙蜥被称为青海沙蜥。
2000年8月1日,青海沙蜥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青海师范大学生物学院陈振宁教授说,青海沙蜥在我省主要分布在西宁周边及海南、海北、海西、黄南、玉树等地。虽然青海民间,因为沙蜥生长地的不同,又分为“果洛沙蜥”“海南沙蜥”“贵南沙蜥”等多种,可是陈教授认为,这样的划分缺乏可靠的科学依据,生活于我省的沙蜥其实具有统一的特征。它们被统一称为青海沙蜥。
青海沙蜥,又名沙婆子、沙虎子,在我省民间一般称其为蝎虎子或者蛇皮溜。它的头和青蛙很像,身体扁平,背部中央多有灰黄或橘黄色脊纹,沿身体两侧有深色斑点。青海沙蜥四肢短粗,尾部细长。这是青海沙蜥的统一体态特征,这样的外部特征,有利于它们在荒漠中活动、挖穴和寻找食物。
青海沙蜥周身布满鳞片,这种鳞片可防止在干旱荒漠地区散失身体里的水分。
别以为不惹人注意的小家伙只知道晒太阳和睡觉,它们可是人类的好帮手呢。在草丛、灌木丛下时常会有青海沙蜥的身影,因为那里是步行虫、飞蛾、蝗虫等昆虫的藏身之地,这些昆虫都是专吃沙漠植物的害虫,这使得青海沙蜥在沙漠里成了植物的保护神,而对植物危害极大的金龟子便是青海沙蜥最喜欢的食物之一。
水是万物之源,而青海沙蜥压根不用喝水,被誉为沙漠勇士,比骆驼还抗旱0它们仅仅依靠食物中的水分就可以维持生命。”陈教授这样解释。这是青海沙蜥和其他地方沙蜥所共同具有的特点。也正是因为这种特性,青海沙蜥才可以在荒漠中自由自在地生活。
为爱而战
雄性青海沙蜥有一个特点,就是尾巴向上卷曲,状似一盘蚊香。有的能卷曲两圈,而这并不影响它们活动。
成年后的青海沙蜥要结婚生子,它们深知优胜劣汰的道理,为了战胜情敌,他们抬头挺胸,斗志昂扬,不断摇摆着卷曲的尾巴,犹如一面迎风招展的战旗。它们以这样独特的方式向其他雄性青海沙蜥宣战,传递着某种信号,似乎在告诉对方:我比你强,赶快离开!这就是雄性青海沙蜥的征婚方式。
征婚结束后,雌性青海沙蜥自然就拥有了勇敢而又威武的另一半,它们要从5月底到10月初之间完成生儿育女的任务。
6月初,它们把卵产在沙土里,主要依靠沙土的自然温度孵化,经过四五十天后,小宝宝破土而出,刚孵出来的小宝宝只有三粒黄豆那么大,十分可爱。别看它个儿小,一出生就能跑,有时它们还和爸爸妈妈赛跑呢。
-“宫殿”面南
青海沙蜥主要生活在海拔2000米至4700米之间的荒漠和半荒漠地区,在黄土高原西部的干草原带也有分布。它们喜欢把洞挖在植被稀疏的干燥沙砾地带处的斜面、沙丘和土埂上,也有少数把洞筑在砾石下。沙蜥喜欢在开阔的平地上活动,但它们更喜欢站在高出地面的岩石或者大土堆上,翘首以望,既可以观察周围的情况,也可以捕捉经过身边的飞虫。
在离地面0.8厘米至1.8厘米的地下,青海沙蜥拥有一座属于自己的“宫殿”。这座“宫殿”宽1厘米至5厘米,通道横切面均呈半月形,大小随它们身体大小而有所不同;通道大多不分支且很少有弯曲,斜向地下。通道长短及深浅与它们身体大小成正比,长一般在20厘米到110厘米之间。最深洞底距地面的垂直距离达80厘米。
经过观察,陈教授发现,青海沙蜥的洞口大多朝向南或东南。几乎呈现统一的方向性,这是什么原因呢?
陈教授提出了他的看法:“青海沙蜥是一种比较怕冷的变温动物,也就是常说的冷血动物。它们的体温主要来自于太阳辐射,不会随着气温的变化而变化。而南面正好是山体的阳面,有充足的阳光,有利于它们吸热保持体温。”
青海沙蜥一般在白天气温升高时活动,常常在上午9点后趴在洞口,尽量地伸展四肢晒太阳,到中午达到活动的高峰期,太阳偏西温度降低,它们就会回到洞里;若天气持续转冷或出现异常时,它们甚至会进入休眠状态。“因为,青海沙蜥在体温过低的情况下,奔跑速度就会下降,甚至难以运动。”陈教授说。所以,在10月中旬便开始了它们漫长的冬眠期。
-断尾求生
青海民间有句广为流传的俗语:“云里的热头儿,门里的风。蝎虎子的尾巴,后娘的心。”深刻地反映出青海沙蜥的尾巴有与众不同的生理特性。
陈振宁教授说,青海沙蜥为了保护自己,在遇到敌害或者受到严重干扰时,有独特的绝招断尾。这与众不同的一招确实令人惊叹不已!
当被敌害袭击时,青海沙蜥常常留下断尾,断尾不停地跳动,吸引了敌人的注意力,而沙蜥则趁这个机会溜之大吉。
陈教授说,在生物学界,这种为了保护自己而“自残”的现象被称作“自截”,自截可在尾巴的任何部位发生。
家住湟中县84岁的杨秀章老人说,她小时候常和同伴们拿蝎虎子的尾巴玩。只要一碰蝎虎子,尾巴就会掉下来,在原地直跳。
但断尾也有它特殊之处。断尾之处并不是发生在两个尾椎骨之间的关节处,而在同一椎体中部的特殊软骨横隔处断开。这种特殊的结构被生物学家称为“横隔构造”,一般在尾椎骨骨化过程中形成,遇到情况时,这位不屈服的“战士”就会强烈收缩尾部肌肉,从而形成“断尾”!
生物学家研究发现,软骨横隔的细胞始终保持胚胎组织的特性,可以不断分化,所以尾巴断开后又可在自断处再生出一条新的尾巴。然而,再生尾中没有分节的尾椎骨,是一根连续的骨棱。这样,新生尾部的鳞片的排列及构造也与原尾巴有所不同。
有时候,它们的尾巴会“假断”。在遭遇敌害袭击时,它们的尾巴并不会完全断掉,而是从某一处形成裂痕,敌人看着好似断开了。这时,尾部反而会表现出强大的再生能力,在软骨横隔自伤处分化,生长出一条甚至两条尾巴。
陈教授感叹说:“这种以"自残"为生存方式的动物,用强大的再生力抵抗着来自大自然的压力。”
我们不得不佩服这种可爱的小精灵,对于它们来说,活着就是胜利!
顾不上吃饭,我就定眼观察拍摄起来,通过超近距离的观察,它让我的生活空间产生错觉,让我离开二十一世纪而回归到远古······感觉真好1
摘自青海摄影家马才让加《史前时代的感觉·青海沙蜥》
-沙漠勇士
沙蜥是一种不起眼的爬行动物,它既不像狮子老虎那样威猛,更不像兔子老鼠那样灵敏,可它却以顽强的生命力,避过了一次又一次的劫难,成为了沧海桑田变化的见证。
沙蜥在我国高原地区多有分布,分布在青海的沙蜥被称为青海沙蜥。
2000年8月1日,青海沙蜥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青海师范大学生物学院陈振宁教授说,青海沙蜥在我省主要分布在西宁周边及海南、海北、海西、黄南、玉树等地。虽然青海民间,因为沙蜥生长地的不同,又分为“果洛沙蜥”“海南沙蜥”“贵南沙蜥”等多种,可是陈教授认为,这样的划分缺乏可靠的科学依据,生活于我省的沙蜥其实具有统一的特征。它们被统一称为青海沙蜥。
青海沙蜥,又名沙婆子、沙虎子,在我省民间一般称其为蝎虎子或者蛇皮溜。它的头和青蛙很像,身体扁平,背部中央多有灰黄或橘黄色脊纹,沿身体两侧有深色斑点。青海沙蜥四肢短粗,尾部细长。这是青海沙蜥的统一体态特征,这样的外部特征,有利于它们在荒漠中活动、挖穴和寻找食物。
青海沙蜥周身布满鳞片,这种鳞片可防止在干旱荒漠地区散失身体里的水分。
别以为不惹人注意的小家伙只知道晒太阳和睡觉,它们可是人类的好帮手呢。在草丛、灌木丛下时常会有青海沙蜥的身影,因为那里是步行虫、飞蛾、蝗虫等昆虫的藏身之地,这些昆虫都是专吃沙漠植物的害虫,这使得青海沙蜥在沙漠里成了植物的保护神,而对植物危害极大的金龟子便是青海沙蜥最喜欢的食物之一。
水是万物之源,而青海沙蜥压根不用喝水,被誉为沙漠勇士,比骆驼还抗旱0它们仅仅依靠食物中的水分就可以维持生命。”陈教授这样解释。这是青海沙蜥和其他地方沙蜥所共同具有的特点。也正是因为这种特性,青海沙蜥才可以在荒漠中自由自在地生活。
为爱而战
雄性青海沙蜥有一个特点,就是尾巴向上卷曲,状似一盘蚊香。有的能卷曲两圈,而这并不影响它们活动。
成年后的青海沙蜥要结婚生子,它们深知优胜劣汰的道理,为了战胜情敌,他们抬头挺胸,斗志昂扬,不断摇摆着卷曲的尾巴,犹如一面迎风招展的战旗。它们以这样独特的方式向其他雄性青海沙蜥宣战,传递着某种信号,似乎在告诉对方:我比你强,赶快离开!这就是雄性青海沙蜥的征婚方式。
征婚结束后,雌性青海沙蜥自然就拥有了勇敢而又威武的另一半,它们要从5月底到10月初之间完成生儿育女的任务。
6月初,它们把卵产在沙土里,主要依靠沙土的自然温度孵化,经过四五十天后,小宝宝破土而出,刚孵出来的小宝宝只有三粒黄豆那么大,十分可爱。别看它个儿小,一出生就能跑,有时它们还和爸爸妈妈赛跑呢。
-“宫殿”面南
青海沙蜥主要生活在海拔2000米至4700米之间的荒漠和半荒漠地区,在黄土高原西部的干草原带也有分布。它们喜欢把洞挖在植被稀疏的干燥沙砾地带处的斜面、沙丘和土埂上,也有少数把洞筑在砾石下。沙蜥喜欢在开阔的平地上活动,但它们更喜欢站在高出地面的岩石或者大土堆上,翘首以望,既可以观察周围的情况,也可以捕捉经过身边的飞虫。
在离地面0.8厘米至1.8厘米的地下,青海沙蜥拥有一座属于自己的“宫殿”。这座“宫殿”宽1厘米至5厘米,通道横切面均呈半月形,大小随它们身体大小而有所不同;通道大多不分支且很少有弯曲,斜向地下。通道长短及深浅与它们身体大小成正比,长一般在20厘米到110厘米之间。最深洞底距地面的垂直距离达80厘米。
经过观察,陈教授发现,青海沙蜥的洞口大多朝向南或东南。几乎呈现统一的方向性,这是什么原因呢?
陈教授提出了他的看法:“青海沙蜥是一种比较怕冷的变温动物,也就是常说的冷血动物。它们的体温主要来自于太阳辐射,不会随着气温的变化而变化。而南面正好是山体的阳面,有充足的阳光,有利于它们吸热保持体温。”
青海沙蜥一般在白天气温升高时活动,常常在上午9点后趴在洞口,尽量地伸展四肢晒太阳,到中午达到活动的高峰期,太阳偏西温度降低,它们就会回到洞里;若天气持续转冷或出现异常时,它们甚至会进入休眠状态。“因为,青海沙蜥在体温过低的情况下,奔跑速度就会下降,甚至难以运动。”陈教授说。所以,在10月中旬便开始了它们漫长的冬眠期。
-断尾求生
青海民间有句广为流传的俗语:“云里的热头儿,门里的风。蝎虎子的尾巴,后娘的心。”深刻地反映出青海沙蜥的尾巴有与众不同的生理特性。
陈振宁教授说,青海沙蜥为了保护自己,在遇到敌害或者受到严重干扰时,有独特的绝招断尾。这与众不同的一招确实令人惊叹不已!
当被敌害袭击时,青海沙蜥常常留下断尾,断尾不停地跳动,吸引了敌人的注意力,而沙蜥则趁这个机会溜之大吉。
陈教授说,在生物学界,这种为了保护自己而“自残”的现象被称作“自截”,自截可在尾巴的任何部位发生。
家住湟中县84岁的杨秀章老人说,她小时候常和同伴们拿蝎虎子的尾巴玩。只要一碰蝎虎子,尾巴就会掉下来,在原地直跳。
但断尾也有它特殊之处。断尾之处并不是发生在两个尾椎骨之间的关节处,而在同一椎体中部的特殊软骨横隔处断开。这种特殊的结构被生物学家称为“横隔构造”,一般在尾椎骨骨化过程中形成,遇到情况时,这位不屈服的“战士”就会强烈收缩尾部肌肉,从而形成“断尾”!
生物学家研究发现,软骨横隔的细胞始终保持胚胎组织的特性,可以不断分化,所以尾巴断开后又可在自断处再生出一条新的尾巴。然而,再生尾中没有分节的尾椎骨,是一根连续的骨棱。这样,新生尾部的鳞片的排列及构造也与原尾巴有所不同。
有时候,它们的尾巴会“假断”。在遭遇敌害袭击时,它们的尾巴并不会完全断掉,而是从某一处形成裂痕,敌人看着好似断开了。这时,尾部反而会表现出强大的再生能力,在软骨横隔自伤处分化,生长出一条甚至两条尾巴。
陈教授感叹说:“这种以"自残"为生存方式的动物,用强大的再生力抵抗着来自大自然的压力。”
我们不得不佩服这种可爱的小精灵,对于它们来说,活着就是胜利!
今天(11/24日星期日) | 明天(11/25日星期一) | 后天(11/26日星期二) | 第四天(11/27日星期三) | 第五天(11/28日星期四) |
低温-17℃~高温-4℃ | 低温-12℃~高温-5℃ | 低温-16℃~高温-3℃ | 低温-14℃~高温-2℃ | 低温-17℃~高温0℃ |
晴 3-4级转<3级 |
晴 <3级 |
晴 <3级 |
晴 <3级 |
晴 <3级 |
海西天气资讯
热门城市天气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