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手机服务更方便
游客保障
网站导航
天气预报 > 东莞天气 > 东莞天气新闻
新闻内容

--广东省东莞市镇街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一瞥

2011-03-30 来源:中国经济网

  


  


  东城区第六届文化体育艺术节开幕式

  


  


  


  编者按:广东东莞市在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过程中,坚持底线公平、机会均等,实现文化资源的优化配置,建设了覆盖全社会各阶层不同类型人群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让全体市民群众均能公平地享有公共文化服务和产品。

  最近10年,东莞市大力推进公共文化建设,已经形成了市、镇、村3级文化设施和活动网络体系。无论是硬件设施还是软件服务,全市各镇街都在立足当地的产业特色与文化传统,构建具有个性色彩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东莞市委书记刘志庚曾提出,东莞加快文化名城建设,要立足东莞市的实际突出“产业特色”和“新莞人特色”,推进文化与产业渗透融合,塑造开放、包容、和谐进取的城市文化精神。

  前不久,记者走进东莞市的城市乡村,试图呈现这里生动和谐的公共文化景象,探寻文化惠及全民的典型经验。在此,本报以长安镇和东城区为样本,管窥东莞市各镇街为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而做出的努力。

  长安镇:在惠民中升级公共文化服务

  


  打开电脑网页,弹开“东莞·长安”政务页面,新莞人叶梅在仔细填写一份“长安文化学堂问卷调查”。叶梅是长安镇时力电子厂的员工,听了几年的“长安文化学堂”,她希望2011年像她一样的普通外来工能见识更精彩的高雅文化,于是写下了自己的心愿。

  创建于2008年的“长安文化学堂”是长安镇构建普惠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一个侧影,如今已成为东莞市公共文化服务的一个闪亮的文化品牌。学堂创办宗旨就是让普通市民都有同等的机会去享受高雅文化的魅力。几年来,长安文化学堂通过开展讲座的形式,以“弘扬先进文化理念、关注大众焦点话题、提升人文综合素养”为主题,先后邀请杨锦麟、舒婷、郭敬明等国内名人主讲30余期,出现了场场爆满、座无虚席的场面,直接听众近万人次,开拓了一条向市民送高雅文化的新途径。

  公共文化基础设施一流

  长安镇成了东莞市的一张名片,尤其在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方面,长安镇更是做出了积极探索。近年来,长安镇先后荣获了全国文明村镇、全国文化建设先进集体、广东拾南粤锦绣工程”文化先进县等称号,同时获得了全国醒狮、幼儿基本体操、书法、粤剧、摄影等5个“文化之乡”殊荣。

  长安镇党委书记欧林高告诉记者,为了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长安镇将文化设施建设纳入城市建设整体规划中,努力构筑遍及镇中心区、社区、居民小组乃至工业园区的公共文化阵地网络,为公共文化活动的开展提供了丰富的载体。

  实际上,早在2003年,长安镇就制定了文化建设10年规划,每年划拨财政支出的4%用于日常文化建设。从2009年开始,该镇计划用三年时间投资10亿元新建体育馆、莲花山书法主题公园、博物馆、青少年宫四大文化设施。目前,投资1.5亿元的体育公园一期工程已于2010年初完工并投入使用,二期工程体育馆以及莲花山书法主题公园已于2010年下半年动工建设。

  截至2010年底,长安镇累计投资6.5亿元先后建成了图书馆、电视演播厅、粤艺苑等一批规模大、规格高的文化设施,面积达40余万平方米。现已形成以镇中心区为龙头,社区、企业为网络的文化设施全覆盖体系,全镇13个社区建有13个图书馆(室)、15个文化公园、27个广尝8家影剧院,在全市率先实现了图书馆(室)、公园、广场社区全覆盖。此外,长安还对全镇所有的图书馆(室)、广尝公园等公益性文化单位,实行免费开放,由财政全额拨款。对非公益性文化单位如影剧院、文化中心等,也实行适当财政补助。

  2010年11月,长安镇制定出台了《长安镇建设文化名镇规划纲要(2011—2020年)》,提出用10年左右的时间,把长安打造成文化设施一流、文化品牌众多、名人名作层出、人文精神丰厚、在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力和知名度的文化名镇。《长安镇文化名镇建设规划纲要(2011—2020年)》还将歌剧院、新文化艺术中心、社区和企业的文化中心区,以及“十分钟文化圈”等纳入新的10年规划建设。并提出,计划从2011年起至2015年,镇财政争取每年投入1亿元用于文化建设,各社区用于文化建设的经费不低于社区财政支出的2%。

  以品牌提升公共文化服务

  
为满足不同群体的文化需求,长安镇根据当地的文化传统、产业特色等实际,成功打造了一批诸如“长安文化学堂”等具有长安特色的公共文化品牌。

  自2002年以来,长安镇形成了每三年举办一届艺术节、一届运动会、一次大型活动的文化活动大循环工作机制。该镇文化艺术节文化亮点多、持续时间长、社会反响大,不但是对长安文化的大展示、大检阅、大提升,也是与国内外文化的大交流。

  长安镇每届艺术节持续半个月以上、近3000人参加30余项文化活动、近10万人次观看,既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又开拓了文化视野,推动了文化发展,全面提升了群众的文化素养和社会文明。事实证明,长安镇通过精心策划、成功打造了艺术节、运动会、文化学堂、广场文化、骄子计划等一批具有长安本土特色的文化品牌,引领和带动全镇文化发展,扎实推进了长安人文精神建设。

  为激发青少年创业、爱家、干事的热情,该镇从去年开始,计划每年开展“长安骄子计划”青少年主题教育活动,将其打造成当地文化和青少年教育相结合的品牌,让青少年在参与文化活动的过程中受到教育,全力培养有所作为、敢负重任的长安新一代。2010年,该镇采用青少年感兴趣的生活体验、外出学习、电视综艺展示的教育方式,开展“长安文明使者”选拔、“SING动长安”歌王争霸赛、“骄子学堂”、“我看长安”摄影征文比赛等四大活动,参加活动的青少年人数近2000人,数千户家庭参与到参谋、助阵、投票等行列中,其中“歌王”“文明大使”等获奖者成了长安名人,甚至青年偶像。据长安镇政府透露,2011年的骄子计划将以“感恩”为主题,以培养“爱心”为重点,让青少年在参与活动中学会感恩社会、感恩家人、关爱别人。

  广场文化之城

  绿树成荫,喷泉起舞,孩子们呼朋引伴,老年人携手相随……这一和谐画面来自于沙头社区金沙广常当你来到这个群众休闲的地方,你会惊叹原来村一级的公共文化设施也可以建得这般美。

  沙头社区的公共文化建设是长安镇的典型之一。这个面积约13平方公里的社区户籍人口为6200多人,外来人口近10万人。随着城市化的发展,沙头社区不断加大道路、水电、市政等基础设施的投入,积极改善投资环境和群众的生活环境。现在沙头有五个业余文化团体,经常进行文艺(含粤曲)表演和体育(篮球、醒狮、棋类等)比赛。

  作为群众休闲的最佳去处,这里每天晚上都有群众自发举行的健身舞会。金沙广场于2003年投资1800万元修建,2004年元旦投入使用。广场总面积2.15万平方米,设有180平方米小舞台、灯光球尝化装间、大型电子屏幕等舞台设备各1个,还有作为广场标志的拓荒牛雕塑、儿童开心乐园、报刊宣传栏、绿化带、喷泉等设施。整个广场划分为娱乐区、健身区、休闲区及消费区四部分。此外,广场还为社区内的工厂企业文艺演出提供场地。社区的业余文体团体妇女文娱会、醒狮队、舞龙队、篮球队等经常在此开展活动或比赛。

  为丰富市民文化生活,长安镇以文化广场为阵地,连续12年组织全镇各社区、单位、企业开展“周末广场文艺演出”,累计演出近500场,观众超百万人次。每逢传统节假日,举办丰富多彩的节假日文化活动,每逢周一、三、五晚举办舞蹈沙龙,每年在广场举行2至3次大型文化活动和10余次常规性文化活动,自发形成了不同年龄群体每晚在广场跳交谊、民族、国标等舞种的4至5支队伍,每支队伍近百人,同时每晚有近千群众在广场观看大屏幕电视节目。

  经过12年的精心打造,长安广场不仅成为当地群众休闲的地方,而且成为一个重要的文化阵地、一道亮丽的文化风景。

  东城区:满足人们求新求知求乐求美需要

  在推进经济社会双转型的进程中,人的素质提高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当人们的文化需求从温饱状态转向追求文化品质和高层次精神享受时,东城不失时机地推出了一系列高品位文化项目,极大满足了人们求新、求知、求乐、求美的精神文化需要。

  社区里老有所乐

  
2010年6月13日晚,东城东泰花园小区,中信社区老年大学五周年庆祝晚会吸引了上千人观看,场上或唱或跳的老人们个个神采飞扬。

  东泰社区老年大学成立于2005年6月17日,老年大学课堂设于东城区东泰花园。老年大学是一所社区性专门为业主、住户家中的老年人免费提供义务培训、知识学习、思想交流的文化教育园地。老年大学让社区里的老年人在一起学习交流,不仅找到了生活的乐趣,还可以了解时代前沿的动态。

  几年来,东泰社区老年大学坚持每月上四节课,每节课60至90分钟,逢星期三(节日例外)上午9点开课,全年全天候运行。教室当月公布次月功课表,课程内容有心理学、书法、健身养生、花卉种植、烹调、中医保舰疾病预防、家庭关系、校外活动共9类科目知识。授课教师均是由公司外请或内聘的资深专业老师。

  如今,东城区将老年大学办成一处社区业主、住户老年人朋友们老有所乐、老有所学的充电平台,也是老年朋友们交流思想感情,生活上、身体上遇到困惑问题时向专家老师咨询的好去处。学员们在课堂上感受到人与人之间、家庭与家庭之间以及社区这个大家庭的和谐和安宁,排解了老人们退休后的孤独与沉闷,老年大学成了老年人生活的一部分。

  社区里的一位黄老伯说,孩子们上班之后,他平时经常一个人在家里无所事事,很无聊,加入了老年大学之后,与老人们在一起感到生活充实了很多,也不会孤寂了。

  艺术节:市民才艺平台

  今年2月17日是元宵节。当晚,东城文化广场华灯璀璨,观众人影如潮。盛大的东城区第六届文化体育艺术节闭幕式暨庆元宵文艺晚会在这里隆重举行,欢度元宵并祝贺历时86天的第六届文体艺术节圆满成功。近万名在企业工作的新莞人共同分享了这台精彩的文艺晚会。

  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的一种载体,东城文体艺术节已持续举行了六届,对东城文化发展的效果已逐渐显现。东城文化体育艺术节从一开始确立,就得到东城区委、区办事处的高度重视和全力支持,区办事处为本届艺术节拨专项款243万元,把这一活动作为提升市民文化素养、普及艺术知识、培养市民文明习惯,进而夯实文化名城建设基础的系统工程来抓。

  作为城市转型时期的文化支撑,市民文化素质是城市品位的基矗东城区第六届文化体育艺术节自2010年11月24日开幕,共进行了文艺演出、艺术展览、文艺讲座、体育竞赛、送书送电影进社区企业等5大类31项活动,包括17场文艺演出,9个艺术展览,6场文学讲座,932场各类体育竞赛,到社区企业送书16477册,放映电影70场,参与群众超过20万人次,成为元旦、春节期间东城区持续时间最长、参与人数最多的文化盛会,为活跃群众文化生活、普及文化艺术知识、陶冶市民精神情操、增强市民健康体魄发挥积极的作用。

  文体艺术节的举行,也大大推动了社区、企业文化体育艺术环境的优化。由于艺术节把一些重要活动放在了社区举行,如在牛山社区开展现场挥毫,在东泰社区举办书画展,在主山、同沙、柏洲边等多个社区进行的篮球赛、羽毛球赛、拔河赛,既焕发了社区的文化热情,又大大促进了这些社区对文化设施,文化环境建设的重视和建构,社区居民的文化意识迅速提高,参与活动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文体艺术节其实也是市民展示艺术才华的平台。东莞市东城区的文体艺术节立足于发掘市民的文艺潜能,提供各种文艺场所、表演机会,鼓励市民展示才华。文体艺术节举办的迎春书画展,“和谐春联进万家”“原创歌曲演唱会”邀请参加元宵文艺晚会演出以及举行各种文艺征文等,让广大市民的文艺原创性得到充分展示。市民用健康向上的精神生活丰富了城市文化内涵。

  把公共文化送到新莞人身边

  企业文化是打造公共文化服务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东城区的企业文化建设则通过两条路子来实现。一方面是企业自主举办各种文娱活动、同各种文艺团体联欢、邀请知名艺术家表演、举办各种文学艺术沙龙和各种展览,来丰富员工的文化生活,提高劳动效益,提升企业的知名度。另一方面,区委、办事处文化主管部门也以“文艺进企业”的形式,丰富企业员工的精神文化生活。

  今年1月7日晚,“周末艺苑”平民舞台搬到了同沙彩怡广场,艺术团以倾情演出来慰问新年前夕仍在同沙科技工业园区工作生活的新莞人。艺术团的业余演员们演出了民乐合奏《喜气洋洋幸福年》、广东音乐《娱乐升平》、二胡独奏《赛马》等节目,受到近千名新莞人的热情观看。尽管天气较冷,然而在近一个半小时的演出中,掌声、喝彩声不断,显示了新莞人对文化生活的渴求。

  就在同沙彩怡广场同一地点,时光再回到2010年11月13日晚,由市委宣传部、市精神文明办、市文广新局组织的东莞市文化暖流进企业活动举行“2010越唱越红歌唱大赛走进企业”启动仪式。当晚,由“2010越唱越红歌唱大赛”选拔出来的12组歌手参加了启动仪式后的演出。他们纯朴、率性的演唱和形式多样的组合为广大市民和新莞人带来一股清新亲切之风,受到专家和观众的赞赏。

  2010年12月1日至15日,东城区电影下乡服务队在全区23个社区开展了该片的放映《所有梦想都开花》活动,每场观众达500人左右,共计有1万多人观看。《所有梦想都开花》是在国家广电总局立项,广东省委宣传部列为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和广东省改革开放30周年的重点文艺项目,讲述了五个不同年龄的打工妹在东莞奋斗的故事,是一部表现改革开放中农民工进城打工生活的青春励志影片。由于影片背景和人物性格、生活经历贴近生活,受到了广大新莞人欢迎。
今天(10/06日星期日) 明天(10/07日星期一) 后天(10/08日星期二) 第四天(10/09日星期三) 第五天(10/10日星期四)
多云 多云 多云 多云 多云 晴 多云 多云 多云 多云
低温25℃~高温32℃ 低温24℃~高温32℃ 低温22℃~高温31℃ 低温22℃~高温30℃ 低温22℃~高温30℃
多云
<3级
多云
<3级
多云转晴
<3级
多云
<3级
多云
<3级
东莞天气资讯
热门城市天气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