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手机服务更方便
游客保障
网站导航
天气预报 > 德宏天气 > 德宏天气新闻
新闻内容

德宏州民族文化

2006-12-01 来源:新华网云南频道

德宏是一个美丽而神秘的地方。她, 历史悠久、文化灿烂, 民族风情独特,被国内外誉为" 孔雀之乡" 、" 神话之乡" 和 "歌舞之乡" 。 德宏州内居住着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傈僳族、德昂族等30多种少数民族, 是全国景颇族、德昂族和阿昌族的主要聚居地。德宏的少数民族各具特色, 领略民族风情、品尝民族餐饮, 参加民族节日, 有巨大的诱惑力。< br> 全州总面积11526平方公里, 瑞丽江、大盈江国家级名胜区几乎囊括了德宏全境。据统计,2005年末, 全州在籍人口106.78万人, 当地少数民族人口55.25万, 占51.7%。其中傣族34.03万占总人口的32%; 景颇族13.05万占总人口的12.2%; 傈僳族2.58万占总人口的2.4%; 阿昌族2.84万占总人口的2.6%; 德昂族1.32万人占总人口的1.24%。德宏傣族占全国傣族人口的30%, 景颇族占全国景颇族人口的95%以上,阿昌族占全国阿昌族人口的85%以上。 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傈僳族、德昂族分别从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族群分化出来, 保留了他们不同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但随着中原文化以及佛教、基督教的传入, 各少数民族从中吸收了养分, 各少数民族之间互相学习、相互交融, 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创造了五彩缤纷的文化艺术, 从而使德宏少数民族文化呈现出多姿多彩的神韵和蓬勃的生命力, 构成世界上少有的多族群、多文化共生地带, 成为中华民族文化艺术园中的一支奇葩。< br> 今天, 德宏各民族团结友爱, 和睦相处, 德宏的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与各民族的文化交融是紧密相关的。 德宏的气候是" 立体气候" ,宗教文化也呈" 立体分布" ," 十里不同天, 一山不同俗" 是对德宏宗教文化经典的概括。德宏高寒山区至今存留着种类繁多的自然宗教, 半山区的景颇族、傈僳族以信奉基督教和天主教为主, 坝区傣族、德昂族和阿昌族则以上座部佛教为主, 德宏的上座部佛教教派齐全, 为世界罕见, 是研究宗教文化的" 活化石" 。< br> 德宏拥有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这里民族风俗醇厚质朴, 民族节日异彩分呈, 民族建筑独树一帜, 民族服饰五彩缤纷, 民族史诗闻名于世, 民族歌舞优美精彩, 民族绘画艳丽生动, 饮食文化和风味小吃别具一格, 尤其是傣族的贝叶文化、景颇族的目瑙文化更是饮誉世界。< br> 傣族 水的民族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傣族约占全国傣族总人口的30%, 是傣族聚居最多的地区。分布在全州各县市坝区和山涧河谷地带, 有傣德和傣勒之分。他们濒水而居, 善于在水中捕捞, 喜欢在水中沐浴, 是我国最早种植水稻的民族之一, 最隆重的传统民族节日" 泼水节",傣族少女柔情似水……学术界把傣族喻为" 水的民族" ,说他们纯洁如水,温文尔雅, 从容不迫。< br> 一、历史渊源 德宏傣族先民与我国古代东南沿海的越人部族有密切的族属渊源关系。早在西汉时期, 就被称为" 滇越" ,建立了神奇的" 乘象国" ,傣语称为" 勐果占璧" 或" 勐卯弄" 。东汉被称为" 掸" 。唐宋时期先后归顺南诏、大理地方政权。元朝时德宏傣族迅速崛起, 建立了强大的" 麓川王国。" 明朝称傣族为" 百夷" ,正统年间爆发了震惊天下的" 三征麓川" 战役。从清初到近代称为" 摆夷" ,解放后正式定名为" 傣族" 。< br> 瑞丽一带的" 傣德" 支系, 原先就居住在德宏, 与汉族接触不多, 保留着较多的民族传统文化; 而潞西、梁河、盈江、陇川的" 傣勒" 支系, 是后来迁人德宏的, 他们过去分布在"傣德" 支系以北靠近汉族的地方, 吸收了较多的汉文化成分。 德宏傣族的来源主要是三方面: 一是德宏土著的" 滇越" 部族, 今德宏怒江流域、大盈江流域出土的具有显著" 百越" 文化特征的新石器文物, 包括肩石斧、梯形石斧、夹沙陶器等均为" 滇越" 部族的遗物, "滇越" 是" 傣德"支系的祖先, 主要分布在瑞丽市和潞西市遮放坝尾, 这里的傣族至今保持着古老的传统习俗, 如建筑上仍使用" 干阑" 式竹楼, 人名无姓氏, 男女孩以长幼顺序取名, 男孩叫岩、依、散、俄……女孩叫月、玉、安、艾、娥……服饰与" 傣勒" 支系也有明显不同。二是从东南沿海" 百越"地区迁来的傣族先民, 自称" 傣勒" ,分布最广, 潞西市、梁河县、盈江县、陇川县及瑞丽市勐卯镇最多。三是从缅甸迁来的傣族, 主要居住在瑞丽市。< br> 二、土司制度与文化艺术 土司制度对傣族的文化艺术有很大影响, 具体表现在三方面: 一方面土司由封建王朝委任, 对学习汉文化表现出积极主动的态度, 从而带动了土司衙门里的贵族子弟、属官乃至傣族百姓都来学习、钻研汉文化的风尚; 另一方面土司追求物质享受和精神享受, 重面子、讲排场, 客观上推动了当地文化艺术的发展; 再一方面土司把佛教当作巩固自己统治地位的工具, 大力宣扬佛教, 而佛教对傣族文化艺术有着深远的影响。< br> 从建筑艺术上看, 土司衙门一律采用汉式建筑。规模因土司实力大小而异, 其中以南甸、干崖、陇川、芒市、勐卯的土司衙门较为豪华, 雕梁画栋, 富丽堂皇, 至今保存最完整的是南甸土司衙门。 南甸土司衙门占地面积10625平方米, 建筑面积7780平方米。由4个主院落、 10个旁院落、47幢、149间房屋组成。包括大堂、二堂、三堂、正堂以及粮库、军械库、监狱、马房、花园、佛堂、戏楼等。大堂是土司审理重大案件的公堂, 内设刑具; 置土司仪仗牌, 包括" 回避" 、" 肃静" 牌和龙头、关刀、金瓜、城斧、朝天蹬、安民、除一手掌乾坤等; 右侧置一把万民伞, 左侧置鸣冤鼓、铜磐、铁炮二南。凡升堂、土司进出衙门, 或迎送贵宾, 均要击鼓、鸣磐、放炮。毒筒堂是土司接待上司或会见宾客的地方。堂前悬挂" 十司领袖" 和" 天一柱" 匾额。正中的后门称为太阳门, 遇重大庆典或内地官员来临才开启, 平时走两侧通道。三堂正中挂" 永固南疆"匾额, 是土司署讨论重大问越及属百值班的地万。正堂系土司及家属的寝室。正殿用栗木、左厢用椿木、右厢用揪木, 暗含" 正立春秋"之意, 八扇门上雕刻着王羲之爱鹅、陶渊明爱菊、周子爱莲、伯乐爱马等" 八爱图" 。整个衙门建筑群显得巍峨壮观, 气势不凡, 被称为傣族的"故官" 。 1987年12月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6年11月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傣族土司衙门采用汉式建筑, 在政治上反映了土司对封建王朝的依附关系, 同时土司也可凭此向百姓炫耀自己的势力、威严和政治靠山,起到一种震慑的作用。但在客观上却促进了内地汉文化与边疆民族文化的交流。< br> 从信仰的角度看, 傣族佛教兴盛, 与土司重视佛教有密切相关。德宏最著名的佛寺、佛塔, 几乎都是土司出资或集资修建的。如芒市的菩提寺、五云寺、树包塔、瑞丽的姐勒大金塔、盈江的允燕佛塔等。土司对佛教的大力倡导, 主观上是利用宗教从精神上控制民众, 客观上却极大地推动了傣族宗教文化和傣族民间传统工艺的发展。其中包括佛经翻译、文学创作、建筑、雕刻、雕塑、绘画、剪纸、扎纸等等。 傣剧与土司制度也有密切的关系。德宏傣戏最早发源于干崖土司衙门。干崖土司署组织傣族文人翻译大量京剧、滇剧剧本, 移植排演为傣剧。傣剧先在各土司衙门流行, 然后传入民间。< br> 三、舞蹈音乐 傣族民间舞蹈以舞姿轻柔舒缓, 造型独特优美, 民族风格浓郁而享誉海内外, 是傣族文化高度发展的艺术产物, 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傣家人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充分表达了傣家人心灵深出对美的追求、对和平的向往、对幸福生活的祈盼, 体现了傣家人慈善、友好温和的品质。< br> 傣族民间舞蹈的种类非常多, 有农作模拟舞蹈、抒情舞蹈、故事舞蹈、祝谢舞蹈、道具舞蹈、武术舞蹈、祭祀舞蹈、宫廷舞蹈等等。其中以拟兽舞蹈内容最为丰富, 包括孔雀舞、白象舞、鱼舞、大鹏舞、马鹿舞、猴舞、龟舞等。 傣族的摸拟舞蹈有图腾祟拜的遗痕, 但绝大部分与佛教的流传密切相关。其中,孔雀舞是代表傣族民间舞蹈艺术的最高水平的舞蹈, 它在漫长的历史中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 逐步形成一种独立于宗教之外的、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表演性舞蹈。以独特优美的身段、节奏明快的舞步、变化多端的手形、灵活传情的眼神, 给人以美的享受, 美的熏陶。只要一提起孔雀舞, 人们马上就会联想到傣族。可以说, 孔雀舞已经成为整个傣族的艺术形象。< br>孔雀舞 孔雀具有高贵优雅、温和从容的性情, 与傣家人的民族性格相吻合,又是佛祖的使者, 所以孔雀成为傣族心目中神圣吉祥、幸福美好的象征,凡节日喜庆都要跳孔雀舞。有道具孔雀舞和徒手孔雀舞两大类。过去只限男性跳, 女性跳孔雀舞是解放以后才逐渐开始的。道具孔雀舞, 俗称" 架子孔雀舞" 。舞者头戴王子金盔和王子面具, 腰系用细竹、彩绸制作的、可以张合的孔雀翅膀和长长的孔雀尾。这种装扮, 与印度民间的孔雀舞非常相似。道具孔雀舞有单人舞、双人舞和三人以上表演的有故事情节的孔雀舞。 流行于潞西一带的道具孔雀舞, 孔雀道具比较宽大, 制作工艺精细, 色彩艳丽, 形象逼真。在跳法上以走舞为主, 表现孔雀行走、奔跑、拖翅、展翅、开屏等姿态。而流行于瑞丽、碗町一带的孔雀舞, 则穿戴轻便小巧的道具服饰, 动作套路丰富, 灵活多变。徒手孔雀舞, 是解放后在道具孔雀舞的基础上发展变化而来。舞步是傣族特有的" 起伏舞步" ,支撑腿曲伸时,动力腿勾脚, 相互交替, 形成身体重心均匀起伏的舒缓节奏, 给人以悠然而不失庄重典雅的感觉。徒手孔雀舞分两种, 即单人孔雀舞和双人孔雀舞。单人孔雀舞表现的内容是, 清晨, 孔雀在幽静的森林中慢慢苏醒, 梳理羽毛,左顾右盼, 走出巢穴。来到一条清澈的小溪边, 欣赏水中自己美丽的倒影。然后饮水, 洗浴, 抖落身上的水珠。接着是开屏、飞翔 … … 对孔雀习性的模仿, 细致入微, 将孔雀顾盼生辉的姿态、高贵圣洁的品质表现得淋漓尽致。< br> 双人孔雀舞的舞者分别扮演雌、雄孔雀, 雄孔雀动作幅度大, 刚劲有力; 雌孔雀动作轻灵、娇柔, 舞蹈表现雌、雄孔雀相亲相爱, 充满柔情蜜意。 象脚鼓 在德宏州的任何一个傣族村寨, 人们只要一听到象脚鼓的声音,就知道村中一定是在庆贺喜事。节日、迎亲嫁女、起房建屋、作摆、远方宾客到来都要敲响象脚鼓。在象脚鼓的召唤下, 村中的百姓, 不论男女老幼, 都会立刻放下手中的活计, 纷纷聚集在一起, 踩着象脚鼓的节奏,尽情欢歌。傣族群众说: "听到象脚鼓响, 脚板心就发痒。" 象脚鼓音色浑厚、圆润, 鼓声传播得非常远。再配上浑厚的硭和急切响亮的、让人心脏加速的镲, 产生一种和谐的、扣人心弦的、极为煽情的艺术效果。 每年9月" 出洼" 后, 谷子即将成熟, 为庆祝丰收, 傣族群众几乎每天都跳象脚鼓舞。民间流传: "敲一下鼓, 谷子饱一截" 。丰收在望之时, 正是傣家人狂欢的季节, 村村寨寨沉浸在一片欢乐的海洋中。正如俗话所说" 谷子黄, 傣族狂" ,充分反映了傣族人民对丰收的渴望和对丰收的喜悦。< br> 斜光 傣族把以击鼓表演为主的舞蹈叫做" 斜光" 。击鼓方法变化多端,不同的击法和节奏, 构成不同的鼓语。 从人数上看, 有单人舞、双人舞和群舞之分。单人舞是突出个性化的即兴表演, 过去村与村之间经常进行擂鼓比赛。比赛获胜, 被视为全村的荣耀, 同时要把鼓抬到奘房供奉。胜者不仅将得到一头牛的奖励, 还会博得美丽姑娘的爱慕。双人舞讲究配合默契, 融人傣族武术套路中躲闪、踢腿的招式。两位鼓手之间还可通过鼓语, 一问一答, 颇有情趣。潞西一带的双人舞, 鼓身左右摆动, 模仿孔雀开屏; 盈江一带, 鼓身上下摆动, 模仿公鸡打架。而群舞则是遇到隆重的庆典才举行, 数百只鼓一齐擂响, 气势磅礴, 震撼人心。< br> 嘎光 以象脚鼓为伴奏的集体舞, 在傣族民间最为盛行, 男女老少都会跳。人数少则几十,多则成百上千。舞呈" 三道弯" 形, 节奏舒缓, 舞姿轻盈优美。" 三道弯"是傣族及南亚、东南亚许多民族特有的舞蹈造型。这是原始人类采摘树上果实的再现, 同时还表现出古代百越部族对鸟、蛇图腾崇拜的痕迹。 瑞丽、碗町一带" 傣德" 支系跳的嘎光, 打击乐手站在舞场中央原地伴奏, 众人围圆圈踏节拍而舞。潞西、盈江、陇川、梁河" 傣勒" 支系跳嘎光时,打击乐手位于舞队之首, 引导舞队进人舞场后, 才到舞场中央伴奏。舞蹈进人高潮时, 懂武术的男子脱去上衣, 露出文身, 随鼓点在舞场中表演傣拳, 众人齐声发出" 呀呀一呜一呜" 的欢呼声。气氛热烈欢快, 具有浓郁的民间艺术特色。< br> 葫芦丝 葫芦丝是德宏傣族群众最喜欢吹奏的传统乐器之一。葫芦丝, 傣语称" 筚朗道" ,意为" 用葫芦做成的吹奏乐器"。 德宏傣族把吹管乐器统称为" 荜" ,有荜香、荜秀、荜端翔、荜朗道等, 管身竹制, 造型别致美观, 富有民族特色。音色圆润、柔美而纤细,极富抒情性, 符合傣族温和善良的民族性格, 善于表现傣乡如诗如画的田园风光,传递傣家人含蓄细腻的情感。< br> 民间吹奏葫芦丝, 一是老年人自娱自乐, 排遣孤独, 内容多为叙事性的古调, 音符悠长、苍凉、凄楚, 是老年人怀古、排遣孤独感的方式之一; 二是年轻人谈情说爱时, 吹奏葫芦丝传递情感,曲调优美、抒情、浪漫。 过去傣族民间有" 目掌荜, 目宾宰" (意为"不会吹葫芦丝, 不是小伙子" )的说法, 只要成为葫芦丝高手, 定能博得姑娘的欢心。所以, 男孩到了十四、五岁, 就开始偷偷学习葫芦丝的吹奏和制作。< br> 有" 葫芦丝之乡" 美誉的梁河县, 其境内的勐养坝曾是南甸土司的避暑胜地, 坝中蜿蜒流过清澈的南养江, 滋润着肥沃的土地,这里沟河纵横, 四季常青。竹林深处, 分布着数十个傣族村寨。金秋十月,当谷子收割完毕, 田野一片寂静。夜幕降临, 秋风送爽, 明媚的月亮爬上竹梢, 萤火虫四处飞舞, 这是傣族" 布冒" (小伙子) "猎少" (串姑娘) 的大好时机。寨子里的小伙子们披上草绿色毛毯, 挎上电筒, 带上心爱的葫芦丝, 朝着不同的目标奔去。。 进人二十一世纪后, 葫芦丝在国内的影响更大, 那勾魂摄魄的奇妙声音, 引发了一股席卷全国的狂潮, 天南海北的人们, 都把吹葫芦丝当作一种时尚、一种自豪。< br> 四、傣族文化艺术语言文字 傣语属于汉藏语系壮傣语族壮傣语支, 国内同语族的语言有壮语、布依语、侗语、水语、松佬语、毛南语、黎语, 同国外的泰语、老挝语、缅甸的掸语、印度阿萨姆邦的阿霍姆语是很接近的亲属语言。< br> 饱受中原黄河文明与印度恒河文明的滋养, 傣族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一是百越文化的积淀; 二是本民族固有的文化; 三是对中原文化的吸收;四是印度佛教文化的影响。 德宏傣族学者普遍认为, 德宏傣文字母来源于印度巴利文字母, 德宏傣文是由缅甸文字变化而来的。有老傣文与新傣文之分。新傣文系1954年在老傣文基础上改进, 共有36个字母、19个声母、84个韵母, 6个声调。书写为自左向右横写。拼写顺序是声母在前, 韵母在中, 声调符号放在韵尾后面。< br> 现今使用德宏傣文的地区,有德宏、保山临沧、思茅、大理、楚雄等地州的傣族地区, 人口达40多万。 文学艺术 德宏傣族文学历史悠久。古代傣族先民早就创作了反映自己劳动生活的歌谣、神话和传说。有自己的文字后, 神话、传说得以诗歌的形式表现出来, 从口头文学发展成为书面文学, 使傣族文学的发展迈上一个崭新的台阶。< br> 叙事长诗 目前, 傣族叙事长诗大约有五百五十部, 这些作品都是数千行、数万行的宏篇巨著。是我国少数民族文学宝藏中一座绚丽多彩宝库。< br> 一是英雄史诗, 主要反映傣族氏族部落之间为掠夺土地、奴隶、财富和驯象爆发的残酷而激烈的兼并战争, 所描绘的场面, 波澜壮阔,气势恢弘, 体现了当时傣族先民崇尚武力的社会特征。 二是阿銮故事, 阿銮,即汉文佛经中的" 阿罗汉" 。南传佛教认为: 阿銮托生转世自三十三代起是人首兽身, 以后成为人, 经历了从穷人到富人、到王子, 最后成佛的漫长过程。对古德玛( 释迦牟尼) 成佛前遭遇的各种磨难和奋斗经历的描写,就形成了庞大体系的" 阿蛮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大多是穷苦出身, 自幼丧失父母抚爱, 寄人篱下, 走过曲折的道路, 经历了种种劫难, 后来得到神灵的启示, 增长了智慧和力量, 战胜了艰难险阻, 获得了幸福。著名叙事长诗《 召树屯 》、《 千瓣莲花 》、《 相勐》、《 兰嘎西贺 》等, 反映的主要是佛教和原始宗教的斗争, 善与恶、美与丑的斗争, 以及部落与部落之间的斗争, 具有浓厚的神话色彩和佛教色彩。< br> 三是现实生活题材, 以现实生活为题材的叙事长诗, 与" 阿銮故事" 有明显的区别,主要特点是神话色彩完全消失, 直接面对傣族人民的现实生活。这类长诗以《 娥并与桑洛 》、《 线绣 》、《 叶罕佐与冒弄养 》为代表,被称为德宏傣族" 三大悲剧长诗" 。主要描写男女青年的爱情婚姻, 男女主人倾心相爱, 因遭到旧势力的阻挠不能结合, 双双殉情的悲剧结局, 从中揭示了穷人与富人、富人与领主之间的社会矛盾。标志着傣族叙事长诗从宗教文学向大众文学的转折, 被著名文学家李广田先生称为" 傣族文学史上的里程碑" 。 傣族的民间叙事长诗像一面镜子, 映照出傣族的社会历史风貌,折射出该民族的民族性格、心理素质、民风习俗和生活环境, 充分表现了傣族的审美观念和价值观念, 寄托着傣族人民的理想。< br> 傣戏 傣剧发源于今德宏州盈江县。在傣族民间说唱、动唱及民间歌舞的基础上,吸收了汉族皮影戏的表演形式, 形成傣剧的雏形。此后, 大量吸收借鉴滇剧、川剧的表演形式, 使傣剧在打击乐、道白、服装、化装等方面日趋完善。 据初步统计, 德宏傣剧剧目共有三百多个 ,分为三种类型: 一是移植剧,是根据汉族章回小说、演义和汉族戏剧翻译、改编而成的。如《 封神榜》、《 陶禾生 》、《 汉光武 》、《 王昭君 》、《 薛仁贵征东 》、《 薛丁山征西 》、《 白蛇传 》、《 梁山伯 》、《 乾隆下江南 》等, 这类剧目计有190个。二是传统剧, 是根据佛经故事、民间叙事长诗、民间传说和故事创作改编的傣剧剧目。如( 阿銮相勐)、《 兰嘎西贺 》〈阿銮那道 〉、《 娥并与桑洛 》、《千瓣莲花》、〈海罕 〉 等, 计有69个。这类剧目反映的是正义战胜邪恶, 以及傣族人民的美好向往, 从中体现了傣剧的典型性和民族性。三是新傣剧,是解放后移植的或新创作的以傣族现实生活为题材的剧目, 有50多个, 被称为" 新傣剧" 。如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产生的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 刘介梅》 ,反对包办婚姻的《 团焕 》, 颂扬新人新事的《 软焕 》, 歌颂傣族女民兵巧捉敌特的《 国境线上 》。< br> 新傣剧大都取材于现实生活, 推陈出新, 具有强烈的时代感。 音乐 傣族音乐为五音阶, 曲调比较平纯固定。傣剧的曲调主要来自傣族民间丰富的民歌调, 特别是表现剧中男女青年谈情说爱时, 直接采用了傣族最熟悉的民间情歌对唱的调式。在傣剧发源地盈江, 最早的戏调有" 城子戏调" 和" 坝子戏调" 两种。随着傣剧的传播, 逐渐融人不同地区、不同风格的傣族民歌调, 使傣剧曲调不断得到丰富。如盈江戏调传如芒市后, 吸收了民间的" 喊半光" (跟鼓调), 形成" 芒市戏调" 。< br> 傣剧形成初期, 配乐非常简单, 只有牛皮鼓、锣和镲等打击乐。改革后的傣剧伴奏乐器主要有以下三类: 1 、傣族民间乐器: 有象脚鼓、阶进、硭、牛皮短鼓、盒罗( 即牛木铃) 、吟板、葫芦丝、笋叶琴、牛脚琴、三弦、丁琴等。其中, 硭又分为小硭、中硭、大硭和排硭。2 、汉族民间乐器: 主要有竹笛、洋琴、胡琴、琵琶等。 3 、西洋管弦乐: 主要有黑管、圆号、长号、双簧管、小号和大、小提琴等。 表演 傣剧自萌芽至形成, 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是坐唱阶段。指演员坐在台上, 以说唱的形式表现戏剧人物、展现情节,辅以简单的手势和面部表情。第二阶段是动唱阶段。即演员在坐唱的间隙,起身表演一些简单的戏剧性动作, 并做出各种不同的表情。第三阶段是歌、舞、剧相混合的民间小戏表演类型。其特点是歌舞性较强, 或编重于演唱性。如 《 十二马 》 便是一个古老的、歌舞性较强的剧目。在演唱过程中, 演员们需要在台上走圆场、穿花, 并加人一些民间舞蹈动作。第四阶段是" 点戏" 和" 发分" 阶段, 是傣剧进人成熟时期的两种表演方式。所谓" 点戏" ,即是由" 摩整" (傣语指演戏师傅, 相当于导演)向演员讲述剧情, 分配角色, 台词由演员根据剧情的发展即兴创作; 所谓"发分" ,则是" 摩整" 把各人担负的角色上下衔接写在纸上, 分发给各人。" 点戏" 和" 发分" 是在傣剧吸收滇剧的表演方式之后的一种即兴表演,演员分出男女角色, 有生、旦、净、丑的行当, 穿汉族戏装, 踩着" 冬冬汤" 的锣鼓点, 作" 前进三步, 后退三步" 的格式化的身段表演动作。第五阶段是唱、做、念、舞综合发展阶段, 在借鉴和运用汉族戏曲" 四功五法"的基础上, 广泛吸收了傣族民间舞蹈、民间武术的动作, 形成傣剧特有的演技。如" 孔雀眼手" 、" 孔雀身法" 、" 拜佛手" 、" 象形身法" 等。<br> 同时, 新一代的傣剧演员还接受了古典戏曲的专业培训, 进行芭蕾舞以及民族舞蹈基本功的训练, 极大的丰富和发展了傣剧的表演手段及艺术魅力, 使傣剧的表演焕然一新, 光彩夺目, 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 不断得到发扬光大。 山歌 傣语称" 喊麻" ,德宏地区的傣族山歌高亢洪亮, 甜脆悦耳, 句尾加虚词" 萨喽" 做衬。各县市山歌有区域性的不同。< br> 绘画 傣族绘画与佛教关系密切, 多用于装饰佛寺正殿的天花板、垂檐板壁、佛龛或佛陀的背景和土司衙门。有的地区, 群众也用来装饰自己的门窗, 主要有壁画、连环画、布画、年画以及佛经、书的封面和插图等。绘画人主要是在寺或还俗的僧侣。奘房绘画内容多为宣传天堂、地狱、人间的轮回说, 也有部分世俗题材, 民间装饰不乏花鸟虫鱼等画家的爱物。德宏傣族绘画( 特别是佛寺绘画) 画风单纯粗犷, 色彩浓艳, 对比强烈。建国后, 德宏傣族绘画有了较大发展, 70年代梁河县芒东区傣族农民画在全省有一定影响。70~ 90年代瑞丽多次在全省全国农民画展中获奖。1989年瑞丽被国家文化局命名为" 中国农民绘画乡" 。 剪纸 傣族群众喜爱的特有的装饰品, 多用于做佛事时的奘房的装饰和喜庆节日时家堂和大门的装饰, 图案多为花卉鸟兽。< br> 傣锦 图案丰富, 常见的有动物和花卉图案, 多以反映生活为主, 有的也带有某种政治的色彩、宗教的意念和涵义。色彩变化上, 喜用黑色为底, 色彩绚丽, 构图严整规范, 显得富丽堂皇。多用于 "赕佛"和 "筒帕" (挎包) 、被面、床单、妇女统裙和结婚礼服、顶头帕等生活用品。< br> 德宏傣族信奉小乘佛教( 即南传上座部佛教) 。分摆奘、朵列、摆润和左底4个教派。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 佛教对傣族的政治、经济、文化产生重要而深刻影响。 佛教在傣族人民心中不仅仅是宗教信仰的问题, 而且对人的生活起着支配作用。婴儿降生, 得请佛爷取名;男孩长到七、八岁要进奘房学习。结婚、建房、疾病、丧葬等, 都得请佛爷诵经。傣族在每年诸多的宗教节日里, 得停止生产参加宗教活动。 摆奘、朵列、摆润和左底4个教派学说和教义相同, 但戒律的宽严程度不同, 因而各派教徒在生活方式上也不尽相同。 摆奘最基本的戒律是" 五戒" ,即不杀生、不淫乱、不妄言、不偷盗、不饮酒该教派信徒占全州南传佛教信徒总数的50 % 以上; 朵列的教规、教义与左底教派基本相同, 分" 苏探玛" 和" 睡晋" 两派, 信徒约占全州南传佛教信徒总数的33 %; 摆润又称" 耿润" ,分为" 润罢" 、" 润顺" 两派, 与临沧、西双版纳傣族信奉的耿润同为一个教派, 其教义、教规基本与摆奘相同,全州摆润信徒约占全州南传佛教信徒总数的12 %; "左底" 僧侣在日常生活中有极严格的戒律, 信徒仅占全州南传佛教信徒总数的3 %。佛寺建在远离村寨的僻静处, 僧侣四方云游。出行只携带一把油纸伞, 披一件黄红色袈裟, 睡觉不用被褥, 不随意进他人家。凡信仰左抵派的村寨, 除耕牛外, 不得养牲畜和家禽, 禁狩猎、捕鱼, 见到" 召闷" 、" 召吉" ,行跪拜大礼, "左抵" 派还明确规定信徒不准种植和吸食鸦片, 严禁饮酒。近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 "左抵" 的戒律已有所宽松, 信徒家中普遍养猪、养鸡、养鸭。< br> 佛寺、佛塔 佛寺, 通称" 奘房" (源于缅语) 。德宏傣族地区, 凡有村落的地方必有耀眼奘房, 它不仅是傣族虔诚供佛的圣地,也是傣族人民文化、教育的发源地, 节日喜庆或商议村中大事也在奘房。 德宏傣族地区现有五百多座奘房, 其建筑形式分为三种, 即傣式、傣汉式和汉式。傣式奘房主要分布于农村, 傣汉式和汉式奘房多出现于城镇、交通沿线或较大的村寨。< br> 傣式奘房 是德宏民间最为普遍的奘房建筑形式, 外观与傣家竹楼相似, 保留着傣族干阑式( 即用竹、木把房屋架在空中) 的传统建筑风格。但建筑面积比竹楼大, 装饰也比竹楼华丽。 瑞丽市大等喊奘房最具有代表性, 占地5792平方米, 建筑面积376平方米。由大殿、附殿、门厅、藏经楼、持戒房、泼水厅等组成。正殿宽约10米, 进深约20米, 由40棵木柱支撑, 屋顶为多重檐式, 是傣族典型的干阑式建筑。正殿的最顶端高高耸立着一个精致的小佛塔, 傣语称为" 梯奘" ,是奘房的标志。宽敞的正殿内, 供奉着坐式佛像一尊, 高2.5米, 佛像之下是供台。正殿的上方挂满了五彩缤纷、具有傣族民间艺术风格的佛伞、彩联和宝灯, 四壁描绘着佛祖成佛过程的连环画; 天花板上则饰有佛祖成佛前曾经托生过的种种禽兽图像。大等喊奘房荟萃了傣族民间传统的建筑、雕塑、绘画、剪纸、扎纸等工艺, 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电影 《 孔雀公主》中的王宫, 就是在这里拍摄。1993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br> 傣汉结合式奘房 集傣、汉建筑艺术风格为一体,基础是傣族的干阑式, 屋顶却是汉族典型的重檐歇屋顶, 把傣、汉两种建筑艺术风格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形成了德宏傣族建筑艺术的杰作。芒市菩提寺就是傣汉式奘房的典型, 一般游客到德宏, 少不了要去芒市菩提寺一游。 芒市菩提寺, 傣族称 "奘相" ,意为" 宝石寺" 。它的下半部分为干阑式结构, 以36棵高约2米的木桩将大殿支撑起来, 而上半部分大殿的门窗、梁柱和飞檐翘角的屋顶则是汉族建筑的典型式样, 傣、汉两种风格迥异的建筑艺术被结合得天衣无缝, 让人拍案叫绝。< br> 傣汉式奘房一般出现在交通沿线, 是德宏特有的一种文化景观。由于德宏位于华夏黄河文明与印度恒河文明的交汇之地, 傣汉式奘房便是黄河文明、恒河文明以及傣族传统文化相互揉和的产物。这些奘房的大门, 往往有门神把守,门神关公、秦琼, 是汉族家喻户晓的传奇性历史人物; 大殿内端坐着佛祖释迦牟尼,却是印度恒河文明的代表; 而奘房的建筑又保留着傣族的传统风格。汉式奘房 完全借用汉族建筑风格建造的, 从基础、墙体、屋顶到梁柱、门窗等都表现出汉族宗教建筑的特点。这种奘房的数量不多, 以芒市五云寺、佛光寺和瑞丽芒约佛寺为代表。五云寺因门前有五棵大青树,树上常年栖息着许多白鹭, 远看犹如五朵白云, 五云寺因此得名。傣族称为"奘罕" ,意为" 金寺" 。始建于清康熙四年( 公元1665年) ,是芒市坝现存建立最早的奘房。< br> 佛光寺 是清同治年间芒市土司所建, 过去一直是芒市土司官家拜佛的地方, 一般人不能随意进入。瑞丽芒约佛寺, 傣语称为" 雷奘相" ,意为" 宝石山寺" ,曾几经毁损, 又多次重建, 是德宏州南传佛教历史比较悠久的佛寺, 在整个东南亚享有盛名。 佛塔 德宏傣族的佛塔, 傣语称为" 广母" ,在傣乡随处可见。有的掩映在浓密的凤尾竹丛中,有的挺立于菩提树旁, 有的耸立在景色秀丽的山冈、田野上。金塔富丽堂皇,白塔典雅庄重。造型奇妙, 结构精美, 气势宏伟。既有东南亚佛教造型艺术的普遍特征, 又有鲜明的傣族建筑艺术风格。< br> 傣族佛塔一般由基座、塔身、塔颈、塔刹四个部分组成。主要特点是基座高, 塔身如钟,塔颈如针, 塔刹精巧华丽。远看像雨后春笋, 所以被称为" 笋塔" 。基座多为须弥座。< br> 僧侣 在德宏傣族地区, 男孩到了7岁, 就可送奘房做" 嘎比" (意为学僧) 。经奘房长老同意, 为男孩剃度, 便开始学习傣文和佛教基本知识, 并做一些扫地、挑水、拾柴之类的杂务, 穿俗服,食宿在奘房。经过一年左右的学习, "嘎比" 将面临两种选择: 要么回家务农, 要么留在奘房当和尚。如果选择了后者, 就要择日举行晋升" 召尚"的仪式。 召尚, 俗称" 小佛爷" ,是僧侣中的最低等级。嘎比在晋升召尚之前, 要拜认很多干爹干妈, 最多可达数百人, 能成为嘎比的干爹干妈是一件值得自豪的事情。晋升仪式热烈隆重, 费用大都由干爹干妈来承担。干爹干妈备齐嘎比所需的各种日用品, 将嘎比打扮成王子的摸样,扶上制作精美的坐床, 由村民们前呼后拥地抬着送到奘房。一路上燃放鞭炮, 鼓乐大作, 热闹非凡, 是傣族男子一生中极荣耀的时刻。到达奘房后,嘎比在佛殿跪受教戒, 并脱下王子装束, 披上袈裟, 从此成为正式僧侣。< br> 奘房中的僧侣, 一般分为召尚、召长、召几、召崩几四个等级。其中, 召几、召崩属于奘房里的高僧, 被尊称为" 大佛爷" 。如果是结过婚的人出家, 水平再高也不能升为大佛爷。 做摆 流行于德宏地区的一种宗教盛典, 傣语叫做" 摆帕拉" ,意思是为通往佛国天堂做准备。傣族一生节衣缩食, 稍有储蓄, 就要做摆。他们认为: "做摆" 是人生的一件大事, 一方面做摆是对佛的最大功德, 表示对佛的虔诚; 另一方面做摆是积蓄福禄财宝, 死后可享受, 家人可入佛国; 再一方面做摆后自己得以" 帕嘎" 称呼( 即" 无限忠于佛主的佛门弟子荣誉称号" )提高了自身的社会地位, 获得人们的尊重与羡慕。< br> 六、习俗与禁祭< br> 干阑式建筑 即干栏, 德宏傣族地区曾长期流行干阑式的竹楼, 竹子做梁柱,竹蔑做墙壁, 茅草覆顶, 不用木材、石头和砖瓦。现在, 生活改善了,大部分地区的傣族都住上了瓦房, 仅有瑞丽一带还保留着竹楼式的建筑。 文身 文身是古代越人的重要标志, 德宏傣族一直保留着这一古老的历史习俗, 是一种带有审美意义的民族标志。在傣族心目中, 男人必须文身才美。假若不文身, 会遭到人们的耻笑, 连姑娘也不爱。今德宏傣族文身部位一般在胸、上肢和后辈, 有动物、花纹、文字等。< br> 饰齿 傣族先民有饰齿的习俗。过去称" 漆齿" ,傣族老人嚼食槟榔使牙齿变得漆黑;还用金片、银片裹齿, 镶金牙也曾是傣族青年的时尚,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前一直十分盛行, 目前已不多见。< br> 猎少( 串姑娘) 傣族青年的恋爱是非常浪漫和富有情调的。男孩子到15-16岁就开始猎少( 串姑娘) 。过去,筚( 萧) "筚郎道" (葫芦丝) 是小伙子" 猎少" 时的必备之物, 小伙子喜欢哪个姑娘就到姑娘家屋外吹奏情歌, 以打动姑娘的心。农历9月" 出洼"后, 傣家村寨的夜晚, 萧和葫芦丝响成一片。现在, 吹箫和吹葫芦丝的习俗已经消失, 而赶摆、赶集或众人欢聚的时候是" 猎少" 的好时机。另外, 有的活动是专门为男女青年交往而举行的。如春节过后, 阳光明媚,大地一片生机, 男女青年都相约到环境清幽的竹林中对歌、丢包、打土电话。 男女青年相识后, 小伙子常常向姑娘索要礼物, 如小镜子、披巾、照片乃至金银首饰等, 有时姑娘故意不给, 小伙子就去抢, 少不了一番嬉戏。< br> "猎少" 只是小伙子寻找异性伴侣的一种方式, 有的是一见钟情,有的是经过多次选择。当条件成熟时可以谈婚论嫁时, 傣语叫" 哈朗毛"( 找媳妇) 抢婚 旧时傣家人有" 抢婚" 现象。男女双方恋爱遭到父母阻拦,便私下约定时间地点, 约好健壮亲朋数人, 手执武器, 身带散碎铜钱,潜伏在约定地点的四周, 姑娘便借故或担水、或洗菜, 按时到约定地方,一声暗号, 伏兵蜂拥而上, 抢着姑娘便走。此时姑娘须大声呼救, 家人闻声, 立即追出, 村人邻里, 也一齐帮着追, 表面上似捉强盗般紧张, 实际上是虚张声势, 偶有追上, 抢者将事先准备好的铜钱撒在路上, 追者边追边争着拾铜钱, 抢者便安然带着姑娘胜利归去。到男青年家时, 即放鞭炮,家族邻里都来祝贺。此类抢婚得到社会承认, 建国后仍时有发生。梁河等地的傣族把这种抢婚称为" 拐" 或" 拐媳妇" ,甚至杂居的汉族也拐媳妇。< br> 傣族男女青年在自由恋爱中不得发生性关系, 若未婚先孕, 则依傣族习惯, 男女双方须出钱" 洗寨子" ,请全寨人吃一顿饭, 表示" 认错"和冲洗给寨子带来的晦气。 哈朗毛 分为提亲、定亲、婚礼三阶段。要念不同的唱词, 这是傣族婚姻习俗的一大特点。< br> 提亲时, 请两个媒人, 带芭蕉、糖果之类的礼物到女方家, 向女方的父母献唱词, 表达来意。< br> 女方的家族长老接过礼物后, 要念" 喊哈发" ,先叙说女儿如何得到父母的宠爱, 成长后又如何能干, 然后表示: "是花总有开花的季节,是果树也有结果之日。姑娘能碰上意中人, 也是命中注定的了, 望双方的情谊像岩石一样坚固, 像大地一样厚实, 像顶天柱一样永久。" ;< br>另外, 新娘子告别父母家人, 要用哭腔念诵依依惜别之词; 婚宴上, 要从宾客中选一位嗓音好的人念祝福性的" 喊吉利曼嘎纳" 。总之, 在不同的环节, 都要用不同的调式, 念诵不同的唱词。 入洞房时, 新娘要换成已婚妇女的装束。瑞丽、畹町一带的" 傣德" 支系已婚妇女前额有刘海,服饰不变。而" 傣勒" 支系的妇女, 带毛巾做的包头或筒状的黑包头,下身一律穿紫黑色的统裙。老人还要在新郎新娘的手腕上拴红线, 新郎新娘一起用手抓糯米饭吃。此时, 寨中小孩换牙老长不出的就赶快去让新娘摸一摸, 据说牙齿在不长时间就会长出来。< br> (三) 产俗 傣族妇女怀孕后, 无事不能到别家串门, 一般也不参加节庆、婚丧等集体活动,忌讳在众人面前走来走去。傣族认为, 孕妇身上有晦气, 特别男人外出打猎、捉鱼、做生意, 途中遇到孕妇就会认为不顺、不吉利。另外, 孕妇不能张望日食和月食, 否则生出的小孩会成斜眼睛。丈夫在行动上也会受到一定限制, 忌杀生, 尤其不能给宰杀后的家畜开肠破肚, 否则生下的孩子会成兔嘴。参加建房时, 忌打桩、钉楔子等, 否则会导致妻子流产、难产或畸形儿。< br> 分娩时, 请寨里有经验的妇女接生。孩子出生后, 傣族习惯上用" 帕滚目" 煮鸡蛋给孕妇吃, 汉意为" 猪屁股菜" ,是一种傣药, 有清凉解毒和催乳的作用, 对子宫脱垂 也有疗效。 傣族妇女生小孩,7天后就做家务活。< br> (四) 饮食习俗 傣族的主食是大米。人们用" 芒市坝, 囤箩大, 三年不失火, 谷子装不下" 的顺口溜来形容德宏傣族地区盛产稻米。特别是遮放米, 颗粒长, 晶莹透亮, 煮熟后香味扑鼻, 柔软细糯, 口感极好, 古代曾作为贡品敬献朝廷, 称为贡米。< br> 傣族烹调以煮、烤、煎、炸、凉拌为主, 很少做炒菜。傣族最爱吃带酸味的食品,连鸡鸭鱼肉也做成酸味的, 所以人们把傣族称为" 酸摆夷" 。傣族制作的酸笋、酸菜、酸醋、酸鱼等非常爽口。 傣族种菜很少施肥, 尤其是不用人粪做肥料。一是因为傣族分布的地方, 土地肥沃, 不须施肥; 二是傣家人爱干净, 不愿施肥。当地汉族却认为傣族不懂得施肥, 戏称傣族种的田是" 卫生田" 。但在德宏, 精明的家庭主妇买菜时, 总爱买傣族种的菜, 觉得吃着放心。< br> 傣族的食品在用料、制作方法上比较特殊。现介绍几种有名的傣族菜肴 火烧猪 火烧猪是傣族群众十分喜爱的一种传统佳肴食品。逢年" 赶摆" 、" 泼水节" 、迎亲嫁娶、招待亲友贵宾或青年人在户外野餐的时候, 总少不了要吃火烧猪。盈江傣族定亲时常以火烧猪作聘礼, 烧熟后的猪要完整, 耳朵、尾巴不能有残缺, 不然会遭到人们的非议。由于火烧猪的制作比较麻烦, 所以用火烧猪款待亲友是一种比较高的礼仪, 意味着主人的友好和敬意。< br> 火烧猪的制作方法很特别:取1只30一40公斤小耳朵猪, 停食两天, 排尽粪便, 杀后取出内脏, 塞进香料, 用竹蔑缝合, 把一根烧得通红的细长铁棍穿人体内, 由2 人分别拿住铁棍两端, 在稻草火上烧, 待焦黄冒油时, 边烧边用尖刀将皮刺破,撒上湿稻草灰, 再用微火烤熟。有的还在猪的腹内放一块烧红的大鹅卵石。最后洗净切为薄片, 以盐、花椒、辣椒、鱼腥菜、蒜及酸醋等做成蘸水, 放入切好的肉片, 浸渍片刻既可。外脆里嫩, 风味独特。糯米香茶 糯米香茶是一种草本植物, 叶子呈三角形, 深绿色, 对叶生长。鲜叶晒干后, 就散发出一股浓郁的糯米香味, 因而得名糯米香茶。在装有茶叶的茶筒里放上两片糯米香叶, 泡出来的茶水都有一股糯米香味,喝了清香、提神。< br> 泼水粑粑 是泼水节必不可少的一种风味小吃。在泼水节前, 傣族妇女用上等糯米磨成吊浆粉, 加入适量红塘揉合。然后用新鲜芭蕉叶包成长条状, 上蒸笼蒸熟即可。吃起来口感极好, 既有糯米的香味, 又有芭蕉叶的清香。 竹筒粑粑 将糯米面揉合, 加红糖,塞人竹筒, 用稻草封口, 放在火碳中烤熟。剥开吃时, 竹膜附在粑粑上, 有青竹的芳香。< br> 黄花糯米饭 是傣族独具风味的一种传统饮食,色泽鲜艳, 鲜甜, 不仅好吃, 还有防治肝炎的保健作用。它的制作方法是:糯米浸泡, 然后加人一种香味浓郁的黄花汁( 傣语称摩毫冷) 拌合均匀,蒸熟即可。黄花糯米饭在气温不太高的情况下, 可放数日, 色香味不变。 豌豆面汤圆 是傣家风味食品, 每逢赶摆、过节, 傣族群众都喜欢制作。方法是: 将豌豆用微火炒至香脆, 磨成面, 每只碗撒少许垫底; 汤圆煮熟, 放人碗中摇晃, 使汤圆裹满豌豆面。俗称" 马打滚" 。< br> 烤鱼是傣族传统家常风味菜, 特点是软嫩鲜甜, 原汁原味, 制法是将鲜鱼去鳃和鱼内脏, 洗净, 再用葱花、姜沫、蒜、青椒沫、芫荽、野花椒沫、薄荷、香茅草叶沫、草果粉、味粉、盐、料酒拌成的馅, 装入鱼腹, 头尾折拢,再用香茅草捆成十字, 外面包以芭蕉叶, 埋入木柴烧后的炭或热灰中烧熟, 取出去掉芭蕉叶和香茅草, 装盘即成。 撒苤 是最具傣族风味的凉拌菜。傣族说: "杀牛不吃撒苤, 等于没杀。" 主料是米线、牛肚、牛肉、牛肝等。味苦, 清凉可口。制法是先将牛千层肚煮熟切成长片, 牛里脊肉、牛脾脏在碳火上烤熟, 也切成长片, 放人用米线垫底的大盘子里;韭菜切细, 去汁, 与肉泥拌成团; 另用牛粉肠汁熬煮, 略焦糊时再加冷水熬数小时, 用纱布过滤, 凉后加香廖草、缅芫荽、涮涮辣、盐、味精蘸成汁水, 随拼盘一起上桌。人们常说, 到德宏不吃撤苤, 等于没有到德宏。< br> 另外, 傣族历史上有" 喜吃异物" 的习俗, 虽说是异物, 其实大多都是营养价值丰富的食物< br> 蚂蚁蛋 是一种细黄蚂蚁产的卵, 白色,小如芝麻, 大如豌豆。味道鲜嫩, 很难找到, 傣族视为菜中珍品。在开水中略煮后, 加莴笋、酸水凉拌; 竹虫 生在竹节中, 白色, 长寸许,每年九、十月最肥硕, 油煎食, 香而脆。< br> 蜂蛹 凡土蜂、黄腰蜂、草蜂、葫芦蜂等的蛹都可吃。土蜂、黄腰蜂的巢在树上, 每到秋天黄昏时, 傣族男子手持火把爬上树, 用火烟驱走蜂子, 取下蜂巢。蜂蛹可油煎, 可煮汤。 屎克郎 将屎克郎的壳剥去, 得到白色半透明的蛹体, 大如核桃, 与鸡蛋煎食, 有驱风散毒的奇效。< br> 蝉( 即知了)夏夜, 知了飞到河边吃水, 傣族小孩就手持火把到河边捉知了。将知了足和翅膀去掉, 放人油锅炸脆即可食。 青苔 一般只吃水井、饮水塘或干净的小溪中的青苔, 用酸水凉拌, 很爽口, 并有清凉去火的作用。 帕哈 一种亚热带特有的绿色灌木, 树叶的嫩尖可食, 新鲜时有浓烈的臭味, 做成熟菜后异味全消。可煎鸡蛋吃, 也可煮汤。有去毒的作用, 对头疼也有疗效。< br> 傣族因受佛教轮回转世观念的影响,对待死亡的态度非常超脱。认为: 人的灵魂是永恒的, 生前在这个世界,死后又到另一个世界继续生活。他们把出葬叫做" 恒来恩来罕" ,意为"爬金山银山" ,似乎死后还有荣华富贵在等待。 出葬时, 将冥房罩在灵枢上, 寨子里的妇女们都争相用手去扶摸灵枢, 以表示对死者的敬意。为首者高举火把, 边走边插小纸旗, 为死者做路标。接着是举" 屯嗦"( 钱树) 的人, 死者的长子跟在" 屯嗦" 后面, 肩扛长刀, 一手拉着与灵枢相连的长布条为死者开路, 遇有障碍物, 挥刀劈砍。其他亲属、邻里等依次排在后面。< br> 每个村寨都有固定的公用墓地, 按姓氏划分成不同的范围。下葬前要用火把在墓穴四周燎一下, 表示驱邪。入葬后,将抬灵柩用的竹架、竹杆、蔑绳就地烧毁。也有的地方不但不烧毁,反而相互争抢。他们认为这些东西沾着灵气, 拿回去有好处。最后, 在墓前焚香, 置鸡、饭、茶水、糖果等供品, 由一位老人念诵祭词。念毕,反应灵敏的年轻人立刻蜂拥而上去抢鸡吃。他们认为, 小孩吃了, 夜里睡觉不会磨牙齿; 小伙子吃了, 会早早遇到意中人。特别是吃到鸡头的人, 进深山不会迷失方向, 无论学什么均掌握得快; 吃到鸡翅膀的人, 小伙子犁田快, 小姑娘织布快。众多的年轻人为争抢一只鸡而发出阵阵欢声笑语, 使原本肃穆的葬礼, 在一片欢笑声中结束。 属正常死亡者, 实行土葬, 孕妇死亡及非正常死亡不举行葬仪, 实行火葬。< br> 德高望重的老人, 往往要请" 摩" (先生) 撰写祭文, 叙述死者生平、为人和功绩, 表达对死者深深的缅怀之情; 然后为死者的灵魂祈祷。祭文用叙事诗的形式撰写, 富于节奏和韵律, 但充满凄凉和酸楚。德高望重的大佛爷死后, 则赶声势浩大、气氛热闹非凡而庄严肃穆的拖乐大摆。经过特别装饰的棺材, 前后用几条粗大长绳, 外寨群众前边拖( 让老佛爷顺利升入天堂) ,佛寺本寨的群众后边拉(表示挽留) 。到墓地火葬后, 将尸骨装入罐中葬于寺庙或佛塔背后墓地。傣族一般不上坟, 但因受汉人影响, 目前也有在清明节扫墓献坟的习惯。< br> (六) 宗教节日 由于佛教已经渗透到傣族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各个方面, 使傣族人民在思想观念和言行举止上带有佛教的烙印, 这就必然对傣族的风俗习惯产生深刻的影响。比如出于对僧侣的尊重, 路上遇到僧侣, 必须恭恭敬敬地站在路边行礼, 为僧侣让道, 这已经形成傣族的一种习俗; 又如奘房僧侣每天所需的食物, 都由寨中百姓轮流送去等等。特别是傣族的宗教节日非常之多, 各种大大小小的节庆和拜佛的活动贯穿于一年的始终。届时, 无论男女老少都踊跃参加。老年人过宗教节日, 一方面是向佛祖表达诚意, 使思想有所寄托, 另一方面也可在集体活动中排遣老年人的孤独感; 青年人过宗教节日, 除了是向佛祖尽义务外。同时也把宗教节日视为一种社交活动, 以增进男女青年之间的相互了解。所以, 少女们都把自己打扮得美若天仙, 楚楚动人, 而小伙子也会利用一切机会展示自己的才干, 以博得少女的好感。小孩虽然是凑热闹, 但无形中却受到佛教文化和传统文化的熏陶。这些宗教节日, 其实也构成了傣族社会生活中的宗教习俗。德宏傣族主要的宗教节日有: 摆冷细 农历大年初一, 寨子里的中老年人都要到奘房拜佛, 听佛爷讲经。 摆伍巴古 即弥勒佛节, 每年正月十五村民们要到奘房举行隆重的迎佛、拜佛仪式, 向佛敬献袈裟、被褥、枕头、水果等物, 并在奘房" 光毫" (即聚餐) 。次日中午进行送佛仪式, 将一尊佛像置于精美的小彩船中, 村民们在佛爷的引导下, 抬着彩船, 浩浩荡荡地来到河边, 诵经后把彩船放人河中, 众人目送佛祖顺流飘向远方。< br> 泼水节 傣语普遍叫做" 摆爽朗" ,但作为宗教节日, 则称为" 摆桑建",也就是" 浴佛节" 。 "泼水节" 期间, 傣族男女老少都要到山上采花,妇女要用糯米制作大量的" 泼水粑粑" 。人们捧着鲜花、" 泼水粑粑" 等供物到奘房拜佛, 并为玉雕佛像沐浴。此时人们争先恐后地用浴佛的水洗自己的眼睛, 认为这样可以保持心明眼亮、消灾祛病, 接着向老人撒水祝福,然后, 青年们开始泼水狂欢。 毫洼 每年农历六月至九月, 正值雨季,播种结束, 傣族中老年人集中到奘房静坐参佛, 听大佛爷讲经说法, 吃住在奘房, 足不出门, 汉语称为" 关门节" 。在此期间, 百姓不能起房建物, 也不能娶亲嫁女。< br> 奥洼 九十天的佛徒生活结束后, 在奘房中拜佛的中老年人可以走出奘房, 一切回复到正常状态, 汉语称为" 开门节" 。届时各村寨男女老幼穿红着绿, 敲锣打鼓, 到奘房举行盛大的集会, 拜佛祷告,忏悔一年的罪过。据说佛到西天讲经三个月后, 重返人间, 所以佛回到人间这一天, 各村寨都要举行集会, 欢迎佛祖归来。 摆干朵 是傣族民间比较热闹的宗教节庆, 在" 开门节" 的次日( 农历九月十六日) 举行。到时傣族群众敲锣打鼓, 走村串寨, 相互到奘房进行隆重热烈的庆祝活动, 到处是欢歌笑语,傣族村寨变成一片欢乐的海洋。青年们载歌载舞, 老年人则到大殿拜佛祈祷。这个节日一般要持续好几天, 如芒市地区的" 摆干朵" 要赶8天, 在不同的奘房轮流举行。< br> 烧白柴 每年冬去春来之际, 傣族未婚男女青年就到山中砍一些柴禾送到奘房, 全部剥去树皮, 露出洁白的树干, 称为白柴。到农历正月十五日晚上, 将白柴垒成一个高4米左右的小塔, 由佛爷诵经后焚烧, 意思是为佛祖驱走严寒, 迎来温暖的春天。< br> 傣族男女有别,且不同年龄的人, 服饰及其颜色也有差别。老年男子服饰上衣有对襟布扣和胸与右臂间开合两种。前种服饰为梁河、盈江、陇川、瑞丽、畹町式样, 后者为潞西式样。在颜色上, 青少年多着淡清颜色, 老年人着黑色和淡蓝色, 并多着包头或毛巾头套, 裤子为大腰大脚布裤, 不放兜, 不开口。现大多数青少年已改着汉人西裤、西装。 妇女服饰较为复杂, 女孩多着色泽鲜艳的对襟短上衣, 长及腰, 潞西、瑞丽等地女孩一般头发结后梳, 在脑后挽一小结, 长发自发结后梳理, 不编辫。盈江、陇川女孩头部则戴一顶黑底刺绣银线的圆顶布帽, 顶部有一梳缨, 至十二、三岁时始脱去帽子。< br> 未婚妇女衣着多喜欢白、淡黄、粉红颜色的确良布料。瑞丽一带少女着紧身短衣长裙, 衣料质地单薄, 能显示少女优美的身段。盈江、陇川一带多着短衣长裤。只有在喜庆节日才着黑色长裙, 以示庄重,婚后侧一律着裙。无论成年妇女或少女, 胸前一般配戴镏金胸饰, 图案多为孔雀和凤凰。着裤时腰间围一半戴黑色花边小围裙, 围裙两则多置飘带。其围裙和飘带图案刺绣制作精细。整体着装典雅、清新, 常叫路人住足观望。 已婚中年妇女同未婚少女最大区别在于头饰。瑞丽、潞西遮放一带已婚妇女头上一般包浅色头巾, 盈江、陇川、梁河妇女则戴高约5寸的黑布筒式包头。< br> 老年妇女除瑞丽颜色较浅外, 一般黑衣黑裙, 着筒式黑包头, 无一例外。只是现代, 梁河、潞西、盈江、陇川的年青人为了方便,都把瑞丽装作为便装, 其礼服还是保持原来装饰。现在梁河、盈江、陇川年轻媳妇也包浅色头巾。< br> 傣族尊老爱幼、助人为乐、 讲究礼让、和睦相处。百姓居家, 长辈最受尊重。早晚, 儿孙要为长辈端洗脸水、洗脚水, 小辈同长辈说话必带" 哈" (汉活" 你者" 、" 您老人家" 之意);有的地方则用谦称, 自称加" 额" (相当于汉语的: "在下" 、" 小的" )。吃饭时, 请长辈坐上座, 中途相遇, 小辈要站在路边让长辈先行。而长辈对小辈也关心备至, 很少打骂。 逢村人有婚丧之事, 起房建屋等, 大家乐意去帮忙, 有请必到, 有时一天就可建盖一间新房( 竹楼) ,丧事是不请就到。同时傣族家族和睦, 村寨安宁。< br> 每逢农闲或节日走亲,必备礼品, 哪怕很平常的粑粑、饵丝、毛烟之类都必带上一点, 而串亲戚返家时, 主人同样备一些礼物加赠。 有客人到家必尽其所有, 热情招待。就餐时, 妇女则在厨房就餐。< br> (九) 禁忌< br> *忌客人随意进入主人卧室; *忌太阳未出妇女进别人家; *忌把生树枝拿进堂屋; *忌年幼者在长者面前跷二郎腿; *忌挑水途中停留;< br> *忌正月初一杀生、扫地; *忌在佛寺、神树和寨庙附近骑马、拴牛、砍伐树木和大小便; *忌女性到佛殿正中的台阶上坐; *忌与僧侣开玩笑和触摸僧侣的头、身; *忌在佛寺里任意吐痰; *忌用手指或触摸佛像; *忌坐佛寺门槛; *忌佛教经书携入产房; *忌祭寨神时外人进寨。< br> 景颇族 山之娇子 景颇族祖祖背背生息、繁衍群山之中, 与大山有着不解之缘。景颇族从西北迁往西南, 跨越万水千山, 定居于崇山峻岭之中。因此人们直接用" 山" 来命名这个民族, 称之为" 山头族" ,把景颇支系叫做" 大山", 载瓦支系叫做" 小山" ,勒期支系叫做" 茶山" 。景颇族地方的首领" 布姆督" (景颇语) ,汉意为" 山上的主人" 或" 山官" 。大山养育了景颇族人民, 大山是景颇族人民的母亲。景颇族人民剽悍骁勇、刚直豪爽、热情奔放。< br> 德宏的景颇族分景颇( 大山) 、载瓦( 小山) 、浪峨( 浪速) 、勒期( 茶山) 四个主要支系和少量的波拉支系, 是个跨境而居的民族, 其先民与古代活动于西北地区的" 氐羌" 游牧族群有密切的族属渊源关系。分东、西两路迁居德宏: 西路分布在高黎贡山西麓的" 寻传" 部族, 是景颇支系的祖先, 他们从缅甸东北部迁入德宏, 语言有很多与藏语相同的成分;东路分布在高黎贡山东麓的" 浪峨" 部族, 是载瓦、浪速、茶山、波拉四个支系的祖先, 他们沿怒江南迁至德宏, 语言中有很多与彝语相同的成分。 2004年, 全州共有景颇族12.89万人, 约占全国景颇族人口的95%。其中陇川县40487人, 盈江县35655人, 潞西市25023人, 瑞丽市10727人, 梁河县1249人, 畹町546人。他们主要分布于德宏境内1500-2000米的山区。景颇支主要聚居在盈江支丹山、铜壁关、邦瓦等, 散居于陇川王子树、护国、曼面邦外等。载瓦支主要分布于陇川、潞西、盈江、瑞丽等, 人口较集中。浪速支散居于潞西的营盘、弄陇、允欠、党扫、拱卡及潞西中山部分地区和瑞丽勐秀、盈江铜壁关。茶山支主要分布于盈江盏西及喇期董、大盈坡、陇川垒浪、潞西东山、广岭以及瑞丽的南京里等地。< br> 一、独有的山官制度与习惯法 山官, 景颇语叫" 崩督" ,载瓦语叫"崩早" ,汉意为" 山上的主人" ,是景颇族社会的统治者。以山官为首所形成的独特的政治制度( 山官制度) ,是我国各少数民族中唯一的一种政治制度。景颇族山官制度具有氏族社会的民主性和阶级社会的专制性,千百年来形成了一整套不成文的、约定俗成的、视为民族灵魂的习惯法。景颇语称之为" 通德拉" ,即" 阿公阿祖" 传下的" 做人的道理" ,对民众具有很强的约束力。但因其不成文, 是约定俗成的, 缺乏一定的科学性、严格性。它起源于卡库穆拽时期, 是在氏族家长制瓦解过程中逐渐演变形成的。景颇族迁居德宏后一直沿袭着山官制度, 解放后虽已废除, 但一些习惯性的规矩一直保留至今。< br> 如: 在春耕动土前必须献官庙, 否则不准砍地、烧地和下种; 无论户口迁入迁出得事先征得山官或寨头的同意:迁入者要送山官一小筒酒, 迁出者要象征性拔掉拴牛的木桩, 称为" 夺沙木脱" ,表示与该寨子脱离关系; 再如借债故意不还引起拉事纠纷, 债权人可拉走借债人家里的牛、猪等。 对肇事者的赔偿标准和对肇事者的处罚也有特殊的规矩: 景颇族习惯法对杀人伤人的处理一般不判偿命, 但是杀人者必须赔命价, 即杀人者赔偿8 ~10条牛。但官种杀人和百姓杀人赔偿不同, 官种杀人赔偿较百姓轻。同时, 赔偿常带有家族复仇性质, 案件发生后, 一般被害者的家属、亲戚和近邻乡亲会聚数十人到杀( 伤) 人犯寨子的官庙附近住下, 来多少人就插竖多少木桩, 他们先拉出寨中任何一家的牛杀吃, 然后双方的山官、寨头再出面交涉, 协商赔偿条件, 直到被害一方满意为止。赔偿款一般都比较重, 常由杀伤人犯的亲属共同帮助赔付。对酒醉误杀可从宽处理, 通奸者被女方丈夫撞见则可当场杀死奸夫,习惯法判无罪不需赔偿。< br> 景颇族厌恶偷盗, 对偷盗者的外罚较重,如偷一条牛要赔四条, 偷鸡也按同原则赔偿; 开箱撬柜偷窃者按1:4赔偿、罚一面铓外, 还要杀猪、鸡献鬼。 对违反公共利益的处罚也有相应规定。如: 不准买卖辖区土地, 违者重罚; 不准随便烧野火, 否则要罚牛或猪一头; 单家独户不准砍种一片山地; 砍伐官庙附近的公有森林出卖, 没收价款充公。< br> 对人身攻击者的处罚则用实物赔偿, 如诬告别人偷盗,必须恢复名誉, 赔偿" 洗脸牛" 。骂人" 难当死" (汉意" 生小孩时死" )被认为最严重的口舌是非, 必须通过" 讲事" 赔偿大量实物。 "神判" 在日常生产、生活中, 有的案件习惯法难以判断是非曲直, 便采用" 神判"的办法处理。" 神判" 实际上是习惯法中的一部分, 具有同样的效力。由于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和宗教色彩, 故专制性不很突出。主要办法有: "卜鸡蛋卦" 、" 捏鸡蛋" 、" 埋鸡头" 、诅咒、" 斗田螺" 、" 煮米" 、" 捞开水" 、" 闷水" ," 闷水" 是神判最壮观一种, 一般用于无法裁决的重大案件, 如偷牛、土地纠分等, 由山官、董萨来主持, 双方亲友筹集20~30头牛交山官保管, 由董萨确定地点举行" 闷水" 仪式, 双方亲友到场助阵, 附近村寨群众纷纷到场围观, 气氛紧张严肃。仪式开始, 董萨念诵咒语, 并由当地素有众望的老人对天疾呼, 请求神灵显灵、主持公道, 然后把两根竹竿插入河、池深水处, 山官同时令双方各顺一竹竿潜入水中, 谁在水中闷的时间长就获胜, 输的一方要受罚。无论谁获胜, 需立即鸣枪报喜, 当场杀一头牛祭奠鬼魂, 并请大家一同分享。事后, 双方感谢山官, 其余牛全部归获胜方, 并由获胜方分给其亲友。< br> 二、具有丰富内涵的景颇族文化艺术 景颇族的舞蹈分为祭祀性、狩猎性、生产劳动性和欢庆性等五类。祭祀性舞蹈有" 总戈" 、" 布滚戈" 、" 金再再" 等, 动作粗犷豪放,形象生动。狩猎性舞蹈有" 龙东戈" ,军事性舞蹈有" 向戈" (耍刀) 、"串戈" 、" 以弯弯" 等。生产劳动过程的舞蹈, 步伐灵活, 富于变化。欢庆性舞蹈有" 直戈" 、" 曾戈" 等。这些舞蹈形式多为环舞、巡回舞和曲折行进舞。此外, 景颇族还吸收了傣族、傈僳族的舞蹈形式, 形成了具有自己民族特点的象脚鼓舞和" 叮戈舞" 。景颇族舞蹈中最富盛名的是集各舞蹈于一体的" 目脑纵歌" 。 "目脑纵歌" 是景颇族的民族传统节日, 景颇语意为" 大家一起跳舞" 。起源景颇族原始宗教的一种盛大祭典。每年农历正月十五开始举行, 舞场宽阔, 中央竖立高高的" 目脑示栋" ,意为" 索求财富柱", 一般由竖4根、横2根柱子加底座组成, 中间两根绘有舞形图案和日月标记, 中间是巨大的刀剑相连, 旁边两根为雌雄祖先图案, 上一根横柱表示天地, 下一根表示子孙兴旺、五谷丰登。示栋下成千上万的景颇人排成长队,在" 脑双" 的领舞下, 起舞, 盛况空前。男人手挥长刀, 个个英姿飒爽;女人抖动着彩帕和扇子, 身上装饰的银泡和银链唰唰作响、闪闪发亮,似彩蝶起舞, 象孔雀开屏; 队形变换有序, 时而如采练漫卷, 时而似瑞霭轻飘。在木鼓、铓锣、洞巴、笛子等乐器的伴奏下, 气势壮观, 舞步刚健明快, "哦热啊……" 的欢快的歌声飞向高空, 响遍景颇山乡。这一天,景颇山变成了歌舞的山, 所有景颇人似乎都醉了, 从内心发出酣畅的欢笑。通宵达旦地狂舞三天三夜。堪称世界上最壮观、最撼人心魄的大型集体舞蹈, 有" 万人之舞" 的美誉, 充分展现了景颇族人民英勇顽强、刚直豪爽、热情奔放的民族性格。< br> "目瑙纵歌" 作为一种民族民间艺术形式,沉淀着景颇族的历史、宗教、音乐、舞蹈、文学、政治制度等丰富的文化内涵。 热情奔放的刀舞 景颇族男子参加目瑙纵歌盛会时, 头上缠着缀有红、黄、绿绒球的英雄结, 身挎色彩鲜艳、缀满银饰的" 筒帕" (挎包) ,腰间佩带着一把精美的长刀, 显得精神抖擞, 格外英武。进人舞场,所有男子持刀而舞, 就像即将奔赴战场的勇士。无数把锋利的长刀在阳光的照耀下, 闪烁出眩目的光芒, 映射着景颇人刚强勇武、不屈不挠的民族性格。< br> 景颇族男子跳舞, 一般都是手持长刀、盾牌、长矛等道具。在刀术和耍刀的基础上, 模仿劳作生产中的各种动作, 形成景颇族刀舞。刀舞有单人刀舞和集体刀舞之分。单人刀舞属于自娱性舞蹈,有单刀舞、双刀舞之分; 集体刀舞则属于祭祀性舞蹈。 民间的单人刀舞 舞蹈语言比较丰富, 舞蹈时可以即兴发挥, 非常自由地宣泄个人的情感,不同的地区风格不尽相同。< br> 双刀舞 表演风格与单刀舞相似, 舞蹈内容一般表现景颇族勤劳勇敢、不畏艰险、开拓进取的精神。其特点是节奏明快、动作幅度大, 步伐灵活多变, 热情奔放, 充满阳刚之气。且不受时间、场地的限制, 劳动生产之余, 田间地头随地可跳, 具有广泛的群众性。景颇族民间的集体刀舞 都是带有祭祀性的舞蹈。除" 目瑙纵歌" 外,主要有" 恩港斋" 、" 以弯弯" 两种。过去在景颇族寨子中, 如果有声望的军事首领、武艺高强的勇士或本地著名的猎手去世后, 就要跳" 恩港斋"数名男子左手挽盾牌, 右手持长刀, 在死者家的院场中四处挥刀劈砍,为死者驱鬼开路, 护送死者的灵魂顺利地到达" 老家" 。 "以弯弯" 是历史上景颇族出征前跳的一种舞蹈。由祭司杀牲祭神, 然后一群男子左手挽盾牌, 右手持长刀, 做出各种进攻和防守的舞蹈动作。其目的是祈求神灵的庇护, 振奋士气、鼓舞斗志。凯旋归来也要跳" 以弯弯" ,以感谢神灵,庆祝胜利。< br> "恩港斋" 和" 以弯弯" 具有独特而浓郁的民族风格,后来经文艺工作者加工改编搬上舞台, 成为一种表演性的舞蹈。 景颇族长刀 刀身长60-70厘米, 刀叶宽3-4厘米顶端为齐头式, 刀鞘也很特别。景颇族人民对长刀十分崇拜, 特别是景颇男子, 无论走到那里, 总是刀不离身。他们把长刀看得象生命一样重要。在景颇族礼仪中, 向对方赠送长刀,是景颇族民间一种非常庄重的礼节, 长刀既是以诚相见的信物, 又包含着深深的祝福。如景颇族出门去拜访远方的亲朋好友时, 总是将长刀作为见面礼,以表示敬重之情, 而对方同样也以长刀作为回赠; 男女青年相爱订婚后,丈人向姑爷赠送长, 表示对姑爷的认可; 当儿子长大成人要分家时, 父亲送给儿子一把长刀, 表示让儿子带领新的小家庭, 用长刀去开辟新的生活。< br> 景颇族遇到困难时, 就会用长刀来卜挂, 他们认为长刀具有决定人们行止的神力, 顺长刀的意旨, 就是顺从神灵的意旨。 在举行目瑙纵歌盛会时, 祭坛上那两把交叉的大长刀, 是铁器工具的象征, 对于景颇族男子来说, 长刀既是开荒伐木的生产工具, 又是对敌作战的武器。每个景颇男子, 看到祭坛上这两把巨大的长刀, 立刻唤起内心深处一种难以控制的、跃跃欲试的冲动。< br> 景颇族音乐 包括声乐和器乐两种。声乐有古歌谣和现代民谣之分, 或高吭激昂、或轻柔委婉。古乐器多为管乐器,如" 努桂" ," 特任、" "比唇" 等都是本民族最古老的一类乐器。簧管乐器统称为" 商比" ,因功能不同, 又分为" 比作" 、" 比格" 、" 比孙"、" 锐作" 、" 盏史" 等几种。旋律富于变化, 音色细和柔美。口弦是景颇族妇女吹奏的乐器。另外, 还有木鼓、铓 、 锣、钅发、象脚鼓等打击乐器,大多由傣、汉族传入, 用于作战或祭鬼时制造气氛。 笛子 是景颇族民间传统音乐的代表。常见的景颇笛子主要有妥软、耸坎、筚曼、瑞作、荜浪、荜笋、荜团, 种类较多, 构造奇特, 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 文学艺术 近代以前, 由于景颇族没有自己的文字, 其历史发展及文学创作多依靠口碑传说。因此, 景颇族的文学作品以口头文学为主。文学形式有史诗、神话传说、民间故事、歌谣、谚语、情歌等。" 董萨" 的念鬼咒语也是一种宗教文学。这些文学作品有反映景颇先民征服自然、开发自然的情形, 也有反映人类起源、种植谷物等历史传说以及阶级斗争和现实生产、生活、婚姻、爱情等内容, 大多有朴素、真挚的思想感情, 形式也新鲜、活泼。景颇族谚语是景颇族文学艺术中的典范。< br> 景颇族谚语 是景颇族语言中的精华之一, 它反映景颇族群众的生活和斗争的经验, 折射出该民族独特的历史文化和生活环境, 表达民族精神和民族性。" 像狮子一样的凶猛, 像布谷鸟一样的选择时机" 是景颇族山寨流传最为广泛的一句谚语,它体现了景颇族豪情奔放、英勇机智的民族精神; "有酒大家喝才香,有话当面说才亲" 体现了景颇族直爽坦荡的性格; "怕淌汗不要爬山, 怕野兽不要打猎" 、" 穷不要流泪, 富不要狂妄" 、" 看不到未来的人就像不会发芽的种子" 等谚语充分表现了景颇族吃苦耐劳、自强不息、积极向上的民族精神。 景颇族谚语不仅应用多种修饰手法, 而且讲究对仗和押韵, 朗朗上口,易记易传是景颇族语言的精华部分。< br> 美术 景颇族的美术有绘画、雕刻、编织和刺绣。后三者属工艺美术。 绘画 大多与原始宗教有关。如" 目脑纵歌" 雌雄木牌上红、黑、白三色绘画, 地鬼的桩上山川河流、动植物及生产生活用具上的象形图案, 官庙横梁绘画以及跳" 金斋斋" ,舞蹈时身上的雌雄花纹。这些螺旋形或直线形花纹图案有的没有实际意义,有的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 br> 雕刻 有简单的圆雕和竹木刻, 如坟头的木鬼、木鸟形象, 以及扇子筒、刀鞘、织布木梭上的刻花图案等。编织 能织出三百多种精美的图案, 如桶裙、桶帕、护腿及腰带上各种虎脚印、毛虫脚、树叶、蜂巢等实物图案都出自景颇族人民之手。< br> 刺绣 主要有手巾刺绣和护腿刺绣两种。此外, 男子裤脚边及包头布两端、年轻姑娘的上衣上, 小孩的上衣边、领口、背上和袖口有简单的刺绣,大多模仿植物图案。< br> 景颇族信奉" 万物有灵" 的原始宗教已有上千年的历史, 原始宗教的经典、教义、神职人员、祭祀活动等发展得比较完善。目前信奉上帝的景颇族教徒占景颇族人口的比例不到10%。 景颇族的原始宗教认为, 人和天地日月、山川草木、鱼虫鸟兽都有各自不同的灵魂。景颇族的社会生活中, 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神灵的支配, 神灵供奉得好可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人民安康, 如得罪了神灵或者神灵不高兴时就会发怒, 造成洪灾、旱灾或地动山摇, 庄稼无收成, 人畜生病死亡。要想避免这些灾难, 就得请" 懂萨" 占卜找出是什么鬼神作祟, 杀牲祭献。< br>在日常生活中, 每逢生丧嫁娶、丢失牛马、庆贺新居、矛盾纠纷等都要祭祀鬼神, 常见的生产祭祀有: 祭官庙、吃新谷米、献谷堆、叫谷魂,生活祭祀有祭祖( 祭祀家堂) 、疾病祭祀、祭火灾鬼、祭雷神、祭雨神等等。 在景颇族原始宗教中, 只有鬼的观念, 且鬼体系较为丰富完整。据初步统计, 鬼的数目有130多种, 按地理环境分类, 可分为天、地、家三大类鬼, 其中地位最高的天鬼林" 通常位于村寨 入口处的小山包, 山头古木森林或阴暗潮湿之地。 "鬼山" 下的路旁常立着几根长木杆, 上面挂着木刻的咒符、刀、枪、龙齿等避邪之物。寨鬼是村民的保护鬼,故村民们每年都到" 鬼山" 举行集体性祭典, 通常举行2次, 时间固定在播种前和秋收后。景颇语称社庙为" 能尚" 。它是一座简陋的草棚, 里面供奉的鬼有20至60多种, 既供好鬼, 也供恶鬼。草棚前立" 鬼桩" 若干。" 鬼桩" 以单根圆木插地, 或呈" ×" 形, 上捆牛头骷髅( 只有杀牛祭鬼时才能立此桩) 。祭祀内容繁多, 有招魂祭( 叫魂) 、恶鬼祭、杂鬼祭、祖先祭、圣贤祭、狩猎祭、农业祭、丧葬祭、剽牛祭、婚姻祭、新房祭、" 目瑙" (" 纵歌" )祭等。其中农业祭中又有播种祭、祭地母、尝新节祭、祭谷堆、祭太阳鬼、祭天鬼、祭风鬼、祭雨鬼等。届时以山官或巫师为首, 集中全寨村民, 由巫师主持祭祀活动。祭大鬼要用牛、猪, 祭小鬼用鸡或鸡蛋, 有的仅用干鱼之类。< br> 六、习俗与禁祭< br> 景颇族的住房用竹子、茅草建造。分上下两层, 楼上住人,楼下饲养猪、鸡。竹楼以屋脊为界隔成两半, 一半是主人家居住和煮饭的地方。靠里面的一端为上方, 由长辈住; 靠外的一端为下方, 由晚辈住。另一半用于招待客人和堆放杂物。 择地基 景颇族建房, 对地基的选择极为慎重, 地基选得好, 才能幸福吉祥。选择地基的方法特殊而有趣,主要有: (1 )以米试地。在选好的地基上挖一个小坑, 把一节竹子剖成两半, 一半装上米粒放人坑中( 家里有几口人, 就在竹片里放几颗大米) 。在大米的两头, 用栗炭划上记号, 然后把另一半竹片盖上去, 用土埋好。第二天太阳出来时, 再去扒开看, 如果大米保持原状, 说明此地宜于盖房, 生活在此地衣食无优, 日子好过; 如果大米有被移动的迹象, 说明地基不好, 不宜建房; 如果大米减少, 则是凶兆, 少一粒米就会丢一条命, 少两粒米会死两口人, 凡遇到此情况, 必须尽快另选地基。( 2 )以水试地。在选中的地基上, 挖一个小坑, 把一截长10一15厘米、粗2 一3厘米的新鲜竹筒装满清水放进坑里。竹筒上端用叶子盖好, 然后用土埋起。第二天清晨去看, 如果竹筒里的水还是满满的, 说明这地方水土养人, 可做地基。如果水少了要另选地基。( 3 )以酒试地。把甜白酒用芭蕉叶包上两包, 在选好的地基两端各埋一包, 三五天后挖出。如果酒味甜, 则视为吉祥, 在此居住家庭和睦、五谷丰登; 若酒味变酸, 或者被蚂蚁吃过,则视为不吉, 不宜盖房。( 4 )以梦试地。有两种方式, 一是地基选好后, 晚上背着毯子去睡一夜, 如梦见大海、日出、泉流等, 则视为吉祥;梦见山塌方、太阳落山等为不祥。二是在选好的地基上取一把土回来,放在枕头下面, 晚上睡觉梦见日出、大海、背米、吃饭等就做地基, 梦见塌山、日落等就另选地基。< br> 贺新房 房子快要建好时, 主人家就准备好足够的米酒、水酒和肉食, 待选定吉利日子后, 就举行进新房的仪式。届时, 邀请本寨村民和附近山寨的亲朋好友参加。男女老少穿上新衣, 女人背着装有米、酒、油、盐等食物的礼篮, 男人们敲打着象脚鼓、硭锣,兴高采烈前来庆贺。主人家安排几名身着盛装的女子站在路口, 手持水酒筒, 向每一位来宾敬酒。整个山寨充满着节日的欢乐气氛。 夕阳西下, "董萨" 带领进行祭祀祖先神灵的仪式, 同时" 董萨" 卜卦选定一男一女:女的身背米袋, 手提铁锅; 男的手持燃烧的木柴, 庄重地走进新楼, 举行新楼火塘的点火仪式。当火塘窜出火苗时, 楼下擂响象脚鼓, 鸣放鞭炮, 新竹楼前一片欢腾。< br> 夜晚, 男女青年在新竹楼旁环绕着篝火, 翩翩起舞,纵情歌唱。手捧酒筒的女子不断向宾客敬酒, 酒助舞兴, 酒煽激情, 熊熊火光映红了每个人的脸庞。屋内的人们举杯畅饮, 听歌手唱古老的" 木占调" ,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眼前欢乐场面, 追述景颇族祖先学会盖房的经过。贺新房的狂欢, 将持续到第二天的拂晓。< br> 特殊的婚姻制度 解放前, 景颇族实行严格的等级婚姻, 山官不与百姓通婚, 百姓不与奴隶通婚。解放后, 这种等级婚姻自动消亡, 但景颇族一直保持着同姓不婚、某一姓氏的男子, 固定娶某几个姓氏的女子的传统婚姻制度, 景颇语称为" 木育达玛" 。不同姓氏之间, 存在着" 姑爷种" 和" 丈人种" 的关系。如"曾统" 姓氏娶" 朵示" 姓氏的女儿, "朵示" 姓氏娶" 梅普" 姓氏的女儿,"梅普" 姓氏又娶" 曾统" 姓氏的女儿。娶女的一方就是" 姑爷种" ,嫁女的一方就是" 丈人种" 。" 丈人种" 的地位, 比" 姑爷种" 高。这种关系决不能混淆, 更不能颠倒, 正所谓景颇族说的" 血不能倒流" 。 这种关系导致这样的结果: 一个男子娶自己舅舅的女儿被视为正常, 但不能娶叔叔、姑妈或姨妈的女儿。在景颇语中, 岳父、舅父同称为" 阿扎" 。" 木育达玛"反映出早期人类共同经历" 群婚制" 的遗迹。< br> 过去在景颇山里,每个寨子都有一个" 公房" ,那是专供男女青年谈情说爱的地方。每到晚上,姑娘们精心打扮, 小伙子带上笛子、叮琴等乐器, 在" 公房" 聚会, 通过情歌对唱、演奏乐器、制作工艺品、讲故事、做小游戏等活动, 增强相互之间的了解。 某小伙看上某姑娘, 首先得问清姑娘的姓氏, 以确定对方是不是自己的" 丈人种" 。< br>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后, "公房" 逐步消失。景颇青年往往在劳动生产、赶集或节日喜庆中相互认识。 树叶信 景颇族男女青年谈恋爱时, 有用" 树叶信" 传情的习俗。小伙子爱上某个姑娘后, 就用树叶包上树根、茅草根、大蒜、火柴丝、辣椒等, 做成一封" 树叶信" ,带给对方。< br> 树根、茅草根: 表示对方深深想念她; 大蒜: 是汉语"打算" 的谐音, 表示男方有娶女方为妻的打算, 也表示请女方好好考虑男方的意图; 火柴丝: 意为无论你到哪里, 我都要找到你, 直到成一家; 辣椒:是景颇人吃饭时不可少的食物, 说明男方十分珍爱姑娘。姑娘打开一看,马上就明白其中的含义。 如果接受小伙子的爱意, 姑娘就制作一封相同的" 树叶信" ,捎给小伙子; 如果可以考虑, 就加一束奶浆菜; 如不同意与男方交往, 就在男方寄来的" 树叶信" 中, 加上火炭, 再将树叶翻过来包, 然后退回男方。< br> 此时, 小伙子会摘两片栗树上最嫩的叶子, 叶面对叶面合在一起捎去, 表示愿意生活在一起; 或者放上一根穿着线的针,表示自己和对方心连心; 若加上豆子、谷子、玉米籽种, 就表示自己强烈要求与女方建立家庭。姑娘同意了就收下, 放上草烟作回信。若是父母反对, 就用叶子包上刺、含羞草或火炭送给男方。男方接信后, 就用蕨菜寄给女方, 意思是约女方私奔。如女方同意私奔, 就再加上茅草叶送回去,表示嘱咐对方, 小心点, 悄悄走。 用" 树叶信" 传递感情信息, 是景颇山寨的传统习俗。当今不少景颇族进人城镇、都市工作、学习、生活, 男女青年相爱后, 虽然身边找不到相应的植物, 但依然采用实物传信的古老方式。只不过他们用剪纸来代替了树叶。< br> 过草桥 "过草桥" 是景颇族婚礼中必不可少的重要仪式。接新娘之前, 男方家在院场上搭一座" 草桥", 挖一个坑栽上两排绿草, 两排草中搭一块长2-3米、宽15-20厘米的木版, 草丛旁有祭祀神灵的四棵木桩, 第一棵、第二棵各栓一头母猪分别祭祀祖神和婚礼神, 第三棵栓2只小鸡祭家外诸鬼神, 第四棵栓一头公猪祭官家之神, 并请" 董萨" 来念祭词。" 草桥" 才算准备好了。 新娘接到家,一对新人相互敬酒、敬草烟, 然后向四周的亲朋好友敬酒、敬草烟, 接着举行" 过草桥" 仪式, 婚礼进人高潮。< br> 过去一般是新郎的弟弟牵着新娘过草桥, 有的地方还把新郎的弟弟打扮成女孩子, 穿上筒裙和银泡衣裳,身挎背篮, 手持长矛, 牵新娘过草桥。 后来逐渐改为新郎牵新娘过草桥。在众人的簇拥下, 新郎牵着新娘的手, 向草桥走去, 在场的人们都不断地高喊: " 先踩右脚! 先踩右脚! "。" 右" 在景颇族载瓦语中叫" 约",又有" 顺达、吉祥的意。新郎和新娘小心翼翼地走过草桥后, 人群中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喝彩声。此时, 婆婆笑眯眯地站在门口, 给新娘带上祖传的银项圈和玛瑙项链, 以此表示已经接纳新娘为家中的一员了。给新娘带上祖传的银项。爆及山热朋浏早。< br> 过了草桥, 标志新郎、新娘真正成为一家。< br> 景颇族妇女临产, 要请寨中一位子女齐全的老夫人来当助产婆。新生儿呱呱落地, 助产婆用火烤过的竹片割断脐带, 与胎盘一起用笋叶包好埋在楼下的柱脚旁。意为这样可以让孩子在长大后不忘自己的出生地。 若是生男孩用红线栓在胎儿的右手腕, 女孩栓在左手腕上。接着必须马上请老人给婴儿取名, 否则将被守侯在产妇门外的野鬼取了鬼名, 孩子变成鬼。然后请一位长老为新生儿祝福: 祝孩子健康成长无灾无病, 全家幸福愉快。最后用芭蕉叶包上火烤干巴、苤菜根、辣椒、生姜送给村里每户人家一分" 扎同图" (景颇语) ,以示报喜。< br> 产后七天, 要举行" 卡布布" 仪式。早上太阳初升时, 一位老夫人背着婴儿,跨着婴儿父亲的长刀; 另一位老夫人扛着长矛在竹楼门口出入4次, 表示撵野鬼, 保证产妇出入顺利。然后, 产妇跟随两位老夫人下楼, 表示产妇从此可以做家务事了。" 卡布布" 这天, 主人杀鸡、酿水酒、做舂筒菜邀请全寨人参加, 接受人们的祝福。< br> 景颇人死后, 将尸体停放在"鬼门" 处, 家人 鸣枪或派人向亲邻报丧。亲友、邻里闻讯后, 立即赶来协助料理丧事。做棺、挖墓穴、给死者沐浴。入殓时, 死者身下垫围裙或毛毡, 身上盖线毡, 随葬品多为死者生前衣物、用品, 出殓日期由" 董萨" 打卦决定。 夜晚, 同寨或邻近青年男女都到死者家中跳祭祀舞" 布滚戈" 哀悼, 主人待以水酒, 并杀牛、猪、鸡等, 持续数日至十数日。困难人家跳数天即止, 富裕人家跳一、二十天不等。< br> 景颇族葬法有土葬、火葬和天葬三种。正常死亡用土葬, 凶死及其他非正常死亡用火葬,婴儿早夭折实行天葬。 葬礼后, 为死者举行隆重的埋魂仪式。景颇族的原始宗教认为万物有灵, 主宰世间的人的灵魂为最大。人死后要举行埋魂仪式, 送死者的灵魂到祖先最初居住的地方, 与先人的灵魂欢聚。因此把长者的死视为光荣, 安魂仪式象操办喜事一样热闹, 由巫师主持, 边唱边跳, 唱死者生前的事迹教育后人, 追念友情。< br> 埋魂完毕归家时,在一块较大的平地上跳" 金斋斋" 舞, 大家在木鼓的伴奏下, 边跳边唱《安魂歌》。舞蹈圈外有四个裸身绘满红、黑、绿、白条纹的男子,扮演成雌雄鬼< br> 景颇族的主食是大米, 但少数地区也以玉米、小麦及一些豆类为主食。蔬菜是副食, 在园子里种有青菜、马铃薯、黄瓜、茄子等, 也有采集的竹笋、木耳等野生植物。肉食也是副食品, 除家养的牛、鸡、猪外, 还有猎获的山羊、野猪和麂子等动物。主食一般是煮成烂米饭或粥, 肉食、副食用清水煮, 加少许盐, 一般很少用油炒。景颇族著名的菜肴有: "舂菜"  主要原料有蔬菜、鱼、虾等及鱼腥草、金介等药用食物加上葱、蒜、姜、缅芫荽等佐料用竹筒舂制而成。" 舂菜"清香爽口, 还有防病、治病的功效。现已发展成有多个延伸品种的菜系。景颇族有" 舂筒不响, 吃饭不香" 的说法。< br> "鬼鸡"  历史上杀鸡祭鬼在野外食用, 后成为一道富有特色的菜肴。鸡煮熟后晾凉后撕碎,再拌上剁碎的姜、蒜、缅芫荽、小米辣和柠檬叶以及盐、酱油等调料制成的凉鸡菜。 "绿叶宴"  根据景颇族传统菜肴发展而成的招待贵宾的一套特色宴席。竹筒饭、竹筒舂菜、芭蕉叶盛饭菜、竹筒喝酒、在绿色山林中吃绿色的山茅野菜、炖土鸡, 从内容到形势都是绿色的。< br>(六) 服饰 景颇族男子喜穿白色或黑色对襟圆领上衣, 包头巾, 上缀有花边图案和彩色小绒珠, 外出时常佩带腰刀和筒帕。妇女穿黑色对襟、下着黑、红色织成的统裙, 腿上带裹腿。盛装时的妇女上衣, 前后及肩上都缀有许多银泡泡、银片, 颈上挂七个银项圈或一串银链子或银铃,耳朵上戴比手指还长的银耳筒, 手上戴一对或两对粗大刻花的银手镯。妇女戴银手饰越多表示越能干、越富有。< br> (七) 主要禁忌< br>*忌拍对方的肩膀、摸对方的头; *忌刀尖直指对方; *忌客人从后门出; *忌骑马进寨; *忌有客人时锅铲碰响锅边; (二) 生产禁忌: *忌砍倒大树不摆石头于树上祈祷而得罪树神; *忌烧地第二天撤种; *忌有病危老人盖新房; *忌拿刀砍粮食; (三) 生活禁忌: *忌在客人面前争吵、打骂; *忌在房柱上拴牛马; *忌妇女只接半竹筒水; *忌路途中遇到野猪、麂子、鼠、蛇等横穿路或树枝掉落挡路不掉头往回走; *忌出行中踩别人的脚后跟。< br> 阿昌族 仗剑而歌 阿昌族, 德宏州的五种主要世居少数民族之一, 同景颇族一样, 阿昌族大约从明朝开始逐渐迁移定居德宏。< br> 阿昌族具有刚直豪爽、不屈不挠的民族性格, 为谋求生存和发展, 表现出一种强烈而执着的追求精神。勤劳勇敢的阿昌族人民为德宏历史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阿昌族用铁锤打造出闻名于世的宝刀长剑, 德宏各民族使用的刀具多半出自阿昌族能工巧匠之手; 阿昌人民用美妙的歌喉和形象生动的语言, 抒发内心深处的真实情感; 阿昌族山歌在德宏非常有名。加之, 阿昌族先民经历了一段悲壮的历史。所以, 有学者把阿昌族称为" 仗剑而歌" 的民族。< br> 2005年年底, 全州共有阿昌族近3万人。其中陇川、梁河两个县的阿昌族占全州阿昌族人口的80 % 以上, 占全省阿昌族人数的85.6%, 占全国阿昌族总人口的85.38%。主要定居在陇川县的户撒乡( 户撒、腊撒) ,梁河的九保、河西、杞木寨、囊宋、大厂等乡, 此外散居于潞西的江东乡和盈江、瑞丽、畹町等县市。 陇川户撒是阿昌族的主要聚居地, 四周是傣族,吸收了较多的傣族文化成分; 梁河阿昌族则靠近腾冲, 深受汉文化的影响。< br> 阿昌族史称" 浪峨" 、" 峨昌" 、 "俄昌" 、" 阿昌" 等, 自称"蒙撒" 、" 蒙撒掸" 、" 汉撒" 和" 阿昌" ,新中国成立后, 正式定名为"阿昌族" 。" 阿露窝罗节" 是阿昌族的传统节日。< br> 阿昌族源于古代西北的氐羌游牧族群。唐朝西南地区的氐羌游牧族群出现以地域划分的部族和部落, 其中" 寻传" 、" 浪蛾" 是今德宏的景颇族、阿昌族先民的两大部族。 经考证, 德宏阿昌族主要从三路进发德宏地区: 1 、从澜沧江东岸及洱海一带向西迁徙的阿昌先民, 经保山蒲缥, 渡怒江, 越高黎贡山到腾冲蒲川、新华。一支继续西迁进人今德宏州梁河县定居。另一支沿龙川江南下, 一部分迁往潞西, 一部分迁往龙陵, 另一部分进入陇川县户撒坝北部。 2 、原分布在片马及缅甸江心坡的阿昌先民也因战乱而南迁进人腾冲北部, 然后沿大盈江而下, 一部分变为景颇族的载瓦支系; 少部分定居盈江姐冒, 成为今天的" 仙岛人" ;一部分则定居于陇川户撒坝南部( 即腊撒) 。< br> 原西浪峨地的峨昌人在迁徙过程中, 逐渐分化成阿昌族和景颇族。迁人腾冲的阿昌族, 一部分进人德宏及龙陵, 分别融入当地汉族、傣族和傈僳族中。到达德宏地区的阿昌族也出现了不断分化、融合的过程。明清时期, 由于大量汉族军队和内地商人频繁进人德宏, 一部分汉族娶阿昌族女子为妻, 逐步融入阿昌族中, 这就是民间俗话说的" 讨夷婆, 变夷人"。还有一部分腊纳姓氏的阿昌族则被傣族同化, 改为傣族的" 朗" 姓。 阿昌族定居德宏后, 一直受到封建领
今天(11/11日星期一) 明天(11/12日星期二) 后天(11/13日星期三) 第四天(11/14日星期四) 第五天(11/15日星期五)
多云 多云 晴 晴 晴 晴 晴 晴 晴 晴
低温16℃~高温27℃ 低温14℃~高温27℃ 低温14℃~高温27℃ 低温13℃~高温26℃ 低温12℃~高温25℃
多云
<3级

<3级

<3级

<3级

<3级
德宏天气资讯
热门城市天气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