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内容
从白银到玉米 大宗商品为何轮番暴跌
2011-07-04 来源:中证网
美国玉米期货6月30日出现暴跌,芝加哥期货交易所7月份交割的玉米期货早盘下跌12%,其它月份合约触及跌停。玉米期货价格遭遇15年来最急速的下滑,原因是此前创纪录的高价促使美国农场主不顾今春雨水丰沛的不利天气情况,大幅增加玉米种植面积。小麦期货价格也大跌至11个月以来的最低水平。CBOT大豆期价指数跌幅为1.66%;纽约ICE棉花期价指数跌幅为3.52%。
或许投资者对商品的暴跌已经有一定的免疫力了,就在最近的两个月里,首先以白银的暴跌拉开了大宗商品跌势的序幕。在本拉登死讯以及芝加哥商业交易所上调白银期货保证金的共同打击下5月首周内白银暴跌25%。紧随白银之后的是镍、原油,这两大商品在一周内跌幅均接近10%。而进入6月份国际能源署宣告一个月内释放6000万桶原油应急储备以抑制油价,国际原油价格随之暴跌,当日纽约商品交易所8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跌幅为4.60%;伦敦市场8月交货的北海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跌幅高达6.09%。而代表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的CRB指数在这两个月里跌幅近10%。
在过去的一年可称之为大宗商品疯涨的一年,而此轮涨势市场普遍认为是全球央行针对次贷危机所采取的宽松货币政策所致,而就在美联储昨日结束QE2的日子里农产品的暴跌意味着什么?这与之前油价和白银的暴跌又有何联系?耐人寻味的是此次大宗商品的暴跌伴随着的是芝加哥商业交易所和IEA等机构以及各主权国家的联合干预,这是否意味着大宗商品的牛市的终结?
首先我们先从全球货币供求方面来分析,说白了就是央行的货币政策。货币政策的转向势必将导致国际流动性的变化。虽然上半年全球整体货币环境仍然较为宽松,但从IMF和美联储的报告显示其看好美国下半年的经济,所以整理来看美国实体经济尚能维持相对强劲的增长,因此随着QE2黯然退出退出,QE3期的可能性也非常之低,所以宽松货币政策的终结,大宗商品也就不会再获得流动性的继续推升,甚至可能因为QE2的退出而受到抑制。
而在欧洲方面,虽然复苏的强度和可持续性未及美国,下半年可能经济增速可能会有所回落,但是从绝对水平上来看,目前欧元区可以维持经济复苏,因此具备了加息的条件。特别是在国际流动性空前充溢和地缘政治危机造成脉冲性上涨的条件下。新兴市场货币紧缩的逻辑与欧洲类似,虽然2011年新兴市场整体经济增速都将低于2010年,但是在流动性冲击和大宗商品涨价的推动下,新兴市场各国仍在加息。
与此同时,全球均面临较强的通胀压力,令各国开始收紧货币政策。中国5月份CPI达到5.5%,欧盟为2.7%,英国为4.5%,印度高达9.06%,越南则达到19.8%,几乎失去控制。以上各国除了英国和美国之外,均在加息周期之中,如果货币政策不再宽松,大宗商品就失去了上涨的温床。
此外,实体经济的绝对增速对于大宗商品的供需也存在明显的影响。去年美国经济复苏艰难,而中国复苏强劲,今年两国都迈入了经济放缓的阶段。美联储已经下调2011年美国经济增长速度至2.7%-2.9%,5月份失业率仍在9.1%的高位。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持续疲软,工业增加值也出现了减速迹象。根据世界银行预测,今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为9.3%,低于去年的10.3%。去年市场押注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是基于快速增长的中国经济。在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经济放缓的情况下,缺乏强劲需求的基本面令市场难以产生做多大宗商品的热情。
从具有代表性的原油商品来看,根据美国能源信息署(EIA)的预测,2011年液体燃料的需求量增长量将会放缓,其中中国需求增量将会下降27万余桶每天至57.5万桶每天,而世界总体的原油需求量下降了4.7万余桶。当然,由于中东地缘政治危机,原油产量的增速也会放缓,这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原油供需市场的紧张。但是从目前原油市场的价格表现来看,前期利比亚内战导致的产量下降已经进入了市场的预期,因此在一段时间内石油价格没有明显的攀升。因此在这个时点上,供给端的变化已经无法继续为原油价格的上涨提供更多的动力。
在流动性方面,面对QE2的退出和欧洲、新兴经济体的货币紧缩,下半年流动性将较今年偏紧;最后在实体经济需求方面,世界经济增速慢于去年,虽然供给端因为地缘政治问题出现了紧张,但站在目前的时点上,这种紧张已经进入了预期。所以,预计在未来的时间内,特别是从三季度开始,大宗商品继续下跌的可能性更大。
或许投资者对商品的暴跌已经有一定的免疫力了,就在最近的两个月里,首先以白银的暴跌拉开了大宗商品跌势的序幕。在本拉登死讯以及芝加哥商业交易所上调白银期货保证金的共同打击下5月首周内白银暴跌25%。紧随白银之后的是镍、原油,这两大商品在一周内跌幅均接近10%。而进入6月份国际能源署宣告一个月内释放6000万桶原油应急储备以抑制油价,国际原油价格随之暴跌,当日纽约商品交易所8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跌幅为4.60%;伦敦市场8月交货的北海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跌幅高达6.09%。而代表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的CRB指数在这两个月里跌幅近10%。
在过去的一年可称之为大宗商品疯涨的一年,而此轮涨势市场普遍认为是全球央行针对次贷危机所采取的宽松货币政策所致,而就在美联储昨日结束QE2的日子里农产品的暴跌意味着什么?这与之前油价和白银的暴跌又有何联系?耐人寻味的是此次大宗商品的暴跌伴随着的是芝加哥商业交易所和IEA等机构以及各主权国家的联合干预,这是否意味着大宗商品的牛市的终结?
首先我们先从全球货币供求方面来分析,说白了就是央行的货币政策。货币政策的转向势必将导致国际流动性的变化。虽然上半年全球整体货币环境仍然较为宽松,但从IMF和美联储的报告显示其看好美国下半年的经济,所以整理来看美国实体经济尚能维持相对强劲的增长,因此随着QE2黯然退出退出,QE3期的可能性也非常之低,所以宽松货币政策的终结,大宗商品也就不会再获得流动性的继续推升,甚至可能因为QE2的退出而受到抑制。
而在欧洲方面,虽然复苏的强度和可持续性未及美国,下半年可能经济增速可能会有所回落,但是从绝对水平上来看,目前欧元区可以维持经济复苏,因此具备了加息的条件。特别是在国际流动性空前充溢和地缘政治危机造成脉冲性上涨的条件下。新兴市场货币紧缩的逻辑与欧洲类似,虽然2011年新兴市场整体经济增速都将低于2010年,但是在流动性冲击和大宗商品涨价的推动下,新兴市场各国仍在加息。
与此同时,全球均面临较强的通胀压力,令各国开始收紧货币政策。中国5月份CPI达到5.5%,欧盟为2.7%,英国为4.5%,印度高达9.06%,越南则达到19.8%,几乎失去控制。以上各国除了英国和美国之外,均在加息周期之中,如果货币政策不再宽松,大宗商品就失去了上涨的温床。
此外,实体经济的绝对增速对于大宗商品的供需也存在明显的影响。去年美国经济复苏艰难,而中国复苏强劲,今年两国都迈入了经济放缓的阶段。美联储已经下调2011年美国经济增长速度至2.7%-2.9%,5月份失业率仍在9.1%的高位。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持续疲软,工业增加值也出现了减速迹象。根据世界银行预测,今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为9.3%,低于去年的10.3%。去年市场押注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是基于快速增长的中国经济。在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经济放缓的情况下,缺乏强劲需求的基本面令市场难以产生做多大宗商品的热情。
从具有代表性的原油商品来看,根据美国能源信息署(EIA)的预测,2011年液体燃料的需求量增长量将会放缓,其中中国需求增量将会下降27万余桶每天至57.5万桶每天,而世界总体的原油需求量下降了4.7万余桶。当然,由于中东地缘政治危机,原油产量的增速也会放缓,这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原油供需市场的紧张。但是从目前原油市场的价格表现来看,前期利比亚内战导致的产量下降已经进入了市场的预期,因此在一段时间内石油价格没有明显的攀升。因此在这个时点上,供给端的变化已经无法继续为原油价格的上涨提供更多的动力。
在流动性方面,面对QE2的退出和欧洲、新兴经济体的货币紧缩,下半年流动性将较今年偏紧;最后在实体经济需求方面,世界经济增速慢于去年,虽然供给端因为地缘政治问题出现了紧张,但站在目前的时点上,这种紧张已经进入了预期。所以,预计在未来的时间内,特别是从三季度开始,大宗商品继续下跌的可能性更大。
今天(11/24日星期日) | 明天(11/25日星期一) | 后天(11/26日星期二) | 第四天(11/27日星期三) | 第五天(11/28日星期四) |
低温-9℃ | 低温-12℃~高温-1℃ | 低温-11℃~高温3℃ | 低温-10℃~高温5℃ | 低温-8℃~高温4℃ |
小雪转多云 <3级 |
多云转晴 <3级 |
晴 <3级 |
晴 <3级 |
晴 <3级 |
白银天气资讯
热门城市天气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