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手机服务更方便
游客保障
网站导航
天气预报 > 安康天气 > 安康天气新闻
新闻内容

江苏沛县:好人感动人人 人人争做好人

2011-04-20 来源:千龙网

  82岁的张公兰是沛县大屯镇大屯村的一位普通农妇。早年丧夫的她在66年的漫长岁月中,用瘦弱的肩膀和惊人的毅力支撑起支离破碎的家庭。并以无怨无悔的孝心,无微不至地侍奉着瘫痪在床的百岁婆婆。老人的事迹感染着身边的百姓,成为全国人民学习的优秀楷模。2008年10月,张公兰荣获徐州市“敬老模范户”荣誉称号。2009年1月,在全国第三届敬老爱老主题教育活动中,张公兰被评为“全国孝亲敬老之星”。2009年9月,张公兰当选为“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中的“孝老爱亲模范”,同时被评为江苏省孝老爱亲模范。

  


  沛县光荣敬老院院长孙沛丽,从工作的第一天就踏上了一条侍奉老人的艰辛之路,院里的老人大多身患残疾、生活不能自理。孙沛丽二十多年如一日,对老人们的饮食起居始终亲力亲为,勤勤恳恳毫无怨言。自己的亲生母亲病危,她却因忙于工作没能见到最后一面。孙沛丽的事迹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她先后被评为“省三八红旗手”、“沛县十大孝亲敬老新星”、“优秀共产党员”、“感动沛县十大新闻人物”等。2010年12月31日,孙沛丽荣登“中国好人榜”。

  


  沛县党校教研室副主任刘庆超,照顾瘫痪在床的母亲和岳父岳母十年不辏为了减轻兄嫂的负担,家庭并不富裕的他不仅承担了老人的医疗费,还日夜操劳,洗衣、做饭、打针,把生活打理得井井有条。虽然生活辛苦,但是刘庆超仍将工作干得一丝不苟。每天往返单位20多公里,从未迟到过。在教学和科研上,他也处处以身作则,先后4次荣获盛市级优秀教师称号,两次获得省级教学三等奖,一次市级教学一等奖,多次被评为县宣传思想工作先进个人。2010年12月31日,在中央文明办公布的“中国好人榜”上,刘庆超榜上有名。

  沛县是一个神奇而古老的地方,是汉高祖刘邦的故里,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和厚重的文化积淀。在这片生长丰谷的地方,有这样一个平凡而伟大的群体。他们做的不是惊天动地的伟业,却总是在一点一滴地感染着周围的人。他们中间,有侍奉婆婆30年的耄耋老人张公兰,有舍小家顾大家的养老院院长孙沛丽,也有十年来精心侍候瘫痪父母的沛县党校教研室副主任刘庆超……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他们用道德上的高尚和坚持,谱写了一曲曲感人至深的生命赞歌。新年伊始,县委书记冯兴振向全县人民发出号召,向张公兰、孙沛丽、刘庆超学习,在全县范围内迅速掀起“做好人、做好官”主题教育活动,用身边人身边事,激发广大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活力,加快科学发展、转型发展、跨越发展,开创龙城水乡发展新局面。

  八旬孝媳张公兰

  在沛县大屯镇大屯村,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娶妻当如张公兰。”大家都说,正是张公兰的乐观和孝心,带领婆家走过了命运多舛的65年。

  66年前,16岁的张公兰嫁进唐家,日子过得虽然清苦,但是一家人在一起倒也其乐融融。可是天有不测风云,美好的日子没过多久,一连串的打击和不幸接连来袭。1953年,张公兰22岁的小叔子唐金松染病身亡,撇下了年轻的弟媳和三个年幼的侄儿。1979年,张公兰的丈夫唐金成患胃癌不幸去世。1981年6月婆婆因车祸接受高位截肢手术,从此失去了右腿。接二连三的厄运令婆婆精神崩溃,茶水不进。已年过五十的张公兰更是近乎绝望。然而她深知,自己是家里惟一的依靠,她倒下了,这个家也就散了。张公兰强忍悲痛,对婆婆说:“娘,只要儿媳妇我有一口气,就会把这个家撑起来,就不会让您失去依靠……”

  一次次变故让这个原本就拮据的农民家庭生活更加坎坷,沉重的债务让张公兰喘不过气。为了养家糊口,她没日没夜地拼命干活。白天安顿好婆婆后便下地劳作,傍晚回家摆摊卖水果,深夜,还要织布卖钱。多年下来,张公兰就像一架不知疲倦的机器,日夜超负荷地运转着。

  但是命运之神并没有因为张公兰的勤恳而眷顾她。2002年,98岁高龄的婆婆下身瘫痪,完全丧失了生活自理能力,这对年过七旬的张公兰来说更是雪上加霜。久病卧床让婆婆的性情越来越冷漠,尽管悉心照顾,张公兰却还是常常受到婆婆的斥责和埋怨。面对婆婆的挑剔和烦躁,她始终和颜悦色、逆来顺受,以最大的耐心化解婆婆心中的积郁。做饭、洗衣、擦身子,每一件事张公兰都亲力亲为,婆婆爱喝水,小便多,有时一晚上要起十几次。寒来暑往,张公兰养成了穿衣睡觉的习惯。因为年纪太大,婆婆排便很困难,每到这时,张公兰就直接用手去抠。

  面对儿媳的苦,婆婆看在眼里痛在心上。她常常恨恨地拍着自己的腿,嘶哑地哭喊:“儿啊,我真的不能再这样活下去了,让你跟在我后面,真是遭罪呀1每当听到婆婆这样说,张公兰总是马上打断:“娘,您可不能这样想,您不是俺的拖累,您就是俺的亲娘,再苦再累也值,要是没有了娘亲,俺活着还有啥意思,您可不能提死的事,您得好好活着陪俺呢1一番话,说得婆婆破涕为笑。

  在张公兰的照料下,107岁的婆婆精神矍铄,身体健康,一家五代人其乐融融、和和睦睦,令左邻右舍羡慕不已。这一切,让张公兰心里比吃了蜜还甜,她指着儿孙媳妇们对婆婆说:“娘,咱这五世同堂互敬互爱,知孝知敬,您我活得值了1

  张公兰的事迹被有关新闻媒体报道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在她的影响和感召下,大屯村90%以上的家庭当上“五好家庭”、“文明户”、“敬老模范户”,成为全县有名的“孝亲敬老模范村”。

  面对媒体的赞誉和社会的肯定,张公兰始终保持着自己的纯朴本色,她压根就没把自己的行为当作一件了不起的事,她总是一句话:“俺没做啥了不得的事,孝敬自己的老人是应该的,俺凭的是自己的良心1

  院长闺女孙沛丽

  在沛县光荣院住着的老人们都把院长孙沛丽当作自家闺女。孙沛丽每天六点钟就来到院里上班,挨个房间询问老人情况,并根据天气情况及时为老人增减衣物。光荣院的老人们大都经历过战争的残酷,身上都有不同程度的残疾,再加上无儿无女,造成性格孤僻自闭。二十多年来,孙沛丽怀着对老人的无限敬意和孝心,任劳任怨,始终把老人当做自己父母对待。

  老人们过生日,院里都要举行生日宴会为老人集体祝寿。每到此时,孙沛丽都会捧出漂亮的生日蛋糕,祝福老人幸福安康。老人们乐得像过年一样合不拢嘴。每年春暖花开之时,孙沛丽总是带着老人们去野外郊游,看着他们像孩子一样欢乐,她满心欣慰。

  有一次,院里六位老人因白内障、肠梗塞、脑溢血等不同原因在短短几天内相继住院。那段时间,医院几乎成了孙沛丽的另一个家,吃、注工作,都在那里。为了让老人吃得更好,孙沛丽亲自买菜、做饭,变着花样增加营养。当老人的病友得知她的身份时,纷纷竖起大拇指:“有这样一个院长闺女真是好福气啊1

  孙沛丽天生脾气倔强,想要做到的事情,从不轻易放弃。赵乐斋老人三次因脑出血住院,他的亲属和医生都决定放弃治疗。可看到老人痛苦的表情,想起和老人朝夕相处结下的深情,孙沛丽期待奇迹,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做到百分之百的努力。于是,连续二十多个日日夜夜,孙沛丽和职工们时刻守候在老人身边,喂药、按摩、陪他说话,眼睛熬红了,身体累瘦了,最终大家的辛苦没有白费,老人一天天见好,最后转危为安。

  芦胜扣老人参加过抗日战争,受到过日寇的残酷折磨,因此精神上有些不正常,不信任任何人,对陪护人员也时有怨言。每到此时,孙沛丽都亲力亲为,端茶送水、剪发烫脚。老人总喜欢颠三倒四地讲述自己在战争中的种种经历,即便毫无条理,孙沛丽也会静静地耐心听完。老人病重弥留之际,孙沛丽却不在身边,老人愣是强撑着一口气等到她来,才安详地闭上眼睛。此情此景令在场的工作人员泣不成声。

  在家里,孙沛丽是第一个走、最后一个回的人。在光荣院,她是第一个到、最后一个走的人。面对家人的抱怨,她只能默默地承受。2005年公公重病,作为大儿媳的孙沛丽却因工作无法在床前尽孝。2010年3月,母亲发病入院抢救,与此同时敬老院里也有老人需要就医。当安顿好病人后,孙沛丽火速赶往医院,可惜为时已晚,母亲没有等到她已撒手人寰。面对空荡荡的病床,愧疚的泪水流淌在她的脸庞。

  至亲孝子刘庆超

  43岁的刘庆超是沛县党校教研室副主任,全县百姓熟知的至亲孝子。今年1月份,刚刚入选中国好人榜的他,站在沛县表彰大会的发言席上,讲述了十年来侍候患病父母的点点滴滴。

  2000年6月,刘庆超的母亲因脑血栓住进医院,大哥患有关节炎,二哥工作过于繁忙。于是,作为小儿子他义不容辞地承担起照顾老人的工作。洗脸、擦身、捏脚……整整一个月,刘庆超白天上班,晚上陪护,困急了,就眯一会。有一次因为日夜奔波忙碌,在病房倚着墙就睡着了。母亲出院后被刘庆超接回家中悉心照料,每天洗衣做饭毫无怨言。

  日子一天天过去,一家人生活得其乐融融。就在这时,一只看不见的厄运之手撕开了原本的平静。2004年初,刘庆超的岳父患上了脑萎缩,瘫痪在吉林省老家的炕上;2005年3月,岳母也得了脑血栓。看着妻子紧锁的眉头和哭红的双眼,刘庆超当即有了决定。他来回五天、奔波4500多公里,把瘫痪在床的岳父母带回了沛县。

  侍候一个患病老人已属不易,三个病人更是难上加难。这让原本就不富裕的一家更是雪上加霜。刘庆超借了3万元在汉街租房开了个化妆品店,以薄利支撑家庭开支和老人的医药费。

  老人们生活不能自理,大小便失禁,洗尿片成了主要工作。一天三桶尿片,刘庆超家六年用坏了三台洗衣机。由于长期卧床,岳父母吃饭困难,遇到硬食难以下咽。刘庆超每天要用碎食机将饭菜打成汁,再用针管一一喂食。看到儿子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奔波操持,母亲的眼角沁满了泪花,心痛无以复加。哥嫂们见到刘庆超每天忙得像个陀螺,坚持要接走母亲,但刘庆超体谅他们的身体状况,委婉谢绝了。

  2010年10月,岳母病重,丧失了吞咽功能,每吃一口饭都要将她抱起来往下送,一顿饭下来刘庆超夫妇常常满头大汗。岳母身体每况愈下,配药打针量血压,通宵照顾病人成了夫妻俩的家常便饭。直到今年3月份岳母安详去世,刘庆超生活一直如此。

  刘庆超的事迹感动了家乡的父老,面对别人的询问,他的话语平静质朴:“作为儿子孝敬父母,我只是尽了自己应尽的义务,这样活着才真正踏实。”

  在父母眼中,刘庆超是个好儿子,但是在孩子心中,这个爸爸却不称职。有一段时间,儿子的成绩直线下降,刘庆超发现后问其原因,不想儿子大哭着喊道:“你只知道照顾姥爷姥姥,早就把我忘了。”这句话深深刺痛了他的心。刘庆超无法让年幼的孩子体会到老人的无奈和辛酸。多年来,他为了这个家庭像一台永动机一样不停运转,鬓角的白发越来越多。虽然生活辛苦,但是刘庆超仍将工作干得一丝不苟。每天往返单位20多公里,从未迟到过。在教学和科研上,他也处处以身作则,先后4次荣获盛市级优秀教师称号,两次获得省级教学三等奖,一次市级教学一等奖,多次被评为县宣传思想工作先进个人。

  人人受感动争做好人

  让好人感动人人,让人人争做好人。如今,越来越多来自基层、来自生活中的普通好人,正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整个古沛大地,不断涌现的好人好事深深感动震撼着全县百姓。

  点燃一盏灯,照亮一大片。作为首批江苏省文明城市、首批全国文明县城,沛县始终把精神文明建设放在重要的位置。全县上下响应县委号召,迅速掀起“做好人、做好官”热潮。相关部门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宣传,组建“沛县好人宣讲报告团”作专场报告,设立宣传橱窗,结集出版《沛县先进典型人物事迹报告集》等方式,讲述他们的动人故事,宣传他们的高尚情操。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好人的事迹在沛县广大干部群众中引起了强烈反响。杨屯镇大山湾村党支部书记王恒庄激动地说:“张公兰、孙沛丽、刘庆超的事迹感人至深。我一定要在全村大张旗鼓地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做到家喻户晓,在全村营造‘尊老、敬老、爱老、助老、养老’的良好社会氛围。”杨屯中学一位教师说:“张公兰、孙沛丽、刘庆超的事迹鼓舞人心,我要把他们的事迹讲给学生听,道德课堂永远都应是人生的第一课。”沛县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铝加工产业招商局局长胡红侠说:“我们学习好人,就是要把模范精神转化为发展动力,更好地凝聚起百万人民的智慧和力量。要把好人的精神转化为一种观念、一种理念、一种动力,在工作遇到困难的时候,要想想好人的可贵精神;在招商引资遇到阻力的时候,要想想好人的坚强韧劲;在项目建设遇到难题的时候,要想想好人的积极态度。”

  冯兴振说,作为好人至少要做到“三知三心”,就是要知恩、知责、知足,诚心、用心、平常心。做人首先要知恩,待人以诚心。知恩就是要清楚个人成长进步靠什么,做到知恩图报。百善孝为先。知恩首先要知父母养育之恩,要有孝心,孝敬父母。知恩更要知组织培养之恩,用实际行动回报组织。知恩还要知社会支持之恩,待人以诚心,以诚为本,坦诚相待,置身于百姓之中,对百姓讲感情、重情义,急民所急、想民所想、忧民所忧,真心实意服务人民群众。做人要知责,对工作用心。知责就是要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解决好精神状态问题。知责了就要对工作用心,始终怀着对人民群众的敬畏之心、感恩之心,努力做到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己之私。做人更要知足,保持一颗平常心。知足就是要确立正确的价值坐标,解决好心态平衡问题。知足了才能保持一颗平常心,时刻注意自身内在修养,保持良好的精神品格,正确对待地位、名利,为人民谋福祉。

  在宣传活动中,沛县县委要求每名领导干部至少帮扶一家贫困的农户,每个单位至少包挂一个贫困村,形成点面结合的立体态势,让人民群众在快速发展中享受实惠,在共享成果中感受温暖。要把宣传教育活动作为强化道德观念、改进干部作风、密切干群关系的重要举措,不断深化,形成常态,纳入干部年度考核。同时,还要大力开展先进典型示范教育,在全县范围内选树一批先进典型,以模范人物感召人,以评选导向激励人,带动更多的人投入到促进沛县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中来。
今天(12/13日星期五) 明天(12/14日星期六) 后天(12/15日星期日) 第四天(12/16日星期一) 第五天(12/17日星期二)
多云 多云 多云 晴 晴 晴 多云 晴 多云 多云
低温-1℃~高温9℃ 低温0℃~高温10℃ 低温0℃~高温12℃ 低温0℃~高温11℃ 低温1℃~高温12℃
多云
<3级
多云转晴
<3级

<3级
多云转晴
<3级
多云
<3级
安康天气资讯
热门城市天气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