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手机服务更方便
游客保障
网站导航
天气预报 > 阿里天气 > 阿里天气新闻
新闻内容

西藏隆子县是加玉藏刀产地、珞巴族聚居地……既神秘又令人向往高原边境正兴隆(海外版记者走基层)(图)

2012-06-09 来源:搜狐网

  驱车出拉萨向东南方向行驶,经山南地区行署所在地泽当镇,途中翻越海拔6647米的雅拉香布雪山,在离县城60公里时竟遇上了大雪天气。辗转4个多小时,我们终于到达隆子县所在地隆子镇。

  隆子,藏语里意为“万事顺利”。隆子县是西藏10多个边境县之一,境内居住着藏、汉、珞巴等十几个民族。这里有西藏自治区黄牛改良种源基地隆子镇,有加玉藏刀的产地加玉乡,有山南地区唯一的珞巴族聚居乡斗玉,有全国人口最少的建制乡玉麦,全乡只有9户29人。带着好奇,我们踏上了这片令人向往的土地。

  作为农牧业县,隆子在农牧科技发展方面成绩斐然,其中黄牛改良已成为该县特色产业。上世纪70年代以来,为了解决当地黄牛个头矮孝产奶量低等问题,隆子县启动了黄牛改良工作。“刚开始时,很多老百姓不理解,甚至因为改良过程中个别黄牛死亡而不高兴,要赔偿。后来大家慢慢尝到了改良的甜头,纷纷主动把家里的牛交给我们。”隆子县农业局局长王平说,现在奶产量不仅能满足农牧民家中自用,多余的牛奶还能拿到市场上出售。忙措村的达杰一家有4口人,家里有5头改良牛,去年全家经济收入3.4万元,靠养牛收入先后培养了4名大学生。经过40多年的发展,迄今全县共设有31个黄改点,改良母牛14775头,黄改区域改良率达到90%。隆子县也被确定为“全区黄牛改良种源基地县”,改良黄牛遍布除阿里以外大部分地区(市)、县。

  改良后的黄牛食量也随之增加了,以前每头牛每天的食草量在15斤左右,改良后牛的食量增加了一倍多,这自然加剧了草畜矛盾。为此,隆子县大力实施人工种草。其中,散户种草主要是农牧民在自家的庭院种植。由于水资源充足、便于管理,产草量是荒地种草的2至3倍,每亩年产鲜草量可达到1.6万斤,全县散户产草量达664.9万斤,不仅有效缓解了奶牛吃草的问题,还实现年产值约133万元。

  从隆子镇出发,过列麦乡后就不再是柏油路面了,继续前行约1小时就到了加玉乡,加玉藏刀就诞生在这里的达孜村。走进加玉藏刀第四代传人巴珠老人的家里,他正和6个徒弟忙着制作藏刀。7个人分工明确,有的制作刀鞘、有的锻造刀身、有的雕刻莲花图案。“人均收入1万多元。”巴珠老人说,乡里有专人负责过来收购,送到县里的销售点出售。最近乡里还争取了20多万元的厂房建设项目资金,届时巴珠老人将受雇到厂里,成为“领工资”的技术人员,指导藏刀生产。

  离开加玉乡,我们继续在依山傍沟的山路上前行。一个小时后,斗玉珞巴民族乡就展现在眼前。这个乡有3个村子,分别是斗玉村、加麦村和其玛普村,珞巴族群众就生活在斗玉村。在村委会独具特色的二层小楼里,正在这里驻村的工作队队长、隆子县气象局副局长尼玛次仁热情地接待了我们。

  尼玛次仁已经驻村3个月了,因为前任队长的脚摔伤了,他才提前到岗。了解到加麦村有30亩花椒林,往年因为无法引水上山经常被旱死,他从地区水利局争取到6万元资金,买了最好的管子,和村民们一起铺设完毕,如今已经通水了。“斗玉村也投了2万元,准备把山顶的湖水引到半山腰来,把牛羊集中放养。”尼玛次仁说,他还从漫山遍野的野生蕨菜中嗅出了“商机”,他准备带领村民们办一个野生蕨菜加工厂。

  斗玉村一共有201名村民,其中珞巴族有196人。谈话间,斗玉珞巴民族乡党委书记嘎玛次仁走了进来。原来,昨天嘎玛次仁去县里汇报关于修通斗玉到列麦公路的事,公路开通后从斗玉到县城路程将缩短一个半小时。县里原则上同意了他的方案,这也多少让他觉得几十公里的山路没白走。“我们斗玉珞巴民族乡的老百姓非常朴实,大家从心眼里感谢共产党带来的美好生活。”
今天(05/16日星期四) 明天(05/17日星期五) 后天(05/18日星期六) 第四天(05/19日星期日) 第五天(05/20日星期一)
晴 多云 多云 阴 多云 阴 多云 阴 多云
低温2℃ 低温2℃~高温16℃ 低温3℃~高温16℃ 低温3℃~高温17℃ 低温3℃~高温16℃
转晴
<3级
多云
3-4级转<3级
阴转多云
3-4级转<3级
阴转多云
3-4级转<3级
阴转多云
3-4级转<3级
阿里天气资讯
热门城市天气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