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手机服务更方便
游客保障
网站导航
天气预报 > 莱芜天气 > 莱芜天气新闻
新闻内容

青岛最长寿老夫妻105岁 结婚80年吵闹一辈子(组图)

2011-09-08 来源:搜狐网

  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而家有百岁老人更是至宝。今年10月5日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重阳节,也是我省第24个老人节,青岛市老龄工作委员会将于9月10日到10月10日期间开展“敬老月”主题活动。昨日,记者从活动启动仪式上获悉,根据申领长寿补贴金的数据显示,2011年我市共有647名百岁老人,位列全省第一。而目前青岛市最长寿的两位男性和女性老人都是109岁,而山东省目前唯一的一对超过百岁的老年夫

  妇也在咱青岛,今年两人双双达105岁高龄,平时还不忘“拌拌嘴”。

  数据

  岛城有647名百岁老人

  记者昨日从市老龄办获悉,根据2011年百岁老人长寿补贴金申报结果显示,目前全市共有647名百岁老人,平度市最多,共114人。其次是即墨市,有82人。市内四区中,市南区最多,有62人,市北区57人,四方区38人,李沧区27人。而岛城最长寿的两位老人都高达109岁高龄,分别是来自市北区的王玉玲和即墨的黄佳梓,而这些百岁老人绝大部分都已丧偶,只有一对百岁夫妇,都是105岁,是目前山东省唯一一对百岁夫妇,也创下山东省夫妇寿命之最,老大爷名叫王福德,老太太名叫徐洪兰。这些百岁老人各有各的长寿秘诀。

  记者了解到,去年申报长寿补贴金时,最终申报的百岁老人有596人,今年的人数呈现明显的增长趋势。

  政策

  百岁老人享长寿补贴金

  据悉,按照相关政策,青岛市对百岁老人有不少优惠政策,可以享受长寿补贴金。青岛市一直以来高度关注敬老工作,1997年开始实行对百岁以上老人每人每月发放100元长寿补贴金的政策,从2003年起为百岁老人每人每月发放长寿补贴金200元,到2010年增长至月领400元。

  目前,我市百岁老人除了每人每月可享受市财政补贴金400元,每年的老人节还有200元的过节费,加上各区市为辖区百岁老人增发的补贴及过节费等补助,每位老人每年能领到五六千元,还可以享受一次免费查体。据悉,青岛市百岁老人一年一申报,青岛市老龄办工作人员提醒市民,每年申报登记时间一般在年底进行,错过申报时间,将不再办理。

  


  在浮山后社区,一对老夫妻创下了这样的“纪录”:结婚80余载,年过百岁,身体硬朗。有资料显示,他们是山东省目前唯一的一对超过百岁的老夫妇。风风雨雨,吵吵闹闹,从懵懂少年到百岁老人,平淡的人生,创造出一段漫长的婚姻传奇。

  社区里的一对“宝”

  在浮山后六小区,邻居们都知道社区里这一对“宝”今年105岁的夫妻老寿星。老大爷名叫王

  福德,老太太名叫徐洪兰,两人同年同月生,前后只相差了10天,二老除了耳背外,身体还算硬朗,风和日丽的时候,老头儿伴着老太太常溜达到楼前,或坐或立,跟小区的老人们唠嗑。两年前记者曾经到他们家中采访过,不过近一两年,老大爷王福德身体大不如前了,他们的小儿媳就把两位老人接到了自己家照顾。“我过了一辈子苦日子,老了可以享福了,可是岁数又大了,不过能活到现在也很满足了。”徐老太慢慢地说,他们老家在莱州,随着老伴工作一起来到青岛,至于来了多少年,她自己也记不清了。说起两人的婚姻,老太太都不记得具体结婚多少年了,两个人结婚前从没有见过面,老人说,那时的婚姻都这样,也没有离婚这回事儿,结了婚就得过一辈子。

  吵吵闹闹过了一辈子

  据老人的儿媳吴女士介绍,二老共育有9个孩子,现在只剩下3个了,她老伴排行老五,今年也60多岁了,糖尿病比较严重,一直住院。原本老两口一直独自住在浮山后的家里,老太太还能动手做饭,两人生活完全能够自理,不过从去年开始,老大爷就很少下地活动了,老人们耳背,也很难交流,儿女担心就接到家里照顾。

  “我公婆早些年吃了不少苦。”吴女士回忆说,公公原先在一家自行车厂上班,婆婆一直没工作,在家拉扯几个孩子。结婚的80多年里,两人几乎没有分开过。他们一起经历了战争、饥荒、动荡,多么艰难的日子,夫妻俩都在一起捱过来了。生活中也免不了因琐事而拌拌嘴、吵吵架,但是两人很快会和好如初,上了年纪后,老两口除了斗嘴还不时动动手,楼上邻居成了他们的“调解员”,两个“老小孩”在吵吵闹闹中相守80多年,社区邻居们开玩笑说:“二老长寿秘诀就是吵吵闹闹。”

  辛勤劳作是长寿秘诀

  “我们也一直纳闷,他们长寿的秘诀到底是什么?想想可能是一辈子的辛勤劳作。”吴女士说,退休后的公公闲不住,到厂子里给人看过大门,后来推着车子收废品,婆婆一天到晚忙个不停,但是两人很少生病,甚至连小感冒都很少得。两人吃饭很简朴,有些剩饭连吃好几顿,婆婆喜欢吃素,而公公喜欢吃肉,特别爱吃大肥肉,平时爱喝点小酒,两人也没什么爱好,也不懂科学养生之道,也没特意吃什么补品,两人特点就是闲不住,老爱找点活干,夫妻俩相依相伴,也时常拌嘴,说不定这也是长寿秘诀之一。

  


  要说咱青岛上百万的老人中,谁最长寿,市北区辽源路街道的老人王玉玲要数之最了。她今年109周岁了,可是脑子比谁都灵活,还不时拿出手里的存折计算一下利息,哪天调息了,赶紧让儿女们去转存。一直住在儿子家的老人不时到女儿家串串门,昨日,记者来到莱芜二路老人的大女儿郑淑民家,这个女儿今年也77岁高龄了。

  记者进门时,王玉玲老人半依在床上,一手拿着

  放大镜,一手拿着报纸,嘴里念念有词,原来在读报。“老太太很会自娱自乐,读报是每天的必修课,有时无聊了就拿出跳棋、扑克牌来自己玩。”老人的女儿郑淑民告诉记者,老人听力完全丧失了,每次交流都得把要说的话写在板上,不过老人身体还是挺硬朗,生活完全自理,活到这把岁数,几乎没病过。

  郑淑民告诉记者,老人饮食上很简单,不挑食也没特别爱好,生活特别简朴,就连厕纸她都用剪刀裁成一截截的,不准多用。老人年轻时上过学,还做过护理工作,结婚后就一直没上班,育有6个子女,除了大儿子早逝外,其他女儿都健在。“我觉得最关键的是老人的心态,老太太很乐观豁达,不跟人计较,很少发火生气,对孩子们也很和气。”郑淑民说,老人长寿更多的还源自于一个和睦的家庭。郑淑民告诉记者,他父母结婚几十年,从没拌过嘴也没红过脸,夫妻相濡以沫,儿女们都很孝顺,她父亲去世时也91岁高龄了。

  


  今年109岁了,不用拐杖不用扶,能走3里地开外,听上去谁也不信,可当记者见到这位老人时,真的是信了。昨天下午,记者来到即墨市通济街道黄家埠南村黄佳梓老人家中采访,老人向记者透露了他的“养生三字经”。

  记者赶到老人家中时,老人正坐在椅子上睡觉。记者怕吵醒老人,打算到院子里等等再说。没想到,老人竟然听到了记者的脚步声。老人仔细看了看记者,很

  快就认了出来,记者就是给他照过相的人。“5年前,老人一口气能走8里地,现在也能走3里路。”老人的孙媳妇江瑞英告诉记者,老人经常一个人跑出5里地,赶集买东西,没事时还到处捡些酒瓶和破旧纸箱换钱。

  据江女士讲,老人年轻时就好喝酒,每天中午和晚上都要喝上二三两白酒。老人去年过生日时喝了半斤多白酒,家人劝都劝不祝老人平时吃的也很普通,但饭量很大,每顿最多能吃8个包子,饺子也能吃上一大碗。

  “过去的老人都好喝酒,村子里到处是酒鬼,现在没有了,就剩下一个老酒鬼,那就是俺这老头了。”一提起酒,黄佳梓老人随口就给记者来了一段小幽默,然后就滔滔不绝地讲开了。老人的孙媳妇江女士说,老人最喜欢讲笑话和下象棋,天气好的时候,还愿意跑到村子里的大街上和小孩子玩。(记者康晓欢吴帅)

  作者:康晓欢吴帅
今天(06/16日星期日) 明天(06/17日星期一) 后天(06/18日星期二) 第四天(06/19日星期三) 第五天(06/20日星期四)
多云 多云 多云 晴 晴 晴 多云 多云 多云
低温25℃ 低温24℃~高温35℃ 低温22℃~高温35℃ 低温24℃~高温36℃ 低温24℃~高温38℃
转多云
3-4级
多云
<3级转3-4级

3-4级转<3级
晴转多云
<3级
多云
<3级
莱芜天气资讯
热门城市天气预报